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为扫除三万文盲而斗争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着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广泛地开展民众的文化教育工作,有扫除文盲三万个的决定,这不仅在边区是一个创举,且亦为全国的先声。
  我们都知道:边区以前是一个最落后的区域,广大的人民在经济上受着民族的与封建的残酷剥削,在政治上受着非人的压迫与奴役,因之影响到人民在文化上落后到几乎意想不到的程度。据统计,平均起来,全边区识字的人仅占全人数百分之一,小学只有一百二十处,社会教育则绝无仅有。然而,近几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改其过去落后的区域而为全国模范的先进区域,不仅表现于政治经济生活上有了重大的改革,而且也表现于文化生活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小学教育比以前增加了六倍,社会教育更普遍于每个农村,识字人数达百分之十,约增加了九倍,其它如有着极大教育意义的俱乐部、救亡室、民众剧团等等,亦普及于农村,大大地提高了边区人民的文化政治水平,加强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使人民自觉地为抗战建国事业而奋斗,培养了许多抗战干部,供给抗战各方面的需要。这些成绩之获得,不能不说是由于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结果。
  然而,抗战建国的任务是繁重的,客观形势尚需要我们作更进一步的努力,特别是目前抗战更艰苦更严重的时候,要求全边区人民有更高度的觉悟,来迎接更大的困难,决不要以上述的成绩为满足。正因为如此,边区政府才有扫除三万文盲的大计划。从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着手,来更进一步地提高民众对抗战的认识。
  边区政府关于扫除三万个文盲的决定,各级政府均已开始动员。在此动员之前,我们仅供献如下几点意见:
  (一)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各级政府与学校,组织有力的扫除文盲的宣传队,深入到农村与每一个家庭,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工作。特别重要的,是经过各个群众组织,如工会、妇联、青教会、自卫军、少先队、儿童团……等,进行组织上的动员工作,使群众组织成为扫除文盲的推动机。把群众周围,造成一种紧张的识字空气和环境,使每一个群众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以引起普遍的注意。
  (二)在扫除文盲工作中,应及时克服个别群众与干部轻视识字工作的不正确倾向,用诚恳的态度去说服这些落后的意识。干部应以身作则为群众的表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把识字运动造成为一种广泛的群众运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计划,有顺利完成的保证。
  (三)各地学校,要特别负担起这一工作任务,因为学校是乡村中的一个文化机关,学生与教员,常常和群众更易接近,与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应该把扫除文盲工作,看做为课外活动的中心活动。教员与学生选择固定的对象,来领导与帮助当地的夜校、识字组,从各方面用各种方式去推行识字工作。
  (四)区乡政府对于所属地区的文盲,应有精密的调查统计,与当地学校会同布置,确定各村庄应扫除文盲的数目,然后分配教员及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别进行建立与领导夜校、半日学校及识字组工作,拟定识字计划,以切实推行。计划不精密、分工不具体,是收不到任何成效的。
  扫除文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应把握着这一环节,来增加人民对抗战建国事业的深刻认识,激发人民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主幸福的三民主义新中国而奋斗的决心。
  (民国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新中华报》社论)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