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延安时期统一战线史料选编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毛泽东致抗日军政大学九队①

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五日)
  第一节 绪论
  (一)组织任务,服从于政治任务。政治任务靠组织任务来完成。组织工作上事务主义的来源,是由于组织任务脱离了政治任务。但在政治任务决定之后,组织工作有决定的作用,政治任务没有组织工作来完成,就变成空谈主义。
  (二)在组织工作中必须熟悉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但必须严格的估计到中国民族的、政治的、文化的、思想习惯的各种特点,来决定组织工作的特点,来使组织工作中国(化)。
  (三)必须严格估计到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迅速变化着的战争形势,估计到中国各地具体环境的特点,来决定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内组织工作的特点,及其在情况变化时的各种可能的转变。一切组织工作都必须从具体情况的认识出发,从实际的东西出发。
  (四)对于各国与中国组织工作上的经验的考虑与检查的必要,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创造。应该吸收一切过去的经验与教训,但不要为过去所限制,所拘泥。在组织工作方面,我们也要在理论上,在实践中学习,要向全党同志,向群众学习。
  第二节 党在组织工作上的任务及过去的成绩与弱点
  (一)我党今天组织工作上的总路线是:组织最广大的人民到抗战中来,同国民党亲密的合作,坚持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与扩大党,使之成为全国人民的、群众的、布尔什维克的、在抗战中能够起重大的以至决定作用的党,保障在持久战中战胜日寇,争取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彻底胜利。
  党在组织工作上的这一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这就是说党的组织工作是服从了党的政治任务的。
  (二)今天组织工作上的成绩,表现在统一战线方面,国共合作方面,党的发展方面,党的武装力量(八路军、新四军)等方面的成绩。这证明了党的组织路线是正确的。但在上述各方面同样表现出了党在组织工作上的弱点。如统一战线,首先是国共合作,还不够广大与巩固。党的组织力量还落后于政治影响,还不够强大等。
  产生这些弱点的客观的原因:
  (甲)国民党进步的迟缓,对于党的限制及顽固分子的捣乱。(乙)过去对党的摧残的影响(组织不大,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干部的缺乏);主观的原因:(甲)我们还没有运用一切相机会,进行工作。(乙)旧的组织工作方法的残余的严重存在,及新的工作经验还不够。
  (三)转变中的成功与困难:
  (甲)过去为苏维埃而斗争的政治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因此根据这一政治路线而进行的组织路线基本上也是正确的。过去苏维埃运动中组织工作中最大的成绩:
  (A)学会了组织坚强的铁的军队,学会了领导革命战争。(B)取得了组织政权与管理政权的经验。(C)在农村工作中的经验。(D)培养了一批在政治军事上比较老练的干部。
  (乙)目前组织工作上的大转变的任务:
  从两个政权对立到国内的和平统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
  从党的不合法的秘密的活动到合法的公开的活动。
  这种转变是我党历史上的大转变。但这个转变已经比较顺利的达到了目的。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成绩。
  (丙)过去组织工作中残余的存在:
  (A)同国民党对立,对国民党的深刻的仇恨,与不会同国民党合作。(B)长期同整个社会隔离的状态,仇恨一切旧东西的结果,使我们不善于同整个社会接触,特别是对社会上层人士的接触。(C)苏维埃红军中行政的、军事的、简单化的工作方式与方法的存在,使我们不会运用民主的工作方式。(D)在白区白色恐怖下秘密的狭窄的工作方式的存在,使我们不善于进行公开合法的工作。(E)长期的左的关门主义、公式主义的恶劣传统的影响。
  这种残余的存在,妨碍了统一战线与党的工作的更大的开展。
  (四)要求组织工作上的新的进步与发展:
  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报告,根据过去组织工作上的经验,根据已经得到的成绩(新的经验),克服客观上、主观上的困难,以求得统一战线的组织工作与党的组织工作的新的进步与发展,是我们组织工作的当前任务,也是本报告的任务。
  本报告分成两部分,即关于统一战线的组织工作部分和关于党的组织工作的部分。
  第一部分 关于统一战线的组织工作
  第三节 关于统一战线的特点与工作
  (一)目前统一战线的特点,政治报告中已经讲过了,我只讲一下同组织工作有关的几点。
  我们目前的统一战线,无疑的,是同法国的、西班牙的统一战线不同,同中国大革命时代的统一战线也是不同的。所以估计它的特点是很重要的。
  这些特点如下:
  (甲)它是在对外抗战中发展与扩大的,因此:(A)它的民族的广泛性,它包含一切抗战的人民。(B)它在抗战中的进步性(战争的地方,战争的部门,均较其他地方与部门为进步)。(C)但它内部包含着进步阶级,敌对党派,他们间有过合作与斗争的经验。因此,(D)在抗日战争中,在进步中包含着严重的斗争。这也就是进步的迟缓与困难的原因。
  (乙)统一战线的中心力量是国共两党,中心问题也是两党的问题:(A)持久战要求两党的长期合作。长期合作的根本是由于:反日的反侵略的战争,直接敌人是日寇,投降妥协即是自己灭亡,日寇消灭蒋及国民党的政策,过去分裂时期的痛苦的经验与教训,共产党坚持合作的坚定立场,双方对于长期合作的迫切要求等。(B)但过去的长期的斗争,又在两党间造成了很深的成见与鸿沟;共产党一方面怕国民党“反水”,国民党方面怕共产党“争夺领导权”;相互间存在的互相防范与警戒,特别是,国民党的“联共”与“防共”政策的矛盾性。而在共产党手里,也有武装与政权。这些均是摩擦的来源。
  (丙)统一战线内部(两党合作)是不平等的。(A)共产党方面承认三民主义与国民党的统治地位,及拥蒋的合作,所谓“合法权”是在国民党的手里。它是大党。共产党是比较小的党。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也比它的小。共产党统治的边区也比它统治的地区小。而力量上的不平等,也就产生了合作形式上的不平等。形式上我们拥护它,服从它。这是国民党方面的高漫主义、阿Q主义的来源。(B)但双方还有政治上的不平等。是国民党承认抗日救国为合法,共产党(武装与政权)为合法。它的政权军队的腐化,官僚主义,军阀主义的存在。我们的政权与军队都是先进的。国民党在政治上比较落后,它的进步的被动性,它缺乏远见。而共产党则与他相反。过去十年国民党政治在人民中的恶影响及共产党在人民中的好影响。共产党在政治上的先锋作用。在政治上是国民党要接受共产党的主张。这是共产党方面宗派主义的根源。这种政治上的不平等,使不平等的合作形式,更为复杂。
  (丁)统一战线(两党合作)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A)中央与地方的发展的不平衡。有些地方中央进步,地方落后,但有些地方,则地方进步,中央落后。(B)地方与地方的发展不平衡。(C)国民党、共产党双方发展的不平衡,共产党的力量,一般的发展比国民党要快,而国民党在某些地方(如敌后方)的力量则削弱了。在政治影响上,国民党与共产党同时增长了,但后者较前者为快。
  (戊)中国绝大多数的人民是无组织的。他们向来在政治上是落后的、被压迫的。他们现在不但要求抗日,而且迫切的要求民主自由与民生的改善。抗战需要他们的觉醒、组织与力量,历史正推动着他们成为全国的主人。
  (己)国民党的特点:(A)是以大资产阶级为主的各阶级联合的党,在革命历史上转变着自己阶级的关系。抗战发动后,国民党内部的阶级力量发生了变化与分化,进步与保守倾向间发生了斗争。(B)是同政权军队结合着的党,其内部有代表各方面的小派别,主要的为CC、复兴。(C)有长期历史,有一个主义,有它自己的独裁式的领袖,有革命与反革命的经验。(D)有它上层的骨干担负着各方面要职,但其下层的、普通的党员,一般的是充数的、挂名的、没有组织生活的。
  (二)适合于这种特点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几个注意点:
  (甲)善于把握总路线,克服一切障碍,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国共长期合作的方针。在言论行动上,总是把抗日反汉奸放在第一位,表示出要求团结统一及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其他如民主民生,均应放在次要地位。不为一时的不满,摩擦、逆流,而丧失自己的基本方向。从大处着眼,不讨小便宜,不急于成就,不为挑拨者所利用。这要求全党同志的持久性,忍耐性,不要急性病,不要冲动,而有高度的政治觉悟。
  (乙)善于承认不平等,使不平等成为平等。(A)承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去推动国民党的进步,发展统一战线。尊重国民党中央的抗战国策,服从他们的抗战法令,用自上而下推动、协商、联络、影响、说服、批评等方法,使国民党、政、军走向进步。消除两党间的成见与仇恨。争取大多数的同情者,帮助进步分子的团结。总之,在政治上提高国民党一步。(B)承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去壮大自己。不要太急于在形式上求得平等(如:《共同宣言》《共同纲领》等),而要善于在现在不平等的形式下,壮大自己,运用自己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如八路),在公开合法的组织中工作,去在帮助国民党,服从国民党的形式下进行工作,以组织自己的力量(党、政、军、民方面)。这要求全党同志埋头苦干,在力量上去壮大自己,使力量上的不平等也成为平等。
  (丙)善于运用不平衡,使不平衡走向平衡:(A)加强、提高、强化中央,使中央进步,运用中央的一切进步的东西,用蒋的进步的言论,去推动地方与下层的进步。这里应认清全国性政权的作用。(B)求得与地方进步分子的合作,推动地方的进步,实现中央的抗战法令,造成模范,以推动落后的地方,不但使之与中央的进步看齐,而且超过之,以推动中央。(C)善于运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间的不平衡,组织共产党的力量(政权、武装、民族),强化共产党的力量。善于运用局部的、部分的可能形式,不要太急于组织全国性的、全般性的东西。(D)一切都是为了统一战线在各方面的进步,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
  (丁)善于尊重国民党,帮助国民党,使之进步,以发展统一战线:(A)用一切方法影响国民党的进步,使国民党中一切抗日分子自己团结起来。首先是到处尊重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及其领袖孙中山先生与蒋介石先生,和国民党的各种形式。同国民党的各方面的人,发生亲密的关系。动员优秀分子到国民党中去,帮助三民主义青年团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它的经常的,诚恳的、善意的批评,认真的实际的帮助他们的工作。诚恳的、无私的、谦逊的态度,在坚持抗战的纲领上,团结各派国民党分子。不在国民党中发展共产党,使之安心(首先不在他的CC,复兴军队中)。但关于今天被迫加入的(如在三民主义青年团、群众团体、政府中)人及过去已经进去的共产党员的具体问题的解决,还有一个过渡时期,这要在逐渐求得共产党的公开活动中,国民党的进步中,保证共产党公开后不受歧视的条件下,以求得最后的解决。发生这样问题时,国民党中央与共产党中央应求得合理解决。
  (B)善于同顽固分子、动摇分子、妥协分子进行斗争:(子)“避免不必要的摩擦,不怕进行必要的摩擦”。“不必要的”摩擦不可有,必要的摩擦不可无。(丑)一切采用公开合法的民主的斗争方式,自始至终站在拥护抗战国策,拥护三民主义的立场,自始至终采取宣传‘请求、请愿、舆论动员’的立场。自始至终以“劝人为善”争取大多数的立场,这样可以,自己站稳立场,使大众看来是大公无私,光明正大,真能感动与争取大部分可变分子,而孤立不可救药的分子。(寅)要有软有硬,有退让有进攻。但以防卫为主要形式,软到不丧失自己的立场,硬到不破坏统一。注意软硬的“分寸”。只有这种斗争可以打破一切“防共”的阴谋。
  (戊)善于组织无组织的群众到抗战中来:
  (A)在统一战线中组织无组织的民众。为了抗战而动员民众。经过抗战以组织民众。拥护政府军队以组织民众。在抗战中争取民主与改善民生,以组织民众。(B)组织民众以巩固加强统一战线。没有民众,抗战没有力量,抗战不能巩固与持久,(C)培养民众的自动性与独立性,使他们对自己的力量有足够的信心与主人翁的觉悟。
  (己)发挥党在抗战中的模范作用,抗战的推动者与组织者的作用,保持党的独立性,并壮大自己。但应善于隐蔽自己的力量,不要太突出。
  (A)扩大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好的政治影响,争取在全民族中重要的地位,转变全国人民对共产党的视听。(B)要在别人不注意中,警戒疏忽中发展自己。(C)“实事求是”——但求实际,不求虚名。(D)不要以自己的希望,当做实际。不要把人家同我们所讲的,当做实际。真正把自己的策略建立在“实际”基础上。
  上述的一切办法,是适合于一定规律的,而不是违反规律的。只是照这些办法做去,才有利于抗战,有利于民族,也有益于共产党。
  现在单独提出同汉奸斗争与托派斗争的方法问题:
  (三)同汉奸斗争中应注意之点。
  (甲)公开反对汉奸的立场,指出当汉奸是中国人的最大耻辱。造成人民对汉奸的仇恨。主张消灭汉奸。
  (乙)但应估计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汉奸,如:(A)坚决的、死心踏地的大汉奸。(B)动摇的汉奸,两面摇摆的汉奸。(C)不得已的、被迫的、心上还是偏向中国的。
  (丙)对各种汉奸的基本方针:(A)消灭坚决的,死心踏地的少数大汉奸,公开宣布其罪状,没收其财产。(B)争取动摇的与被迫的汉奸,同情抗日,帮助抗日。
  (丁)争取动摇的被迫的汉奸的方法:(A)对一切汉奸开始多采取争取回头的办法。不没收其财产,多取说服劝导的办法,给他们以自新的道路,不要“逼上梁山”。——这样办,动摇的与被迫的,固然可以回头,即坚决的,亦能动摇其决心。(B)坚决消灭死心踏地为日寇服务的少数大汉奸,公布其罪状,没收其财产,给其他汉奸以威吓。(C)对能够同情与帮助抗日的“汉奸”的态度:(1)同他们发生关系时要秘密,不要为日寇所知道,要掩护他,不要暴露他。(2)给他想办法以应付日寇。我们不要造成他们困难使他们被敌人消灭。要从持久出发,不要求一时之痛快。(D)但不要轻易相信汉奸的话,要根据具体的事实,去证明其是否可靠。(E)秘密保存来往信件、证据等,使之不得反悔。
  (戊)在特殊情况下(如日军已到或迫近,无法反抗,不能逃避时),当某些士绅组织维持会,以应付日军时,应与之保持联络,以得到情报等。
  (己)在维持会中,应进行工作。
  (庚)不要轻易把汉奸帽子放在动摇妥协分子的头上。从动摇妥协到变为汉奸还有一个过程。我们策略运用得适当,可推迟他们变为汉奸的过程,或使他们真正变为汉奸时陷于孤立。
  (四)同托派斗争中应该注意之点:
  (甲)解释托派在世界上的反革命作用,及其对于人类和平与革命的危害,揭发他们每一危害国家民族的事实,造成人民对于他们的仇恨。采取坚决铲除的立场。
  (乙)但在具体解决问题上,应依照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付办法,对不可救药的分子,严厉对付,对可以改邪归正的,该使之自新,效力国家。
  (丙)同托派斗争的方法,在中国同在苏联有些不同:
  (A)在苏联:(子)联共有了几十年同托洛茨基主义斗争的历史,托派反革命的道路,已为大众所周知,谁都反对托派,它已完全没有群众,它的“左”的资本已经用尽。(丑)苏联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已完全胜利,进入了没有阶级的社会。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联共有全体劳动人民的拥护。(寅)代表反动阶级残余的托派的活动,不能不采取完全秘密的、阴谋暗杀的、暗探的,隐藏的、两面派的方法。(卯)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能与应该采取逮捕、公审、枪决的办法。这办法现在是比较简单的,但这是长期斗争的结果。
  (B)在中国:(子)托派的历史及反革命的事实,并未为中国广大人民所周知。它的“左”的资本仍未用尽。在党力量薄弱的地方,它仍可欺骗一部分极“左”分子与落后分子。(丑)全国不为我们所统治,而且主要地区是在国民党统治之下。托派依靠国民党内的顽固分子力量,还能公开向我们进攻,压迫我们。对那里托派分子的连根铲除,一时还谈不到。(寅)我们是处于民族抗战,各阶级合作对外的时代,阶级关系很复杂。
  (C)因此:(子)不应放弃而应加紧同他们进行公开的思想的、民主的斗争,暴露他们一切破坏团结统一的罪恶,揭破他们民族的两面派的本质,采取各种策略,使他们完全陷于孤立。(丑)不应放弃争取被他们所欺骗的分子到抗战中来的方法。(寅)对于托派中不可救药的分子,在国民党区域内,只有在群众拥护,政府赞助的条件下,方能进行铲除的方法。但这只是子丑二项办法正确执行的结果。(卯)在我们统治区域,则应铲除最坏的,使受它欺骗者改过自新。但因为今天的托派就是汉奸,故公开处决托派分子时,应用托派汉奸的名义。
  (丁)总之,应该使反托派的斗争,在全国人民看来,是全国人民与极少数坏人的斗争,而不简单是共产党与托派之间的斗争。我们不要轻易把托派的帽子放在人家的头上。应分别托派与有些有托派思想的分子。也不要急于把托派的帽子,放在那些隐藏的托派分子的头上,使反对她们的斗争受到障碍,应该用真凭实据去揭破他们真相。在斗争中应表现出有忍耐心与劝人为善的风度。
  (戊)但在任何时候,不要轻易相信转向后的托派分子悔过自新等的甜言蜜语,对他的仍应严密警戒,并且要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去考察他们。
  第四节 不同地区不同任务与党的工作
  (一)不同地区。关于不同地区要求有具体的分析,但大致可分为下列数种:
  (甲)敌后方。敌后方又可分为:
  (A)敌人占领的中心城市与据点——敌人的后方根据地;(B)抗日根据地;(C)游击区——敌我力量争夺的区域;(D)敌人未占领,但即可失去的区域;(E)敌人已占领,但仍可收复的区域。
  (乙)战区。战区又可分为:
  (A)直接战区——前线;(B)邻近战区——预备阵地。(丙)我后方。我后方又可分为,
  (A)估计敌人会到来的近后方;(B)估计敌人不会到来的远后方;(c)抗日后方根据地的陕甘宁边区。
  这些地区是互相交叉着的,而且是经常变化的。因此,对于每个地区,仍需要有具体的分析。
  (二)关于不同地区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时,应注意下列各点:
  (甲)军事战略上的一般情况;
  (乙)敌人的力量及其政策,汉奸(托派在内)的力量;
  (丙)我们政府军队的力量及其政策;
  (丁)各党派统一战线的形势;
  (戊)民众的情况及其党、政、军的关系;
  (己)共产党力量与工作;
  (庚)历史的因素。
  (三)在组织工作的总方针下,不同地区的不同任务(这也要求有具体的解决,不能以此成为公式):
  (甲)敌后方(敌人占据的中心城市与据点除外)的任务是,大规模的公开的发动、组织、坚持、扩大游击战争,打击、消耗、困疲敌人以达到收复失地,保卫国土,创立抗日军队,抗日政权,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准备将来全国的反攻。这里应建立模范的统一战线,建立强大的共产党,大批的教育干部,
  (乙)在敌人占领的中心城市与据点(点线区)的任务是,坚决的实行退却,转入秘密状态,利用公开合法,埋头苦干,在大企业中建立工人的短小精干的党的堡垒,输送大批文化人知识分子,与工人干部到农村中去领导游击战争。耐心的教育与培养干部,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准备将来的反攻。
  (丙)战区的任务是,动员与组织当地民众参战(战地服务团,担架运输,交通慰劳,宣传队等,敌人前进路上破坏道路桥梁,坚壁清野,锄奸等工作),鼓励士气,帮助政府、军队进行直接的战争,争取局部胜利。依照当前情况,发动或准备必要的力量(党的与武装的),以进行游击战争。应把将要失去的城市中的大批干部、党员、青年学生,转移到乡村中去工作。可留下一小部分在内,但留的方法,留的对象,应慎重选择。
  (丁)近后方——估计敌人会到来的后方的任务是,进行直接配合战区参战的动员(送新兵上前线,组织服务团上前方,献金,防空防毒,慰劳伤病兵,救济灾民难民)。号召团结统一,持久抗战,揭发与打击一切挑拨离间破坏团结的阴谋,进行公开合法的政治动员。从城市中输送大批干部、学生、文化人到乡村中去,在必要的地区,预先建立堡垒,准备必要的力量,以准备游击战争的发动。在适当地区,多开办训练班,输送青年学生到各种合法的训练班中去,大批教育青年学生,再大批派他们出去工作。
  (戊)远后方。远后方的任务是,响应各方面一般的抗战动员,帮助政府进行征兵,推销公债运动。一般的宣传鼓动工作,经过青年学生在内地开始文化教育的救国运动,建立一些公开合法的救亡团体等。建立党的秘密的精干的堡垒,同时多进行上层活动,改变上层分子对共产党的视听,等待时机。
  (己)陕甘宁边区。其任务是,进行切实的抗战动员,民主政治的建设,文化教育工作的普及,增进国防与民生的经济建设,肃清土匪汉奸,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在全国起模范的与推动的作用。大批吸收全国青年来边区,给以必要的教育(——学校工作的重要),以影响全国。同中央政府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不管它承认与否,也不必急于要它承认)。
  (四)不同地区,革命形势发展的不平衡:
  (甲)由于国民党进步的被动性,因此敌人愈逼得厉害的地方,进步亦较快,日寇未到的地方,则仍然非常黑暗;
  (乙)被日寇所蹂躏的地方,在敌后方,在战区,反动的顽固分子特别逃避的快(向内地,向日本方面),新生的力量的产生亦快,摩擦亦较少,在我后方则相反;
  (丙)国民党内部的不统一,统治力量的不平衡;
  (丁)共产党力量分布的不平衡:
  (戊)各地方的历史条件的不同。
  因此,离开战场愈近的地方,进步亦较快,工作亦顺利,反之,离开战场愈远的地方,则愈落后,工作亦愈困难。进步次序是:敌后方第一,战区第二,近后方第三,远后方第四。
  (五)时刻记住过去革命中的两个教训:
  (甲)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革命军队在革命中所起的决定作用,及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忽视这点,是第一次大革命时代我党的弱点,而重视这点,则是苏维埃革命时代我党的强点。我们应该发展这个强点。
  (乙)同国民党挤得太紧,容易造成分裂。应该有相当的分区的活动,各自发展。大革命时代,这不可能,现在则有此可能。应该利用此可能。
  (六)根据不同地点,不同任务,不同的革命形势,及过去革命的两个教训,来决定党在今天的工作的重心。
  (甲)今天工作的重点,应放在:
  (A)最容易动员民众参加战争,以抵抗日寇的侵略,以建立统一战线坚固基础的地方;(B)最容易在全国人民面前能表示出自己的模范作用,“我们的位置在前线”,“牺牲奋斗”,“忠义救国”等,以推动统一战线的地方;(C)最能组织与发展自己的力量,有大发展前途,以造成统一战线的核心的地方;(D)同国民党发生直接冲突较少的地方。
  (乙)因此,党的工作重心,首先应放在敌后方战区,然后及于近后方,远后方,以至敌人占领的中心城市与据点。党的力量应依此分配,不要平分兵力,(这种布置,为了巩固统一战线,与国共长期合作也是必要的)。
  (丙)但中心地区的中心任务,应放在进行抗日战争,创立坚强的武装力量,与创立抗日根据地。其他工作都是为了完成这种任务造成有利条件,应反对工作中的平均主义。
  (丁)应教育全党同志学习领导战争,学习革命战争的战略与战术。
  第五节 关于敌后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一)敌后方的情况:
  (甲)敌的主力在进攻中;在占领区敌人力量的不够分配,敌之暴行及其分布情况:(日本的、汉奸的);
  (乙)八路军新四军与其他抗日军队的存在与活动;
  (丙)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与抗日分子的积极活动;
  (丁)广大民众的抗日情绪与要求;
  (戊)地区辽阔,便利于游击战与运动战。
  因此,根据地的创立是可能的。
  (二)敌后方根据地的重要:
  (甲)持久战的战略支点——牵制敌人的进攻,不断威胁敌人,反攻中的前进支撑阵地;
  (乙)民主共和国的下层建筑与雏形;
  (丙)抗日军补给的后方;
  (丁)组织武装与教育广大民众的自由场所,大批干部的出产地;
  (戊)巩固人民抗日的自信心,因此,创立根据地是必要的。
  (三)创立抗日根据地的必要条件:
  (甲)各党各派首先是国共两党的巩固的统一战线,而共产党在政治上起领导作用。
  (乙)政府军队与民众间的团结一致。
  (丙)三民主义共同纲领的开始实施(是抗日的、民主的、民生的)。
  (丁)一定的有利的地理、地形及敌情的条件。
  没有这些条件,持久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是不可能的。晋察冀边区即是这种根据地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但敌后方的情形也是非常复杂的,创立根据地的方法,决不能千篇一律。一般的,我们可大致分成两种类型:
  (甲)在八路军、新四军、共产党占优势的活动区域创立根据地,则比较直接、单纯、迅速。
  (乙)在其他力量占优势的地区,创立根据地则比较间接、曲折、迟缓。
  (五)在我们力量占优势的地区创立根据地时,简单的说来应注意如下几点:
  (甲)在抗战中建立与改造地方武装,使之成为革命的民众的武装,统一其领导、编制与供给,设立军区、军分区、政治部等等。
  (乙)在抗战中建立与改造地方政府,使之成为抗日的、民主的、廉洁的政府,统一其领导与组织。设立边区政府、行政公署、专员公署之类。
  (丙)依抗战的需要发表简单的、合乎三民主义的施政纲领(抗战建国纲领),制定单行法令,并实行肃清敌探汉奸土匪,建立抗日秩序。
  (丁)普遍组织人民自卫军,少先队,进行动员、放哨、警戒等工作,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基干自卫军,模范自卫军,模范少先队,游击队,并扩大正规部队。
  (戊)公开组织工人救国会,农民救国会,妇女救国会等独立的强大的群众团体,联合成为总会或联合会,使之成为军队与政权的依靠力量,及军队与政权的进步的推动的力量。
  (己)设立省县的国民参政会,使之真正成为代表民意的机关。从村长区长的民选逐渐走到县长的民选(原有总动员委员会的,不应取消,而使之成为半民意的机关,或民众的联合会)。
  (庚)实行减租减息,救济,优待,改善劳资剥削关系,反贪污,节约运动等办法以改善民生。
  (辛)正确的财政经济政策,以加强国防,解决给养,改善民生为原则。
  (壬)文化教育工作。学校,报纸,大批干部的培养与输送。
  (癸)大量发展党,建立强大的党的基础。一切军政民的领导,集中与统一于当地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区党委、省委)。
  (子)这种地区,仍然是国民政府的一部分,应该求得上级机关的承认与批准,即不批准时,仍应表示自己是国民政府的一部分,经常与中央、或司令长官发生关系,向他们报告工作。它仍然应该是统一战线的(吸收各党派的名流学者参加)。但这种地区,应该是全国的模范区,应该是新中国的雏形。
  (丑)这种地区的工作方式应是大胆的,公开的,大手面的(反对秘密工作时代的被压迫阶级的小家子作风)。斗争形式,主要的是抗日的武装斗争,其他一切斗争形式,都为了争取这一武装斗争的胜利。但决不应看轻其他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形式与其他斗争形式应很好结合起来。
  (寅)工作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党所领导的武装到政权,到民运。当然在武装中、政权中、民运中均要党。这样发展的次序是顺的,适合于规律的。党的力量的分配,即应以此为标准。
  (六)在其他我们没有基础的地区,为创立根据地,我们的工作方针应如下:
  (甲)在能同我们推诚合作的左派上层领袖统治的地区,则应诚心诚意的赞助他,经过他来进行创立根据地的工作。一切工作应求得互相信任。
  (乙)在同我们合作的中派上层领袖统治的地区,则应推动他进步的方面,防止他保守的方面,发展他下层的进步力量。对他下面的顽固分子,仍应多采取解释联络的方法。争取他们的同情与善意的中立,但公开民主的斗争方式,仍不能放弃,主要的是防卫性的。对他们的实际的援助,只在一定的条件下,而且是有限度的。但对于他们自己发展力量,我们仍应一般采取赞助立场,不能妨碍。
  (丙)在顽固分子统治的区域,我们仍应坚持抗战的方针,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但必须向他们进行必要的斗争。对他们的捣乱破坏,应公开批评与揭发,必要与可能时应给以打击,削弱其力量,使之孤立,在斗争中,我们应不断求得自己力量的发展。
  (丁)在当地豪绅地主的武装(如联庄会,会门等)统治的地区,首先应采取联结的政策,互相接近。在他们内部工作时,应采取积极参加剿匪,保卫家乡的工作,以取得他们的信任。有系统的,有计划的推动他们为保卫家乡而抗日。在他们抗日的行动中,组织人民自卫军,或游击队,以逐渐瓦解其组织,孤立其上层的坏分子(一部分笼络之,给以名义,最坏的消灭之)。
  (戊)在土匪统治的区域,在土匪头子要求的情况下,可酌量派人进去工作,观察形势。可能时,可采取逐渐改造其统治系统的方针。不可能时,则应设法使之分化,瓦解他们的队伍。可向他们订立互不侵犯的,或共同行动的临时协定。但在我们统治区的土匪,则应使之出境,不然则用武力消灭之。
  (己)当友党友军内部发生冲突时,应完全以大公无私的态度进行调解,以求得双方的好感,便利于以后的工作。
  第六节 党在军队中的工作
  (一)中国抗日军队的特点:
  (甲)是抗日的军队,在抗日中正在改造与进步。
  (乙)军队的质量,是极不一致的,有最进步的(如八路军、新四军),也有最落后的。除了八路军与新四军以外,都保存着过去军阀军队的传统。
  (丙)军队的系统很多,现在虽能一般的统一指挥,但仍不免是私人派系所依靠的力量,外边人不大能插足。
  (丁)雇佣的军队为主,征兵制还未建立。
  (二)抗日军队工作中应注意之点:
  (甲)只能巩固,不能采取瓦解破坏的方针,但必须在帮助其改造中,来求得巩固。
  (乙)尊重军队的指挥系统,改造军队,必须经过上级军官的同意与赞成,应从上而下。反之,则违反军纪,自己处在不利的地位。
  (丙)一个军队只能有一个指挥系统。自己的军队,必须求得指挥自己军队的合法权。在别人指挥系统内的我们的某些军事单位,不能同时由我们来指挥。
  (三)我们在军队中工作的任务:
  (甲)在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中推动友军的进步与改造。
  (乙)建立与扩大在我们单一指挥下的军队。
  (四)在扩大我们自己武装的方面,应注意下列各点:
  (甲)主要的重心放在敌后方。
  (乙)大胆利用已有的合法权,扩大自己:(A)以八路军新四军名义,组织各种支队,游击队;(B)尽力收编杂色队伍、自发武装及各种游击队(地方党组织的尚未取得合法的在内);(C)动员新兵,收容散兵,动员各种基于自卫队、游击队参加八路军新四军。
  (丙)取得抗日政权下合法武装(如保安团等)及民众武装力量(如自卫队)的直接指挥权。
  (丁)用各种名义组织独立支队等。将自己创造的力量,不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去求合法,而交给友党人“加委”与指挥中去求得“合法”,结果一定上当,自己不能指挥,反为人家指挥来反对我们(侯汝墉、郭挺一的例子)。
  (五)对自己的武装力量的必要要求:
  (甲)应该建立政治委员制、政治工作机关及党的组织。大量发展党员到全军20%~30%,保证党的绝对领导。
  (乙)在独立行动的军事单位内,应建立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前委”、“党委”),决定一切政治军事的问题。遇事应讨论,争论不决时,应服从党的负责者(前委或党委书记)。
  (丙)军队中党的负责同志,应绝对服从党上级机关的命令,绝对禁止在军队中进行反对上级党的言论与行动,禁止进行一切派别的、无原则的斗争(任何争论不能解决时,应交上级解决)。应在军队中创造尊敬党的领导机关,服从党的命令的优良传统。
  (丁)在作战纪律,军民关系,刻苦耐劳,自我牺牲方面,应成为一切其他军队的模范,以影响其他军队。
  (戊)同地方党应建立良好的关系。反对军队中的自高自大主义,与地方党的地方主义。军队党与地方党的统一领导的必要。
  (己)以省委的军委书记兼部队政委,或省委书记兼政委,或政委兼书记的方法,以求得党与军队的统一领导。
  (六)大胆的利用八路军新四军的合法地位,同友军发生各种关系,向他们进行各种善意的提议,供献意见,希其采纳。尊重他们的指挥。对友方对于我们干部的要求,应采取极端审慎的态度,必要派时,以少而精为原则。派出干部工作方针,不是破坏他们,而是巩固他们,不是同官长对立,而是帮助官长,以求得亲密合作与信任。不是使官长惧怕,而是使他们安心。千万不要急性病,幼稚病。他不应该直接担负发展党的组织责任。同时应防止腐化。
  (七)党在其他军队中的工作,应:
  (甲)多同官长联络,交朋友,争取他们的同情与信任。
  (乙)在上层不愿意的情况下,不要在他们军队内发展党。
  (丙)在中央军内一律不发展党的组织,但力求更多的同情者。
  (丁)任何抗日军队内党的组织的任务,是巩固部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戊)军队内的党,在需要秘密的条件下,以短小精干为原则。注意吸收官长中的特别党员。只有在军队主管长官不怕党的公开时,才大量发展党员。
  (己)利用各种文化以及群众的团体,在军队中进行政治工作,争取官长兵士们的同情抗日。
  (八)帮助同盟者建立新军的两种方法:
  (甲)只处在从旁帮助的地位,在组织上党不在新军中起决定作用,但政台上应给以必要的保障,使领导权操在革命分子手中,不反对自己。
  (乙)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组织上,直接取得我们在新军中的决定作用。这里面的党,在同盟者不愿意时,应保守绝对秘密的原则。但必须尊重同盟者的指挥与命令。军队仍然是同盟者的。
  上面两种办法的采用,应依情况来决定。但后者只在特殊情况下是可能的,
  (九)在敌伪军中工作的方针:采取伪军反正,瓦解敌伪军。利用敌伪军俘虏进行敌伪军工作。对反正的伪军应逐渐改造之。在中国军队政治部下应有敌伪军的工作部门,敌后方地方党应有专负责这一工作的人。
  (十)敌后方区党委,省委应有军委。非战区省委,应有联络部,专门进行军队中上层的活动。
  第七节 党在政府中的工作
  (一)中国抗日政府的特点:
  (甲)是抗日的政府,在抗战中正在改造与进步。
  (乙)政府的质量是极不一致的,但除陕甘宁边区政府及抗日根据地政府外,大多数还是官僚主义的,同民众对立的机关。
  (丙)政府的系统也很多。内部包含很多争权夺利的派别斗争。
  (丁)政府历来受军队支配。
  (戊)政府与国民党党部的结合。
  (二)我们在政府中工作的总方针:
  (甲)推动政府的进步与改造,使之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民主的政府。
  (乙)建立一些模范的地方政府,以推动全国政府的进步。
  (三)党在目前不参加国民政府,但在与国防有关的部门,在国民党要求而且确能起某些作用时,可派人参加。
  (四)党在民意机关中,如国民参政会,应积极参加,运用这种机关,以达到坚持抗战,争取民主政治与改善民生的目的,并使之转变成为真正民意的机关。
  (五)在地方政府,首先在敌后方与战区,如有可能,共产党员应以抗日积极分子的面目,参加进去工作,不公开自己共产党员的面目。只有在个别党员有决定意义的政府内,则可公开该党员的名字,以扩大共产党的影响。
  (六)在八路军新四军收复的以及到达的地区,应以八路军及新四军合法的地位,大批委派进步县长,行政专员,政治主任等,张开一个很广泛的合法的行政机关的网,愈大愈好(取得合法权的重要意义)。
  (七)在取得合法权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即应努力于政府工作的深入。组织行政委员会,行政会议,地方参政会,以及村区长以至县长的民选。民选的工作不能普遍的一次进行,而应以工作的开展的程度来决定。在没有工作基础的地区的委派与指定,常常比不成熟的民选更为民主。政府应即颁布各种布告法令,施行善政。
  (八)在敌后方与战区的友党友军统治的地区,则应积极参加他们的总动员委员会或战地动员委员会,使之成为半政权的,半民意的机关,并经过他们以改造旧政权。
  (九)在敌后方与战区,不要放松经过国民党中开明分子取得地方政权中的位置的一切机会。
  (十)共产党员在地方政府中的目的:
  (甲)坚持抗战,镇压汉奸,同破坏分子做斗争。
  (乙)组织、武装民众参战,组织自己的武装力量。
  (丙)改造政府成为抗日民主的廉洁的政府。
  (丁)反对贪污,减租减息,改善民生。
  (戊)调解内部纠纷,主张精诚团结,一致对外。
  (十一)地方党对政府中的共产党员应:
  (甲)给他以具体的实际的可能办到的指示,反对不切实的空头指示。
  (乙)帮助他解决困难问题,使他能坚持下去,不是给他造成更多的困难。
  (丙)帮助他取得民心。
  (丁)防止他官僚腐化的倾向,经常给以可能的党的教育。
  (戊)保守秘密,只同个别负责同志接头。在政府中暂时不组织党团。
  (十二)党应熟知政府的一切命令、法令、各种条例,培养一批能“做官”的人材。
  (十三)八路军应做出尊重地方政权的模范,同地方政府很好的合作。
  (十四)政府应帮助民众团体,扶植民众团体,但应尊重民众团体的独立性。
  (十五)共产党员在政府中应尊重国民党的形式。
  (十六)党内在政权问题上的不正确倾向:
  (甲)不了解政权的重要性,轻视政权;
  (乙)不会使用政权的合法力量,历来在野的“被压迫阶级”的情绪与工作方法;
  (丙)对政府中工作的共产党员的过分要求与错误的领导。
  第八节 党在群众中的工作
  (一)目前群众运动的状况:
  (甲)群众运动发展的不平衡:敌后方、战区是群众运动最进步的地区,我后方是最落后的地区。
  (乙)国民党需要群众,发展了群众运动,建立了许多机关。但又怕群众,对群众运动实行统制政策,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
  (丙)群众运动的发展与统一战线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着的。
  (丁)群众不但要求抗日,而且要求改善自己的地位,但大多数群众还是无组织的。
  (戊)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的大及其组织力量的薄弱。
  (己)群众组织以多种多样的地方性为普遍。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全国性的群众组织。
  (二)我们的任务:组织真正有广大群众的、公开合法的、独立的群众团体。秘密的赤色工会,赤色农会,在反动时期不需要,今天更不需要。
  (三)但由于各地情况的不同,故群众运动中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亦不应相同。大别之可分为两类:
  (甲)在敌后方与战区;
  (乙)在我后方。
  (四)在敌后方与战区,我们群众工作的方针,应该是:
  (甲)经过八路军、新四军、党,以及各种总动会,地动会等,大量的组织公开的、合法的群众团体,如工救、农救、青救等,及半武装的群众组织(如自卫队、少先队),特别是农救、自卫队、少先队,应该在乡村中起决定的作用。
  (乙)这些群众团体,应该有他们自己的独立的组织系统,自己的工作,使参加的群众认为这个团体是他们自己的,不同政府对立,但有监督政权,推动政权的作用。
  (丙)这些群众团体的工作是:(A)参战动员,(B)民主生活,(C)民生改善与文化教育的工作。
  (丁)在八路军、新四军没有占优势,因而还不能组织这类团体的地方,则应采取过渡的办法,组织过渡的团体,以达到上述的任务。
  (五)在国民党统治强的我后方,我们的方计应该是:
  (甲)经过上层统一战线,组织下层群众。
  (乙)参加到国民党合法的群众组织中去,诚恳的帮助国民党人,使他们的空团体变为真正有群众的团体,不同他们争地位与领导权,而能真正进行群众工作。
  (丙)运用各种公开合法的可能,各种空子(如国民党统治弱的地方),自动组织统一战线的群众团体,首先应注意于地方的,局部的统战团体(如战地服务团),特别带有桥梁作用的青年革命团体及各种训练班,
  (丁)在国民党区已有历史的,有群众的革命团体,在被禁止时,不要慌张,仍应继续活动,并用公开合法,仁至义尽的方法,力争公开存在。但在有利条件下或万不得已时,亦可改变名称。在一定有利条件下,可同国民党的同类团体合并,而且在政治上我们应始终主张统一。
  (戊)这些群众团体,都不是同政府对立,而是拥护政府抗战,不是为了分裂,而是为了统一。即在斗争时,亦要站在此立场上。
  (六)在争取民主与改善民生中应注意:
  (甲)始终站在抗日救国上,而且要在实际的参战动员中去获得民主与民生的改善。
  (乙)采取公开合法的、和平的斗争方式(向政府请愿,上诉等),拥护政府的抗日法令,并要求其实现。
  (丙)争取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同情。
  (丁)重视协商、仲裁、调解的作用。
  (戊)不要提出过高口号,以争取可能的改良为主(如文化教育,防空设备等)。
  (己)不要为汉奸托派所利用。
  (七)开展民运工作中的几个要点:
  (甲)充分使用合法公开。
  (乙)从地方的、局部的、到全国性的。
  (丙)由上而下,经过青年知识分子的文化教育服务团之类去组织下层基本群众。
  (丁)经过抗日救国,参战动员,到民主民生的争取。
  (戊)在局面已经打开的地方,应大胆的放手的去组织基本民众,武装他们,以充实统一战线,以推动与监督上层。
  (己)群众工作中民主主义的作风,——以民主主义教育着群众。
  (A)共同商讨,共同决定,共同执行,大家平等,不分彼此。
  (B)在群众团体中共产党员不要突出,不要包办命令一切。即共产党员占优势的地方,仍然要谦逊和气。
  (C)党性要在行动中实际实现,不在口头上。我们应采取无党派的形式,党派性的内容。
  (八)对非党群众领袖的态度:
  (甲)尊重他们的独立性与人格。
  (乙)经常的、亲切的、同志的教育工作。
  (丙)发动他们的自动性、积极性。
  (九)中央与地方党应依照情况的需要,组织民运部或职工部、农民部,研究各种民运的经验,负责某种民运的工作,培养必要的民运干部(能接近群众的,能埋头苦干的)。
  (十)地方党应统一关于当地民运的领导,群众团体的党应直属地方党。上级群众团体的党团与下级党团,不能发生直接指导关系。
  关于各种民运工作,因材料搜集不够,不讲了。青年的,有陈云同志的专门报告,故只讲一点。
  (十一)关于青年运动:
  (甲)党取消共产青年团是正确的,在取消共产青年团后,青年工作有成绩(客观的形势与主观的努力)党对青年运动是注意了,但还是不够的。国民党区虽没有青委,但却有青年工作。
  (乙)今后要不要恢复共产青年团,经过他去领导全国青运呢?回答是不要。青年的骨干是在青年中工作的共产党员。
  (丙)以后要什么?要统一的、青年的全国组织(民族解放的)。
  如何达到此目的?(A)同国民党的三民主义青年团求得合作;(B)发展、扩大、巩固现在各地的统一战线的青年组织(比较先进的、但不是共产主义青年的);(C)继续用各种各样的名称在各地组织青年团体;(D)实际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团体内部一定的联络的通讯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不公开或半公开的,目的是在统一内部;(E)加强党的青委工作,统一党对全国青运的领导。
  第九节 关于少数民族中的工作
  (一)少数民族的重要作用,特别在西北。日本正在挑拨汉族与蒙、回民的斗争,反对中国,破坏中国的国际交通线。国民政府对蒙、回民等少数民族没有一定的方针(抗战建国纲领上,没有一条说到)。而它过去对少数民族的大汉族主义,造成了民族间很深的仇恨。
  (二)我们的方针:争取少数民族,在平等的原则下同少数民族联合,共同抗日。
  (三)关于少数民族工作的意见:
  (甲)以上层活动为中心,求得上层分子的进步,不要乱把汉奸帽子戴在他们(如五马)头上。
  (乙)多找少数民族中的开明的知识分子,给以教育,使之成为少数民族工作的干部。
  (丙)尊重少数民族的一切思想习惯,宗教道德,并发扬他们过去的优良的传统。在各方面认真的帮助少数民族的进步。
  (丁)对他们的内奸(蒙奸、回奸),我们方面(即汉族方面)应采取争取政策,真正做到仁至义尽的地步。而动员少数民族,在自己内部造成坚决反对投降日寇奸徒的阴谋。
  (戊)反对大汉族主义,改善国民政府与少数民族地方政府的关系。
  (已)在有利条件下,对于公开投敌的少数民族的武装叛乱,应以武力消灭之。
  (四)建议国民政府成立回、蒙民的专门工作机关,加强对少数民族工作的注意,统一对少数民族的领导。在这类机关中我们可以参加工作。在有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方政府中,应有少数民族的代表参加,组织少数民族部(给少数民族以自治权)。
  (五)党中央应组织少数民族委员会,专门注意在少数民族中的工作,研究与总结工作经验,培养与团结少数民族的干部。现在在这方面具有点工作,但一般的还是自发的,缺乏足够的领导。
  第二部分 关于党的组织工作
  第十节 巩固统一战线中的共产党
  (一)统一战线愈扩大、发展,则新的问题,新的任务,愈多、愈复杂,在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的工作愈为重要。但巩固党不是为着狡窄的党的利益,或工人阶级的行会利益,而是为了整个统一战线的利益,也是为着工人阶级的最高利益。统一战线的利益与党的利益是一致的,
  (二)在统一战线中保持党的独立性。反对投降主义的倾向。什么是党的独立性?马列主义的政治路线与战略策略的坚持,不掩盖为共产主义的最后目的而奋斗的面目。对于一切其他党派的批评自由。组织上不受任何外力的干涉。
  (三)在抗战中放弃党的独立性的投降倾向。特别是大资产阶级现在正在用一切方法影响共产党员(如思想上的——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物质上的——金钱、地位、美女等),使共产党成为国民党的一派,融化在国民党中,成为它的尾巴。这种影响反映到党内,成为投降主义的倾向。这表现在忽视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忽视党的巩固与发展,及自己力量的壮大。迁就友党,放弃自己立场。某些分子的动摇、腐化、逃跑等例子。党在这方面曾经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得到了很大的成绩。但危险仍然存在,党必须在这方面继续努力。
  (四)但党必须同空喊“党的独立性”,“党的原则立场”,而不会认真的、切实的进行统一战线的艰苦工作的关门主义做斗争。这种关门主义妨碍着我们为统一战线而斗争,因此也就妨碍着我党的巩固与发展。
  这种关门主义在目前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甲)不懂得怎样具体的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民族的特点,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中极复杂的问题,用各种迂回曲折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公式主义与教条主义。
  (乙)不懂得把各种各样程度极不相同的群众、集团与阶层,根据于他们自己的政治经验,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组织他们到统一战线中来。而满足于空洞的号召与抽象的宣传,把领导先锋队、领导党组织的方法去领导群众。
  (丙)不肯以艰苦的、忍耐的、持久的、不出风头的、一点一滴的实际工作,去向国民党诚恳的长期的合作,帮助与推动国民党的进步,消除相互间的成见与仇恨,造成相互间的信任,求得实际的利益、只满足于空谈”争取领导权”,“原则上的尖锐性”,与政治上的风头主义,处处表现出自己的不沉着,急躁,与华而不实。在自己已经取得了领导作用的地方,又表示包办,垄断与不民主。
  (丁)不肯在公开合法的群众团体中进行工作,而醉心于组织自己的、秘密的、少数先进分子的群众团体。
  (戊)不肯虚心的(低首下气的)去研究斗争中所取得的一切实际经验,去向群众学习,而自高自大,自命不凡。
  (己)气量狭小,盛气凌人,不通人情世故,不懂待人接物之道。
  (五)只有两条战线的斗争,才能使:
  (甲)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和党的巩固与发展,成为相互为用的因素,使两者间的一致性真能表现出来。
  (乙)免除党内左右倾的摇摆,使党的路线能够正确的执行与取得胜利,
  (六)但必须指出:
  (甲)党内同右倾的斗争一般的比较容易。因为:(A)在主观方面,党内有长期反右倾的历史,在同志中造成了对右倾的痛恨与畏惧。(B)在客观方面,抗战中的困难与抗战形势的变化,使大资产阶级错误的理论日益破产,它的力量亦日益削弱等。
  (乙)同党内左的关门主义斗争,即特别感觉到困难,因为:(A)党内关门主义有过长期的历史,没有过坚持的彻底的揭发。反关门主义的斗争,往往为反右倾的斗争所掩盖,并常常使反左倾的同志有受到“右倾”帽子的威胁(如利用地方形式即被认为不要国际主义,如拥护三民主义即被认为不要共产主义,如提倡民族化即被认为狭隘的民族主义)。(B)革命的空洞口号与叫喊,本身有迷惑人的力量,压倒人的力量,使人家不敢反对。(C)关门主义不要求同志们艰苦持久的实际工作,这为党内破产的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分子所欢迎。(D)关门主义把什么都简单化,不要求马列主义的深刻的研究与实际经验的苦思,因此也为幼稚的党员所欢迎。(E)客观的原因:过去国共长期的对立,持久战与国民党进步的迟缓,党内大量的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与农民成分的存在。
  因此,同左的关门主义也必须坚持斗争到底。这个,特别要求领导机关与领导同志,有更多的努力。
  (七)两条战线斗争的目的,不是在造成同志们怕犯错误的心理,而是在教育同志们能够正确的执行党的路线与运用策略,使同志们能够把“布尔什维克的原则的坚定性与实际工作中策略上的灵活性”,“抽象的马列主义的原则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经验”,“不动摇的立场与临机应变的机智”,“同群众在一起,而又能领导群众前进”,这些相反而又相成的道路联结起来,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做,才算尽了有效的反倾向斗争,真能使党的政治水平不断提高,使党不断进步。
  (八)两条战线斗争中,应该纠正下列错误:
  (甲)要实事求是,不要神经过敏,太多“原则性”。对某种错误不要引伸,推测,发展,创造倾向。不要把个别同志一地一时的错误思想,冠以左倾右倾的帽子。在斗争中要坚持,但不要急性病,不要张皇失措。一种思想上的某种夸大与不及,在思想过程中是任何人也免不了的。只有在当许多错误的思想中贯穿了一定的思想方向,不肯随时纠正时,才成为倾向。
  (乙)不断改正自己思想上的某些错误,或帮助同志改正错误,这是党内普通的教育工作,并非什么“思想斗争”。纠正倾向,可以在很少同志的和平的谈话中讨论中解决,用不到什么“斗争”(斗争在我党内,成为公开在党内批评同志的错误,并给以“打击”之谓)。公开在全党内斗争,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才实行,如反张国焘主义的斗争之类。
  (丙)党内领导同志千万注意,不要随便给下级同志们以“倾向”的大帽子,以吓倒同志,而真能倾听同志们的意见,估计同志们某些思想的来源,给以克服,使之心悦诚服。
  (丁)要使同志们不怕发表自己的意见,而真能帮助他们在思想上的开展与进步,使他们真正能够灵活的懂得党的路线与策略,并学会自己去灵活运用,这是巩固与发展党的基本条件。
  (戊)但这一切,决不能放松对真正机会主义倾向与机会主义者的斗争,这种斗争是巩固党的必要条件。
  第十一节 干部向题
  (一)什么是干部——在党的各方面工作中担负着一定的负责任务的党员。
  (二)干部的需要——各方面需要干部。党、政、军、民方面、上级、中级、下级的干部均要。干部的决定作用。一个地方只要有一个干部,即能起他的作用,干部的极端缺乏——各方面要,无法应付。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干部,特别缺乏。但在斗争中产生了并正产生着无数新的干部。要很好的解决干部问题,必须有正确的干部政策。
  (三)什么是正确的干部政策呢?季米特洛夫同志的六个条件:
  (甲)认识与熟悉自己的干部。认识干部的几个要点:
  (A)要善于在各方面发现干部。(B)不要表面的认识干部(一时的“功过”),而要求比较本质的认识干部。(C)不从狭牢的观点出发(如个人的好恶,“思想简单”,“无背景”等)来认识干部。(D)不但要看到干部的弱点,而且要看到他的优点,不要夸张其一面。(E)应从发展中来认识干部,历史主义的考察干部的方法。
  但如何保证熟悉干部呢?(A)党的负责人与负责机关,对于干部的经常的接触与考察。(B)把管理干部的工作,放在党的立场坚定的,可靠的,大公无私的,有忍耐性的同志手里,而且保证不经常调动他们的工作。
  (乙)必须正确的提拔干部:
  提拔干部的两个条件:(A)政治立场的坚定,不是投机家,不是空头革命家(有“德”)。(B)有工作的能力(有“才”)。
  提拔干部是党的经常工作,不是偶然的(一时提拔,一时又打下)一时的冲动。提拔干部应该是有组织的,经过一定过程的。同时,要大批的提拔,大胆的提拔。应该慎重的处理干部的升级或降级问题。关于新旧干部的提拔问题。
  (丙)必须善于使用干部及大胆的使用干部。“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应当利用现在所能利用的人,改正他们的弱点和缺点”。现在是我们用人的时候,多方面要人的时候,必须放手的使用干部们的每一长处,发扬他们的优点,逐渐在工作中改正他们的弱点与缺点,怕用人,对什么人都不放心(“思想复杂”,“背景复杂”),那可以“百事无成”。我们不要“因噎废食”。在大胆用人中,碰到个别坏分子是不可避免的。
  应适当的分配干部以一定的工作。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农民出身的,老干部的适当使用,老实的,“吊儿浪当”的,“油滑的”,“活动的”的干部的适当使用。
  (丁)正确的分配干部与干部的调节。干部应该放到最重要的地方去,不要平均分配。每个地方要采取使干部地方化的方针。
  (戊)有系统的培养干部,帮助干部,发扬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与活跃性。
  仔细的指导他们,用同志的态度帮助他们,纠正他们的缺点错误。信任他们,要他们大胆的去工作,不要处处干涉,天天干涉,时时“斗争”,不要戴高帽子,不要什么都提到“原则高点”。对干部的政治生命及处罚必须极端慎重。我们要有“敢说话敢做事”的干部,“肯负责,不怕负责”的干部。这种干部也最容易进步。
  (已)保存干部与关心干部。经常注意干部的生活、身体、家庭及安全,尤其要经常注意他们在思想上的进步。
  (四)我们需要干部的基本标准:
  (甲)忠实于民族,忠实于党,忠实于中国工人阶级的事业,而且已经在实际上证明了的。
  (乙)同群众有联系的,为群众所公认与信任的领袖。
  (丙)在复杂环境中,能独立决定方向,并不怕负责的人。
  (丁)遵守纪律的精神,在斗争中受过布尔什维克主义锻炼的。
  我们不希望所有我们的干部,都合乎这个标准,然而这是我们挑选干部与培养干部的标准。
  干部的模范作用的重要。对各种干部的要求不同。对高级的,中级的,下级的干部的要求不同。对干部与普通党员的要求也不同。
  (五)要造成无数有威望的,有名声的干部及其重要性。党在各方面,工人,妇女,青年,文化方面都要有这样的干部。党应该挑选出这类干部,把他们提升起来,公开起来,但不要替他们吹牛,夸大他们的长处,掩盖他们的错误。这对于新提升的干部,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党应该爱护这类已有威望、有名声的干部,不要任意糟塌。这些干部,也许在能力上不完全像我们所希望的,但他能够有威望、有名声,不是没有原因的。
  (六)要使我们的干部在思想上武装起来,学习马列主义,掌握马列主义的武器。
  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真正精通马列主义者,中国革命问题就可以说解决了一半。所以必须用一切方法使我们的干部在工作中学习,在学校中学习马列主义,组织干部的学习小组——列宁主义小组之类,任何干部均应以“不知为不知”,放下自己的架子,老老实实的来学习。在中国现在有很好学习的条件,不必一定到苏联去“留学”。
  第十二节 关于宣传教育工作
  (一)宣传方针:
  (甲)应该利用一切具体事实,宣传抗战中民族英雄的与烈士们的伟大事业发扬为民族、为国家而牺牲奋斗的精神,指出抗战中的困难,及其必然胜利的前途,以造成民族自信心,克服困难的顽强性,以击破民族失败主义,
  应该利用中华民族过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事迹与人物,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以造成民族自尊心,以击破投降妥协的心理。
  (乙)应该不断破坏敌人、汉奸、托派,挑拨离间的阴谋诡计与破坏作用,反复说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战胜日寇的重要条件,暴露敌人的凶恶残暴兽行的具体事实,暴露国内的一切黑暗面。
  (丙)诚心诚意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宣传三民主义。用马列主义的方法来研究三民主义,发展其积极方面,使之在抗战建国中有进一步的发展。拿住这个武器去同各种反民族、反民主、反民生的思想做斗争,打击托派分子、顽固分子对于三民主义的曲解。要在实际上证明马列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是能够帮助三民主义的实现的。
  (丁)宣传马列主义,提高全国的理论水平。特别要注意以马列主义的革命精神与革命方法,去教育共产党员与革命青年。并以此去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研究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各方面。要认真的使马列主义中国化,使它为中国广大的人民所接受。认真批判各种不正确的思想。
  (戊)在理论上,在事实上,宣传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中优秀分子的党,它继承着中华民族革命的传统,负担着解放民族与人民的历史使命,以最后打破共产党是外国搬来的不适合于“国情”的恶意宣传。
  (己)应注意于对外的宣传,争取国际对于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援助。
  (庚)在宣传的方法上应多注意于:(A)向全中国人民说话。(B)使我们的话为大众所了解。(C)多采取谦逊的,商讨的,和平的,合于中国民族习性的形式。(D)不要太抽象,太刻板,太偏激,而要生动活泼,具体,带有充分的科学性与说服性。
  (二)关于党校教育:
  (甲)教育方针:
  (A)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特别着重于马列主义的革命精神与方法的教育,着重于拿实际问题说明马列主义的原则。(B)依照程度,由浅入深,由近(中国)到远(外国),由具体到抽象,由少到多,以启发、发挥自动性、真能懂得为原则,不要贪多,不要好高骛远,多采讨论方式。
  教育计划的拟定:
  (A)新党员训练班——流动训练班,临时训练班(个别工作的需要。一个星期至一个月的学习时间。功课一般可有统一战线,党员须知,军事常识等。)(B)普通党校——做过支部或区委工作的同志,一个月至三个月的学习时间。功课一般可有:统一战线,党的工作,军事训练等。
  以上应由各地方党部、县委、省委、或区党委自己办理。
  (C)中级党校——区委、县委工作人员。一个月至三个月的学习时间,功课一般可有:社会科学常识、统一战线、党的建设,军事常识等。由省委、区党委、中央局、中央办理。(D)专门人才训练班——县政、游击、财政、公安局等特殊人才的训练。由省委、区党委、中央局、中央办理。(E)高级党校——三个月至六个月,由县委以上的干部组织之。功课一般可有: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运动史与中国问题,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由中央直接办理。(F)马列研究院——无定期,理论干部与教员部培养。(G)统一战线的学校:(子)普通军政学校(随营学校,教导队,训练班)。吸收普通革命青年。一个月至三个月的时间。各军队、各根据地均办。功课一般可有:社会科学常识,统一战线,军事常识等。(丑)抗日军政大学。三个月至六个月的时间。内中可分政治工作系,军事系,及较高干部的培养。在中央所在地办。
  (丙)中央与中央局宣传部的责任:供给各地教员、教材、教育计划、研究讨论大纲。
  (丁)各地方党应负责供给高级党校及马列研究院以需要的学生。而中央、中央局方面则一般保证送来学生“送回原籍”,
  (戊)理论干部的培养与理论人才的搜集。搜集理论人才,文化方面的名人与名教授。搜集文化程度很高,有发展前途的党员加以培养。搜集精通中国旧学的学者(老先生在内)。
  第十三节 关于领导问题
  (一)中央与地方党的关系。
  估计到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辽阔,交通不便,战争的环境,再参考过去工作的经验,中央与地方党的关系,应确定如下的原则:
  (甲)中央集中统一全国党的领导。
  地方党必须严格执行中央的政治路线、决议与决定。不得有任何反对中央的言论与行动,对于中央有不同意见时,应直接向中央提出,不得向下面宣传或传达。地方党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的铁的纪律。
  (乙)但中央对于地方党的指示,必须估计到各种可能的变动,而带有弹性与伸缩性,给地方党以机动的余地。中央应更多注意于全国的政治问题与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把握(掌舵),研究与总结全国各地党、政、军、民的工作经验与教训,给地方党以帮助,对地方党的错误以及时的纠正。
  (丙)中央应注意于培养地方党在中央领导之下独立工作的能力与勇气,使他们对党的坚定性与临机应变适当的配合起来。对地方党的错误,多采取教育说服的方法。对地方党内部的问题,没有必要时,均由他们自己解决。
  (丁)地方党应养成服从中央,尊重中央与信任中央的领导的优良传统。要善于在中央的统一方针下,拟出适合于当地情况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计划,主动的、负责的、勇敢的在当地实现中央的方针。不要事事依赖中央,而要自动的创造出更多的具体办法来实现中央的方针。要反对清谈主义与公式主义的倾向。
  (二)在新的情况下,党的领导系统:
  (甲)在全国组织几个中央局,如北方局、中原局、东南局、南方局等,由中央直接指导,并代表中央直接指导各地方党。
  (乙)在敌后方改变省委的组织为区党委(如晋察冀区党委、冀晋豫区党委、冀鲁豫区党委等)。在敌人占领中心城市与交通要道,可组织“点线委员会”。
  (丙)中央局直接领导几个区党委或省委,在区党委、省委下为地委,中心县委或县委,分区委,支部。支部应以编村或联保组成之。
  (丁)中央应有各种地方工作委员会,研究与注意各中央局及其所属党部的工作,并经常向中央提出意见,经过中央给各中央局以经常性的指示与帮助。
  (戊)每一地方的一切党、政、军、民的工作的领导,均统一于当地最高党部,以提高其威信,在各方面工作的同志中,造成党为一切工作的唯一领导者的信念,各种党团均属当地的最高党部,无自己的领导系统(如过去的铁路党团)。
  (三)上级党部对下级党部的领导方法:(甲)上级党部(中央、中央局、区党委、省委),为了了解与反映下级党部的具体情况,以便利于给他以具体的指示,应有若干巡视员。巡视员的任务,一般的传达上级意见,考察地方党工作情况,提交上级。他们对地方党提出自己的意见时,只能作为建议,没有决定权。只有在上级党部特别委托时,才有此权力。
  (乙)上级党部应定期的召集地方党负责同志来讨论各地工作。在情形允许时,应经常召集各地方党委书记或部长的联席会议,检阅工作与总结工作的经验,以推动工作的发展。下级党有责任经常把工作情况报告上级。会议不在多,而在确能解决下级党部所发生的问题。会议相隔时间可长些,但每次开会时间也以长些使有结果为有利。
  (丙)经常检阅工作执行的程度,是推动工作前进,保障任务完成的主要的办法。这种检阅,首先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干部,考察干部;其次,就是正确认识执行机关的优点与缺点;第三,就是考验党的决定或工作计划本身的正确性与不正确性(斯大林)。
  (丁)在检阅工作之后上级党部对下级党部工作的指示,要具体扼要简单明了,切忌长篇大论,不得要领。
  (戊)领导机关的集体领导,并不妨碍一定时期内某些同志的分散行动。但在目前新党员多,干部缺乏的情况之下,领导机关的同志应更多注意于干部的教育工作(如多办各种训练班,各种会议的准备等)。
  (己)党委的工作计划,应该非常简单,只定出一定时间内确能实现的具体任务。要有中心,——从中心发展到其他。要有一定的步骤。这是工作中的一种“节奏”。
  (四)党章的修改的必要。中央应负责起草新党章,在“七大”上通过。
  第十四节 关于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
  (一)抗战以后,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的联系,在全国发生了基本的变动。这表现在:(甲)抗日救国成为合法的了。(乙)共产党求得了基本的合法的地位。(丙)合法的范围扩大,秘密工作的范围缩小了。
  (二)不同地区,不同的公开与秘密的联系。
  (甲)在日寇占领区内的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不但党秘密,抗日救国也是秘密的。那里,利用合法及打入汉奸组织中去的重要。
  (乙)在陕甘宁边区不但抗日救国公开,党主要也是公开的,但某些地区,如边区周围的邻近地区,精干的秘密党的组织仍然重要。
  (丙)在八路军活动的敌后方及其占优势的根据地,抗日救国的活动一律公开,八路军军政人员一律公开,党的个别负责同志与机关公开外,一般党的组织与党员仍有秘密的必要:(A)不使党过分的突出,吓退友党、友军、友邦。(B)准备形势不利时的退却。
  (三)在大后方的公开与秘密工作。
  大后方的情况:
  (甲)抗日救国工作可以公开做:有一小部分中央负责人及八路军、新四军的人可以公开活动,公开设立机关与办事处,公开或半公开的出版机关报。
  (乙)但在民运中,他们的军队中,政府中,一般党员如果暴露了自已是党员时,则立刻会受到打击与限制;
  (丙)国民党中有开明的,也有顽固的。
  (四)在大后方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的联系,应实行下列几个规定:
  (甲)共产党员仍用抗日救国的积极分子或普通群众的面目参加一切公开的活动,不暴露自己是党员及党的组织。要以埋头苦干的精神,去进行持久的工作,为推动非党的进步分子及国民党的积极分子来带领工作,特别在党员已经取得支配地位的组织内注意不暴露自己。
  (乙)争取党的某些领导者与机关的公开,在扩大党的影响上,推动统一战线上,是必要的。已经取得合法地位的党员(如国民参政员),应大胆的进行公开的活动。
  (丙)应该使公开工作与党的秘密工作划分清楚,使公开的同志与机关同秘密的同志与机关划分清楚,同时保持正确的联系。这必须:
  (A)在公开组织中已经取得一定领导地位的党员,不要同时担任党的秘密工作,而且党应想出特别办法,使之不暴露自己,如不编入支部,及同个别负责同志发生关系等。
  (B)做党的秘密工作的负责同志,一般的应保持他们的秘密,埋藏在普通的群众中间,不担任负责的公开工作。
  (丁)绝对禁止将党内的秘密消息与决定等告诉向本消息本决定等无关的同志,禁止同志间发生不必要的关系(如通讯等)。
  (戊)党的绝对秘密的指示,均用口头传达,不用油印或复写。党的文件的写法,应该准备即使失去也不要紧。任何时候不应在党内的文件上刊物上发表党员的数目字,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与团体等。
  (四)在公开与秘密工作的联系上,应该纠正一种以为现在党不必再注意秘密工作的错误观点。教育同志们严格注意秘密工作规定。但必须教育同志们了解,现在的秘密工作同过去的已经有了根本的不同。今天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公开的、合法的、抗日救国的活动,今天必须坚决打破过去地下党时代的那种狭窄的秘密活动方式,特别在敌后方与战区。
  (五)当全党同志愈是深入到群众运动中去,愈是能够团结广大的群众在自己的周围,愈是能够同群众打成一片(说群众话,过群众一样的生活、同群众密切联系),则党的秘密愈是容易保持。所以在保持党的秘密方面,特别强调这一积极的方面。
  第十五节 关于发展党员
  (一)有计划的发展党员,建立支部,使党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的布尔什维克的党——是目前中心任务之一。
  (二)发展党的大小,快慢,应依照各种不同的地区来决定。如:
  (甲)敌后方应大量的发展党、创立党。速度要快,量要多。机关应大些。
  (乙)我后方应短小精干些。发展速度慢些,质要高。机关应紧缩些。过去“平均发展”及“发展一倍党员”的口号的错误。
  (三)发展的巩固与巩固的发展原则:
  (甲)开展工作中去发展党,在斗争中去发展党。
  (乙)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一时期的清理、整顿与巩固(消化),然后再发展。
  (四)保证全党内工人、雇农、手工业者,劳动农民占优势。但许多地方党在开始时,多吸收革命知识分子,不是坏倾向,而正是一般的规律。党一般的要经过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帮助,而深入到下层群众中去。
  (五)发展党员中的两种倾向——关门主义与拉夫主义必须纠正,
  (六)从上而下的建立党,与从下而上的建立党,大机关与小机关,均依情况来决定。
  (七)新党员的教育与党的生活,应不断在斗争中,特别在困难的情况下,考验他们,锻炼他们。
  (八)关于青年党员与妇女党员。在支部中为了工作便利组织青年小组与妇女小组是可以允许的。这种小组可分别由支委青年干事或妇女干事管理,
  (九)关于特别党员。凡党员处于特别地位而不过一般党的组织生活者,谓之特别党员。
  (十)关于恢复失联络的党员与重新入党的问题,应具体的考察。
  (十一)应防止敌探奸细混入党内,应经常的洗刷坏分子出党。
  第十六节 提高党的警觉性
  (一)提高警觉性的必要:
  (甲)敌人的挑拨离间,派遣奸细的阴谋诡计(如派遣托派分子混入党内)。
  (乙)顽固分子派遣奸细混入党内。
  (二)敌探奸细在党内活动的方法:(甲)挑拨离间,(乙)两面派的手段,(丙)威迫利诱。
  (三)统一战线的阴暗方面,表现在我们同志的某种程度的麻木不仁,以及个别环节的腐化与蜕化。
  (四)如何提高警觉性?
  (甲)经常用具体事实揭破敌人友党的阴谋诡计,以教育同志;(乙)加强党内马列主义的教育;(丙)经常检查工作与工作的机关;(丁)经常审查干部;(戊)同各种倾向与两面派及挑拨离间的活动作斗争。
  第十七节 发展党内民主与巩固铁的纪律
  (一)新的情况与任务:
  (甲)公开合法的扩大——这要求发展民主。
  (乙)战争的紧张环境,敌人与友党的危害——这要求巩固的纪律。
  (二)在不同地区,发展民主程度是不相同的。
  (甲)在敌后方、战区、边区、我后方等,发展民主的程度不应相同。(乙)在秘密工作条件与战斗情况允许下,应大胆的的发展党内民主。
  (三)发展党内民主问题:
  (甲)召集必要的经常的会议,大会,集体讨论,共同决定问题,交换意见与总结经验,报告工作等。
  (乙)各级党委负责人的选举及定期的改选。
  (丙)发展党内的自我批评,下级可越级控告。
  (丁)上级对下级多采用说服教育工作方法。
  (四)发展党内民主的好处:
  (甲)便利于动员党员同志执行党的任务;(乙)便利于给党员同志以党的教育;(丙)更能巩固党的团结一致;(丁)便利于交换经验,总结经验;(戊)更能提高党员的积极极性。
  (五)但在特殊情况下,为迅速解决问题与保证党的领导起见仍不放弃;
  (甲)采取上级指定下级,命令下级的方法;(乙)给少数同志甚至个别同志以全权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丙)但只要情况允许,就应发展民主。
  (六)培养遵守纪律的习惯——纪律的重要特别在战争中,秘密工作中。纪律的内容即是:
  (甲)少数服从多数;(乙)下级服从上级,(丙)个人服从团体;(丁)全党服从中央。
  即使某一同志不同意时,也得服从。但他可以向上级一定机关申诉与报告。
  (七)反对党内压制民主,压制自我批评的倾向。但同时反对极端民主化,破坏纪律(不受调动,讨价还价,破坏党的决定,自由批评上级等),及无原则的派别斗争。
  第十八节 关于全党的团结
  (一)团结的重要。敌人的阴谋诡计,是在以坏我党的团结。上级的团结与下级的团结,与上下级间的团结的重要。特别是中央内部团结,有决定的作用。
  (二)团结的基本条件:
  (甲)一致的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乙)工作中的原则性,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反对无原则的派别斗争,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丙)服从组织决定,服从党规党法,遵守党纪;(丁)发展党内民主,发扬自我批评;(戊)养成同志间互相尊重(尊重主要领导者的意见)、信任、友爱、共生死共患难的精神;(己)谦逊和气的工作态度;(庚)经常同破坏党内团结的言论与行动作斗争(如挑拨离间,两面派行动)。
  (三)我们的党是团结的,但必须巩固此团结。因为造成不团结的客观与主观的条件,仍然存在着。这些条件如下:(甲)目前正在抗战的困难的转变关头;(乙)地区的分割,独立自主的分割领导的不可避免;(丙)中共领导人一言一动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的广大;(丁)敌人的挑拨离间与破坏的活动;(戊)党内新党员新干部及小资产阶级出身分子的众多,无政府的自由主义倾向的存在;(己)过去关于这方面的教育不够。
  因此,巩固党内团结,仍为全党的严重任务。
  (四)但是只要我们大家努力,特别是到会的同志大家努力,这些困难是容易克服的。这里我们有着克服困难的优良的条件,这就是,
  (甲)有一大批党的中心干部:(乙)中央的极高的威信,中央主要领导者毛泽东同志的极高威信;(丙)中央有正确的路线与策略;(丁)全党同志均要求巩固团结。因此,任务是严重的,但是能够完成的。
  第十九节 结论
  (一)总之,中国革命要有强大的统一战线,同时要有强大的党。
  (二)如何建立强大的统一战线,如何使党成为强大的党,概括起来,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甲)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立场;
  (乙)灵活的革命的实际主义;
  (丙)前进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丁)大众的民主主义的作风。
  (三)如何实现这四个条件?
  (甲)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
  (乙)以马、恩、列、斯的人格与工作作风为模范;
  (丁)在斗争中向群众学习。
  这样,中国就一定会胜利。
  洛 甫
  

延安时期统一战线史料选编/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 组编,—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