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的创建与发展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政治—“三三制”

张建儒 杨建



  1.“三三制”的初步实行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纲领》,提出在各级政权机关中贯彻“三三制”政策,即在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左派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1941年5月起,边区按“三三制”原则开展普选。参加选举的选民达选民总数的80%以上,选出4万多名多级参议员,共产党员占1/3左右。在县参议员选举中,“三三制”贯彻得不够好,非党候选人很多未能当选。随后边区政府聘请了46名非党候选人为边区参议会正式参议员。1941年11月6至21日,召开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出席大会的正式议员201人,候补议员18人,共219人。其中共产党员123人,国民党员24人,救国会派1人,居住边区的东方民族(日、朝、荷、印)及蒙、回、藏民族代表1O人,其他人士61人。地主绅士与其他人约占全体议员人数的2/5。出席参议会开幕式的有毛泽东、朱德,边区政府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晋西北、晋察冀、晋冀豫、胶东、鲁西、华中、苏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代表,以及国民党中央驻18集团军高级联络参谋等。
  大会由参议会前议长高岗主持。在预备会上,选举了本届参议会正副议长和大会主席团。高岗为议长,安文钦、谢觉哉为副议长。会议审议了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的政府工作报告,听取了第一届参议会副议长张邦英的常驻会工作报告,通过与接受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纲领》,选举了边区参议会常驻议员和边区政府委员。
  在选举常驻议员时,原51名候选人中,共产党员人数超过1/3,于是王世泰、肖劲光等6位共产党候选人主动要求退出。高岗、安文钦、谢觉哉、李丹生、乔松山、任绍亭、王锡成、刘培基、崔田夫等9人当选为常驻议员,其中共产党员3人,占1/3。
  在选举政府委员时,原39名候选人中,共产党员也超过比例,于是谢觉哉、王维舟、马锡五、马文瑞等12位共产党候选人也申请退出。选举结果,共产党的人数还是多出1名,于是徐特立自动请求退出,由党外人士白文焕依次递补。最后,林伯渠当选为边区政府主席,开明士绅李鼎铭当选为副主席。18名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6人,占1/3,完全贯彻了“三三制”的原则。
  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团结中间阶级的重要性,要求共产党员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1942年3月6日,边区政府为充实“三三制”给各县发出指示信,要求补救县乡贯彻“三三制”中的不足。县参议会常驻议员和县政府委员中的共产党员自动退出100多人,由党外人士补进。经过改选、调整、充实,“三三制”政权在全边区普遍建立。
  2.民主政权
  1945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出《关于今年选举工作的训令》,10月中旬起,各县普遍开始了以自然村为基本投票单位,改选乡、区、县三级政权机关的第三次民主普选运动。这次选举与以往两次选举的最大不同之处是,注重了在检查工作,整顿政风中搞好改选。实质上是政府人员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自下而上的整顿政风运动,是几年来政权工作中整风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边区各级党政领导把选举当作中心工作,派得力而有威信的干部参加领导各级选举委员会。反复强调“人民动手来彻底检查政府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今年选举运动的主要步骤,亦即办好选举的关键”。
  在乡选举中,除乡上干部普遍要向人民报告工作并作自我批评以及干部之间相互进行批评外,许多县长、副县长、县委书记、副书记都要主动地到乡村选民会或乡人民代表会上作自我批评。如安塞县的县长就在一个乡的代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志丹县的县长、县委书记在县上召集的县区乡干部会上首先带头作了自我批评。延川、鄜县等县委还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书面检讨文章。
  人民群众不仅听取政府工作人员报告和自我批评,而且可以亲自动手检查政府的工作。清涧县解家沟区群众在县委的支持下,组织起来检查区上的工作,查清了区长杨某包庇贪污分子的事实,撤销了他的区长职务。该县袁家沟区人民在区长的支持下,经过150天的清算,查清了二乡乡长白逢世与乡文书贺维新为首的10人贪污案,10人全部被罢免,并要他们在乡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了悔过,另外9名廉洁奉公,努力工作的干部受到奖励。
  老百姓对这次选举非常满意,说“这次选举是瓜里头挑瓜,好人里挑好人”。如马栏村两级改选中,在开展批评后进行改选,90%的选民投了票,选出了好人,原来的劳动模范大多当选。延安县蟠龙区马家沟选举村代表时,本来只有两个名额,在酝酿候选人时,提出许多符合条件的人,最后决定提4个候选人。大家一致拥护边区劳动英雄申长林。全村选民51人,参加投票的50人,除申长林及其亲属14人表示谦让没给申长林投票外,申长林共得36票,还有井重之得27票,他们2人以得票最多当选。选民们都很高兴,在回家路上议论说:“可选对啦!”
  全边区参加选举的人数平均占全部选民的82.5%;志丹、子长、曲子、环县选民有87%投了票,有的地方达到90%以上,镇原县三岔回民乡110个选民100%地投了票。
  子长县西一区集体创作的《乡选歌》,是这次边区普选,尤其是乡选情景的真实写照。
  乡选歌
  一九四五年,选举大改变,
  检查工作要周全,大家提意见。
  干部全来到,村长把会召。
  男女老少都参加,听他作报告。
  开会你不到,选举搞不好。
  发表意见人太少,不能选代表。
  人口四万万,妇女占一半。
  国事家事全要管,事情才好办。
  乡亲都来全,村长又开言。
  男女都有选举权,工作要改变。
  妇女有任务,纺线又织布。
  乡长称花来帮助,快来撩豆豆。
  道理说明了,妇女觉悟到。
  宝娃快把门照好,妈妈当代表。
  乡长作报告,大家来检讨。
  好事坏事都说到,有话就发表。
  意见提得好,乡长满脸笑。
  言差语错不周到,他也不逞恼。
  大家提意见,农业要当先。
  修好水地种春麦,才能度荒年。
  大家提意见,开荒又种棉。
  多修水利防天旱,不会遭灾难。
  男女都来到,会议开热闹。
  检讨工作真不少,全要转变好。
  边区要发展,选举要广泛,
  选举好人把事办,生活能改善。
  乡亲都关心,选举才成功。
  私情包庇全垮台,好人选上来。
  选举不关心,可能选坏人。
  贪污浪费不公平,害了众乡亲。
  选举选好人,合理又公平。
  说服教育不惹人,工作能完成。
  选举成了功,代表是好人。
  领导咱过好光景,自然有威信。
  新乡长把会召,工作计划好。
  简截了当都办到,不发空头票。
  乡长满脸笑,家家全顾到。
  大家搬柴火焰高,你看好不好。
  太阳照得高,人人都看到。
  咱们的选举办得好,全国要仿照。
  这次选举,县和边区参议会里,共产党员均只占1/3,充分体现了民主政治,巩固了民主联合政府。党外人士、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作选举报告时指出:“实行‘三三制’是边区选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镇原县的杜洪源说:“边区真正做到了中山先生的民有、民治、民享,所以全国人民都向往这里。我过去在国民党甘肃省财政厅当科长,那里大小官员贪污腐化,我和国民党的官僚没法相处,只好避到山上古庙里念经,后来回家务农,新社会却把我选上当副县长,又选我当边区参议员。我亲自体验到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是真正的民主……”赤水县李仲仁选为边区参议员后说:“我是一个国民党员,也选上了,我相信共产党讲民主,决不包办。”
  1945年10月4日,边区参议会常驻会和边区政府联合发出通知,决定改乡议会制为乡民代表会制,各自然村代表执行村长职务,各行政村代表可互推代表主任1人,协助乡长执行行政村主任职务,不另设自然村村长及行政村主任。
  

陕甘宁边区的创建与发展/张建儒 杨建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