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中共七大轶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当选后的责任

李 蓉


  七大的气氛始终是生动活泼。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产生后,当选者走上主席台和大家见面。会场上气氛非常热烈。有七大代表回忆:最活泼的要数陈赓同志。他在中央委员选举前就对大家开玩笑说:“我当中央委员的衣服都做了,照了像,希望大家投我一票!哈……”当主持人宣布他当选时,他跳上主席台,冲大家做了一个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出席七大的邓颖超回忆说:当大会宣布当选中央委员与候补中央委员名单以后,毛主席站在主席台上,用高昂的声音向当选的人发出了重要的告诫。他说,当选中央委员的人,不要以为是作了官,而是加重了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当选为中央委员,加重了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这个教导,以后常常回响在邓颖超的耳边,她一直引以为戒,心里时常想着人民群众,不断提醒自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严肃认真地用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工作。其他当选的中央委员或候补中央委员又何尝不是如此。
  吕正操是七大选举的候补中央委员。他生于1905年,辽宁海城人。1922年入东北军,1925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在东北军中,他曾担任张学良的副官、秘书,师参谋处长,团长,参加了西安事变。1937年5月,吕正操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抗战爆发后,他率领东北军第六九一团就地参加抗日。10月担任人民自卫军司令员。1938年5月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员,1943年任晋绥军区司令员。
  1944年11月,吕正操到延安后的两三天,毛泽东就通知要接见。这是他渴望已久,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早在1939年,贺龙离开冀中时,他就给毛主席写过信,一是简要汇报了冀中的情况,二是表示了想到延安学习的愿望。到延安后,听说毛主席为开好七大,要找外地来的代表谈话。他一直等待着这一天。但是,当他来到毛主席跟前时,好多心里话却不知从何说起,倒是毛主席先开了口。毛主席微笑着说:“你那封信我是看了的。就是你那个签字为难了我,猜了半天,才认出是吕正操三个字。干吗要把三个字连成一个字呢!”吕正操笑了笑,没有回答。尽管毛主席的神态、语气、毫无责备之意,但他却感到很不安。毛主席那么忙,为猜测他的连笔字耽误时间,实在是太疏忽大意了。从此以后,不管是起草报告,签发文件,吕正操都力求写得工整些,以免再给任何同志添麻烦。这天,毛主席留林枫和他全家在窑洞里吃了午饭。因时间关系,未能详谈,毛主席让他们改日再去。
  两天后的一个下午,毛主席派人用一辆大汽车把吕正操和林枫接到枣园,吃晚饭时,边吃边谈,一直谈到深夜。在谈话中,毛主席说,冀中,晋绥,用“挤”的办法,快把日本人挤出去了。现在恐怕要有人来挤你们来了。吕正操说,再把他们挤出去。毛主席说:对!你们冀中有八百万老百姓,晋绥有三百万老百姓,加起来力量可不小呢。听了毛主席的话,吕正操又想起了1939年正当冀中军民抗战进入困难阶段的时候,党中央、毛主席及时派八路军第120师来支援的情景,不觉有一股力量油然而生,直想立即赶回前方,向冀中和晋绥军民传达毛主席的关怀和期望。当他们告辞出来时,毛主席还亲自端着蜡烛照明,送他们走下山坡,上了汽车。那时,大汽车是延安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了。
  在延安,吕正操见到刘澜波、李延禄、李范五、解方、贾陶等东北同志,并在七大东北组召开的东北工作会议上讨论打回老家去的问题。吕正操与林枫、孙志远等一起,形成了关于东北工作的中心。刘澜波、解方等对他讲:“你留在冀中坚持抗日是留对了。我们丢掉了许多机会……”吕正操说:“不是我留对了,而是北方局有明确指示。”大家对东北军力量的保存和成长是非常关切的,看到他们在冀中站住了脚,壮大了力量,感到由衷的喜悦。在延安还见到了许多冀中来的干部,都是炮火余生的战友,感情尤深。不少人表示,愿意跟吕正操一起再到前线。
  吕正操和林枫住处真是门庭若市,亲人故友,东北工作的熟人干部,每天都谈得很晚。东北军旧部流亡平津辗转来到延安的子弟纷纷找来,听讲形势,讨论反攻开始后如何行动。大家都非常关心战争的进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情绪都很饱满昂扬。磨拳擦掌,同表决心,要求随他们第一批奔赴前线,抢占东北,打回老家去!
  1945年4月23日下午5时,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正式开幕了。吕正操第一次出席这样庄严、隆重的大会。
  会议期间,吕正操见到毛主席的机会很多,毛泽东不只在大会上作报告,还参加小组会。他讲话声音很洪亮,善于比喻,意趣横生,经常引起哄堂大笑。有时表现出深切的无产阶级感情。一次在会上,毛泽东讲到有的同志过去犯了错误,后来改了,但有的人歧视他,像赵太爷不许阿Q革命……毛泽东讲得很激动,大家也深受感动。
  在七大上,吕正操还听了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周恩来《论统一战线》的发言、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以及彭德怀、陈毅、聂荣臻、陈云、刘伯承、李富春、叶剑英等同志的发言,深受教益,并感到全党思想统一,认识一致,团结坚强,因而对中国革命的任务更明确,胜利的信念更加坚定。
  吕正操在七大上被选举为中央候补委员。他回忆说:中央委员会的候选名单先由各代表团提出,经过中央审核同意,然后再选举。开始,聂荣臻提名他做中央候补委员,他一再推辞,说不能当。当时有不少的老红军,资格比他老得多,排辈轮不上他。可是聂荣臻劝他,孙毅也劝他,孙毅还说这是党的决定。最后,吕正操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选举时,开始有人提出意见,说吕正操1937年才入党,怎么选他候补委员呢?吕正操所在的晋绥代表团就向其他代表团解释,吕正操是张学良部队的一个团长,七七事变后把一个团三四百人带到前方抗战。大家才清楚吕正操是张学良部队里边的。因为有贡献和代表性,吕正操顺利当选。
  会后,各地代表都纷纷奔向自己的岗位。但吕正操没有即刻返回晋绥,而是留在延安继续学习文件。结合七大文献,联系党的历史,他又反复阅读了毛主席的《整顿三风》及《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著作,提高了理论水平,更加深了对党史的理解。
  和吕正操一样有过东北军经历的万毅,也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他生于1907年8月,辽宁省金县人。满族。早年曾是大连市钱庄的店员、奉天省财政厅的雇员。1925年春入张学良的东北军陆军军士教导队,1926年起任副官、军械官。1929年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九期。1930年起任少校团副、少校营长、中校团副。1936年1月起任东北军团长,同年加入抗日同志会,支持和掩护共产党员在该团秘密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在西安事变期间,率部在渭南前线阻击国民党中央军。1937年2月被捕入狱。半年多后获释,仍任东北军团长,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3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初任东北军代旅长,和师长常恩多将反共和勾结日军的军长赶出部队。1941年2月被反动分子逮捕。在蒋介石密令处决的前夕,越狱找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当时有部分东北军脱离了国民党军,他旋即被派往这支队伍,组织领导、改造旧军队的工作,任新111师副师长、师长。1944年任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滨海支队支队长。
  七大召开时,万毅在山东抗日前线。那时候,敌后根据地的交通很不方便,新闻信息往来有时是很迟缓的。1945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直到7月份,滨海军区和鲁中军区的部队打下丁家沙窝、大双庙和相州,消灭了伪山东国民自卫军第一军张步云两个旅之后,才得到七大的消息。
  一天中午,万毅和梁兴初在一座农院的树荫下正准备吃午饭,才见到刊登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消息的《大众日报》,上面有新当选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单。梁兴初津津有味地,逐个地念着名字。当念到候补委员时,其中有一个是“万镊”。梁兴初情不自禁地大声说:“老万,你看中央委员里还有姓万的,你好好干,也是大有希望的!”万毅当时觉得梁兴初是兴之所至,带有开玩笑性质,并没有在意。
  没想到,大约到了9月初,《大众日报》上登了“更正启事”,说那个“万镊”是“万毅”之误,并向“万毅”同志致歉。那时候,报社收新华社的电讯稿,从电报数码翻译成汉字,容易产生差错。但《大众日报》证实是万毅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的消息,使他感到十分突然。后来,组织上也正式传达了他当选中央候补委员的事。滨海支队还为他当选专门召开了庆祝会。因为,这的确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光荣,而且也是整个滨海支队的光荣。
  庆祝会结束后,万毅浮想联翩。他回忆说:自己这样一个从旧军队里过来的人,今天得到党和人民这样高的荣誉,说明党对自己的信任和寄予很大的期望。回顾抗战以来,虽然自己经历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战斗,有些是打了胜仗,但失利的时候也不少,自己对抗战并没有做出突出的贡献。就是有些成绩,那也都是部队官兵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换来的。万毅回顾历史,认为自己所带的这支部队,从一支雇佣的旧军队走上了人民军队的行列,并经过脱胎换骨,逐步成为一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队伍,这都是党领导的结果,是由于党的培养和教育以及进入这支部队的大批共产党员艰苦卓绝地进行工作、有的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的结果,是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无私支援的结果。如果说功绩,应归功于党和人民群众。自己在这样一个行列中接受党的培养和教育,逐步成长进步,只是受惠者之一。
  万毅非常谦虚,要求自己严格,认为自己在部队中与群众的联系不是很广泛,因此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只能说明是党对自己的信任,是党对这支部队的信任和寄予的期望。只有更加努力学习,增强党性,继续完成好党所交给的各项任务,才能不辜负党的培养和期许。同时,他认为,中央候补委员的荣誉只能说明自己的过去,它并不代表自己的将来,不经努力学习,不经刻苦实践和自我改造,这个荣誉本身不会使自己自然地增长智慧和提高党性。因此,他决心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把党给予的荣誉作为以后前进道路上新的起点,永远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使自己为党和人民更好地做更多的工作。
  

中共七大轶事/李 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