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六章 第四节 西北野战军的新式整军运动

房成祥 黄兆安


  西北野战军的冬季整训,是一次创造性的整军运动,中共中央军委誉之为“新式整军”,推广到全军。
  西北野战军的新式整军运动经历了三查、三评、练战术三个大的阶段。
  一、三查运动
  西北野战军为了适应土改运动的开展和军队俘虏成分增加的情况,针对部分战士阶级觉悟不高、阶级观点模糊、斗志不强等问题,结合边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利用严冬季节,在1947年12月上旬到1948年2月中旬的两个半月中,进行了以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斗志)为主要内容的冬季整训。三查运动首先是以诉苦的形式开始的。其方法是用广大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痛苦事实教育广大指战员,使他们弄清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逐步提高阶级觉悟,为三查作好思想准备;第二步开展“查阶级、查思想、查斗志”的运动,划清阶级界限与敌我界限,明确无产阶级思想,坚定革命斗志;第三步是在诉苦、三查的基础上开展群众性的战斗训练,提高军事技术,为西北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作充分的思想准备与技术准备。
  诉苦运动是普遍发动广大指战员诉旧社会带给他们的苦。诉苦最初是自发的,1947年12月,撤围榆林进行整训后的一天深夜,1纵358旅有1名四川籍的“解放战士”,一个人在野地为他母亲立一灵牌,哭诉他母亲是怎样惨死的,自己如何仇恨国民党和当地的恶霸地主,说他现在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要如何为母亲报仇等。当时,一位连指导员在一边悄悄地旁听,因他也有类似的苦难,所以他们拥抱相诉同哭。其他部队也有一些战士,三三两两走到一起,诉说胡宗南的飞机如何疯狂地轰炸扫射,自己的老乡、战友如何倒在血泊之中。血的控诉引起了血的联想,其他战士也把自己的父母兄妹如何惨死在地主恶霸屠刀下的苦情诉说出来。中共西野前委发现这种自发的诉苦活动,就指示各部队组织、引导战士们到各种大小会上诉苦,广泛开展从思想上挖穷根和挖蒋根的活动。“挖穷根”的目的在于从思想上弄清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树立明确的“为土地而战”的思想。“挖蒋根”的目的在于从思想上弄清蒋介石集团与农村封建地主阶级的关系,洗清有些战士对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幻想,树立彻底打倒蒋家王朝的思想。
  诉苦运动在各部队开展的方法和形式是不同的。有的是从讲解《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始的;有的是从组织座谈会开始的;有的是从提出讨论为什么有穷富之分、谁养活谁等问题开始的;还有的是从酝酿、漫谈与争论中找出典型进行诉苦,进而启发广大战士进行诉苦,以至推广为普遍的群众性的诉苦运动。在诉苦中又找出问题展开讨论,弄清为什么有贫富之分、究竟是谁养活谁等道理。经验证明,上述最后一种方法是最有实效的。但要把诉苦变成自觉的群众运动,必须扫清诉苦道路上的思想障碍,打破认为诉苦不体面的看法,理直气壮地控诉剥削阶级,认识只有封建剥削阶级才不体面,而劳动人民是最光荣的,从而形成一个诉苦的高潮。诉苦就象掘开了战士心中苦海的堤坝,满腹苦水化作悲痛的眼泪夺眶而流。诉苦时情绪激动,边哭边说,一人大哭引起全场痛哭,带动了全体战士诉苦。不但诉说地主、恶霸剥削之苦,而且,“解放战士”还诉说了过去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之苦。被国民党军队抓去时用绳索捆绑在一起;宿营时把他们的裤子收去以防止逃跑;他们吃不饱,穿不暧,还要受军官的打骂、虐待;开小差如被捉回去立即遭枪毙;他们的家属好不容易找到军队探亲时,又不准他们进营房,即使进去后也不给饭吃;或者给点饭吃,也是吃了第一碗不给第二碗,如此等等非人的生活诉说不尽。在诉苦的基础上,部队党组织引导大家展开了“谁养活谁”的讨论,引导大家挖苦根,使战士们弄清阶级间的剥削关系,懂得苦从何来,仇向谁报;同时展开辩论,驳斥各种宿命论观点,使战士们懂得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剥削劳动人民血汗的基础上,而劳动人民的苦难,则是被剥削、被压迫的结果。这样,就从思想上清洗了所谓“穷人命穷,富人命富”的观点。经过群众讨论,一致认识到“地主阶级是农民的穷根子,蒋介石是剥削阶级的总根子”,苦根就是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要报仇雪恨,要挖掉苦根,就必然打倒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
  经过诉苦教育,广大指战员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部队的阶级觉悟程度很快地提高了一大步,从而增强了对人民事业的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这个基础上,部队的党政组织就以贫雇农出身的干部、战士为骨干,领导广大指战员掀起了热烈的三查运动。
  三查运动的目的是要纯洁思想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战斗力。这一运动主要是在干部中进行,营、连干部在团里进行“三查”,团以上干部则在纵队进行“三查”。对连队战士一般只进行正面教育,但号召他们在提高觉悟的基础上自觉地进行“三查”;这就自然地要触及在诉苦运动中尚未涉及到的许多具体的人和事。领导机关提出的三查是“查阶级、查思想、查斗志”,而群众则自动地查工作、查经济、查纪律、查领导及查支部的作用,形成了党内党外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的错综复杂的思想斗争。在查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人平时的思想和战时的表现,大家都以为人民服务的尺度来衡量,看是否符合这个标准,凡违背此标准者,均受到群众的严肃批评。
  在“三查”运动中,野战军司令部的领导干部带头作了检查。彭德怀司令员在一次会议上,为二打榆林的失败作了严肃的自我批评。他说:这次榆林没有拿下来,我彭德怀是有责任的。我们把有利条件想得多了,把不利条件想得少了。我们对榆林城守敌防御的加强估计不足,对宁夏马鸿逵集团的倾巢出动远道援榆,更是估计不足。主观上想拿下榆林,扫掉北线的一个障碍,保证党中央机关的安全,为以后主力南下转到外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结果却事与愿违……榆林一仗没打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彭德怀首先从战役的组织指挥上严格地检查自己,坦率地作自我批评,主动地承担责任。这种精神,为部队开展“三查”运动树立了良好榜样,推动了“三查”运动的进行。6纵教导旅在三查中查阶级时,采取了“站队”的形式,每个干部都向大家讲述自己的家庭出身,如果是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讲清楚之后,表示与家庭划清界限,这种办法虽然有点简单化,但由于领导对政策掌握得好,当时还是起了积极作用。在查思想时,干部们把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都掏出来了。有一位干部,在元大滩战斗后,深夜住进老百姓家里,刚好遇着个不正经的女人勾引他,他被诱上了钩。这事若他自己不说,谁也不知道,他却自觉地在会上作了检查。对此,组织上还是以教育为主,没有惩罚他。在查斗志时,多数干部都联系攻打榆林一个多月的表现,自觉地把在战斗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进行了检查,谁打了滑头仗,谁在生死关头有半点犹豫,都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1948年1月,西北野战军在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一次团以上干部会议,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副主席周恩来听取了关于部队诉苦三查的汇报,并对这种做法作了充分的肯定。
  经过“三查运动”解决了过去没有解决的许多问题,检举出一些暗藏在部队的敌军军官和组织逃跑的奸细分子;清洗了一批不可救药的兵痞、流氓分子;撤换了一批地富出身而又未放弃地富立场的干部;坦白和检举出一些贪生怕死者;检查出一些违犯群众纪律者;揭发出一些贪污事件;清查出了一些混进党内的坏分子。经过“三查”运动,一些过去爱打人骂人、违犯群众纪律、工作不积极的干部,经群众审查与尖锐批评后,改变了态度,转变了作风,得到了广大士兵群众的拥护。过去对子弟兵与“解放兵”往往只从籍贯和来历上区别,现在用阶级观点去认识,了解到“解放兵”的绝大部分都出身劳动家庭,大家都是阶级兄弟,“天下穷人是一家”。于是,过去的某些隔阂和不团结现象被阶级友爱所代替,增强了军队内部的团结。在三查运动中,发现了许多出身好、工作积极、有能力、作战勇敢、能密切联系群众并为群众所拥护的优秀分子和模范人物,为部队造就干部和发展党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大大提高了中共在军队中的威信,群众认为加入共产党无尚光荣,有的决心努力工作立功入党,有的在作战时多次负伤不下战场要求火线入党,有的将自己的名字写在衣服口袋里要求在牺牲后被追认为党员。为保证群众能切实地审查党员干部,西野部队中党组织的领导人在党内外和干部中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号召每个党员和干部要经得起群众的审查,并普遍地在党内外解释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应有的关系,解除党员、干部与群众两方面的顾虑,增强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认识,从而达到审查党员和干部的目的。
  经过三查运动,部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很快就在部队里掀起了空前的练兵热潮,广大干部战士都积极主动地勤学苦练,天黑了仍不休息,天不亮又自动起来练;过去是干部督促战士好好练,现在是干部督促战士休息;机关干部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干部说,三查后兵好带了;战士说,三查后干部作风变好了。军事干部一致认为要训练好部队,必须首先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因而作到了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相结合:在政治整军时,指挥员、战斗员大家都是政治工作人员;在战斗训练时,大家都成了军事工作者,政治工作重点转入保证战斗训练任务的完成,克服了以前军事工作干部与政治工作干部相互争时间、以至闹不团结的现象。由于军政干部更加团结,在很短时间内,广大指战员的军事技术就得到显著的提高。1948年春,宜川战役的胜利充分地显示了这次整军运动的效果。毛泽东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一文中指出:“这次胜利,证明人民解放军用诉苦和三查方法进行了新式整军运动,将使自己无敌于天下。”
  三查运动的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是运动发展不平衡,表现在纵队与纵队、旅与旅之间的不平衡。有的是上动下不动,原因是领导未能与群众很好地结合起来,发动群众的方法欠妥;有的是下动上不动,其原因多半是一些领导干部自身存在许多缺点,又怕“三查”会降低自己威信,因而不愿意全面开展。总的来看,第1纵队的诉苦与三查运动比较普遍深入,从上而下,从领导机关到连队,所有人员均无例外地参加了这一运动,第2、3、6纵队次之,第4纵队又次之。事实证明,凡是运动深入的部队就进步得快,气象一新;运动不够深入的部队成部门,问题就多。其次,在三查初期,有的单位因机械地搬用农村阶级斗争的经验而出了一些问题,如在组织三查委员会时,有唯成分论的偏向,在连队中组织什么贫雇农委员会,贫雇农小组,忽视了团结中农等。发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群众运动高涨后,领导者不能正确地领导运动,使之循着正确轨道发展,而当了群众的尾巴。不过,这种偏向很快就得到纠正。再其次,在运动中有些过火行为,如对隐藏在部队内部的地主、恶霸、俘虏军官、策动叛变的奸细分子、以及严重的贪污分子,查出后即行捆绑吊打,个别人还搞逼、供、信。这些过火行为虽很快就被纠正,但在某些单位曾一度造成了恐怖气氛。还有一种压制民主的现象,如某些干部受到批评时竟说:“三查运动时民主权利是你们的,三查后权力是我们的。”可见,三查运动对某些有思想毛病的干部,只是给予了相当的震动,并未真正解决思想问题。他们的这些思想毛病,或者暂时潜伏,或者仍在滋长,在1948年的春季攻势后期(西府行动时),这种潜伏的思想毛病就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在西府战役的后期,部队中曾发生若干思想上的波动,暴露出部队在紧急情况下政治上的脆弱性。为了提高干部的阶级责任心与整个部队的政治觉悟,中共西野前委决定:于夏季整训时,在西北野战军全军中开展一个以评斗志为中心的三评运动。
  二、三评运动
  三评运动是在1948年的夏季整训中正式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克服干部中的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以及在作战中部分干部表现的贪生怕死、斗志不强等倾向,增强部队的战斗意志。三评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评斗志、评指挥、评政策。当时也有人称之为整党运动、评斗志运动或“四评一查运动”。1纵队提的是评斗志、评思想、“阶级教育”,又叫“刘四虎运动”① 2纵叫“四评一查”运动;2纵4旅提的是“三评”,即“评斗志、评智慧、评政策”;3、4纵队都是以评斗志为主;6纵叫评斗志、评指挥、评工作。虽然各纵队的提法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评斗志”。评斗志是三评运动的核心,是三查运动的继续和深入。
  西野前委号召全体干部与战士,发扬高度的革命责任心,对缺乏革命责任心的人包括高级干部,进行公开严肃的批评。在整个部队中,则抽出一定的时间对每个人的思想、斗志,按其觉悟程度、工作岗位、及其各方面表现,进行专心致力的“评”与“比”,分别予以奖励与批评。这样,大批的英雄模范人物,就为群众所公认而被选拔出来;而那些平时讲空话、在紧急情况下不负责任的人,也就暴露无遗了。这个运动也是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在评查过程中,发动战士群众起来评查干部,对思想不纯、斗志薄弱的人以说理方式展开了严肃的批评,对斗志坚强的干部战士则进行了奖励和表扬。评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群众提名;另一种是自己报名;再一种是领导决定。前两种经过了领导批准,后一种经过了群众通过。评的步骤是先评典型,后评一般,先查事实,后评是非轻重,功过大小。强调了要实事求是地评论每一个人。要求先占有材料,然后依据材料来评论。提倡说理,求得大家在思想认识上的一致。这种解决问题、教育指战员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评斗志运动中,表扬了那些斗志坚定、革命责任心强、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干部与战士。如2纵队4旅1团2连连长温光生,负过8次伤,手足皆残,但斗志未减,在瓦子街、灵山等多次战斗中,表现得特别顽强、勇敢,受到了表彰。同时,也揭露和批判了部队中那些缺乏斗志和革命责任心、贪生怕死的人,如2纵队6旅16团2营营长杨某便是典型。打蒲城时,2营的3个连都已接近了城墙,但他的指挥所还在800米以外,躲在防空洞里,甚至连小便都不敢出工事,更谈不上到前面指挥部队了;在百良镇打仗时,他害怕得要死,低下头打机枪,战士们背着他一面学他打机枪的样子一面讽刺地说:“我学会了打机关枪”。经过群众民主的评斗志运动,战士们认为这样的人没有资格当他们的营长,2纵队6旅的领导接受了群众意见,坚决撤换了这样的营长。在评斗志运动中,还进行了评功评过、记功记过、赏功罚过的工作。各纵队都奖励了许多有功的人,如2纵队4旅12团在山西运城战役中,利用战斗空余时间,评功评过,奖励了165人。同时又对犯错误的人记了过。这些措施,对当时的战役战斗起了重要作用。
  在评斗志运动中,还结合进行评党,推荐党员,发展党员;评干部,推荐提拔干部。在对支部和广大党员的评查方面,是和评查干部、评查领导工作密切联系和互相配合的。方法是由上而下,先评领导和干部党员,打通他们的思想后,进而普遍地评查党员和战士。然后进一步由下而上,先评查党员和战士,在这基础上,各纵队先后进行了整党与建党运动,其目的是改善支部的领导作风,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整党时,按每个党员个人的职责进行自我批评,并号召全体军人从爱护党出发对党提意见。支部召开邀请全体军人参加的大会,报告支部工作,发动大家讨论,揭露各种问题,随后支委会专门研究各方面意见,又进行分组讨论,最后再召开邀请非党员参加的大会,由支委及有错误缺点的党员分别进行自我检查。对群众提出的意见,正确者接受,有偏差者进行解释。在整党中,有的党员受了批评,有的党员得了奖励,使广大党员和非党员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在运动中,发现了大批优秀分子,他们基本上具备了共产党员的条件。经过党组织的批准,被接收为中共党员。同时,在战役结束后评功、庆功时,也进行吸收新党员的工作。当时,大批英雄模范和其他表示进步的人纷纷要求加入党组织,如2纵队6旅18团有300多人积极要求入党,经过群众的评议和党组织的批准,又有一批新生力量充实了党的队伍。这两种方法是当时中共在部队中发展党员的主要办法。在评党时,发现少数党员丧失了党员条件,群众意见很大,经过组织批准,便取消了他们的党员资格。通过评党运动,提高了群众对共产党的认识,更加密切了党群关系,提高了党的威信,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在评干部时,那些群众认为可以当干部的勇敢积极的优秀分子,经过群众推荐,组织审查批准,被提拔为干部(主要是班排干部,一部分是连的干部),代替了那些被撤换下来的不称职的干部。在三评运动中以群众路线的方法,推荐了大批的初下级干部,解决了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干部缺少的问题。虽然在这一工作中对个别干部的选拔发生过一些问题,但被推荐出来的干部,绝大部分是连队中的优秀分子,能带领广大战士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是称职的。另一种办法,是上级提拔培养,团、旅、纵各级均有培养计划,各团大都有轮训队,各旅纵有教导队,从部队抽调出人来培训,不管部队伤亡多大,总是要调出培训;还有的从伤病痊愈后归队人员中选拔优秀分子来培训。这些主要是培养班排连干部。至于营以上干部,则由旅纵来调剂,纵队举办营以上干部训练班。
  三评运动,增强了部队的战斗意志,正如西野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在总结时指出的那样:6纵在运动期间很快就克服了各种不正常的情绪,基本上恢复了原来的战斗力,4纵进步亦快,其他各纵,均在思想上提高了一步。但是,在另一方面,又暴露了部队存在的一个弱点,就是不少干部战士不懂战术,光凭勇猛冲杀,不讲战术要求,因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以后的整训工作中,必然要提出评指挥和练战术的问题。
  ①刘四虎,原籍绥远丰镇,参加解放军前是学徒工,因其父被地主逼死,乃愤而参军。参军后阶级觉悟提高得很快。在瓦子街战役的肉搏战斗中,他1个人刺死4个(一说为7个)敌兵;这时虽所在班全部伤亡,自己也负重伤,但最后还是消灭了对阵的敌人。后来该纵队发动全体指战员开展学习英雄刘四虎的活动,与刘四虎比思想、比斗志、比进步,进而成立各种形式的学习刘四虎的组织,如复仇组、战斗组等。
  三、评指挥、练战术运动
  评指挥、练战术的练兵学习运动,是在1948年8月反击战役后的整训中提出来的,它以三查、三评运动为基础,是新式整军运动的深入发展。三查、三评运动后的战斗实践证明:部队如果只有高度的阶级觉悟和坚强的战斗意志,没有良好的技术和战术,只凭一冲之勇,就不能很好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且高昂的士气,坚强的斗志也会逐渐削弱。可见,必须有熟练的技术和良好的战术,才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和坚强的斗志。
  西野各部队在三评运动以后,接着开展了练兵运动,使全军的军事素质提高了一步。此后,为了适应新的平原攻坚战的要求,提高干部的战术水平和提高攻坚技术,又开展了一个月的战术学习运动。在这一运动中,首先解决了不愿练兵和不愿学战术的思想问题。干部战士(特别是干部)中一些人迷恋自己过去使用的“蛮打”、“蛮冲”的战法。针对这种思想,提出了“勇猛与智慧结合”、“技术与战术结合”、“学战术是为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等口号,使指战员们认识到:练兵与战术学习不搞好,不仅不能大量消灭敌人,而且会使自己的人遭到无谓的牺牲,这就是对革命对人民没有尽责。然后再采用军事民主的方法,发动广大指战员参加练兵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战士们纷纷提建议,干部们刻苦钻研,使练兵和战术学习成为群众自觉的行动,很快就形成了练兵和学习战术的热潮。
  在练兵学习运动开展起来后,绝大部分战士都订立了个人练兵学习计划,连排以至营级干部中的许多人则订有个人工作计划,公开交群众讨论。当发现某些人的计划订得太笼统、太夸张时,又开展了“评计划”活动。接着,广大指战员就掀起了热火朝天的练兵运动,不仅连队,而且机关工作人员、勤杂人员,在“人人皆兵,个个皆练”的口号下,都卷入了练兵热潮。练兵期间,许多人早起晚睡,不睡午觉,拼命地练;有的被太阳晒脱了两三层皮;有的带病坚持操练。干部们说:“我们不是把战士们从屋里督促到操场,而是从操场督促到屋里”。
  经过这次练兵,各部队都收到很好的效果。表现在消灭国民党军63师的战斗中,前后仅用了两天时间,就胜利地解决了战斗;这次战斗结束后,大部分人觉得这一仗还没有打过瘾。但当时,部队又遇到了新问题,即部队离开了熟悉的山地,进到完全平坦、开阔的村落进行攻坚战。根据上述情况特别是梁周村战斗教训,中共西野前委决定:在部队中开展一次评指挥、练战术的学习运动。遵照前委的决定,各级干部认真地学习了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并在广大士兵群众的帮助下,进行了指挥战术讲评与实地战术演习,提高了干部的指挥思想与能力。在进行战术演习时,战士们自动轮流担任演习班、排长,不仅要学会战术动作,而且要懂得战术指挥。因此对演习的每一动作都非常认真,臂腿擦破流血,衣服粘上粪尿,都在所不惜。对演习的讲评,采取了分段演习,分段讲评的方法,即熟练一段讲评一段;分段熟练和讲评之后,再进行连贯的演习和讲评。这样既能及时纠正偏差,又便于熟练记忆。在讲评动作时,不光领导干部来讲,而且让参加演习的战士都来讲,这样,既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又能发现战士中的能干分子。如“三分三合”的战术口号,就是演习中由战士提出来的。因为这一口号完全符合战术原则,又是战士在实践中体会了的东西,所以一经提出后,不仅成了学习战术的一个口号,而且变为战斗中的具体行动。
  具备了良好的战术,还必须有熟练的技术作基础,并且要使二者结合起来。在技术与战术的学习方面,一是要加强对技术原理的学习,如学习爆破作业,不仅要学会如何牵引爆炸,而且要懂得为什么能爆炸的道理,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技术;二是要加强对战术理论的学习,即不仅要懂得在战斗中掌握使用战术,而且要能根据各种条件的变化灵活机动地掌握战机、使用兵力。通过评指挥、练战术的学习运动,整个部队在以攻坚为中心的技术和战术等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如在荔北战役开头两天,西野就消灭了国民党军第17师、第38师大部;而且,在国民党军队10个旅以上强大兵力的反攻下,亦表现顽强,并给了敌军以重大杀伤。
  四、新式整军的意义
  新式整军是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军事上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收效迅速显著的一个由认识到改造的发展过程。它的三查、三评、练战术三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过程。三查时主要提高了阶级觉悟,三评时主要提高了战斗意志,练战术阶段主要提高了技术与指挥能力。三者互相联系,互为补充;既不是只抓一项,又不是要求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新式整军是在战争间隙中进行并逐步提高的。通过整军,使广大指战员的觉悟、斗志、战术和技术都得到显著的提高,因而全面地增强了全军的战斗力。
  新式整军是以阶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改造运动。新式整军运动的全部过程始终贯穿着阶级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内容,新式整军的三个阶段都是从提高指战员的阶级觉悟入手的,这已成为全军的工作规律。每次战斗前后的动员和评查工作,都是以阶级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衡量功过是非的准绳。这次整军运动之所以卓有成效,就是因为抓住了这个中心环节。
  新式整军是一次大规模的有领导的民主运动。在新式整军运动中,解放军的民主生活有了新的发展,它表现在政治民主、军事民主和经济民主三个方面。在政治上,战士和干部一律平等,战士可以对干部提出批评意见,对工作提出建议。当时在部队中广泛开展了“三互活动”(互助,互爱,互尊),战士之间,干部之间上下之间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去完成各项任务。这些都生动地体现了政治民主。实行政治民主,就会使干部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使战士认识到部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实行政治民主,就能充分发挥广大指战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治民主决定着军事民主与经济民主的发展方向。在军事上练兵时,实行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众练兵运动,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在作战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发动干部战士讨论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办法;战斗结束后进行战评,总结经验教训,使军事民主成为人民军队发展的优良传统。在经济上,战士参加管理伙食,监督经济开支。为了使三大民主成为部队集中领导下的经常的民主生活,1948年3月,恢复了井冈山时期建立的士兵委员会(后来称革命军人委员会)。三大民主的制度化、经常化,使解放军达到了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目的。
  新式整军是一次整党建党运动。结合新式整军运动,各部队中的党组织都先后不一、程度不同地进行了一次整党运动。通过群众性的整党评党活动,审查和健全党的领导机关,审查和改进党委的领导思想和领导作风,审查与鉴定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与工作表现,纯洁了部队中党的组织,培养了党的积极分子和领导骨干,发展了党在军队的组织,加强了党同群众的联系,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从组织上加强了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新式整军是一个政策纪律再教育的运动。在新式整军中,面临着大片的土地被解放、一座座城市被攻克、西北以至全国已经胜利在望的形势,对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军的正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部队的纪律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西野前委组织部队认真学习了人民解放军总部于1947年10月统一一规定并重行颁布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有关新解放区与城市的政策纪律,对广大干部战士进行了严格的政策纪律教育,大大加强了部队的组织纪律性。同时,西野前委还要求部队全体指战员尊重俘虏的人格,严禁杀害俘虏和搜俘虏的腰包;要人人做教育俘虏的工作,大胆使用“解放战士”,以瓦解敌军。由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正确地执行了这项政策,在瓦解敌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且争取了大量的被俘或投诚的原国民党军官参加人民解放军,并迅速地被改造成为解放军的合格战士,成为人民解放军战胜敌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式整军是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训练运动和立功运动。新式整军的每个阶段都注意抓紧练兵,并专门进行了练战术、评指挥的军事训练;在每次战役战斗结束后,又发动群众进行战后评查,评战前的计划是否完成,评出功过;并认真总结经验,改进指挥,提高部队的技术战术水平,尤其是攻坚战水平。同时,新式整军也是一个普遍的立功运动。各单位设有《功劳薄》。战前个人订立功计划;战后进行评功评过,重在发现和宣扬先进的人和事,并实行奖功庆功。在热烈的立功运动中,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人物,这是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鲜花结出的硕果。
  总之,西北野战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古田会议”以来的光荣传统,为人民解放军提供了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经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建军学说的新篇章。通过新式整军运动,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人民解放军的巩固扩大和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房成祥 黄兆安主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