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八章 第一节 发展生产 渡过难关——3

雷云峰


  三 发展农业生产
  陕甘宁边区处于黄土高原上,分散落后的农村环境,北部是丘陵沟壑地带,南部有一部分深沟交错的小块塬地,全境海拔较高,雨水稀少,十年九旱,粮食产量很低,基本上是“靠天吃饭”。1937年到1939年,边区农业生产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内战时期遭到很大破坏的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但是,1940年至1942年间,在边区经济财政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为了战胜敌、顽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保障军政供给,改善人民生活,党和边区政府决定,“吃饭是第一个问题”,在开展边区的经济建设中,发展农业生产为第一位。
  开垦荒地是增产粮食的主要措施之一。当时,边区境内土地与劳动力分布极不平衡,北部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等县,人多地少,没有荒地;而南部包括延安、安塞、志丹、甘泉、固临、华池、延长等县,地广人稀,荒地很多。在克服困难实现自给自足的斗争中,边区政府把组织移民、安置难民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的政策。1941年1月14日,边区政府发布训令,将延安、固临之间的烂泥洼(南泥湾)、松树林一带,划定为第一移民垦荒区。同年4月10日,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布告》及《优待难民办法》。1942年3月6日,公布了《陕甘宁边区优待移民实施办法》。4月5日,又公布《陕甘宁边区优待移民实施办法补充要项》。规定移、难民3年不交公粮,减少义务负担,提供安家费,帮助解决口粮、种子、农具等问题,并规定生荒谁种归谁,熟荒采取调分子,安夥子、揽工等办法,进行垦植。据不完全统计,1940年共组织安置移、难民7855户,20740人;1942年移民5056户,12432人。调剂粮食1623石,种子9575斤,农具3484件,耕牛1273头,开荒50000多亩。由于边区政府的优待政策,移、难民都能参加生产,增加了边区的劳动力,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发放农业贷款,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困难,是边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又一重要政策。1941年12月15日,边区政府第3次政务会议决定,成立以高自立为主任、朱理治为副主任的农贷委员会。农贷资金主要由银行拨款,由县政府发放,其基本项目有耕牛、农具、植棉、运输和农业副业等项。发放农贷主要集中在有人力有土地的地区,以及可以修水利收获更大的地方。1942年,边区银行在延安、甘泉、安塞、子长、志丹、富县、延安市等7县市,以及南泥湾垦区与裴庄水渠的农户中,发放耕牛、农具贷款1579393元,加上农民自己筹资1036921元,购买了2672头耕牛、4980件农具,解决了8025户农家耕牛、农具不足的困难,增加了108780亩耕地,多打了3万石粮食。以1000元1石折算,可增值3000多万元的财富①。
  鼓励种植棉麻,解决军民穿衣问题,是边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任务之一。1940年12月11日,边区政府发出关于推广棉麻的训令,根据边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划定延川、延长、固临、延安的甘谷驿、绥德、清涧、吴堡、子长等县之部分地区为推广植棉区域。训令规定:愿意植棉而无种籽者由建设厅低价供应或借给,收新籽后归还;如果一亩地收不到10斤棉花,由政府弥补损失;如果10斤棉花的价钱,少于种粮收入,由政府予以补偿;如果棉花卖不出去,由政府承买。并规定所种棉田3年内免收公粮。还划定延安、安塞、甘泉、固临、靖边、志丹、富县、合水、庆阳等县为植麻区域。规定凡亩产超过10斤和领导推广棉麻有功者,予以奖励。同时,边区建设厅经常派人深入农村,指导农民学会植棉技术,适时下种,即时整枝,合理中耕,力争棉桃早熟,使边区植棉面积逐年增加。如延长县三区四乡20个村庄统计:1940年只有3个村庄植棉,191户中只有3户植棉9亩;1941年植棉村数增加到12个,植棉者50户,植棉147亩;1942年植棉村数18个,植棉户163户,植棉732亩,各村约78%的农户种植了棉花②。
  兴修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有效措施。边区政府根据边区的自然条件,水利事业落后,以及群众的要求,因地制宜,大力兴修小型水利。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引水灌溉和水土保持两种类型。自流灌溉,主要是靖边县长城区杨桥畔水利,那里有250000亩地,可以修成水地,从1941年至1943年,兴修水地13000亩,一亩水地一年可种两茬,先种小麦,可收8斗;再种黑豆,可收4斗,合计产量相当于旱地10倍。黑豆地里还可以间种萝卜,靖边农民说:“先种麦子插黑豆,黑豆地里带萝卜,旱涝保收”。1941年,在中共中央机关人员和枣园乡农民参加下,延安县修成裴庄渠,长12华里,把枣园川能灌溉的1500亩地变成了水浇地,群众称之为“幸福渠”。此外,在清涧、子长、同宜耀、赤水、新正、富县、延川、安塞等县都兴办小型水利,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产量起了很好的作用。水土保持,在边区各地普遍推广,用来修水壕、打坝堰、挖鱼鳞坑、帮畔等方法,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地力,提高产量。
  改良农作法,是大面积提高产量的最好办法。边区除绥德分区耕作较好外,其它地区都很粗放,农民习惯于“广种薄收”。1940年以后,普遍推广增产技术,深耕地、秋翻地、多施肥、多锄草。此外,实行套种、间种,群众在经验中总结的谚语是“谷子地里带绿豆,高粱地里种江豆,糜子地里带小豆”。采取本科作物与豆类作物间作或轮作,对培养地力与减轻灾害很有好处,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效果很好。
  建立光华农场,选育与推广优良品种,对边区农业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光华农场创办于1940年3月,是边区唯一的农业试验场。这里集聚了一批优秀的农业、畜牧、兽医专家,为培育优良品种和推广农业技术作出重要贡献。由光华农场引进选育的狼尾谷,它的优点是谷杆较硬,耐干旱,抗谷螟性强,小穗毛长,鸟雀不易啄食,产量高,谷草是牲畜很好的饲草。适宜于边区的气候和土壤,两年内推广到17个县,种植面积10180亩,产量比当地谷种提高10%以上。引进的金皇后玉米,子粒长,玉米芯子细,产量比当地品种高30%以上。彭县黄皮洋芋(土豆),在农村广泛推广,亩产1462斤,比本地洋芋高出34.9%。此外,还选育推广了西班牙红皮花生、美国黄金叶及古巴雪茄烟叶等新品种,并试种甜菜取得成果,首次采用土法在边区生产出白砂糖。
  边区政府制定的各项农业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1941年和1942年,私人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1941年扩大耕地面积481262亩,粮食产量达到1455860石,增加牛9676头,驴11947头。1942年增开荒地354786亩,粮食产量达到1483683石,增加牛6770头,驴32965头,羊158915只。私人农业的发展,保证了边区粮食的自给。
  ①边区银行:《1942年边区农贷的初步总结》1942年11月2日。
  ②高自立:《边区植棉发展概况及今后推广方向》1942年2月10日。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篇)/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