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六章 粉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对边区的军事进攻 第一节 边区军民反对蒋介石“全面进攻”的斗争

房成祥 黄兆安


  一、全面内战爆发后的边区形势
  (一)国民党的重兵包围与进犯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蒋介石用30万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解放军中原部队在不利形势下实行分路突围,这标志着中国又爆发了全面内战。
  对于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来说,战争开始时的形势十分严峻。国民党蒋介石这时在军事力量上和经济力量上都占有很大的优势。蒋介石有一支430万人的军队,其中正规军约有200万人,拥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国民党政府统治着全国3/4的地区和3亿以上的人口,控制着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占有现代工业和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并取得了美国政府在军事上和财政上的巨大援助。而解放军只有120多万人,其中正规军61万人,缺乏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解放区的人口只有1亿多,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4,且处于被蒋军分割的状态,只有极少数现代工业,没有外援;同时,解放军的后方还不十分巩固。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反动派使用了其全部正规军的80%即158万人的兵力向解放区实行全面进攻,企图首先消灭中原解放军,然后攻占苏皖,再攻华北,“妄想在3个月或6个月内解决关内问题,然后再解决东北问题。”
  虽然,蒋介石军队“全面进攻”的重点开始时是在华东战场;但这时陕甘宁解放区的形势也是十分严峻的。8月2日,国民党空军出动8架飞机轰炸和扫射延安市区(投弹11枚,发射子弹万余发,历时20分钟),延安火光冲天,损失严重。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已直接殃及“红色中心”——中共中央所在地。蒋介石轰炸延安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行动。国民党陆军上将胡宗南于7月中旬召开了营以上军官会议,对全面进攻边区作了部署,随即于7月间调集10个旅约12万人集结于边区南线,准备进攻关中、陇东分区并闪击延安,蒋介石的代言人并宣称将对延安采取“自由行动”;这时包围边区的国民党兵力达到17个正规旅和5个保安团约18万多人。10月,国民党要员陈诚、白崇禧专程赴西安,宁夏马鸿逵、榆林徐之佳应召飞南京,以协调国民党几部分军队的部署,从而形成了南(关中胡宗南)、西(宁夏马鸿逵)、北(榆林邓宝珊)三面合击陕甘宁边区之势。此后,胡宗南又空运其第36师28旅的83团至榆林,加强榆林力量;由晋南调集第1师、90师等主力西渡黄河,再增南线实力。11月,马鸿逵部整编第18师、81师由银川相继东渡黄河,沿长城向边区的三边一带增兵。至此,边区周围所陈国民党军,南线方面有:第36师、第1师、90师、76师、17师的14个旅及陕西4个保安团、甘肃两个保安团、两个空军大队、两个独立炮兵团、两个工兵团、1个装甲兵团;西线方面有:第18师、81师的5个旅以及西北行营的两个旅、宁夏的7个保安团;北线方面有:第86师师部及11旅、36师28旅83团(以上师制称谓后有变动,个别升为军,个别降为旅)。
  从1946年9月开始,蒋胡军在边区的北、西、南各地对边区不断发动进犯。在北线,国民党的第22军分路进犯边区;蒋胡军还多次派飞机到绥德、米脂一带滥施扫射。在西北线,傅作义下令驻东乌审所部攻夺西乌审(并得到22军1个营的助战)。在南线,蒋胡军频繁地出扰边区边境地区,并收买流氓、惯匪、地痞、恶霸等组织所谓“反共游击队”、“难民回乡团”等小股反动武装,不时地骚扰边境地带。可见,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大局之下,陕甘宁边区军民争取和平民主建国的希望破灭了,只有彻底粉碎国民党蒋介石的进攻,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民主。形势逼迫全边区军民紧急动员起来,进行保卫边区的神圣斗争。
  (二)贯彻中共中央指示,加紧练兵备战
  全面内战爆发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猖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形势,能不能战胜蒋介石和如何战胜蒋介石,就成为中共当时必须回答的中心问题。中共中央于7月20日向党内发出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8月,毛泽东向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发表了谈话,9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又向党内发出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这些党内指示、与记者的谈话,明确地回答了一定能够打败蒋介石与如何打败蒋介石的问题。首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指明了美帝国主义、原子弹、蒋介石集团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革命军民有理由藐视一切反动派;进而具体地分析与论证了为什么能打败蒋介石的主客观条件,指出:蒋介石的军事力量虽占很大优势,又有美帝国主义援助,但这些都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反革命战争,人心不顺,兵无斗志,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蒋介石在军事上还有战线广与兵力不足、军队内部与军民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再加上政治腐败、财经困难等因素,蒋介石必不能长期支持战争。就革命军民方面来说,军队的数量和装备虽都劣于敌军,又无外援,但所进行的是自卫战争,是进步的革命战争,因而人心归向,士气高涨,能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同情与支持,这是打败蒋介石的政治基础。同时在解放区实行了正确的财经政策,经济上也有办法;加上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成熟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这些都是打败蒋介石的有利条件。上述敌对双方的特点,规定了蒋军必然首先向解放军进攻,解放军必须实行防御;随着战争的发展,蒋军必然愈战愈弱,解放军必然愈战愈强,蒋军由进攻转为防御,解放军由防御转为进攻,最后蒋军必败,解放军必胜。这就是人民解放战争发展的根本规律。但是,解放军要把胜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有正确的指导和艰苦的斗争。虽然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在战术上却必须重视敌人,要解决如何打败蒋军的问题。为此,中共中央的指示明确规定了打败蒋介石的军事、政治与经济上的方针政策,在军事上的作战方法“一般地是运动战”,即“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的战略方针”,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尤为“战胜蒋介石进攻的主要方法”。在政治上,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壮大革命力量。在经济上,要作持久打算,强调自力更生,增加生产,厉行节约。
  面对国民党重兵包围的形势,边区各级党政军民组织,都根根中共中央的指示,领导边区广大军民加紧进行练兵备战,开展各种保卫边区的活动。
  中共西北局和边区政府号召与组织边区军民开展战备活动。8月28日,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提高警惕,保卫边区》的文章,9月19日和23日,边区政府接连两次发出指示信。这些文章和指示信,号召边区军民认清当前局势,提高警惕,实行劳武结合、建设同战备相结合,“要一切服从战争”,为保卫边区、准备粉碎蒋介石的进攻而奋斗。
  10月29日到11月5日,边区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三届第二次会议,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他说:从7月开始,边区已被迫进入战备状态,进行了正规军的训练,大大提高了作战技术,充实了地方武装力量,并积极整理训练了民兵和自卫军,边区各地开展了群众性的练武运动,分区和县多已开办了爆炸训练班,学习制造和使用炸药与地雷等技术。同时,在边区周围开展了“高树勋运动”,争取了数千名国民党军官兵起义。另外,在边区境内,加强了肃反、清匪等治安工作,在最近几个月内,侦破特务便衣活动达134件,剿灭政治土匪109人。林伯渠指出:对于蒋介石军队向边区进攻的严重情况,“要有充分的准备,不应有丝毫骄傲自大和盲目乐观的情绪,因为我们是从长期相对和平环境中骤然转入战时状态,这决不是容易的事。因此,不论在思想方面、军事方面、经济财政方面,还是在工作机构、制度和作风方面等,都要有准备”。他进一步指出:边区今后的“唯一中心任务,就是积极动员一切人力物力,准备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他说:要“提高乡村自治能力,使战争发生地区,在可能被分割的情况下,各个地区各个部门都可以独立作战,必须取消一些不适合战时需要的制度,确立一些适合战时需要的制度”,“一切干部都应准备随时随地背起包袱跟上群众走,发扬民主精神,和群众真正打成一片,发扬艰苦作风,坚决反对强迫命令的官僚架子;同时,提倡服从命令、及时完成任务的雷厉风行的作风”。林伯渠充满信心地指出:只要有准备,作到“兵精、粮足、人和,战争胜利必然是我们的”。
  11月14日,边区政府成立了以刘景范为主任和贾拓夫、方仲如为副主任的边区总动员委员令,以指导和加速边区的战备动员工作。在边区党政和总动员委员会的具体领导下,狠抓了战备落实工作,各社会群众团体都明确了自己的具体任务。如:文艺界决定把宣传边区军民在保卫边区自卫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定为自己的工作任务;边区教育厅和社会民众教育组织规定了教育工作方面的战备任务是:1.向广大群众解释自卫战争的性质和目的;2.揭露蒋管区丑恶现象,宣传边区幸福生活,以激发群众斗志;3.通过敌我对比,提高和巩固群众的必胜信心;4.教育群众认识自卫战争与人民利益的密切联系,使之积极参战,支援前线。妇联组织则发动边区妇女劝说丈夫、儿子参军,缴足公粮,并配合自卫军站岗、侦察、救护伤兵,坚壁清野,洗衣送饭,慰劳军队,并于12月底以前完成慰劳军鞋8万双的任务。
  由于战备动员工作得到了具体落实,很快就在全边区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参军参战的热潮,出现了许多父子、兄弟争先,父母送子、妻送夫参军的动人事例。当时,在报纸上还重点介绍了安塞县长贺兴旺、志丹县长赵玉文等领导干部和石秀山、王瑞臣、高善祥、刘玉厚、杨步浩等劳动模范积极带头参军参战的动人事迹。11月底,边区各地方武装力量得到了补充与扩大,其中绥德分区新增2000人,延属分区新增1500人,陇东分区新增1500人,三边分区新增1200人,关中分区更多。内战爆发后一年间参加到野战军主力部队和地方兵团的边区青壮年达10多万。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为适应战时需要,于6月间调整了自己的序列和防区,由原来的4个警备区、6个旅(总兵力3.2万余人)调整为5个警备区、5个旅,即延属警备区,教导旅;关中警备区,警备第1旅;绥德警备区,新编第4旅;三边警备区,新编第11旅;陇东警备区,警备第3旅。
  同时,边区联防军在1946年间抵抗了国民党军3.68余兵力的进攻,作战165次,毙伤敌1069人,俘虏1469人。在保卫边区的战斗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其中,著名的模范指挥者有:关中分区新宁1区4乡民兵模范连长赵思泰和排长巩守信,指挥30人抗击敌人,不但突破了200余敌军的重重包围,而且坚决保卫了王郎坡;1区3乡民兵队长李生金与杨富珍,在贾义川率军击退敌军35次,取得了毙敌4名、伤5名、平毁碉堡一座的战绩。英雄集体有:关中某部2连5班的6位战士击退了敌人的7次进攻,并粉碎了敌123旅1个连百余人的进攻;某部7连刘班长、郑清泉等3人联手组攻敌炮兵连,俘虏10余人,缴枪7支;富县交道区的罗锦廷等12位民兵,在督河村奋勇抗击300余敌军的进攻,连投手榴弹8枚并将敌人投来的3枚手榴弹反投回去,击毙了敌保安队长郭玉堂,击伤敌人数十名;米脂龙镇民兵艾克让、高守贵、艾高儿等,在1次战斗中连夺敌堡两座、缴枪7支。英雄狙击手和孤胆英雄有:关中分区耀县柳林镇民兵刘治全在1次战斗中,连续10枪毙敌8名,被誉为神枪手;某部侦察员党有才在富县边防以9粒子弹和两枚手榴弹击退60多名敌人的进攻;绥德分区民兵张玉文在1次战斗中抢上云梯缴敌步枪6支;淳耀区爆炸组长何其海 1次埋雷4枚,毙伤敌军20余人。这些战绩,在进一步推动备战、保卫边区和反对蒋介石“全面进攻”的斗争中都起了重要作用。
  二、反包围、反进犯、反偷袭取得重要战绩
  (一)边区联防军援迎359旅北归
  359旅从中原突围后,于7月底进至陕南商洛地区,8月2日解放了镇安县。胡宗南急调76师的第24旅、第144旅,36师的第123旅,17师的84旅等从东、北两面压挤,企图聚歼359旅。为了缩小目标,行动方便,359旅决定兵分两股寻路打回边区。旅长王震率两个团向甘肃镇原、宁县、正宁方向突围。胡宗南察觉359旅北返意图,迅即调兵封锁川陕公路,并调38师的第28、84、135、1、123、144、12等旅约19个团的兵力堵截于西兰公路沿线千阳、陇县、平凉一带。359旅再次面临危局。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立即受命主动出击南线,援迎359旅突围北归。彭德怀即指挥联防军警备第1旅、第3旅、新编第4旅和部分地方游击队组成左、右两翼兵团。左翼兵团由陕西长武、彬县之间突破,右翼兵团由甘肃平凉、泾川之间突破,地方游击队分散活动于旬邑地区,迷惑、牵制敌人。8月23日,警备第1旅及游击队分三路首先向正宁、旬邑土桥等地进攻,迫使敌人收缩守备彬县。在占领旬邑、耀县周围9处据点后,左、右两翼主力立即全线出击,攻占太平镇、屯子镇等敌据点。正在陇县以南与敌激战的359旅,得知边区主力出击迎接的消息后,勇气倍增,以日行军150里的速度,绕道陇县以北,从长武、泾川间穿过敌西兰公路封锁线,于8月29日在屯子镇与边区右翼兵团警备第3旅会师。至31日,359旅抵达边区庆阳,边区政府派出副主席刘景范等人前往慰问,高度评价和热情颂扬了359旅在中原突围中的卓越战绩。359旅另路突围的第7团,艰苦转战30天,经甘肃徽县、两当、六盘山等地,从平凉以西穿过西兰公路,在边区联防军主力的配合下,由孟坝以北进入边区,于9月8日抵庆阳。《解放日报》报道了359旅英勇善战的事迹,并指出:359旅的胜利北返,宣告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围歼中原解放军计划的失败,打乱了蒋介石胡宗南军队进攻边区的计划;同时,增强了边区的武装保卫力量,鼓舞了边区军民备战抗敌、保卫边区的斗志。
  (二)北攻榆横、东打吕梁,巩固与扩大边区
  胡宗南部倾巢围堵359旅并进犯鄂豫陕根据地,致使其进攻关中分区的计划夭折,且在追击中消耗很大,甚为疲惫,难以立即组织对边区的进攻。这样,边区南部就恢复了暂时稳定的态势。
  驻榆林的国民党邓宝珊部,在全面内战开始后,一反过去和共产党合作支撑北线,保护边区的态度,听从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的命令,在边区北线不断发起牵制性的袭击,其22军86师一部从9月30日开始向边区境内的佳县、米脂、靖边等地发动多次进攻,并侵占了佳县北部的徐家西畔等村镇,以配合胡宗南的南线进攻。
  驻守横山一带的国民党保安部队,一直对打内战不满,其副指挥胡景铎在抗战时期(驻固原)就深受共产党的影响,全面内战爆发后,他继续和边区保持联系,并受安边国民党新编陆军第1军第11旅起义的鼓舞,愿意响应共产党的号召,举行反内战起义。
  为了打击袭扰边区北线的国民党军并策应受胡景铎影响的陕北保安部队起义,陕甘宁边区联防军乘南线胡宗南军整补之机,主动发起榆横战役。10月初,参战部队作了周密的计划与准备,以绥德分区之地方人民武装为先导,消灭横山东南石湾等地的反动武装,以绥德警备区新编第4旅、陇东警备区警3旅、三边警备区新编第11旅为主力,由地方武装配合,三路会攻横山。10月12日,绥德分区地方人民武装由高朗亭率领,以一营兵进力逼石湾,由国民党保9团副团长张亚雄等人作内应,于当晚迅速控制了全城。保9团团长张子亚见大势已去,于13日晨交械投降。绥德人民军随即乘胜直捣高镇,13日晚将高镇包围。驻守高镇的保9团秦悦文部于14日晨开城投降。
  10月13日,边区主力部队分路发起攻击,相继攻占了薛家寨及镇川、武家坡、横山等处的外围据点并包围了城镇;14日,攻占镇川、武家坡、鱼河堡;15日攻克万佛洞;17日,包围了响水堡。20日,榆林邓宝珊派其22军副军长胡景通率两营兵力驰援响水堡。联防军以小部兵力继续围困响水堡,所有主力迅速集中,北上迎击。在白家岭地区与敌展开激战,4小时之后,援敌被全部歼灭。21日,响水堡解放。
  10月13日,即边区联防军主力向横山一带守敌发起全面攻击时,胡景铎于其指挥部所在地——波罗堡发动起义,并分别向所属各部发出起义命令。起义很快成功。15日,举行了庆祝起义胜利大会,胡景铎发表了《反对蒋胡卖国、内战、消灭异己,拥护邓宝珊将军等为和平建国奋斗》的通电。至16日,被围困的横山守敌接到胡景铎命令后起义,先后共有横山驻军22军86师、新编11旅、榆林保安团队5000余人起义。起义部队于11月4日改编成为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6师(共2100余人入编),编入边区联防军战斗序列。11月27日,在武家坡成立了榆横行政区政务委员会,由胡景铎、王恩惠、史文秀、曹雨山、赵彦卿5人组成,胡景铎为主任,王恩惠、曹雨山为副主任,辖横山、镇川两县。
  横山战役后,边区联防军主力准备攻打榆林。11月中旬在无定河畔打败了企图进攻鱼河堡的邓宝珊部的1个团。但由于蒋介石调整作战部署,欲以召开国民大会、攻打延安两项办法,打击共产党,加强自己,因而命令胡宗南抽调晋南之整编第1师、第90师由临汾经禹门口西渡黄河入陕,会同原包围边区的部队攻击延安。在此严峻局势下,中共中央曾打算在边区主力部队攻占榆林后,如果延安的局势仍然严峻,就暂时放弃延安,以绥德为革命大本营所在地,继续领导边区和全国的革命斗争。但是,胡宗南加强了榆林的防务,边区联防军主力乃于11月下旬南撤,一方面配合晋绥野战军攻打吕梁,以排除边区东侧危险;另一方面加强延安的防务,保卫和发展陕甘宁边区。
  蒋介石开“国大”、打延安两项计划开始实施以后,阎锡山积极配合胡宗南,从晋西南由东向西进攻陕甘宁边区。针对这种情况,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分出)在晋绥军区的指挥下,于11月22日由离石南下,会同已移入晋西南地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发动了旨在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吕梁攻击战,到12月12日,先后歼灭阎锡山所部5200余人,迫使胡宗南把用来补充进攻边区的整编第1师、第90师又撤到黄河以东救援阎锡山。11月中旬,由临县碛口西渡黄河调入边区的晋绥野战军第1纵队赶赴延安以后,边区联防军和地方人民武装就担负起部队回撤、保卫边区东侧的光荣使命。
  榆横战役及胡景铎起义,壮大了边区的武装力量,使北线敌军损失近7000人;解放了榆横12万人口近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扩大了边区,大大减弱了北线敌军的严重威胁,使边区联防军能够集中主力对付西线和东线敌军的威胁和进攻。吕梁战役及边区武装部队的积极配合,打通了陕甘宁、晋绥、晋冀鲁豫三大解放区之间的联系,打乱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和战斗计划,延缓了蒋胡军进攻边区的步伐,为边区的备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榆横、吕梁两战役的胜利,为保卫和发展边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西线收复失地,南线兵退马栏,西南激战华池
  宁夏的马鸿逵,乘边区主力部队在北线攻打榆横之际,调兵于盐池以西灵武一带,觊觎三边。蒋介石作出打延安的战斗姿态之后,马鸿逵即调动5个旅的兵力同时发起进攻,11月16日,其骑兵第10旅第19团首先进攻盐池县西北地区的兴武营,17日又侵占了余庄子、天池子等地。
  南线,经过休整的胡宗南部3个旅,也自11月13日起向关中分区的同官、宜君以西地区发起新的进攻。12月初,侵占了耀县柳林镇及旬邑杨家店子等地;月底,又占领了正宁湫头镇、旬邑长舌头等地。关中大部地区处在两军激烈争夺之中。
  边区西南,刚刚完成减租复查工作的庆阳、合水、镇原等地区,受到了胡宗南军队的严重摧残。胡宗南以整编76师师长廖昂指挥整编48、24、244旅、新编第1旅、骑兵第1旅和青海马步芳部之82师,于1947年2月28日大举进犯陇东分区。1947年3月1日,占领分区首府庆阳,2日,又占合水(今合水老城)、西华池(今合水)等地。
  在边区东南,胡宗南于11月中旬集结起10个整编旅,伺机向边区富县地区进攻。11月18日,开始向县南之烛子沟进攻;次年1月中旬,打到了交道镇南10余里的吉家村;2月初,进犯太乐区。
  面对西线和南线蒋军的猖狂进攻,边区武装部队从榆横战役回撤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首先打击马鸿逵。三边分区地方武装,紧密配合回撤西进之联防军部队,加强了定边、盐池、安边的防务。12月3日,边区联防军以一部兵力抵抗进攻盐池的马部精锐骑兵第19团,以大部兵力奔袭兴武营,于4日围歼了马部19团团部及3个骑兵连,解放余庄子、天池子。占据胡家圈、新庄子等地之马部第103团、104团闻风逃回金积、灵武一带。至此,收复了马部侵占的边区全部土地。
  关中分区在地理位置上是伸进国统区的一个囊形地带,是边区南端的堡垒和哨所;它与边区东部的延安地区和西部的陇东地区相联并鼎足而立,三地区相互之间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配合与策应作用。胡宗南大举进攻关中分区,这不仅是为了要拔除边区伸到他身边的堡垒和哨所,还因为夺取关中对于他执行打延安的计划有直接的军事战略意义,即企图以攻打关中来吸走边区部队的主力,造成延安地区防守薄弱,以便实施他攻占延安以至全边区的计划。当时,胡宗南军进攻关中的形势是严重的。因此,边区政府在胡军攻占耀县柳林镇后,立即从备战动员进入战斗动员,同时组织关中分区武装部队节节抵抗。12月10日,收复柳林镇。1947年1月31日,又组织了一次歼灭战,在赤水县边沿之梁家庄歼灭胡部123旅之368团近两营兵力,连带直属队迫击炮连、卫生队、搜索排、第1战区长官部重迫击炮连共计900余人,缴获各种炮20门,轻重机枪50余挺。2月,恼羞成怒的胡宗南从陕南、豫西、山西等地调集7个旅13个团的兵力,成立了两个前线指挥部,东线司令廖昂13日上任于宜君,西线司令钟松16日上任于旬邑职田镇,由刘戡任总指挥,于18日兵分五路向关中分区发动了猖狂的反扑。为保存实力,边区联防军主动撤离,至20日,关中分区大部及首府马栏被胡军占领。
  胡宗南对边区陇东的进犯,旨在吸引边区部队主力西向,然后由富县一带突破边区中部防线,攻打延安。但由于这时蒋胡军已经占领合水、西华池等地,并正在向西华池集结,形成了从西边奔袭延安的阵势。因此,对攻占陇东地区的蒋胡军必须给予有力的打击,才能保卫延安,或至少迟滞蒋胡军进攻延安的步伐。为此,中共中央乃于1947年2月将守卫边区南线的军队主力新编第4旅、教导旅、警备第1、3旅和晋绥野战军第1纵队统一组编为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由张宗逊司令员、习仲勋政委统一指挥。3月2日,野战集团军按照中央军委集中全力歼敌一部以推迟敌人进攻延安的指示,除留警1旅继续在关中分区抗御驻洛川、宜川一线的蒋胡军北犯延安外,以4个旅的优势兵力压向陇东,3月3日晚开始向聚集在西华池的胡部第29军17师之48旅主力发起攻击。经过两夜一天激战,给予胡军以重大杀伤,收复了庆阳、合水、西华池等失地,延缓了胡军进攻延安的步伐。但边区解放军由于对地形不熟、布置不周,也有重大的伤亡。因而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达到较好地迟滞胡军进攻延安行动的预期目的。所以,尽管战斗后第1纵队和第4旅立即奉命星夜兼程进抵延安西南的大、小劳山及其以东地区,配合延安防御兵团(由教导旅、警备第7团和延属军分区独立团组成)加强延安地区的防御,但终未能阻止胡军突破从富县到固临的防线,并向延安方向进发。蒋胡军从而得以实施其对延安和边区的“重点进攻”。从全国来说这是“重点进攻”,但对于延安和边区来说则是“全面进攻”于是延安和边区就由相对和平和局部战争转为“全面战争”。
  

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房成祥 黄兆安主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