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十章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建设的历史经验——4

梁星亮 杨洪 姚文琦


  四、坚持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队伍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以特有的地位和影响而成为众望所归的一方热土,吸引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他们怀着爱国报国、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满腔热忱,会聚在宝塔山下,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增添了新的活力,也给中共培养新型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军事人才提供了条件。这些来延安和边区的青年和知识分子中,从地域上说,有的来自国统区,有的来自沦陷区,还有一部分南洋和欧美国家的爱国华侨;从民族上说,主要是汉族,还有回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十几个民族;从职业上说,有青年学生、工农群众、社会贤达、海外侨胞。真乃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这些进步人士和青年知识分子,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这座革命熔炉里;通过中共的教育培养和自身的社会实践,逐步实现了世界观的转变,成为中国革命坚定的奋斗者,有许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陕北公学从1937年至1939年6月间共培养学员6000余人,其中约有3000人加入了中共组织。“抗大”二期共吸收外来青年知识分子609人,毕业时有427人加入了中共组织,约占70%。正是有抗日救国和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的共同目标,大家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了,在思想、精神、意志上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
  随着抗日战争新形势和陕甘宁边区发展的需要,一大批进步人士、革命青年、爱国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改变了延安和边区原来的人才结构和知识层次,为中共培养新干部提供了条件。从1937年开始,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陕北公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几十所干部学校,既培养党政干部和军政干部,也培养科技干部和文艺干部,还培养工会干部、青年干部、妇女干部和民族干部。在延安的宝塔山下,延河两岸,到处有歌声,遍地是课堂。这里“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院校’,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么一家”。然而,正是这一座座窑洞大学,正是如此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磨砺了热血青年的意志,培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革命的骨干力量。在这里,大批工农干部提高了政治、军事理论和文化水平;在这里,许多知识分子得到了改造和锻炼,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实现了世界观的自觉转变;在这里,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成长为优秀的共产党员和中国革命的生力军。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共培养造就了数十万干部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当时被输送到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就有4万多名。抗战胜利后一次派往东北的干部就有2万多名。尤为突出的是,经过共产党的培养教育和社会的斗争实践,大批学生出身的、在抗战前后奔赴延安和边区的知识分子被锻造成为意志坚定、素质优良的知识型干部人才,使党和军队的干部队伍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据1939年11月统计,“党政方面”,“在中级干部中,有百分之八十五是知识分子”①。
  ① 《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5页。
  

陕甘宁边区史纲/梁星亮,杨洪,姚文琦主编;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