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五章 统一战线与陕甘宁边区军事斗争

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组编


  二、保卫边区河防斗争中的统一战线
  (一)陕甘宁边区河防保卫战概况
  陕甘宁边区东以黄河与山西接界。1937年11月,日军占领太原后,保卫黄河河防,防止日军渡河西侵,是边区军民的首要任务。这既是保卫边区自身的需要,也是保卫大后方的需要。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定,八路军担任从神府县以南至宜川县以北的千里河防。而日本在黄河东岸北起大同,南至风陵渡一线,布置了第20师团、第26师团、第108师团、第109师团等,不时袭扰我边区河防阵地,并随时可能向陕甘宁边区大举进攻。
  八路军留守兵团当时只有15000多人,既要固守河防,还要清剿土匪,守卫两千多里边防。日军在武器装备上,又拥有强大的优势。捍卫千里河防的任务,能否担当得起,开始少数人显得信心有些不足。因此,必须使全体指战员正确认识形势,树立必胜的信心。在兵团干部会议上,肖劲光给大家讲有利条件,在干部中统一思想。他指出:单靠留守兵团的少数兵力,这么长的防线,当然是难以固守的。但是我们要和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联系起来看,在黄河东岸,无论是晋西北、晋西,还是晋东南的敌后,都有八路军的主力和部分友军在不断打击敌人,破坏敌人的进攻计划,牵制敌人侵犯河防的行动。我们还有地理上的优势,黄河水深流急,浪涛汹涌,人口又少,且东岸多土山,西岸多悬岩峭壁,无法架桥。这样的地形条件,显然利于守而不利于攻。日军要想逾越这道天然屏障,也并非易事。加上我们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这是远离本土、孤军深入的日本侵略者永远不能比拟的。只要我河防部队保持高度警惕,英勇顽强,加上指挥、部署得当,战术运用得法,保卫河防的任务,是完全能担当起来的。
  在兵力部署上,八路军留守兵团以王兆相为团长的警备六团驻神府地区,守备葭县至贺家堡沿河渡口(这个团不久被调归一二〇师建制);以文年生为团长、帅荣为政委的警备八团驻米脂,守备大会坪至枣林沿河渡口;以阎红彦为团长、杜平为政委的警备三团驻清涧,守备河口至接近枣林坪一带的沿河渡口;以陈先瑞为团长、罗志敏为政委的警备四团驻永坪地区,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守备延水关、高家畔渡口;以白志文为团长、李宗贵为政委的警备五团驻延长,守备凉水岩至清水关沿河渡口。为了便于统一指军。还成立了两延(延川、延长)、神府(神木、府谷)和五县(绥、米、葭、吴、清)等河防司令部,作为留守兵团派驻当地的代理指挥机构。
  兵力部署大体就绪后,在日寇直迫河防时,八路军留守兵团向河防部队及一切武装力量下达了抗战动员令和备战命令,并迅速进行兵要地理调查,拟定了保卫河防的计划,并进行备战军事教育,构筑强固的纵深配备的河防土木工事,特别加强了几个主要渡口的防务。
  对于河防战斗,留守兵团执行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动员陕甘宁边区军民积极行动起来,一起参与到河防保卫战中。陕甘宁边区政府在1938年3月3日发布了《告民众书》,指出:“保卫边区,是每个边区人民应尽的神圣的责任,无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要竭尽他所能做到的,努力参加各种抗战工作”。①号召边区人民及自卫军紧急动员起来,组织担架,准备物资,运送弹药和军粮,修补工事,担任侦察和警戒,配合留守兵团及保安部队防御日寇的进犯。
  从1938年3月到1940年,日本侵略军向陕甘宁边区河防阵地发动过数十次进攻。日寇凭借飞机、大炮等装备上的优势,并且使用毒弹,企图强渡黄河,速战速决,摧毁边区。留守兵团及增援的三五九旅,与边区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并且在晋西北主力部队的有力配合下,经过大小战斗78次,打退敌人23次进攻,付出160人伤亡,20人中毒的代价,获得了河防保卫战的辉煌胜利,使日寇没有越过河防一步。1940年2月,随着晋西北新政权成立,陕甘宁边区东岸日益巩固,日寇也忙于应付后方的抗日游击部队,不得不放弃对陕甘宁边区河防的进攻。
  (二)河防斗争中的统战工作
  1937年河防战斗开始之际,毛泽东就及时指出要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文年生团长、帅荣政委率部北上时,毛泽东请他们至延安当面交代:“你们团到北线去,加强黄河防卫,以防日军进攻,同时要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并就有理有节地处理同反共专家、国民党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何绍南的关系,如何选择北进路线,给他们进行了详细讲解,要他们完全背熟记清。12月24日,毛泽东同肖劲光、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指示绥德警备区、两延河防司令部和边区各部队的军政负责人,强调在友军区域内应坚持统一战线原则。1938年12月5日,毛泽东致信国民党第二十一军团军团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说:“敌攻西北之计划是要来的,因之准备不可或疏”,特嘱八路军留守兵团绥德警备区司令员陈奇涵前去报告防务,并送去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决议、宣言等。
  1939年8、9月间,边区河防吃紧,中共中央决定调王震的三五九旅返回边区,以加强河防力量。而此时正处于国民党制造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前夜,边区内外的顽固派正在到处寻衅闹事,制造摩擦事件。毛泽东在下令调动三五九旅的同时,又指示肖劲光把这件事向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和驻榆林地区的邓宝珊报告。毛泽东亲自审阅、修改了肖劲光起草的电文,改写后的电文如下:“日寇猖狂,河防屡急,迭奉钧座电令,加强防御。近以敌占柳林,盘据不去,窥其用意,似有西犯模样。迭以此情呈报朱彭总副司令、嗣奉电示:指派一二〇师王旅布置绥吴警备区,巩固河防,并资休整。现该旅已到东岸,即日渡河布防。兵力既增,河防当可巩固。惟仍当恪送钧谕,激励士气,不使稍有疏忽。”②
  该电文力陈为执行阎锡山、邓宝珊多次要求加强防御的电令和日军猖狂、屡犯河防之事实,说明调王旅是加强河防的需要,同时说明这一军事行动既受制于八路军总部,又对国民党当局以充分的尊重,肖劲光后来说:“毛泽东同志用心之细致,思考之周密,实在令人敬佩”。在电文后面,毛泽东还附笔提示肖劲光:“肖:此电待王旅确到河边并先头部队开始渡河时才发,不要发早,也不要发迟了。”毛泽东考虑得十分细致。发早了,王旅未到河岸,消息传出去,可能节外生枝;发迟了,先斩后奏,又难免阎、邓怪罪。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在处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与国民党统一战线关系时的一些策略思想。正是由于电文无懈可击,时机又掌握得恰到火候,果然得到了阎锡山、邓宝珊的认可。阎锡山回电说:“希饬该旅速至,巩固河防为要。”邓宝珊的回电更是表示赞同:“王旅开驻绥吴,增厚兵力,极佩荩筹。”③
  但是,边区内外的顽固分子还是抓住此事大做文章,造谣谩骂“三五九旅是叛军,是土匪”。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肖劲光在1939年12月9日《新中华报》第一版上,著文《加强河防,反对造谣破坏的阴谋家》,痛斥顽固分子的无耻谰言,转述了上面提到的阎、邓回电的原文。事理俱在,那些谣言便不攻自破。
  早在1938年3月,毛泽东就曾致电朱德、彭德怀,指出政治局确定之战略方针:目前阶段,八路军在不被日军根本隔绝条件下,应在敌后配合友军坚决作战,有效地消灭与削弱敌军。在宋家川河防战斗期间,八路军与友军相互配合,转守为攻,取得战斗胜利。宋家川河防战斗发生于1939年6月4日至5日。日军松井师团万余人进犯柳林、军渡一带。军渡是河东的一个重要渡口。以往日军进占这个渡口,多是在飞机、坦克的掩护、配合下,沿着公路大摇大摆地向前推进。这次敌人改变了战术,只派出一部分兵力,以炮兵开路,沿公路缓缓推进,其主力则分成两路,在两翼山地中轻装迂回前进。当时阎锡山的三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在柳林地区驻防。他们根据过去的老经验,仍然只注意公路正面的防御,忽视了对两翼的侦察警戒,致使日军的企图得逞,阎军一部被日军包围。6日,日军又以1.5万余人再占孟门、碛口。日军在东岸构筑工事,飞机、大炮终日对河西八路军阵地狂轰滥炸。边区军民立即组织起来,准备物资,运输军粮,全力支援河防。八路军河防部队沉着镇静,昼夜坚守阵地,在工事内进行有力的还击,敌始终无法渡河。经三昼夜激战,日军开始后撤。这时,正在前线视察的肖劲光调集边区内地大批援军昼夜兼程,一天行军百余里,连病号也没有掉队,及时赶到,迅速渡河追击,与河东友军密切配合,打得日军丢盔卸甲,狼狈逃窜,粉碎了日军最大的一次进攻。
  毛泽东本人还亲自作河防将领的工作。1941年夏,毛泽东在枣园召见警三团政委杜平时讲道:“要保卫河防,除你们留守兵团的指战员英勇战斗以外,还要贯彻得统一战线政策,与国民党开展交朋友的工作。”在分析了党的历史上不重视统战工作的教训和边区周边的国民党驻军的不同情况后,毛泽东接着说:“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那种打倒一切的做法是错误的。”在谈到对阎锡山的统战工作时,毛泽东又讲道:“阎锡山的情况,我们是清楚的,我们拥阎是促他抗日,现在中央派人专做阎锡山的工作,他们经常派人送材料到延安,但反映你们的防区和渡口很难通行,希望你们给些方便。你们要教育干部战士,都要注意做统一战线工作。”杜平后来回忆说,毛主席强调对友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一手,我们做了认真贯彻。
  留守兵团在晋西北、晋西、晋西南八路军的配合下,先后对日作战达70余次,歼灭日军近万人。1940年下半年以后,八路军一二〇师主力又奉命回到了晋西北根据地,予敌人以沉重打击,加上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对敌斗争如火如荼,特别是百团大战予敌以重创,日军西犯的次数和规模明显减弱。1941年至1942年,日军再度调集兵力进犯河防,均被击退。1941年11月,日军占据军渡,炮轰宋家川1500余发,准备了橡皮舟等渡河器材,并发射了毒气弹,欲强渡黄河。八路军河防部队在游击队配合下,攻打柳林,迫敌回撤。1942年3月,驻柳林日军1500余人再次侵占军渡,用大炮20门发射糜烂性毒气弹、毒瓦斯弹1000余发,连续轰炸11小时,造成军民50余人伤亡。4月,日军再次炮轰宋家川,发炮1800余发,其中1/3系毒气弹,犯下滔天罪行。河防部队坚决出击,两岸呼应,打得敌军弃炮而逃。在坚固的黄河防线前,日军不得不放弃对边区河防的进攻。1944年9月,八路军配合当地游击队,智取军渡玉皇顶,全歼守敌,河防战事胜利结束。
  河防保卫战是陕甘宁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正确运用统一战线的政策与策略,在广大边区军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巩固黄河防线,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中共中央,保卫西北大后方的重大军事胜利,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① 房成祥、黄兆安《陕甘宁边区革命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11版,第128~129页。
  ②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上),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年版,第60页。
  ③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上),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研究/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组编.-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