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二章 第二节 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安定社会秩序——2

梁星亮 杨洪 姚文琦


  二、保卫河防与打退日军进攻
  抗日战争期间,北起陕北府谷,南至宜川的千里黄河河防,既是抗日的前沿阵地,也是陕甘宁边区通向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通道。因此,阻止日军西进,守护西北大后方的安全,是边区军民的头等大事。
  1937年10月,日军大举侵入晋西北,河防吃紧。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河防中段清涧、绥德、米脂、佳县、吴堡等五县的工作,会议要求联合左翼分子,争取中立分子,孤立豪绅与法西斯分子,在统一战线斗争中巩固河防。为了加强保卫河防的武装力量,陕甘宁边区专门成立了由萧劲光兼司令员的河防司令部。同时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两延(延川、延长)河防司令部和神(木)府(谷)河防司令部。两延司令部由何长工任司令员,白志文任副司令员,辖警备第三团、警备第五团和第七一八团,主要防区是延川和延长地区。神府河防司令部由黄罗斌任司令员,1939年后杨文谋、王宝珊、杨嘉瑞等接任,驻有独立营、警备第六团第三营和特务团、警备第一团和后来由两延地区调来的第七一八团,主要防守区是神木、府谷、宋家川等地。其中第七一八团驻守吴堡宋家川,担负防守黄河重要关口宋家川渡口重任。1939年8月,中央军委调八路军一二〇师第三五九旅返回陕甘宁边区,进驻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等地,进一步加强了边区保卫河防的战斗力。
  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军民紧急动员起来,积极支援和配合边区留守兵团和保安部队的抗敌军事行动,奋起反击日军的进犯。从1938年3月到1939年底,日军先后向边区河防阵地发动了大小23次进攻,边区军民与日军进行了78次战斗,其中较大的战斗有以下7次:
  第一次是神府河防战斗。1938年3月10日,日军2000余人配备火炮20门,携带渡河装备于12日占领山西兴县,13日抵达神府河防对岸,日军以大炮机枪扫射,并以飞机轰炸掩护准备渡河。边区河防部队警备第六团奋起反击,毙敌40余人,伤敌百余人,缴获步枪十余支,日军退回兴县。
  第二次是宋家川河防战斗。1938年5月,日军集结约一旅团兵力,配备大炮30门,经柳林向军渡进犯,企图占领渡口,并过河强占宋家川。边区河防部队警备第八团在汾离公路沿线伏击、袭扰敌人。随后,边区警备第八团东渡黄河,在柳林地区与日军激战,歼敌200余人、缴获步枪40余支、轻机枪2挺以及其他一些军用物资,击溃了日军的进攻。
  第三次是马头关、凉水岩河防战斗。1938年12月下旬,蒲县日军侵占大宁、吉县、永和后,即准备了大批渡河器材与武器弹药,兵分三路,每路千余人,装备十余门大炮,向黄河沿岸进攻。日军一路指向马头关,一路指向凉水岩,一路指向清水关。1939年1月,日军先后占领以上三个渡口的河东阵地。边区河防部队和游击队自卫军在群众配合下,对日军的进攻予以坚决反击,取得胜利。战斗中毙敌80余人,缴获步枪10余支,马10匹。
  第四次战斗发生在宋家川、马头关、凉水岩一带。1939年5月,日军由太原增调两个师团至汾阳、离石。6月4日、5日,日军一路15000余人进占碛口等地。边区河防部队在群众配合下英勇反击,打退了日军的进犯,共歼敌80余人,缴获步枪10余支。
  第五次战斗仍发生在宋家川。1939年9月,日军卷土重来,又集结三四千人进犯边区宋家川河防阵地,日军在占领白霜、军渡后,猛烈炮击宋家川。边区军民经过十多天的自卫反击,歼敌30余人,缴枪5支,击退了日军的进犯。
  第六次是碛口河防战斗。1939年冬,日军利用“晋西事变”之机,增调兵力10000余人,兵分四路向碛口合围,并强渡佳县渡口。边区河西守备部队猛烈反击敌军进攻,歼敌100余人,俘敌2人,缴获步枪6支,击溃了来犯之敌。
  第七次战斗仍然在宋家川河防一带展开。1939年冬,日军集结离石、柳林守军4000余人再次进犯军渡,并炮击宋家川。边区河防部队经过5天的反击作战,歼敌20余人,迫使日军逃窜。
  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战斗中,边区河防部队以伤亡160余人的代价,赢得了保卫河防的伟大胜利。边区军民在保卫河防的战斗中,总结了三条基本经验:一是半渡而击,即在日军渡河之际,或击敌于崖边上船处,或击敌于横渡之中,或击敌于登陆上岸时。二是主动出击,即选择时机,利用有利条件,以快速精干部队,迂回击敌于侧后,迫使其撤离。三是两面夹击,即河东河西部队互相配合,以两面夹击之势,击溃敌军进犯。
  在保卫河防战斗期间,边区民众以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神圣责任感,积极参加民众自卫军,为河防部队运送粮草,随同作战部队上前线抬担架、护理伤病员。固临、延长、延川县有4000多名自卫军,1000多头牲口,配合主力开赴前线,而且多次主动出击河东,扰乱并钳制日军。宋家川120名船工全部参加自卫军,协助主力部队作战。边区政府还组织民众自卫军站岗、放哨、查户口,发动军民清除汉奸、土匪,边区内部的社会秩序安定,使河防部队有一个可靠安定的后方。由于军民大联合,军政大团结,使千里河防成为日军不可逾越的坚固防线,胜利地保卫了边区的安全。

陕甘宁边区史纲/梁星亮,杨洪,姚文琦主编;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