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延安保卫战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四章 毛泽东决定不过黄河,留在陕北与敌周旋/1

陈冰





  第四章 毛泽东决定不过黄河,留在陕北与敌周旋
  胡宗南接受教训,制定方形战术。
  彭德怀致电毛泽东:要随机应变。
  抓住29军的尾巴。
  彭德怀说:这一仗的关键有两点:南面要坚决把敌人主力堵住;北面要速战速决。
  一个旅阻击敌人两个兵团9个旅,一整天敌人只能前进五六里。
  敌135旅被全歼,代旅长麦宗禹被活捉。
  新华社社论说:“135旅的被歼灭,是西北战场的转折点,也是全国战局的转折点。”
  1.审时度势,毛泽东执意留陕北
  就在青化砭激战正酣之时,毛泽东采到了子长县王家坪,跟先期抵达的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会合了。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这样辗转奔波再重逢,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啊。毛泽东一进屋,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周恩来兴致勃勃地拿出一包精装的高档香烟递过来。
  “主席,这是彭老总派人送来犒劳大家的。”
  毛泽东兴奋地接过来,在手里把玩着。
  “彭大将军了不起呀!胡宗南占领延安才6天,就消灭了他一个旅,可喜!可贺!”毛泽东边说边抽出一支烟点上了火,“陕北党政军民好几万人,加上我这个脑袋就交给彭德怀了!”
  这句话勾起了大家的心事。原来,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思考党中央是走是留,特别是毛主席,大家都希望他离开陕北到安全的地方去。
  3月27日,中央转移到了枣林沟。当晚,就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今后的走向和战略形势。
  任弼时着急地说:
  “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关乎战略全局,现在胡宗南二十几万大军在这里,太危险了,还是迁到晋西北去吧。”
  刘少奇考虑得比较全面:
  “我们丢了延安,本来就已经人心浮动,要是党中央离开陕北,老百姓会以为我们甩手不管了,恐怕难以稳定人心啊。”
  周恩来还是那么沉稳:
  “是走是留,都得从全局考虑,事情关系到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朱德任何时候都军容整齐,他扎着宽皮带,站在地图前说:
  “从军事上看,中央留在陕北就拖住了胡宗南,可以大大减轻山东和华北战场的压力。不过,蒋介石要是知道毛主席留在陕北,一定会让胡宗南猛扑上来的。”
  毛主席本来正在抽烟,一听这话笑起来:
  “哈哈,我成了一块肥肉,我跑到哪,苍蝇就追到哪呀。让他们来吧!我相信人民的支持才是最大的安全。陕北群众好,地势也好,安全是有保障的。”
  任弼时说:
  “主席,敌人的目标主要是你,你还是过黄河吧。”
  毛主席看着袅袅升起的轻烟,语气沉重起来:
  “十年了,我们欠陕北人民的太多!长征以后,陕北人民用小米救活了红军,抗战时期,又用小米养育了八路军。现在敌人来了,拍拍屁股就走,我做不到。要走你们走,党内分工我负责军事,我不在陕北,谁在陕北?”
  朱德指着地图说:
  “南有胡宗南,北有邓宝珊,西面‘二马’逞狂,东面就是黄河,我们的处境一面临水,三面受敌,不能感情用事,要考虑个万全之策才行啊。”
  毛泽东说:
  “这样吧,我跟恩来留在陕北,拖住老蒋的‘西北王’,让他不敢把胡宗南投到别的战场上去。”
  朱德一听,还要争,毛主席挥挥手,接着说:
  “总司令和少奇同志渡河去华北,带上董老,弼时同志跟我们走。”
  最后党中央做出了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工作;朱德、刘少奇、董必武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东渡黄河,负责完成中央委托的工作;叶剑英、杨尚昆在晋西北地区负责中央机关的后方工作。
  会后,毛泽东送朱德和刘少奇、董必武东去。对这次的分别大家心里都很明白,这是一次战略上的大分工,留在陕北和远行华北都将肩负起党的重任,支撑起解放战争的一片天!想到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友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大家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看到气氛有点沉闷,毛泽东握着朱德的手,开玩笑地说:
  “总司令保重啊,要是我跟恩来、弼时都被胡宗南捉了去,共产党就全靠你们喽。”
  朱德深情地说:
  “主席,你要多保重。”
  他又向警卫部队的战士们说:
  “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就交给你们了。这个任务重大,也很艰巨,你们要坚决勇敢,千万不能出一点差错,要保证他们的绝对安全,否则,是无法补偿的!”
  当天,彭德怀在前线指挥部就收到了毛泽东的电报:”中央决定在陕北不走。”握着电报,他觉得沉甸甸的,一方面打心眼里敬佩,觉得毛泽东这个人真了不起,总是从战争全局的高度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连自己的安危也要放在战争全局的高度来处理。另一方面,他深知西北战场的局势,将关系着整个解放战争的全局,陕北战场的胜败都关系到中央的安全,这个担子可重啊。但是,中央留在陕北,也给了他莫大的鼓舞,随时准备抓住战机,给胡宗南更大的打击。
  

延安保卫战延/陈冰编著.—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