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中共七大轶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七大期间的文体活动

李 蓉


  七大期间,代表们的业余生活是轻松愉快的。在戎马倥偬的抗日前线,难得有片刻的闲暇,代表们回到延安,就好像到了家一样。在七大召开的50天里,大会为代表们安排了比较丰富的文体活动,有体育活动,电影晚会、歌剧、话剧等文艺演出。会议休息时,有的代表在院子里聊天,有的则抓紧时间打乒乓球或克郎球,有当年拍摄的照片为证。
  七大期间的文艺活动更为丰富,每个星期六的晚上举办舞会,中央领导同志和一些代表都穿着布鞋或草鞋在王家坪的桃林草地上跳交谊舞。参加舞会也是要凭七大代表证才能进场。
  七大召开前,延安上演了《甲申三百年祭》、《李秀成之死》等话剧。这是鲁迅艺术学院和留守兵团部队艺术学校等文艺剧团为七大代表们准备和演出的节目。还在1944年秋,为了向党的七大献礼,彭真就提出,要集中延安的优秀戏剧人才,排演苏联卫国战争中产生的《前线》话剧。因此,集中了延安的优秀戏剧人才加以排演。七大期间,《前线》话剧给代表们演出,博得一致好评。剧中的戈尔洛夫、客里空,成为思想僵化、不接受新鲜事物和夸夸其谈,哗众取宠、编造假新闻的代名词。
  除了舞会、话剧,七大期间还给代表们放映了《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苏联电影。这些影片有的是译制好的,有些没有译制的就由苏联回来的同志当场做口头翻译。七大期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比预想的发展还快。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服毒自焚。5月8日,德军无条件投降,协议在柏林郊区签字。斯大林在莫斯科向苏联人民发表讲话,宣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消息传来,整个延安沸腾了,七大代表们深受鼓舞,也充满了抗日胜利的信心。
  6月10日晚,全体七大代表观看大型歌剧《白毛女》,会场气氛极为活跃。由王昆主演的歌剧《白毛女》,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根据当时流传于河北平山、阜平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集体创作。《白毛女》中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感人的故事告诉人们,必须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才能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参加演出的“白毛女”王昆,以后还回忆起为七大演出这段难忘的往事。
  在七大上,进行专场演出的还有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萧向荣和李鹰航合作制作的《中国共产党颂——献给七大》大合唱。这台节目由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排演并在大会期间为代表们进行了专场演出,受到了代表们的好评。《中国共产党颂——献给七大》的歌词气势磅礴,很有激情。听说我在收集七大的历史资料,七大代表萧向荣的亲属特意为我找到了这份难得一见的歌词。特抄录如下:
  我们来歌唱共产党,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方向,我们来歌唱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英雄。
  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着自己的解放,进行了百年来的斗争,历尽了多少艰难困苦,走过了多少弯曲的道路。
  受尽了欺压的中华民族,为着自己的生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多少鲜血头颅,绕过了多少暗礁和险途。
  自从有了共产党,人民的解放事业就面目一新。自从出了毛泽东,中国的革命巨船就拨下了航向。
  长期以来,共产党高举着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大旗,和中国人民在一起,领导着他们为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这伟大行动坚定不移。
  长期以来,毛泽东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和全党同志在一起,教导着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的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
  共产党,共产党,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经得起斗争的考验,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任凭恶魔怎样凶残,始终迈着坚强的步伐,勇往直前!
  共产党,共产党,在暴风雨中生长,在浴血战斗里强壮,有千百万人民,广大的解放区,坚定的党员,和强大的解放军,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在毛泽东旗帜下面,胜利前进!
  今天,在胜利的前夜,反动派的统治快灭亡,全中国人民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全世界人民也都注视着我们,因为人民解放,不能离开伟大坚强的共产党。全中国人民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全世界人民也都注视着我们,因为只有我们,才能决定新中国的命运。
  让反动派走进自掘的坟墓,让我们来迎接伟大的胜利,让我们把新民主主义的旗帜,插遍全中国,插遍全中国!
  虽然没有找到这首歌的歌谱,但读起这些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的歌词,还能想象当年的演唱者们的豪迈和意气风发。
  七大的历史照片除了经常可以见到的会场照片,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在主席台上的照片,以及一些代表在会场外的照片,还有一张珍贵的全体代表合影。
  现在保存下来的七大代表合影,前面的代表是盘腿而坐,中间有两排高低有所不同的木板凳,可以辨认出来的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冈野进、徐特立、周恩来、林伯渠、吴玉章等人,或坐或站,他们的前面挤着三四排人。刘少奇、张闻天、陈毅、任弼时、叶剑英站在毛泽东等人的后面一排。最高兴的是朱德,满脸笑容。相比之下,其他人的表情就比较庄重而严肃了。
  因为当时的条件有限,这张合影没有发给每位代表。七大代表750多人,加上工作人员将近1000人,给每人加洗一张照片是一个极大的数目。所以,几乎没有一位七大代表得到过这张照片。当时能看到这张照片的也是极少数。
  直到新中国成立,博物馆陈列出这张集体合影时,一些七大代表才第一次看见照片上的自己。中直代表团的代表赵毅敏回忆说,照相时,中直代表团坐在前边的。这也是很优待的事情了。他个人本来有一个照相机,但从苏联回来时,部队听说了,就来找他,说是工作需要,要送给他们。没有了照相机,七大时他没有给自己留下一张照片。
  当时担任中共延安县委书记的七大代表王丕年,白天在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开会,晚上回西北局保安处住或是回县委。因为工作比较多,大会中间有时休会,也回县委去。这样,他连七大全体代表照相都没参加成。因为回县委去了,不知道要照相。后来知道了,非常遗憾。这样说来,这张合影可能是利用大会休会时,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完成的。好几百人照像,要把队伍整理好,也是很不容易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把火柴头大的照片放大成比较清晰的1寸大小的单人照片。如果有机会和条件,对这张七大合影进行加工,使每位照像者都能以60多年前的身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那该是多么令人激动而惬意的事情!
  

中共七大轶事/李 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