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上)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三章 第一节 争取外援,休养民力,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财经工作方针的提出与实行——3

雷云峰


  三、节约开支,保证供给
  粮食的供给标准,边区政府规定,部队每人每日按每斤16两计,每人每日为1斤半,干部每人每日1斤2两。
  边区粮食支出,1938年22895石,1939年24251石,1940年74644石。
  边区政府每年征收的救国公粮与购粮,不但保证了边区部队、学校、机关人员、马匹所需粮食的供给,略有结余。①
  边区的被服,1937年—1938年完全依靠外援供给。1937年,边区由武汉领来45000套单衣、棉衣,鞋帽、军毯,绑腿等军用品,1938年,国民政府发给边区被服经费和部分材料,边区政府自买自染部分材料;在西安军服厂以及同和、永兴、万聚、玉生祥、同聚、福兴园商号缝制被服;在天津买了一部分鞋,香港进步人士寄来了些背心、胶皮鞋、皮大衣、军毯等。给延安的人员每人发了一套单衣,一套棉衣、并发4—5元买鞋的津贴费。1939年—1940年的被服,在外援未完全断绝的情况下,一部分依靠外来成品,一部分由边区政府买布自己缝制。1939年每人发了一套棉衣,1940年只给每人发一些布缝补被装。②
  ①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
  ②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上):建立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1937年7月—1940年12月)/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