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甘宁边区政府指示(产字第四号)


  (民国三十七年七月八日)
  事由:关于恢复老区国民教育工作由。
  各专员、县(市)长:
  (一)边区国民教育,历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倡导与广大人民的支持下,曾不断发展。完小毕业学生百分之四十以上参加了边区工作,成为区乡干部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解放战争中完小学生参军参战者,为数亦复不少,对保卫边区和支援前线,均有不少贡献。但自蒋胡马匪军大举进犯边区以后,各级学校的设备几被破坏无遗;加以普遍灾荒,群众无力送子弟入学,边区国民教育遂大部陷于停顿状态。目前解放战争已移至蒋管区进行,老区绝大多数县份已不受战争的直接影响,且夏收以后,灾荒亦将逐渐消除,恢复文教建设的条件已渐次具备。为了加紧教育革命的后一代,培养地方初级干部或预备干部,今年暑期以后各县必须根据需要和可能条件,有计划的逐渐恢复学校及必要的社教组织。
  (二)恢复国民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完小。老区各县应集中力量办好一个或几个完小。初级小学应依据民办公助方针,在可能条件下,逐渐的恢复或创办,原有公办的普小,如因财政困难与干部缺乏,一时无法恢复者,可视学校基础和群众力量逐渐转为民办,以期做到初小一律交由民办。民办小学仍应根据群众的自愿与需要,以重质不重量为原则,要防止贪图数量而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也要反对借口困难而采取自流放任的态度。各级政府应利用一切可能劝导群众自动起来办学,既经开办之后,又要注意领导,经常巡视检查,帮助改进业务,解决具体困难。区署应有重点的选择一个地点适中、基础较好、学生较多的初小加强领导,多予帮助,使它成为本区初小的中心,起核心示范的作用。
  社会教育以学校和民教馆为据点去开展,原有各城镇之民教馆,应尽可能地设法恢复。民教馆及学校均应根据群众的需要附设半日学校或夜校,识字组或读报组,黑板报或墙报,以群众现实生活中的生动材料,去提高群众的政治认识与文化水平。
  (三)无论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都应与战争生产及群众运动相结合。通过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去帮助发动群众,提高群众的支前热忱与生产情绪,并以此教育学生。任何使学校与群众脱节,教育与现实脱节的恶劣作风,必须坚决纠正。
  (四)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即三科组织),应根据工作的需要,分别予以恢复。除本府已明令恢复者外,其他各县在学校发展至十五处以上时,亦宜即行恢复,以便加强领导。专署及县三科是具体执行文教政策,推动文教工作的枢纽,须经常巡视、检查,指导业务,反映情况,总结经验。嗣后各县三科长的调动必须通知教育厅,完小校长的调动必须通知专署。
  (五)原任教员,由于战争的需要,多被调作其他工作,目前教育干部极感缺乏,教育厅虽积极设法筹调,但只能照顾帮助新区,老区原则上应自行解决。应将战争中疏散回家的小学教员,休学的中学生,年龄较大程度较好的完小高年级生集中加以短期训练后使用。边境地区还可吸收外来进步的知识分子。各级领导应加强对教育干部的关怀与教育,经常在工作上帮助他们,在政治上提高他们,多给阅读有关的文件和参加有关的会议。各级负责同志,应将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重要业务之一,定期讨论研究,加强领导,纠正对教育工作忽视或领导不正常的现象。
  (六)教职员待遇决定普遍实行薪金制。但因目前边区仍处在战争和灾荒的环境,尚难恢复到战前的标准。各地小学教员的薪米临时规定如下:
  绥德分区每人每月小米三斗,延属、三边、陇东小米三斗五升,关中老区麦子四斗五升,校长、主任可酌量增加三、五升,以重职责。民教馆、图书馆职员与小学教员同等待遇。以上标准只是一般规定,各分区还可根据各县不同情况在以上原则下加以伸缩。凡工作有成绩家庭十分困难者,可斟酌情形予以救济。
  (七)目前边区一切财力、物力仍以支援前线为主。为了不加重人民的负担,各项行政经费应力求紧缩。学校设备暂维现状,停止一切修建。完小和民教馆的经费,各县应按可能恢复的数量及开支标准提出精确预算呈报边府,经核准后在征粮时附加征收。初小经费一律以群众自筹为原则,政府只能在十分必要时酌予补助。
  (八)教育厅过去编印的教材,战争中已全部损失,现正重编赶印中。因纸张印刷等条件的困难,下半年仍难全部供给,估计开学前可以印出的有初级国语六册,补充教材一册,高级国语四册,补充教材一册,史地一、二、三册。算术、自然可选教育厅以前所编之旧课本,高小公民,初小常识等,可从群众日报及各分区报纸上自行取材编选,但须经县府审查。
  以上指示各点,希即研究执行,并将执行情形报告本府。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