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九章 抗日战争后期边区的农业(上)/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三

黄正林


  三、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毛泽东对1943年后边区的劳动力重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边区的土地革命和减租减息称为第一次改革,把劳动互助称为第二次改革。他说:“如果不进行从个体劳动转到集体劳动的第二个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的改革,则生产力还不能进一步发展。将个体经济为基础的劳动互助组织即农民的生产合作社加以发展,生产就可以大大提高,增加一倍或一倍以上。如果全边区的劳动力都组织在集体互助的劳动组织之中,全边区一千四百万亩耕地的收获就会增加一倍以上。这种方法将来可推行到全国,在中国经济史上也要大书特书的。”①边区的劳动互助之所以受到毛泽东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这种对劳动力的整合,的确起了推动边区农业增长的作用。
  边区对劳动力重组后,劳动效率有了明显地提高。集体劳动和个体劳动所产生的效率是不一样的,延安柳林区五乡念庄村的变工队,“只占全村劳动力的百分之三十四,却能耕种全村百分之四十二的耕地,所收粮食,占全村收获百分之四十四,这原因还在于它能节约人力,增加了个人劳动的强度。十一个人各自耕地时,要送粪就得一人管一匹牲口,要下种,就得两人管一犋牛;如果采取变工的方式,则一个人可管三匹牲口,七个人可以管五犋牛,送粪时可以节约百分之六十的人力,下种时可以节约百分之三十的人力。”②合水县“变工未搞好前一个月,只开荒一万零六百五十三亩,变工搞好后十二天,就开荒一万三千七百亩。新正县某村,在组织变工之前,三十天开荒不到十亩,组织之后,两天即开十八亩。”③可见,变工实现后,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力效率,“变工与不变工的效率是三比二,即二人的劳动力等(于)三人”。④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边区农业生产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耕地从1937年的826万亩,增加到1945年的1425万亩,增加了近600万亩。粮食总产量也是逐年增加,1937年是126万石,1944年达到175万石。⑤特别是边区再次大规模重组劳动力的1943年,全年开荒976224亩,耕地总面积达到133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81万石,除了满足当年消费外,有了21万石余粮,棉花种植面积达150287亩,产棉173万斤,达到边区棉花需要量的一半以上,牛发展到220781头,驴达到167691头,羊发展到2033271只。⑥1944年,边区政府提出“耕三余一”的口号,熬本上实现了。⑦
  西北局在调查中认为,变工后劳动效率提高的原因包括:“(一)大家在一起劳动有说有笑兴高采烈,有竞争心不甘落后,作[做]的又快又不觉疲劳。(二)人多可以进行简单的分工,比如播种时有的打土有的撒籽,收割时有的割有的拧把,作[做]的特别快。(三)有组织有指挥(扎工的工头,变工的变工队长),作[做]一起作[做],休息一齐休息,没有人偷懒。(四)不误时间,早起有人叫,不必在家等吃饭(只有一人等取饭),午饭不必回来(派两个人回来取饭)。老百姓有句话非常对,‘人多受苦受在山上,人少受苦受在路上’。(五)集体劳动中夹杂一两个劳动力弱的人,由于大家的影响也可以变成好劳动力了。”⑧另外,边区各个劳动互助组织之间开展的劳动竞赛也是劳动效率提高的原因之一。如《群众报》刊登了关中淳耀庙弯区的生产计划后,后殿村的唐将班子向庙弯区的80多个唐将班子提出劳动竞赛,条件是:“(一)开春荒一百亩;(二)保证经常参加十六人,开荒四十五天,每天最少每人开荒一分半;(三)秋田锄两次,第二次壅土;(四)每天休息两次,每晚洗手洗脚,休息时读《关中报》、《群众报》。”挑战书在《关中报》上刊登后,先后有八个唐将班子应战。⑨正是这种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劳动竞赛,也起了推动边区农业增长的作用。
  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70页。
  ②赵超构:《延安一月》,新民报馆1946年版,第194页。
  ③《介绍陕甘宁边区组织集体劳动的经验》,《解放日报》1943年12月21日。
  ④任弼时:《去年边区财政工作的估计与今年边区金融贸易财政政策的基本方针》1944年4月,《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496页。
  ⑤南汉宸:《陕甘宁边区的财经工作》1947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85—86页。
  ⑥《1943年边区农业工作总结》1943年,《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76—84页。
  ⑦李易方、姬也力:《陕甘宁边区的农业》,载《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第211页。
  ⑧西北局调查研究室:《延安县川口区六乡农业调查》,《解放日报》1943年4月1日。
  ⑨中共西北局研究室:《陕甘宁边区的劳动互助》(1944),《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第482页。
  

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黄正林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