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延安保卫战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七章 遇险不惊,小河村定反攻决策/1

陈冰








  第七章 遇险不惊,小河村定反攻决策
  刘戡的四个半旅离王家湾只隔一个山头,毛泽东说:“不要慌,我等看见了胡宗南的兵再走。”
  党中央陷入绝境,情况十分危急!彭德怀彻夜未眠。
  小河村。在敌人眼皮底下,党中央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把进攻的尖刀插向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
  1.临危不惧,三支队遇险王家湾
  三支队是当时留在陕北的中央前委的代号。为了刺探中共中央的去向,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遣了大批特务到陕北搜集情报。为了保密,周恩来提议每个人都应起个代号。
  毛泽东稍加思考就说:
  “我完全同意。我们一定得胜利,我就叫李得胜。”
  “我叫胡必成,解放战争必定胜利,中国革命必定成功。”周恩来因满腮的胡子,被大家尊称为“胡公”,所以他给自己起名叫胡必成。
  毛泽东反应很快,又说:
  “弼时同志是纵队的司令,就叫‘史林’;定一同志是政委,就叫‘郑位’吧!”大家都表示同意。
  从此,“毛泽东”、“周恩来”这些名字就从陕北的电报中消失了。
  自从撤出延安后,随着战局的变化,三支队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到处转移。1947年4月12日,三支队由青阳岔到达安塞县的王家湾。在这里中央前委住了56天,这是转战陕北以来,党中央和毛主席住的时间最长的一个村子。
  王家湾是个很小的山村,向阳坡上开出的几孔窑洞,破破烂烂的,住着不到20户人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三支队有800百多人,司令部和机关人员住得都十分拥挤、简陋。领导同志就住在一户农民让出来的两孔半窑洞里。那窑洞很有些年头,烟熏火燎,又黑又破。周恩来和陆定一、胡乔木都挤在一个炕上。一个腌咸菜的大缸,上面盖着薄薄的一块青石板,就成了办公桌。战士们看到手主席、周副主席、任弼时同志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却跟大家一样住窑洞、睡土炕,都非常的激动。
  在陕北的山沟沟里,毛主席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如何多打胜仗。毛主席认为多打胜仗,多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尽快达到胜利。我们的队伍不论走到哪里,到了宿营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架设电台,抄收全国各战场发来的电报,或者拍发党中央毛主席给各战场的电报。参谋处要24小时值班,保证随时将全国务战场发来的电报及时抄收,及时译出,及时送交。
  在5月14日的真武洞祝捷大会上,周恩来副主席庄严宣布:“党中央还在陕北!毛主席还在陕北!”毛主席一边在院子里听广播,一边说:
  “胡宗南要来拜访我们了。”
  果然,蒋介石得知毛主席还在陕北,真如五雷轰顶。他一心想把我党中央和毛主席赶出陕北,赶过黄河,从而宣布我党在政治上破产,在军事上成为“流寇”。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仍然留在陕北。
  蒋介石立即派人带着最先进的美国电台测向仪到了延安,结果发现王家湾一带有电台群不停地活动。蒋介石判断毛泽东可能在这里,于是命令胡宗南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全歼共党中央。一直犹疑不定的胡宗南也下了狠心说:
  “就是牺牲三个师,也要捉住毛泽东!”
  于是,按惯例国民党军的飞机先到王家湾一带盘旋侦查。紧跟着6月8日,国民党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便率4个半旅就从西面和南面向王家湾扑来。刘戡急于立功,部队行进速度很快,中午就到达离王家湾只有10公里的平桥地区,先头部队离王家湾只隔一个山头。渐渐的连轰鸣的枪炮声也清晰可辨了。
  情况万分紧急!
  三支队紧急动员,准备转移。除带必需的东西以外,其他物品就地掩埋。可是,往哪里转移呢?往东还是往西?毛泽东和任弼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两人各执己见,嗓门一个比一个高,连在外面警戒的战士都听得清清楚楚。
  任弼时说:
  “敌人从西边来,我们哪能向西走,正好撞到敌人怀里去。就算躲开了刘戡,再往西就是宁夏马鸿逵的防区,马家军8个骑兵团,不容轻视啊。再说,越往西,人烟越少,粮食也越困难。”
  毛泽东大口地吸着烟,思考了片刻之后说:
  “敌人有三个企图:一、就地消灭我们;二、把我们赶过黄河去;三、把我们逼到沙漠里饿死。我的想法是:敌人往东来,我们朝西走,大路通天,各走一边。敌人估计到彭德怀远在陇东,救不了我们,才设下这个圈套,想把我们往东赶。如果往东走,就正中敌人的下怀。迎着敌人往西走,风险是大,但往往最危险的地方倒可能最安全,因为这是敌人预料不到的。”
  说到这里,任弼时有些激动:
  “我是三支队的司令员,我的任务就是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往西走这步棋太险,我不同意!还是往东,万不得已还可以东渡黄河。”
  俗话说:“不挑担子觉不着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作为三支队司令员的任弼时,的确从来没有感到过如此巨大的压力。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就在此时的一念之间,万一决策失误,这个错误可不是他能担当得起的啊!敌人扯旗放炮地杀来了,怎么能向敌人怀里扑呢?那不是去送死嘛!但是,越是在危急时刻,越是善出奇谋的毛泽东,决心向着敌人走去!要知道台风眼里最安全!这就是毛泽东!他要在陕北这块滋养革命的黄土地上与人民共同战斗,与敌人周旋到底。他说到做到。
  一提过黄河,毛泽东火大了:
  “黄河,我们迟早是要过的,但不是现在。现在过黄河,我们就输了。”
  任弼时还是有所顾虑:
  “可是我军主力远在陇东,远水救不了近火,不能调兵来掩护中央,敌军4个半旅两三万人,而我们中央警备团只有4个半连,才200多人。”
  毛泽东信心十足地说:
  “中央机关的安全,不用担心。这点队伍不算少,队伍越小,灵活性就越高,安全系数就越大。”
  最后还是周恩来出面,提出先向北走一段,然后再向西北方向转移。
  周恩来对毛主席说:
  “敌人就要来了,李得胜同志马上出发吧。”
  毛主席笑着说:
  “不要急,不要慌,我等看见了胡宗南的兵再走!” □任弼时一听又着了急:
  “你别的意见我们都照办,就是这个意见不能办,你得听支队的安排,马上走。”
  毛主席不紧不慢地说:
  “胡宗南急着消灭我,我可不着急。你们先走,我看到敌人再走也不迟。”边说边点着一支烟,走出窑洞,向远处望着。
  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看到毛主席执意不走,都没了主意。最后周恩来说:
  “主席要看到敌人再走,咱们不让他看恐怕是不行的,能不能找个人替主席看?”
  任弼时同志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来到主席身边说:
  “李得胜同志,我有个建议。是不是请你先走,再派一个同志替你看敌人?”
  毛主席一听来了兴致,回过头来对副参谋长汪东兴说:
  “你敢不敢留下来等敌人?”
  汪东兴向前大跨一步说:
  “怎么不敢!只要主席下命令,我就留下等敌人。”
  毛主席大笑说:
  “好!给你一个连的兵力够不够?”
  汪东兴略加思索后回答说:
  “给一个加强排就够了。”
  毛主席说:
  “就给你一个加强排,加上五个骑兵,替我看到敌人才能走,还要打他们一下。”
  天快黑了,电闪雷鸣,大雨如注。下半夜,毛主席率领三支队离开王家湾,上山向北走去。山高坡陡,雨大路滑,不能骑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都没有穿雨衣,浑身淋得透湿。他们同干部、战士一起,手拉手连成一线,费力地攀登。
  正在这时,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王家湾村对面的石山上,汪东兴带领警卫排同敌人交了火。
  毛主席和中央机关从王家湾往山上走,敌人的先头部队从王家湾对面的石山上往下走,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谁也看不见谁。为了不暴露目标,任弼时下达命令:不许打手电,不许说话,不许吸烟。到月牙山顶时,带路的老乡迷了路,部队只好就地休息。毛泽东坐在一块石头上,从内衣口袋里掏出烟来,警卫员刚要划火柴,被毛泽东制止了说:“司令有命令,不许吸烟。”边说边把烟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又装了起来。
  这时他们在山头,而刘戡的部队就在山沟里!
  风雨交加,山头上没有一棵树能遮挡。战士们过意不去,出了一个主意,几个人紧紧地靠在一起,把毛主席围在当中,头上再加一块油布作雨篷。毛主席还给他们讲笑话:
  “真是铜墙铁壁,风雨不透。可是你们要冷呀!”
  警卫战士们说:
  “和主席在一起,我们不觉得冷!”
  毛主席说:
  “你们看,连老天爷也帮我们的忙,有这场雨的掩护,我们可就安全多了。可见打内战不得人心,也不得天心呀!”
  漆黑的雨夜里,只见敌人燃起了一堆一堆的篝火,连敌军的人喊马嘶声都听得清清楚楚。敌人随时有可能冲上山来。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向导终于判明了方向,天亮时将队伍顺利地带到距离王家湾20公里的小河村。
  留在王家湾替主席看敌人的汪东兴,在三支队离开后就与警卫团参谋长古远兴一起勘察地形,部署兵力。他们从中央警卫团2连挑选了2排的30个同志,每个班配备轻机枪一挺,每人带步枪一枝,子弹、手榴弹尽量多带。由陈少先排长带18人组成第1梯队,在原支队政治部驻地的杨岭崂湾前面的制高点设防阻击敌人;第2梯队12人在原支队司令部驻地的王家湾后面的山顶上设防阻击。
  很快,刘戡的前卫部队约一个团开始进入警卫团的伏击圈,一时间枪声大作,加强排一阵猛打,较强火力逼敌人迅速退出沟外。这样的当头一棒,打得敌人摸不清我军的虚实,不敢冒进。
  不久,敌人又开始了第二次进攻。为了给敌人造成错觉,为三支队多争取一些转移的时间,汪东兴和古远兴指挥部队先用手榴弹集中投向敌人,然后用更猛烈的火力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敌人被密集枪弹打得不能前进。
  忽然,一个战士跑来报告:敌人绕道从山后面上来了!
  第2梯队马上组织火力向敌人猛烈射击,打退敌人进攻并掩护第1梯队撤到山后阵地。敌人没有想到,山后面还有我军这么顽强的阻击,敌人又一次被迫停止前进了。
  这时候,雨越下越大,很快山洪暴发了。大量雨水裹着泥沙顺山坡而下,刘戡率领的主力部队行进速度大大减慢,先头部队摸不清我军虚实,不敢妄动只有原地待命,中央警卫团就趁机转移了。由于警卫团的阻击加上大雨,敌人比预定“清剿”王家湾的计划整整推迟了12个小时,于第二天晚上9时左右才进驻王家湾。敌军在王家湾扑了个空,不甘心失败,又在飞机的侦察之下,继续追击我中央前委三支队。
  三支队到达小河村,刚要做饭、架电台,骑兵侦察员就来报告,敌人又扑了过来。部队立即转移,在大雨中整整走了一天,仍没有脱离险境。到了晚上,找到了一个老乡做向导,穿小路,翻山岭,天大亮时三支队进入了天赐湾。
  这时敌人也出发了,离天赐湾只有二三十里。
  毛泽东说:
  “就在这里休息吧,同时做好行军战斗的准备。敌人来了,我们马上就走。敌人如果顺沟过去,我们就在这里住下。”
  很快,侦察报告不断传过来:
  “敌人接近了。”
  “敌人顺沟过去了。”
  “敌人过完了。”
  于是,三支队就在天赐湾住下了。6月中旬的这10天,是转战陕北中最险象环生的一段日子。胡宗南派出大股部队,到处搜索,妄图把我中央机关一网打尽。但是陕北的地形险要,地域辽阔,他们又没有群众支持,如同瞎子、聋子,在山上山下乱碰乱撞。正如毛泽东所说:“隔了一个山,就像隔了一个世界哩。”
  6月17日,三支队又返回小河村。小河村的位置正好处于胡宗南和马鸿逵防线的结合部,敌人在这里的兵力薄弱,加上胡宗南和马鸿逵两个人又互相猜忌,都想保存实力,所以轻易不愿到这里来。
  胡宗南见四处搜索都找不到毛泽东,想想北边就是毛乌素大沙漠,左有“马家军”,右有邓宝珊,毛泽东是不会自投罗网的。他判断中共中央一定跟彭德怀的部队会合了。于是命令刘戡的部队向西追击,还是念念不忘要歼灭共军主力。
  情况稳定下来后,毛主席派出警卫团的一个连,要求他们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插到敌人后方去,在安塞、延安一带袭击、扰乱敌人,让敌人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不得安宁,疲劳不堪。一方面给刘戡造成错觉,搞不清我们到底有多少部队与他周旋;另一方面也是保卫中央前委安全的措施之一。
  

延安保卫战延/陈冰编著.—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