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革命根据地史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苏维埃政府的成立—阎家洼子联席会议,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协同作战方针的确立

任学岭


  7月23日,谢子长率领的一、二、五支队及赤卫军在南梁阎家洼子与刘志丹等领导的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会合。7月28日,陕甘边特委、四十二师党委和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在阎家洼子召开了联席会议。刘志丹、谢子长、贺晋年、习仲勋、郭洪涛、张秀山、张邦英、杨森、王世泰、惠子俊、杨琪、高岗等出席会议。另外,红四十二师连以上干部、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队长以上干部也都参加了会议。谢子长以西北军事特派员的身份主持了这次会议,龚逢春作会议记录。杨森代表红四十二师党委汇报了部队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及今后发展方针、政策等。他的汇报和建议,得到与会大多数人的赞同,认为四十二师提出的今后工作方针符合实际,是可行的。接着龚逢春宣读了上海中央局和北方代表给陕甘边特委及红二十六军的两封信。这两封指示信,因受当时统治全党的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不顾事实,给陕甘边特委和红二十六军戴上了“右倾机会主义领导”、“逃跑主义”、“梢山主义”、“取消主义”、“枪杆子万能”、“浓厚的土匪色彩”等大帽子,把红二十六军坚持游击战争,开创革命根据地进行的艰苦斗争,彻底否定。与会者在当时情况下,都感到那些空洞的议论、不符合事实的批评,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大家对两封指示信,没有进行过多的讨论。
  会议着重讨论了陕甘边、陕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深入讨论分析陕甘边和陕北的革命斗争形势,确定了陕甘边与陕北两个根据地互相配合和协同作战的正确方针。经过充分讨论,会议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形成了几个决议:决定撤销高岗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政委的职务①,并给予留党察看三个月的处分;谢子长兼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政委,贺晋年任陕北游击队总指挥;同意杨森代表四十二师党委所作的汇报和今后工作建议;调拨100支步枪和数百块银元支援陕北游击队;决定红四十二师派一个团(红三团)北上陕北,支援陕北游击队,粉碎敌人对陕北的“围剿”,发展和扩大根据地,尽快把陕北和陕甘边根据地连成一片。阎家洼子联席会议以后,为适应当时的斗争形势,陕甘边特委还进行了组织上的调整,决定由工人出身的惠子俊担任特委书记,张秀山去庆阳游击队担任政委。
  阎家洼子联席会议,标志着陕甘边、陕北两块根据地开始相互支援、互相配合,已形成了一体,为两支红军的联合和两块根据地的最终连成一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① 高岗曾于1933年11月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政委,1934年1月被撤职,撤职后下连当战士,同年5月复职。这次会议还是考虑他的为人不称职再度被撤职。撤职后本来决定送上海临时中央局受训,但因谢子长病重,加之战事环境紧张,在刘志丹的建议下留在了根据地工作。
  

陕甘革命根据地史/任学岭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