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黄龙分区中等学校工作的指示


  (民国三十七年)
  一、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黄龙新区学校教育的指示颁发后,获得了新区广大青年学生与教育工作者的拥护和赞许。在此基础上,黄龙分区的中等学校多数已在政府领导及地方教育界人士的协助下,分别予以整理、恢复或合并开办。某些学校在短期内,已达到甚至超过原行人数,这个成绩是不小的,今后应进一步贯彻西北局指示的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办好业已恢复的学校,加紧团结和帮助当地教职员,加强学习领导,改进教育内容和方法,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觉悟程度,并继续恢复条件具备的学校,动员原有学生大部以至全部复学。
  二、为适应日益发展的西北情形,黄龙分区中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批具有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以补充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干部需要。在新学制未确定以前,学习期限暂时维持原状。各中学招生时,在学历及年龄上不必限制过严,使各完小毕业生及自学有成绩的穷苦青年,只要程度合格,即能得到充分的求学机会。各中学并可设立贫寒生补助金,以鼓励贫寒学生入学。各校明春均可增设春季始业班。为便于提高现任区乡干部与培养当前急需的各种干部,各校与当地政府可依据可能条件设立各种短期训练班。
  三、课程方面,凡含有反动内容的科目,应坚决取消(如公民)或改编(如国文、史、地),另设政治课。各种课程应以切合实际达到学用一致为目的。在启发多数学生及教职员觉悟的基础上,逐渐改进,避免单纯以行政命令办事的方式。初中必修课程确定为:国文、政治、数学、历史、地理、动植物、生理卫生、理化、音乐、美术。高中必修课程为:国文、政治、数学、历史、地理、生物、理化。初中新生不授英语,旧生及高中生可根据需要设英语选修课,此外,还应在课外进行适当的军事体育及生产劳动教育。为使课程学习能正常进行,学生的社会活动及生产劳动,每周不得超过六小时。除自习及选修课外,必修课每周上课时数初中以二十四至二十八小时,高中以二十至二十二小时为宜。每年上课时数不得少于三十八周。师范学校的课程除二、三学年增设切合实际需要的业务课外,基本上与中学同。各科教员在正式授课外,还应切实的负责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作业及必要的讨论,并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思想状况,以便不断地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学生应着重个人学习,辅以集体研究、互相帮助,讨论会应限于有关思想教育的课程,每周以一次为限。
  四、在学校组织上,应改变教务处与训育处分立现象,统一设立教育与事务两处。校务会议为校长直接领导的学校最高行政会议,由校长、主任、教职员代表组成,并吸收学生会代表参加。另设干部学习委员会,以组织和领导教职员的政治业务学习,(学委会正副主任由正副校长或教育主任兼任,其他委员均由民主选举)。组织经费稽核委员会,以实现经济民主,改进学校生活:各校均应组织学生会,团结全校学生,实行民主自治,组织与推动各班学习,协助行政上把学校办好。学生会之成立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经民主选举,领导上则应经常给予帮助和指导。
  五、黄龙分区一般青年学生,对于国民党统治的贪污腐化、丧权辱国、欺压人民与残害青年等罪行,是深为痛恨的。解放以前,他们经常受到失学和失业的威胁,迫切要求进步。且其中大部分是劳动人民的子弟,作风朴素,有劳动习惯。但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敌人的欺骗宣传与奴化教育,及封建落后的社会与家庭影响,因而存在着许多错误观点与落后意识。学校领导者必须针对他们的特点,加强思想教育,逐渐地纠正其错误认识,建立为人民服务的革命观点、群众观点、及劳动观点,养成实事求是,艰苦朴素,虚心学习,自动自治,自我批评及遵守纪律的学风。进行思想教育时,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实践,根据其觉悟程度,运用自由争辩、民主讨论、耐心说服等方式,逐渐提高。注意防止急性病及自流偏向。
  六、黄龙分区各校主要依靠当地教职员开展工作的方针是必要和正确的。大多数教职员对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与奴化教育不满,愿在民主政府领导下,参加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事业。因此领导上对他们应加紧团结、放手使用;在工作中诚恳耐心地予以帮助,使他们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便逐渐地成为健全的新教育工作者。今后并应继续吸收那些可以参加而尚未参加工作的当地知识分子共同建设学校,设法争取那些因不明情况成其它顾虑而跑到敌区去的教员回来任教。
  七、中等学校的方针、学制、课程。编制及主要干部的配备,由本府决定。其他日常工作,责成专署负责领导,离开专署较远的学校可委托所在地的县政府指导。专署应定期召开会议,检查和研究中等学校工作,并注意着重办好一两个学校,取得经验,推动、改进其他学校。
  以上指示,务望切实研究执行,并将执行情形,随时报告教育厅。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