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边区四年来学校教育猛烈增加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


  陕甘宁边区建立以前,几乎可以说是文化教育的荒原。小学校总共不过一百二十处,学生只两千人,一般县份每百人中难得找到两个识字的人,有些县份如华池、盐池等,两百人中才能找到一个识字的。然而,几年来情形都大大的改变了,试看一看下面的统计吧:廿六年春学校恢复(在游击战争中曾遭受破坏)到三二〇处,学生约五、六〇〇余人;是年秋,小学校增到五四五所,小学生增到一〇,三九六名。廿七年春校数七〇五所,学生一三,七七九名;是年秋,校数七三三所,学生一五,三四八名。廿八年春校数八九〇所,学生二〇,四〇一名;是年秋校数八八三所,学生二二,〇八九名。廿九年小学校数增到一,三四一所,小学生增到四一,四五八名。其中五年制的完全小学在廿七年有一一所;廿八年有二二所;廿九年有三〇所。六年制的完全小学截至二十九年年底,是一七所。其次中等学校在延安有边区师范,在关中有第二师范,在三边有第三师范,在庆阳有陇东中学内(附设师范班)。据去年年底统计,这四校共有学生六一六名。另绥德师范现有学生二七六名,米脂中学现有学生一七〇名。至于扫除文盲的社会教育,其组织形式有识字组、半日校、夜校、冬学等遍布于各县城市与乡村中。据不完全的统计,廿八年共有识字组三,八五二组,男女组员二四,〇八九名;半日校二〇二所,学生三,三二三名(其中大部分是女生);夜校五四八所,学生八,〇八六名;冬学六七三所,学生一三,六〇九名。廿九年夜校半日校入学人数共一四,〇〇〇人,识字组组员约二四,〇〇〇人。(以上统计根据边区教育厅报告)这可见边区教育正在一天天的向前发展着。此外并采取自由的辅导的方式,经常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的有十五处民众教育馆,九个或大或小的剧团也收到不少的效果。值得特别提说的,自廿九年冬开始试行用拉丁化新文字进行冬学,组织识字组,经过不到两月的实验,获得了惊人的成绩,在学了五十天新文字之后,一千五百多个文盲之中已经有七百个以上能够自由的读和写。然而,今天边区的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缺点,比方村落稀疏,设立学校,集中学生非常困难,一般的初小学生均须住校食宿;一般农民没有读书识字的传统,不愿送子女入学;本地读书人少,教员极为缺乏;文具教材不够充分的供给。由于这些原因,使边区教育不能更迅速的发展,同时质量的提高还落后于数量的发展。今后为了求得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普及,教育厅特规定三十年度边区教育工作的中心是:一方面加强师范教育,培植足够的师资;另方面广泛的推行新文字教育,以扫除文盲。
  (民国三十年六月五日《解放日报》)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