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一野最后一战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附录 原国民党将校军官的回忆 附二 兰州战役中第100师溃散记

马义明


  国民党第100师是青马部队中比较有战斗力的老部队,在陕西咸阳战役中受到解放军的痛击后,奉命沿西兰公路向西撤退,经过平凉、六盘山、静宁,在静宁西南通往陇县的山区交通线上休息了三天。同时,收容在战斗中负伤和逃散的骑兵第14旅的伤员和士兵,并负责送往兰州。三天后,经华家岭、定西,转入兴隆山区。此时接到军司令部的命令:“着第100师防守兰州东岗镇一线。”全师即经榆中县,沿西兰公路,直奔兰州。
  1949年8月14日,我师刚进入兰州东郊飞机场,就接到第82军司令部的命令:“第100师防御区域是北自东岗镇左侧的十里山起,穿过西兰公路至豆家山、马架山、古城岭,右翼与皋兰山营盘岭的第248师的阵地相接,左翼与第120军阵地接连。即刻做好构筑工事、架设通讯、兵力配备等防御措施。”师长谭呈祥接到命令后,当即率领有关人员察看地形,并作了如下防区划分和兵力部署:
  1.东岗镇左侧的十里山至西兰公路为第1团防区,并封锁西兰公路口,左翼与第120军阵地连接。
  2.豆家山、马架山、古城岭一线为第2团,右翼与第248师阵地连接。
  3.骑兵团和师直属部队为预备队。
  4.师指挥部设在东岗镇山头中部。
  5.师指挥部的后方公路边有第120军的一个炮兵营,配有野炮6门。
  6.通信连即行架设指挥部的通讯联络。
  7.各部于15日进入阵地,积极构筑工事。
  我师参加战斗的兵力有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和直属辎重营、迫炮营、通信连、工兵连、特务营、搜索排、卫生队等。全师配备有轻重机枪、迫击炮、火焰喷射器等,并有军临时配备的山炮,全师兵力为11000余人。
  根据兰州东郊的防御条件,北有天险黄河,南有豆家山、马架山、古城岭等山峦重叠,还有抗战时期构筑的钢筋水泥国防工事,加固各种掩体,交通壕四通八达,而且可以大量利用旧有的国防工事。从整个阵地和地形来看,第100师所守阵地和河沿豆家山一带,地形开阔,尤其在马架山主阵地一带居高临下,有些阵地设在悬崖上,好像城墙,上面还备有大量的“滚雷”(即在大汽油桶内装上炸药、石子等)。
  8月20日,夜幕降临,我们前沿阵地发出枪声,傍晚9点以后,解放军接近前沿阵地,火力逐渐猛烈,双方进入战斗。夜半,双方火力更猛,火光冲天,照明弹接二连三,如同白昼,解放军多次进攻,都未奏效。快到天亮,火力逐渐稀疏,看来这仅仅是试探性的进攻。
  21日皋兰山的第248师,狗娃山的第190师阵地上也相继展开战斗,炮火震天,十分激烈;同时,第100师的东岗镇的主阵地战斗更为猛烈。在半天时间内,解放军进行了多次冲锋,有的阵地上形成了拉锯战,有的前沿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随时有被解放军突破的危险。师指挥部一再发出命令:“要坚守阵地,要与阵地共存亡。”这时,师部预备队也全部增援到第一线,连辎重营都调上去增援了。时至傍晚,枪声逐渐稀少,幸而解放军停止了进攻,我师各阵地虽未被突破,但伤亡惨重。
  到23日,我师各阵地虽有断断续续的枪声,但战斗趋于缓和状态。从当时战场的火力情况判断,解放军的主攻方向转向皋兰山、沈家岭、狗娃山一带的第248师和第190师阵地上,火力十分猛烈,战斗一直持续到24日。特别是沈家岭一带战况非常紧张,这时,我师大部兵力,已奉命全副武装,待命支援。
  25日下午3点左右,突然接到军指挥部的全线撤退命令,撤退的顺序是:东岗镇的第100师先撤,依次为皋兰山的第248师,沈家岭、狗娃山的新编第1师2团、第357师,最后是第190师。因第190师的沈家岭、狗娃山阵地是兰州西南的门户,其任务是:掩护全军安全通过铁桥,尔后再行撤退。命令第100师撤退的时间是当天下午5时。
  接到命令,立即作了撤退准备工作。当时我们对撤退命令的看法和判断是可能放弃兰州,甩掉背水之战的不利因素,转到黄河以北有利地形再行决战,所以大部分官兵都以为是转移阵地,因而舍不得丢掉自己的一枪一弹和任何东西。全师除留小部队作掩护外,大部队在下午5时,便开始撤退。
  战况的变化,确实难以预料。按当时第100师的情况来看,因解放军没有集中主力攻击东岗镇阵地,在战场上虽有些伤亡,而整个部队,还算是较完整的,如都能按撤退的部署执行,应该可以安全退出兰州。但在全军撤退时,解放军集中兵力,加强火力,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第190师狗娃山阵地。在这种情况下,军掩护部队失掉掩护能力,很快先于其它部队溃退至黄河北岸,解放军也尾追其后,因此,全军退却部署全被打乱。第100师从阵地到桥头约20多华里,到下午8时以后,先头部队师部、师直属的部分部队才到了铁桥附近。这里没有灯光,一片漆黑,不但枪声四起,而且南面城头上的机关枪不断地向铁桥方向射击,其中有红绿曳光弹向铁桥及金城关方向指示目标。我和师司令部的部分人员冒着生命危险,高一脚、低一脚地在黑夜中过了铁桥。其间,从南边小西湖方向打来了10多枚六〇迫击炮弹,都落在金城关附近。当通过金城关及许家湾解放军火力地带时,各部队失去建制,混乱一团,争先恐后,拥挤不堪,我们魂不附体地通过火网,总算死里逃生了。
  26日凌晨,解放军已进入兰州市内,第100师的后撤掩护部队及各团的部分连、营,被解放军堵截在东教场和西大街,混乱中曾发生激烈巷战,第2团团长韩成功等部分官兵,冒死乘马泅渡黄河,其中不会游水的被淹死不少。
  第100师部分人员,先后到达兰州西郊40里的安宁堡集结,奔向河口时,又被解放军的火力封锁,只好绕道河口北山沟,经永登,驻岔口驿。27日早上,突然奉令:凡是甘肃籍的官兵都发给路费,暂时回家。由于第100师早年曾驻防河西走廊,家在河西的士兵较多,因而愿意回家的也不少。另外青海籍的官兵加以整顿,各自归自己原来的建制,继续向青海撤退。
  27日晚,在老虎沟宿营一夜,28日经天堂寺,渡过大通河,越过大坂山至互助县,休息了三天。9月1日经大通桥头到达湟中县上五庄驻宿。此时,人心涣散,各不相顾,何去何从,茫茫然不知所措。
  9月5日西宁解放,8日所有在上五庄的青马残余官兵,集合于王克吾家的大院里,架好枪支向解放军交械投降。
  (作者马义明,当时系国民党第82军第100师上校政工处处长兼副师长)
  

一野最后一战/剑彬编著.—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