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解放区农业大生产运动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五章 改良耕作 提高农业技术:第四节

张水良


  第四节 革新农具 提高工效
  改良农具是“精耕细作”的条件之一,要提高农业技术,革新农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当然,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改良农具也好,革新农具也好,在当时的情况下,不是采用农业机器,而是扶助群众把现有比较进步的手工农具充分利用和普遍推广起来,然后再逐渐提高。这不但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民主政府在号召农民群众改良农作和推广良种,以增加产量的同时,并号召各地农民群众和有关部门,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改良农具,和推广比较进步的农具;并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如财政的支持,物资的供应,人力的调配,组织领导的加强等等。中管局经建处于1944年春在延安召集中直劳动英雄及铁木工等举行农具改良座谈会,并聘请光华农场场长,美坚木厂厂长出席参加。在会议中,经建处提出有关改良农具的四点意见:
  (一)就陕北现有农具的基础,进一步研究怎样改良,如何使农具的效力发挥和更结实耐用。
  (二)介绍外面的农具到边区来,但要注意到怎样适合边区的土地和物质条件。
  (三)发挥创造性,创造新的农具。
  (四)具体定出农具的质量和大小长短轻重等标准。”
  座谈会并提出如下几点具体建议:
  (一)陕北的犁只能破土松土,不能翻土,因此要提倡采用大翻犁,翻犁有一定的深浅,向一边翻土牲口拉起轻便有劲,耕地又多又快,平川地使用最好。
  (二)镢头除定出长宽厚薄重量的标准外,并提出镢上添加一千铁码,保证镢把能塞紧耐用,且不浪费劳动时间来修理。
  (三)锄头则一致认为取消鹰嘴的办法,锄头和锄龙联在一起,这样可以耐用。
  (四)现有浇粪桶笨重,倒粪运送都不方便,提出制造南方式便桶,该桶除浇粪外,并可作收集水便的工具,既可解决部分肥料,且适合卫生需要。
  会议并进行了初步分工负责。决定凡木器农具如犁、便桶等由美坚木厂担任制造。铁器农具等将另设法解决。……
  据统计,1943年,陕甘宁边区已有工具修理厂和农具制造厂8个①。农具座谈会后,这两种工厂又续有增加。
  为了激发农民群众和技术人员改良农具的积极性,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民主政府规定有革新或发明创造新农具者给予精神与物质的鼓励;并在报刊上宣传介绍进步农具,以供各地参考推广使用,下面几件即是其中的一部分。
  犁——耕地用的一种农具②。它盛行关中分区一带。
  这种犁,和延属、绥德分区的耩子有些不同。它的构造有五个重要部分——犁头、犁辕、小犁、铧头和铧。这种犁能耕深七八寸,一般都用一牛拉耕,一天能翻地五六亩,比别种犁要快得多,耕麦翻秋都适用。
  耧——下籽用的一种农具③。它盛行于陇东分区一带。
  耧的构造有两个主要部分,即耧斗和耧腿。耧斗又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成大耧斗,下部分成小耧斗。种子先装在大耧斗里,一摇耧把子,种籽就通过大耧斗与小耧斗之间的漏籽的装置,从籽眼漏下漏到小耧斗里,再通过一层漏籽的装置,种籽从骨眼跑进耧筒,经过耧筒沿着耧腿落到土里。
  用耧可以省工,比别种下籽法要快得多。用耧一头牛一天可播35亩,用人撒籽每天至多5亩,工效提高了7倍。用耧还可以省籽。可以使庄稼长得好。所以,有一位劳动英雄说:“撒籽怕天旱,天旱三年不减耧里籽。”
  龙骨水车——灌溉用的一种农具。④
  陕北农民通常灌溉农地的方法是“秤杆打水”,但“秤杆打水”每天仅仅能灌一两亩地。
  为帮助农民群众克服浇水的困难,保证农田的灌溉,在陕甘宁边区的几位留直⑤同志,仿造出江南式的水车,也就是龙骨水车。
  这种水车的构造分三部分:一部分叫车头,一部分叫水槽,还有一部分叫龙骨,龙骨水车就是由此得名的。龙骨是由几十页斗板(又叫叶子)连串做成的,连串斗板的东西也是木制的,叫木马。木马把一块一块的斗板连串成一个大环,一端套在前轴上,一端套在后轴上,看上去象一条龙的骨骼,所以叫做龙骨。
  使用这种水车,每天一部能灌30亩地,比上面所述的“称杆打水”每天仅仅能灌一两亩地,提高了功效15至30倍。
  敌后抗日根据地,有些地区使用水车灌溉农田较为普遍。晋冀鲁豫边区,普遍推广者为轻便手摇水车,可提高水平4尺至6尺,每日需工4人可灌地16亩。工效提高数倍。这种农具,在1942年开始制造并推行起来。这一年的10月中旬,太行区农林局在涉县义村开办水车厂一所,专门制造各种新式水车,以供大量应用。1944年春,“清漳河沿岸各村已普遍使用此项水车。”⑥
  麦删子——割麦的一种农具⑦。它盛行关中分区一带。
  麦删子的构造分钩腿、木刀、删刀、网子和手提子五部分。在钩腿上钉着木刀,木刀的前头,钉一铁板,联在羊角上;当中和后头,钉着9个铁牙作嵌删刀用的。在木刀的一边,系着一个竹网(用竹皮编成的。周围是细硬的竹杆);手提子是木制的,栓着两条皮带,一条接在钩腿上,一条拴在竹网的一边。把铁制的删刀,夹在木刀上,右手握住把子,左手握住手提子的旋动轴,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站定了,把麦栅从右向左,用力转一个扇形,就把跟前的麦子割下。倒下的麦杆,落在网子里,删一次即将麦杆倒到后面,一人删,一人在后面留网。
  使用删子割麦,方便又省工。工效可提高数倍。平常一天能删24亩,好把式一天删到30亩,比用镰刀割快五六倍,但是熟透或易落颗的麦,不宜删。关中的农民,还有用它割荞麦的,也很省工。
  风车——扇谷子用的一种农具⑧。
  谷子收割后,还要经过扇风干净之后才能收藏起来。这道工序,在陕北过去都是用打场来解决的,费力大,功效低,特别在丰收的季节里,或是气候不好,或是“坚壁”收藏的时候,这种办法往往不能适应,影响了生产和战斗。南泥湾驻军指战员自己动手建造出一种陕北以前所没有的新的生产工具——风车。
  这种风车的结构是一个没有底板、头上也没有板的木柜子,里面装着一个轮子,木柜前上角装着的是一个大漏斗。
  用扇谷子的风车,比打场要好得多了。打场要等待自然的风力,风车却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吹出很大的风来。既方便,又省工,工效很高。如三五九旅某部某连在1943年秋收的一个下午,用不到3个钟头,一架风车就扇干净了30多石谷子。
  上面推广的从犁地到下籽、灌溉、收割、收藏使用的各种农具,当然,在今天看来是落后的。但它们在当时的解放区的园地上,却是大大地显示出威力,它们可以而且确实提高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工效。从上述的大量事实,我们高兴地看到,技术之花,生产之果,在解放区广阔的园地里,开着,结着,使大生产运动显得更加有声有色,莲蓬勃勃。这也就深刻地说明了一个真理,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对于发展生产事业所起的作用是多么重大!
  ① 《新华日报》1944年5月29日。
  ② 参阅《解放日报》1945年7月23日。
  ③ 《解放日报》1943年12月12日、12月22日。
  ④ 《解放日报》1943年12月19日。
  ⑤ 即八路军留守兵团直属队。
  ⑥ 参阅黄醒:《晋冀鲁豫的生产建设》,《群众》第九卷第三、四期,1944年2月25日出版,第126页。
  ⑦ 参阅《解放日报》1945年7月23日。
  ⑧ 参阅《解放日报》1943年12月21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解放区农业大生产运动/张水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