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论抗大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杨玉玲


  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恢复和创办的众多院校中,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其中突出的代表,它先后培养和造就了十万多名优秀的军政干部,为中华民族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被誉为“革命熔炉”。抗大办学育人的宝贵经验及其铸就的抗大精神,在今天对于我们办好院校教育、努力造就大批治党治国治军优秀人才,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创办抗大是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做出的战略决策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党中央在陕北创办最早的一所高级干部学校。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并根据当时的紧迫形势和即将面临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新任务,提出:“必须大数量的培养干部。党要成千成万的新干部,一批又一批的送到各方面的战线上去”①。1936年5月8日,在陕北延长县交口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在《目前形势与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要打开“西北局面及全国大局面,则要办个高些的大的红军学校。否则将来无干部。没有大批干部是不行的,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将会犯罪。我们有责任引导同志看得远,办一所红军大学来培养大批干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②6月1日,以西北红军大学为基础,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正式成立。在开学典礼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党创办红大,是为了促进和迎接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到来,第一次大革命时有一个黄埔,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我们的红大就要继承着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的力量,即是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③1937年1月,学校随中共中央进驻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抗战爆发后,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党中央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干部培养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1938年5月21日,毛泽东在抗大第三期干部总结会上指出:“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我们现在力量不够,必须增加力量。那么,怎样才增加抗日力量呢?用什么方法最有效?游击队、青年团、工会、农会、共产党支部,都是增加力量的办法。但是有什么办法把那许多东西(共产党、工会、游击队、杂志)统统联系起来呢?有的!办一个报纸,办一所学校。……办个学校是联络全国最要紧的东西,可以生新游击队,又教育人,而且还会扩大”④。在1938年10月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⑤。这一时期,基于对抗战不同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国民党为了限制共产党力量在抗战时期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激烈的人才竞争。为了阻挠众多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国民党在国统区通往延安的沿线设立重重关卡,拦截和阻止出入陕甘宁边区的革命青年。针对这种情况,1939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知识分子革命不能胜利。国民党和我们力争青年,军队一定要收容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工农没有革命知识分子帮忙,不会提高自己。工作没有知识分子,不能治国、治党、治军”⑥。12月,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在《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中进一步阐述了“抢夺”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指出:“现在各方面都在抢知识分子,国民党在抢,我们也要抢,抢得慢就没有了。日本帝国主义也在收买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如果把广大知识分子都争取到我们这里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那末,我们虽然不能说天下完全是我们的,但是至少也有三分之一是我们的了”⑦。创办抗大,对于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彭德怀在抗大第六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抗大这个学校是创造铁军骨干的学校,没有这样的学校来创造铁军骨干,就不能把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队变为正规军,不把正规军变为抗日铁军,就不能战胜日寇。1941年6月1日,邓小平在纪念抗大创办五周年时也指出:“斗争的要求,自然不仅要求抗大′愈抗愈大′,而且要求′愈抗愈深′,使抗大成为建设抗日军队的火车头,成为提高军事政治科学的领导者”⑧。
  正是基于上述重大战略考虑,尽管我们党始终面临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生存危机,面临着经费、校舍、教员等极大困难,但却以非凡的胆魄和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大规模办学育人,成就卓越。除抗大外,党中央先后在延安建立了中央党校、马列主义学院、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20多所学校。抗大办学9年多,总校、分校足迹遍及晋东南、晋察冀、山东、延安、淮北、苏北、晋绥、淮南、苏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据地,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10万多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军政干部。这批干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战略性的影响和作用。他们如同一粒粒优良的“种子”,不仅为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可靠的人才保证,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全面执政储备了大批栋梁之材,保证了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顺利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人才的优势正是我们党在抗战烽火中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打败日本侵略者并最终战胜国民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事实证明,创办学校,吸收培养大批干部是建党建军的重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远大深邃的战略眼光。
  抗大精神的基本内涵
  抗大培养了一代英才,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树立了一代新风,铸就了不朽的抗大精神。抗大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伟大精神创造,全方位地蕴含于抗大历史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于毛泽东亲自确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以及抗大师生火热的学习、生活和战斗实践中。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高举抗战旗帜,勇当民族解放先锋的坚定政治信念。这是抗大办学育人的中心环节,也是抗大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最壮烈的民族解放战争,抗大担负的是为民族独立解放培训干部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在办学育人实践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对比人民群众对国共两党的不同看法和态度,生动地讲述了为什么全国人民特别喜欢共产党。他说,第一,因为它不但有了政治方向,而且始终坚持了这个方向;第二,因为它有了一种作风,一种奋斗的习惯。它对于每个党员,除了教育他们坚持政治方向以外,还要他们有一种作风。这里所说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带领中国人民坚决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并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争取人民胜利的前途。这一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此,毛泽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列为抗大教育方针之首,并且再三强调:“抗大不是统一战线的学校,而是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的干部学校”⑨。中共中央军委在《关于抗大工作的指示》中特别强调:“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因此,教育应当是中心”⑩。抗大“学习法”明确规定,我们的学习目的与资产阶级相反,我们不把学习看做‘升官发财’的钻营工具,更不把学习当做‘镀金’、‘镀银’装装门面的事,而是为了提高每个青年的政治觉悟与理论水平,使每个革命者能更好地献身于民族解放与阶级解放的伟大事业。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抗大始终把培养学员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和中心环节。从总校到各个分校,普遍开设中国革命运动史、政治经济学等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课,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多次给抗大学员作报告,做学员及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1938年4月9日,毛泽东在抗大四期三大队作《在抗大应当学什么》的开学训词,指出:“你们在这里学习的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月,学不到很多的东西,不像别的大学可以学几多年,但你们可以学一样东西,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一个宗旨,这个宗旨也就是全国的全中华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国。这是我们学校的总的方针,也是全国人民的要求”(11)。并且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学员要永远坚持革命,决不能中途妥协,还为学员毕业证书题词:“努力奋斗,再接再厉,光明就在前面”。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抗大始终高举抗战旗帜,站在民族解放事业的最前列,并且以海纳百川般的气概,凝聚了成千上万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抗战旗帜和战斗堡垒,成为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熔炉。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和爱国知识分子,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冲破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层层封锁,千里迢迢来到抗大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探索民族解放之道路。从1937年7月到1939年6月,延安接纳了3万多名青年学生,一半以上进入抗大学习。国际友人柯棣华大夫为之惊叹:“奇迹,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这种高举抗战旗帜、勇当民族解放先锋的坚定政治信念,是抗大凝聚一切爱国力量,坚定抗战必胜信念,披荆斩棘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
  艰苦奋斗,随时准备牺牲个人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是抗大师生最显著的政治品质和精神风范。“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是我们的传统……”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大校歌》以独特的音乐风格,激荡着人们心田,把抗大师生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和雄壮豪迈的战斗气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这所革命大熔炉特有的革命气质,充分表达了抗大师生愿为革命事业艰苦奋斗,随时准备牺牲个人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了培养这种献身精神,抗大一直把英勇牺牲的革命精神和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作为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为考验每个师生的重要标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党中央指示抗大第二期学员立即结束学习,奔赴抗日战争的各条战线。毛泽东亲临抗大送行,并在毕业证书上题词:“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1938年4月9日,毛泽东又语重心长地对抗大四期三大队学员说:要坚持“抗日救国”的宗旨和方向,就要下定“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现在你们牺牲升官发财及吃小米饭爬清凉山的初步决心是有了,但没有最后的决心是不够的,更要为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牺牲贡献生命的决心!”抗大师生自觉地实践着这一精神。在历次反“扫荡”、反摩擦战斗中,抗大师生英勇顽强,创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1943年秋季晋察冀边区反“扫荡”战斗中,第二分校陆军中学600多名师生奉命坚持就地斗争。有一天,他们在转移途中,突然与日、伪军遭遇。在敌众我寡、地形不利的形势下,陆军中学师生打得十分顽强,有的两腿被打断仍坚持战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有的下颚被炸掉还顽强抗敌;有的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终于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击退了敌人的猖狂进攻,保护了隐蔽在附近山沟的数千名群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壮烈就义的师生数以千计。1939年5月26日,毛泽东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一文中说:“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到延安参观的人们,所以十分注意去看抗大,我想不外这个道理。”(12)这种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正是战胜一切敌人的强大动力。
  艰苦创业、勇于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豪情。这是抗大精神的重要思想内涵。抗大创办三周年时,毛泽东曾十分自豪地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13)然而,抗大的办学条件却与黄埔有着天壤之别。黄埔军校初创之时,虽然也曾遇到资金不足等困难,但在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影响下,苏联政府不仅提供了办学急需的军事装备和武器,而且资助了大批现金作为开办费。仅第一批武器就有800支有刺刀的俄式步枪,每枪配有500发子弹,另有200万卢布的现金,还派出军事顾问指导办学。后来成为苏联首批授衔的5名元帅之一的加伦将军(布留赫尔)就曾是派驻到黄埔军校的首席顾问。而抗大初创之时,既无外援又无基础,其困难程度在世界教育史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毛泽东对抗大学员所说的:“我们创办红大、抗大的时候,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艰苦奋斗。要有这种精神”(14)。毛泽东对抗大这一教育精神充满着自信。1937年10月,抗大第3期学员和教职员共100多人,经过半个月的突击劳动,在延安凤凰山麓挖成了175孔新式窑洞,还修筑了一条3000多米长的盘山“抗大公路”。毛泽东获悉抗大挖窑洞并取得好成绩后,很是高兴。10月23日,他专门写信赞扬抗大学员:“听说你们建筑校舍的劳动热忱很高,开始表现了成绩,这是很好的,这将给我们一个证明:在共产党与红军面前,一切普通所谓困难是不存在的,最严重的困难也能克服,红军在世界上是无敌的”(15)。抗大所以能够“越抗越大”,堪与黄埔军校竞相媲美,除了党的坚强领导和各根据地军民的大力支持外,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抗大在与困难搏斗中成长,在克服困难中收获。面对困难,抗大师生们没有退缩,他们把大石洞改造成教室,在石壁上凿出大石板做黑板,桌椅讲台均用石头制作等,硬是在黄土高原一排排极其简陋的窑洞里,建起了驰名中外的“窑洞大学”。从吃、穿、住条件的创造,到教学条件的创造;从一个总校,发展到拥有八个分校,以及后来总校的东迁,抗大始终处于艰苦创业之中。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抗大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枪杆子、笔杆子、锄把子成为抗大学员擅长的武器。抗大学员在艰苦创业中生活,在艰苦创业中学习,艰苦创业与学习教育融为一体,抗大的生活始终萦绕在艰苦创业的主旋律之中。抗大物质条件虽然极其艰苦,但抗大师生保持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如抗大校旗上所写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训那样,从晨曦初照到星月当空,操场上、课堂里、行军途中、劳动工地,哪里有抗大的队伍,哪里就有嘹亮的歌声。各学员队的“救亡室”经常出版墙报,组织文艺晚会,开展球赛和军事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热火朝天。当年,曾经担任抗大组织部部长、第二分校政治部主任的李志民回忆,刘伯承曾对何长工称赞说:“抗大越抗越大,雄赳赳、气昂昂,又说又唱,歌声嘹亮;走到哪里,哪里变了样。”抗大的生活充满了时代的气息,抗大处处洋溢战斗歌声,处处呈现蓬勃活力,是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是黄埔军校所不具有的,也是抗大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正是在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广大学员磨练了革命意志,培养了艰苦朴素的作风,成长为一代民族解放英才。正是依靠艰苦创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打造出了一支勇于艰苦创业、善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军队,成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中坚力量。
  着眼时代与实际需求,在实践中培养锻造人才的先进军事教育理念。这是抗大创造性教育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抗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抗大诞生于全民族抗战这一伟大时代,本着民族解放战争急需干部的实际,迅速培养大批军事政治领导干部是抗大的办学宗旨。党中央明确规定: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抗大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从教育方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教材、学制等,都是以充分的备战姿态进行的。抗大政治课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国问题、中国革命史、日本研究、时事政策为主;军事课以毛泽东军事思想、游击战争、射击学、步枪学、实弹射击为主。尤其在教育方法上,抗大一开始就突出强调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要求学员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列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反对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列主义的教条主义学风。注重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中国经济的特点,中国革命的策略,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战术。教育的时代感、使命感非常之强。为了在斗争环境中更好地培养和锻炼干部,更直接地为前线输送大批抗日军政干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策抗大改变建制,没立分校,挺进敌后办学。1938年12月13日,抗大第一、第二分校成立,开赴晋东南和晋察冀根据地。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专门到会作了重要讲话,说明在敌后建立抗大分校的重要性和四点好处:一是可减轻陕甘宁边区人民的负担;二是可就近招生和分配工作,减少旅途跋涉,缩短学习周期;三是能及时搜集我军作战实例,补充书本的不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四是能使抗大的教职员工在敌后的作战环境中得到锻炼。此后,总校和分校长期坚持深入敌后,在抗日斗争中学习,在战争实践中发展。学员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一面学习,一面战斗。枪杆子、笔杆子、锄把子,成为抗大学员所擅长的武器。他们在艰苦、火热的生活实践中增长见识,磨炼革命意志,转变世界观;在残酷的战争实践中学习战争,不断创造适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战术。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抗大的办学条件虽然极端艰苦,却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地把普通的百姓培养成能打仗的指挥员,把文弱的知识青年塑造成坚定的民族解放先锋战士。抗大学生活跃在各个敌后战场,带领部队、民兵和广大群众,开展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打伏击、炸碉堡、破公路、扒铁轨、炸桥梁、拔据点,打得日伪军人仰马翻,魂飞胆丧。侵华日军对抗大恨之入骨,冈村宁次多次叫嚷:“消灭了抗大,就是消灭边区的一半”,“宁肯牺牲十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牺牲五十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并多次进攻和偷袭抗大,但均以抗大的胜利而告终。1941年6月1日,邓小平赞扬抗大:“几万个革命青年,经过抗大火炉的锻炼,一批一批地输送到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抗大的威力,已经在全国每个角落里显示出来。几万干部在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计的。”(16)
  抗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办学治校的艰难历程和伟大实践中所铸造出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抗战时期的发展,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源头和生动体现。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政治品格和崇高情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自尊、自立、自强的伟大精神,将永留青史,永垂不朽。
  着眼时代需求,弘扬抗大精神
  抗大的历史已经过去70多年,但是抗大特色办学育人实践及其蕴含的伟大精神,至今还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当代中国院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第一,学习党中央和毛泽东以院校为基、人才为本建党建军的战略思想,努力造就大批能够担当国家和军队改革发展重任的优秀干部。抗大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就是为党和人民军队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这一切首先得益于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重视院校建设和干部培养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在当代,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能不能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带领和团结人民群众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17)。2006年2月28日,胡锦涛视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时也指出:“现在我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真正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在干部,在于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而干部培训就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18)。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有这样的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像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那样,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培养干部特别是能担负跨世纪建设任务的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上升到执政规律、领导规律的高度去认识,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完成。这是抗大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第二,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干部教育的首位,使之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着力培养学员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是抗大办学育人的灵魂和重要经验。这一基本经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本质要求。政治方向是否正确、坚定,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关系“为什么人”、“枪杆子”对准谁这样一系列根本问题。今天,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处于异常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外部面临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和“遏制”,内部存在诸多社会问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和外来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影响还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侵蚀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社会思想文化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向,社会上出现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为此,党中央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定要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更加鲜明地提出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在军队建设上,还必须划清中国特色基本军事制度与西方治军之道的界限,坚决批判和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进一步增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自觉性坚定性。这就要求我们继承抗大优良传统,始终重视干部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够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的党政军领导干部,才能及时地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干扰,保证党、国家和军队各项建设事业健康顺利发展。
  第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抗大在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创造新干部的实践中,在教育方针、原则和教育方法上有许多新创造、新经验,富有成效地摸索出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战争实践相结合一系列符合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的原则和方法。这些教育原则、理念和方法,是抗大办学卓有成效的重要原因,对党和人民军队的全面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军事教育事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今天,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攻坚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更加需要广大干部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弘扬抗大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坚持学习理论与研究现实问题相结合,认真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学会善于正确处理前进中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第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抗大所培育和锻造的为民族解放事业而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自尊自立自强精神的生动体现。这种精神,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抗战热情和昂扬斗志,也是新中国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大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重要动力。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需要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永远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永远保持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去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未来。
  (作者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教授)
  ①《六大以来》(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45页。
  ②夏明星 苏振兰:《罗瑞卿与抗大》,《纵横》2007年第10期。
  ③夏明星 苏振兰;《罗瑞卿与抗大》,《纵横》2007年第10期。
  ④北京抗大光荣传统研究会编著:《抗大精神,永放光芒》,长征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页。
  ⑦《陈云文选(1926—1949)》,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页。
  ⑧1941年6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
  ⑨冯文彬:《毛泽东与青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2页。
  ⑩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页。
  (11)《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12)《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页。
  (13)《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页。
  (14)夏明星、徐礼田:《毛泽东与抗日军政大学》,《党史博采》2003年第5期。
  (15)李兵:《创业肝胆赤心——郝治平谈罗瑞卿在抗大的片断》,《国防大学学报》纪念抗日军政大学成立60周年专刊,1996年。
  (16)1941年6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
  (18)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整理:《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纪实》(内部文件)。
  

延安时期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论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付建成主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