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国通史简编》是怎样写成的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


  通史简编中吸收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它从“甲骨钟鼎、经传诸子、史书地志、小说笔记、哲学宗教、诗文考证、歌谣戏曲,……这广泛纷乱的大堆材料中去寻找(见通史简编序)原料。就材料的丰富来讲,的确可说超过任何现有的中国历史教科书。
  过去中国历史课本的通病,在于引用材料时往往直接抄录原文,不加翻译、溶化,致使对中国的文言文素养较浅的读者见而生畏,不能卒读。通史简编的总编辑人范文澜同志,曾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把所引用的比较难深一点的材料都翻译成通行的白话文,以减少读者在文字上所遇到的困难,而增加阅读的兴趣。
  譬如在本书上册二四页上,有着这样的话:
  “盘庚训告众民说:你们不听我话,天上的先王要忿怒,说,你们为什么不顺从我的小孙子。你们的祖先,都请求先王,大大降刑给你们,把你们杀绝,不留种子。”
  这是很明白的晓畅,生动易读的,但在《尚书》《盘庚篇》的原文上,却是这样诘倨拗牙的文字。
  “盘庚乃登进厥民,曰、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先后丕降与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孙有比、……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刑子朕孙、……我乃劓歼灭之、无遗育、”
  象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因篇幅关系,不一一列举。
  因为枯燥的历史材料的叙述,往往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在行文中不时插用些生动可笑的故事、如:
  “山东策士聚在赵国谋攻秦。秦相魏冉说不妨事。秦和策士没有怨仇,他们无非谋自己的富贵,所以议攻秦。好比狗,有卧的、有起的、有走的、有立的、彼此没有斗意,投下一块骨头,立刻争夺起来了。”(六五页)
  这不简单是个笑话,笑话的后面隐藏着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士的本色。在秦王听了魏冉的话以后,费了三千金,便使赵国的策士象恶狗一样彼此厮斗争夺起来了。
  又如二三四页上说:
  “俊臣问兴,囚犯不承,当用何法。兴说,这很容易。取大瓮四面烧红炭,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如法布置,起立道,奉旨讯兄,请兄入瓮。”
  特务人员用酷刑对待人民,不料这种酷刑就要落在自己的头上,而执刑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同行兄弟。
  过去中国的史学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那便是好古——喜欢古代史(春秋以前),不高兴研究近古史及近代史(隋唐以后)。他们之中,有不少人主张并进行“书不读秦汉以下。”用新方法研究中国史的学者,因任务与时间的关系,也多半把更多的精神照顾到古代史上,很少涉足于近代史。因此便造成几本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中的头大脚轻的毛病。这是一种不良倾向。研究历史的目的既然主要的在认识中国,帮助目前的革命实践。在这种意义上,近古代史的重要性便远过于古代史,近世史的重要性更远过于古史。
  通史简编力改了这个毛病,秦以前的二千多年的历史,它只给了八分之一(只就已写出的两册来说)的篇幅,而隋唐以后至鸦片战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却给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它给与近代史有关的封建社会后半期的历史以比较详细的叙述,比较大的比重来阐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状况,这是完全应该的。在写作的计划中,将以整个的一册给予鸦片战争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那将使完整的中国通史取得了一个新的面貌。
  在行文上,通史简编力求其简练。极力避免空洞的议论,和无味的篇章,只求其能表达出历史事变的真象。可说每一句话,都有出处,都有所指,有时一句话的出处不只一个,有时几个字里便包含着两种以上的不同意思。例如叙述到战国末年,山东诸国为秦所灭的原因时,说:
  “山东各国互相猜忌,不能合纵,供养食客,浪费资财,固然是灭亡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下府民众,在水深火热的境遇里,不能生活下去”。(六九页)简短的五十余字,包括了丰富的史实,并说明了山东诸国灭亡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山东诸国的互相猜忌,互相斗争,是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整个战国时代的一百八十余年的历史,充满了山东诸国互相厮杀的无数血腥事实。各国统治者间的利害冲突,为秦所乘,使他们互相团结西御强敌的良策——合纵,只三年便告破产。那些统治者,以他们从人民身上剥削来的脂膏的一部分,供养一些鼓唇弄舌的寄生人物——士,希图他们为自己划策,为自己扬名,作自己政治斗争上的爪牙。其实这些所谓士,却都是些寡廉鲜耻的吹牛大家,在主子有钱有势时,都象狗一样的寄生门下,一旦主子失势了,他们便作鸟兽散,投靠到他人——有时是原来的主子的敌人怀抱里。由于山东诸国的剧烈战争,由于其统治者对民众的加紧压迫、剥削,使得其人民流离失所,发出“吾及汝偕亡”的喊声,这便给西陲的强秦造成东下取天下的物质基础。
  文字的简明是通史简编在写作上的特点,但这并不是说,句句准确,字字恰当。由于写作的仓促,某些辞句上的疏忽仍是在所不免的。
  通史简编的写作方针及其特点,大体便是如此。
  那么,是否这本书就非常完美、毫无缺点了呢?在现代中国的史学水平下,又受了种种客观条件——现有些必要的参考书不易找到,没有机会同全国的史学家广泛的交换意见等等……的限制,再加上编者们学历、时间的缺乏,致使这本书还有很多不能尽满人意的地方。
  在经济史的材料上,里面收集得不够充分,尤其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材料,颇感欠缺。这一方面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各项著作(它们的作者都是士大夫),对于这种“形而下”的东西记载较少,钩沉淘金的功夫不易做,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的学者们在整理这项材料上临阵脱逃,使我们无从利用他们的成果。同时编者们的才学不逮,当然也不能不在这个缺点的形成上,加了一个法码,假使我们把讲文化的各章与讲经济的各节对比起来阅读,便会感觉到前者生动充实,后者略显贫乏与晦涩。
  其次,材料的充实是这本书的一个特点,也正因为太珍惜材料,致使在其取舍排比上留下了遗憾。有些地方,不免把各项材料一视同仁,无分轩轾的应用起来,应该强调的材料未曾强调,无关重要的材料又不忍割爱,这就造成了某些叙述的略现杂乱,读起来一时不容易得到要领。这种现象,在财政经济各节中较为显著。
  由于顾虑到印刷与制版的困难,全书中没有一张图表——如历代疆域图,户口统计表,田亩统计表,大事年表等等。因此减少了这本书的明确性,减低了读者的兴趣。好在这个缺点已有了补救的办法,不久将有配合通史简编的《中西历史大事年表》补助读物的出版。
  由于顾虑到这本书的读者没有时间翻阅中国旧史料作参考,同时又受到字数及印刷条件的限制,因此,没有把原引材料附进去,也没有在每编每章后列举参考书。这对于想依据这本著作作加深的、专门研究的人,当然有很多不方便。
  除了上述的缺点以外,本书其他不能满意的地方一定还有,希望国内外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们,朋友们,不吝赐予批评指正,使本书得以更加完备,并且以共同的努力把中国史学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金灿然
  (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十四日《解放日报》)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