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中共七大轶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永远矗立的丰碑

李 蓉


  2007年夏季,有机会到了慕名已久的平西(北平以西)抗日根据地——位于北京郊区房山区境内的旅游胜地十渡。这里的平西抗日烈士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临行前,查阅了已经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没料到的结果是:755名七大代表中,竟然有20位在平西工作过、战斗过。
  部队系统在平西地区战斗、工作过的七大代表,1955年被评为将军的有8人,其中3位上将、2位中将、3位少将。他们是:上将萧克,上将邓华、宋时轮,中将程世才、陈正湘,少将潘峰、徐德操、丁盛。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阵容。来自全国的七大代表,分散在全国。我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会这样令人意外地集中到一起。
  萧克,湖南人。曾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31军军长。全国抗战爆发后,担任八路军第120师副师长、师军政委员会委员。1939年初担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军政委员会书记,中共冀热察区委委员,晋西区军政委员会委员。后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司令员。
  邓华,湖南人。曾任红军团政委、师政委。1937年11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一师兼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后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兼第一支队政治委员、平西支队司令员。1938年5月任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纵队党委书记。参加开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1939年2月任八路军冀热察军政委员会委员、挺进军副政治委员、挺进军第十一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宋时轮,湖南人。黄埔第五期毕业。曾任红军师参谋长、军参谋长。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团长。9月任雁北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1938年5月率部到达平西地区,与晋察冀军区邓华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同月至1939年2月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纵队党委常委兼第十一支队司令员。1938年6月与政治委员邓华率部挺进冀东配合抗日武装暴动。1939年1月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参谋长、挺进军军政委员会委员。2月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二支队司令员、冀热察军政委员会委员。
  程世才,红四方面军第30军军长。1939年2月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参谋长、冀热察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二支队司令员。曾率部参加平西地区的春季反“扫荡”、粉碎日军六路围攻和百团大战。后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平北军分区司令员、中共冀热察区北平地委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部长。
  陈正湘,湖南人。曾任红军团长。1937年9月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副团长。10月任晋察冀军区第1团团长。参加了平型关、王安镇、佟川、雁宿崖、黄土岭等战斗。1939年10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支队司令员、党委委员。后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一(平西)军分区司令员、中共北岳区第十一地委委员。
  从这些七大代表的情况看,绝大多数都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平西担任党政军领导人。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就在平西组织抗日游击队。郭永明,山西五寨人。学生出身。193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参加地下党和民先队的组织整顿和联络工作。1937年11月由中共北平市委输送到平西地区宛平县参加平西游击队,任支队副分队长、党支部组织委员。1938年初任中共宣(化)涿(县)怀(来)联合县县委书记。同年12月任中共平西地委宛平县委书记。1939年5月任中共冀热察区平西地方委员会书记。也有七大结束后到平西工作的七大代表。阮泊生,解放战争时期在平西担任平西地委组织部部长、地委副书记;孙明,1949年担任察哈尔省平西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
  在平西地区活动过的七大代表,来自辽宁、湖南、江西、安徽、广东、广西、陕西等全国各地。他们中不乏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红军。潘峰,安徽六安人,老红军。全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随营学校政治处主任,八路军晋察冀挺进军第十二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团政治委员、挺进军军政委员会候补委员、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地委常委。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平西、晋察冀北岳边区历次反“扫荡”战斗,同时组织武装群众,巩固发展平西、北岳边区抗日根据地。王季龙,陕西绥德人。参加陕北红军。1939年1月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九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参加百团大战和多次反“扫荡”斗争。后随部队到了新疆,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工作。
  还有一些在部队曾赫赫有名的战将,后来转到地方工作。伍晋南,广东人,参加长征的老红军,1938年春任八路军第120师宋时轮支队政治处主任。同年5月任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纵队党委常委。1939年2月任八路军第三五八旅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政治部主任、挺进军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任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十二支队政治委员、纵队常委。解放战争时期,他随部队南下广西,后来担任中共广西区党委书记等职。
  还有的七大代表在部队工作后转到地方工作,最后又回到部队系统。陈漫远,广西人,曾任红军团政委、师政委。全国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参谋长,协同陈赓旅长、黄克诚政委率部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参加平型关战斗,挺进晋察冀敌后,开辟和巩固抗日根据地。1939年12月任冀热察挺进军政治委员,参加领导平西、平北、冀东军民粉碎日军1941年大“扫荡”的斗争。他曾担任中共广西自治区区委书记,因此没有参加1955年军衔的评定。后又担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
  他们中还有满怀爱国热情的青年学生、在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赵德尊,辽宁人,清华大学学生,曾担任中共平汉线省委秘书长兼青年工作负责人,后任中共晋冀豫区第一地委组织部部长、地委副书记。百团大战后,到平西一带执行保证部队后勤供给任务。刘杰,河北省威县人,学生出身。曾参加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936年3月任中共北平市委西郊区区委书记,后任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农委书记。1937年11月任中共宛平县中心县委书记,在平西组织抗日游击队,后率队开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后任地委书记、省委书记等职。
  李德仲,辽宁人,东北大学学生。1939年任晋察冀边区委员会秘书长。1941年1月任中共北岳区委员会秘书长。同年7月任中共冀热察区平西地委书记。1942年2月任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第十一(平西)地委书记。解放后,他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主任。2007年1月28日,97岁的李德仲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一生,永远地安息在他晚年倾心建设的平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旁的山岗上。站在山岗上,可以看到远处绵延起伏的巍峨群山,可以看到近处农田里长势喜人的庄稼。
  洪涛,江两人。1937年8月从延安抗大总校毕业,深入敌后,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内蒙骑兵团协助特派员,平西挺进军政治部锄奸科科长,平西游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平西第七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冬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33团政治处主任。1940年10月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第13团政治处主任。1941年和团长包森一起创建盘山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2年9月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第13团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这个团就是著名抗日英雄包森所在团。他们率团在冀东等地与日、伪军进行了殊死斗争。参加平西区1940年春季反“扫荡”、冀东夏季和冬季反“扫荡”等战斗。解放后曾担任军事法院第一审判庭庭长等职。
  为了寻找这位叫洪涛的七大代表,我曾在全国找了多个同名同姓之人,有男性,也有女性。经过一一核实、考证,最后终于确认。可惜,这位令人尊敬、也鲜为人知的包森的战友,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的红军老战士、八路军团政委,已经于1995年10月12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当记载这些七大代表生平事迹的书籍,被作为礼物送给平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的时候,我的心情格外激动。书中记载的只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的片断。更多的七大代表们,更多的共产党员们,分散在祖国大地,奋战在各条战线,用自己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事业而奋斗,用白己辛勤劳动和智慧心血,建构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厦,书写着不朽的历史。
  我想,他们和他们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土地上修建的纪念馆、纪念碑一样,将成为永远矗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座座丰碑,激励着后来者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振兴,为着中国人民的幸福和更加美好的明天,继续开拓创新,奋勇前进。
  

中共七大轶事/李 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