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一章 自然社会环境与历史渊源/第一节 自然环境/一

黄正林


  一、边区的地理位置、地形与地貌
  陕甘宁边区位于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包括陕北、陇东和宁夏东南。北起长城从陕北的府谷到宁夏的盐池,南迄陕西宜川、富县,东接黄河,西部和宁夏的豫旺、固原相连,南北约900华里,东西约800华里。1937年,边区的面积为129608平方公里,1944年为98960平方公里。①
  边区的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平均海拔高度约1000米,东部延长一带黄河河谷约为800米,延安平均高度900米,陇东分区平均高度1500米,三边分区的横山最高处为2400米。
  边区的地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原地”,一部分是“川地”。“原地”放眼望去地势平坦,但却被无数纵横的沟壑所切割。在边区,地名叫“某某原”地方很多,就指的是被河流切割成的这些无数个“原”。这些“原地”的面积小到不足一平方公里,大到十几平方公里不等,主要分布在甘肃的庆阳、合水、镇原、宁县、正宁,陕西的淳耀、绥德、吴堡等地。如果遇到雨水充足的年份,这些“原”是边区主要的产粮区。三边分区横山以北的原地面积较大,已属于半沙漠高原性质了。边区绝大部分地形为山地,有的地势比较平缓,有的则比较陡峭。边区境内的主要山脉有横山山脉、梁山山脉和乔山山脉。在山和山之间有河流冲积成的平地,就是“川地”,边区的川地狭长如带,最宽处不足一公里。川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有的地方还可以引水灌溉,是边区最好的农业区。
  在土壤类型方面,边区一般以黄土为主,另有红黏土、石灰结核红土和各种冲积土。边区的高原和山地绝大部分被黄土所覆盖,颜色淡黄至棕黄,表土心土一致,层次不明显,颗粒极细而均匀,结构疏散,对水的渗漏性及蒸发性较大,具有直立劈开性。它是石英、长石、方解石、云母和陆上动物骨壳碎末形成的,含有大量的碳酸钙,故又称钙质土,呈弱碱性,含有大量矿物盐,极易被植物所吸收,但缺乏有机质和氮。如果雨水充足,即使肥料不充分,农作物也能够生长。
  边区的水力资源贫乏,除沿边区东面流过的黄河外,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无定河、大理河(无定河支流)、洛河、葫芦河(洛河支流)、延水、马莲河、秀延水等,流经边区最长的河流是无定河,在边区境内长250公里。这些河流水量很小,无法通航,水力资源除了有少量的农田灌溉外,其他方面的利用很少。
  ①《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1944年),甲5,内部资料,1994年版,第457页。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