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边区工业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邓发


  (1944年5月18日)
  一九三七年以前,在陕甘宁边区是差不多没有工厂的,除掉吃的是靠农民拿锄头挖地以外,其余穿衣问题及日常用品等大都靠外买来,以后顽固派实行封锁政策,企图困死我们,逼得我们动手建设自己的工业。党中央在一九四〇年即提出争取工业品半自给的口号,到一九四一年更进一步提出“我们工业品要从半自给过渡到完全自给”,做为奋斗目标。六年来,由于西北局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以及我们许多工程师,厂长和工人的努力,我们已经建设起大、小工厂七、八十个了,我们把经济落后的边区逐渐变为富裕的地区。这里有各种工业原料,如羊毛、棉花、石油、盐、煤、铁,在世界上能找到这样小的幅员而又能有这样齐全的出产的地方吗?我们应当尽量地利用自己的资源,人力和已有的经验,为质量好,产量高,成本低而斗争,以成绩发展我们的工业,以便完成高岗同志今天所指出的:“为工业品全面自给而斗争”的任务。
  关于这些方面的问题供大家参考与讨论
  一、关于公营工厂的管理与领导问题
  公营工厂是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即三三制政权所公有的革命财产。这种财产是经过无数艰苦的斗争才建立起来的。它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同时是为了适应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繁荣,因此,它的利益同全体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一切职工都应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厂;都应珍贵这个财产,并努力经营这个财产,使之继续发展。其次,我们工业建设也要贯彻毛主席实事求是的精神,必须认识我们的工业是在经济、交通、技术等方面皆比较落后的农村环境中建设起来的,除了一、二工厂有部分机器装备以外,绝大部分还只是手工业作坊。因此,今天我们想建立近代最新式的大工厂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认识这一点,就会产生许多无谓的幻想和空洞的计划,就不能谈到管理和领导工厂的问题。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工厂呢?
  第一,我们的工厂应该建立在全厂职工群众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厂长必须依靠支部和职工会去动员和组织职工的劳动热情,发扬职工的创造性,和提高职工爱护工厂的责任心。我们有个别工厂的一些管理人员不了解这一点,想单靠工资的办法来刺激生产,结果工人的工资虽拿得比别的工厂工人多,但是,工人依然不安心。可见那种办法在我们这里作用是不大的。
  第二,必须实行工厂领导一元化。过去“三权鼎立”的现象,经过工厂联席会议之后已被克服了。但在实行一元化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偏向;或者把民主作风也取消了,厂务会议也不开了,厂长就坐在房子里什么也不管,只下命令,甚至有些厂长竟把工会主任当成通讯员,把支部书记当成了多余的东西,他一个人代替了支部和职工会的工作,于是就产生了官僚主义,或者在一元化之后,有个别的支书和工会主任把责任都推到厂长一个人身上,自己就不负责任。在一元化之下,应该适当运用民主,但民主作风又绝不是取消一元化的领导,或极端民主化。厂长是一厂之长,要能够掌握全厂,集中领导,但不能因一元化而“化”到发展官僚主义,在这里,厂长、支部、工会三者应统一步调,为了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减低成本而奋斗。
  第三,公营工厂必须贯彻企业化的方针,反对机关化。去年工厂联席会议以前,工厂中非生产人员占人数百分之十七点五——四十五,而今年已减到百分之十四——三十五了,这是一个进步。但工厂中从厂长,技师,科长,组长到工人的多级制仍然存在。非生产人员所占比例还很大,还完全不适合于企业化的方针,比如新华化学厂只有五十七个工人,而管理人员就占了二十二个,安塞枣湾工厂五十八个工人,而非生产人员就占了十一个,其他工厂的非生产人员也不少。这样广大的组织,一定影响到管理费用的开支而增加成本,而且因为人多和管理的多级制,还会产生官僚主义。现在我们提出两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如中管局的实验工厂,厂长兼支书,又直接参加染布;副厂长兼工会主任,又直接参加木工,生产管理员一人(主要是修机子和修布),会计一人兼染布,保管一人兼染布,统计收发员和生活管理员由工人兼,每月给他们一点补助,除火伕,马伕,种菜的各一人不计外,则全厂三十九个职工,管理人员只有两个半。
  如新华化学厂,这次我与该厂厂长研究结果,准备这样改造,把原有的采买运输人员划出去,办一个供销合作社。修理组的人也抽出去,工厂中要修的东西包出去,帮助他们资本,他们可以在不修工厂东西的时候,自己做买卖,留在工厂里的工人则采取全面工资制。另外,工厂还可以向合作社投资,工人也投资生产合作社,给工人分红,原来的工务科长直接参加肥皂组的生产,工务科长由厂长自己兼,原来的统计员和技术员也去参加生产,其他如原料保管,杂务采买等由一人担任,结果,只有二个半人就执行了。我看这样做一面可以减少非生产的人员,另一方面,依靠合作社的分红办法,又可以把工人的生产情绪提高。
  这两个例子,各位厂长可以考虑一下,你们工厂的组织机构如何更进一步的改进。在组织上来一个革命,才可以打破工厂机关化的毛病。
  第四,厂长必须掌握技术和必须熟悉本厂各个生产过程,化学厂的厂长对于熬碱的办法只注意两次,就使熬碱的产量增加至三分之一以上,同时由于他熟悉了各个生产过程,而能精密的调剂劳动力,就提高了产量。所以我们的厂长就必须学习本身的业务,自己不懂得就应该向技师,向工人学习。我想只要肯去钻,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第五,各厂必须建立必要的制度和劳动纪律。纬华毛厂虽有十四种成文的制度,但不顶事。有些工厂应该有的制度却未建立起来,或有而未切实执行。我看现在各厂应建立下列几种制度,一、原料成品的收发、保管、统计制度与工厂动产与不动产的盘存制度。以前因为种制度或没有这有而不健全,于是就缺乏精确计算,所以有些厂就突然没有原料而停工。这一笔损失是相当大的。二、每月产量、质量情况的统计与验收制度。有了这样一个制度,才能看出上月与下月产量,质量的区别,才可以使质量改进,产量提高。三、不论工厂大小都应该工房规则与劳动纪律及奖惩制度,如果这几种制度不建立,工厂就管理不好。制度不在多,而在经常检查,力求贯彻。所以厂内各种制度,特别是关于工厂经济核算的制度(包括会计和统计,原料收购和成品推销的现金出纳以及工厂基金的盘存等),厂长必须亲自掌握,而不能完全依靠会计,否则厂长管理生产就等于盲目的。就无法订出生产计划和指导全部生产过程。同时,各种制度应向职工作深入解释,甚至当识字课上,使每个职工自觉遵守,成为全体职工的共同意志,共同思想,如果实行这样的管理领导,我们公营工厂就会办得更好些。
  二、关于赵占魁运动问题
  赵占魁运动,开始虽然是由少数先进职工参加和自上而下的发动,但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运动了,在我们各个工业部门都产生了好多象赵占魁一样的劳动英雄,而且在生产中已收到了得显著成效。
  这种成效主要表现在职工中建立了新的劳动态度。去年工厂联席会议以后,产量增加百分之三十至五十,甚至个别工厂增加到百分之一百五十,有不少工人把自己的技术和发明奉献于工厂(如曹国兴、范明谦、柳云贵),自动的为工厂节省原料(如刘考生,袁广发,桂肇基等),他们完全以新的态度对待新民主主义公营工厂的劳动,把工厂看做是工人自己的家庭。但在这些成绩中,我们同时看到运动本身还包含着很多毛病的缺点,例如交通工厂在赵占魁运动开始,大家都订出了计划,但是领导上对工人订出的计划不看、不研究,也不帮助工人改正就贴到墙上,结果就被大风吹跑了,也就算了。为什么他们领导上是这样的不负责任呢?原因是官僚主义在那里作怪和三个厂长互相闹个人的磨擦,这样,怎样能领导工人呢?再比如在纬华毛厂,我曾找了一些工人来谈话,他们说:“我们是想搞好的,但是领导上不行”。他们说厂长有些事务主义,整天东跑西跑,支部书记开口就骂人,你们看,这样的领导怎么能够提高工人的劳动热忱呢?茶坊工厂的领导上也有官僚主义,故未把赵占魁运动做好。你说它完全失败吗?也不是,工人还是在那里努力的干,但没有成为全厂职工的群众运动,既使有一般性的计划也缺乏具体的检查。此外,各厂还没有把老工人的技术和青年工人的革命热情结合起来。一些老的技术工人还没有参加到这个运动中,或者是参加得很迟,如果我们把他们结合起来,那就了不起了,中央印刷厂现在懂得了这个道理了,他们的新老工人现在结合起来了,他们的赵占魁运动就能开展的比较好,而且能够坚持下去。
  现在赵占魁运动已经从各厂内部自下而上的发动起来了,在各厂是一种带着普遍于全厂的群众性运动。这是由于去年工厂联席会议以后,工厂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工作和整风运动,跟着又来了抢救运动,某些两条心的人也被清查出来了,广大群众思想上、政治上提高了一步。再加上我们原来的一部分积极分子做为赵占魁运动的骨干,这样配合起来,赵占魁运动的开展就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了。
  赵占魁运动按其性质来说,就是建立新的劳动态度,发扬工人阶级的集体创造性,提高其生产热情和互助团结的劳动英雄运动,目的就是为了改进质量,提高质量,减低成本,同时使全体职工的立场观点弄得更加明确,使之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各方面都更提高一步。
  我们既然都是无产阶级,为什么还要谈立场观点呢?因为在无产阶级中(特别是刚从农村到工厂来的新工人中)也有很多不干净的东西。无产阶级中也有小资产阶级的意识,有个人主义、经济主义、行会主义,以及保守观念,封建思想等等。如在我们的茶坊工厂中还有“拜把子”一类的“友情”,这不是封建思想吗?只计较工资待遇,不积极生产,不是经济主义吗?保守技术,不肯教人,不是行会主义吗?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是个人主义吗?因此工人阶级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中,不仅要克服上述落后思想,而且要建设新的思想。
  有的同志说:“我们做工的有什么出路呢?”我说,无产阶级是最有前途,最有生命的。这些,马克思主义都说得很清楚,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就是相信我们无产阶级远大的前途。你的技术发展了,有了本领,你就可以当工业建设的本领,你就可以当工业建设的干部。在座的吴生秀,祝志澄,金直夫、孙云龙,张庆森等,他们原来都是一些普通工人,但现在都当了厂长、股长,而这次,又当了劳动英雄。我们的赵占魁同志,不是还当了边区政府的参议员吗?李平同志才二十二岁,就当过工会主任,支部书记,又是边区政府的参议员。除了苏联之外,旧社会中的工人能与我们生长在新民主主义政府下的工人相比吗?
  在这几天的讨论中,都提到如何使赵占魁运动坚持下去的问题,我想坚持下去必须有先决条件。
  首先就要进行新的劳动态度的教育和宣传。我们这里讲民主自由,我们工人也有权利管理政权。我们的经济制度是使人民大众有衣穿、有饭吃。我们职工一个月可以吃到二、三斤肉,每天一斤蔬菜,每月最少也可以领到几千元的工资,每年可穿三套新衣服,两三双鞋袜,我们工人在各方面都有了保证,我们不仅比大后方工人生活好,老实说,比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工人生活也要好一些。
  在文化教育上,我们不仅可以自由阅读书报,而且,自己办报纸、写墙报,许多不识字的,现在都能变成识字的了,我们还有各种各样的戏班子,还有各种球踢,有的工厂在礼拜六还跳舞,这样在战争环境中的工人生活,除掉苏联,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比得上呢?总之,我们必须经常的用这些生动具体的事实来教育职工,只有使他们在思想上更提高一步,赵占魁运动的坚持,才有可能。
  其次,必须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形式,因为各厂坚持运动的客观条件具备了。所谓内部的条件,就是现在各产业部门都有了自己的劳动英雄,我们各厂的职工,便要向本厂的劳动英雄学习。但是,我们这样说,并不是改变了赵占魁运动的本质,因为赵占魁同志的那种坚定的立场,先公后私,舍己为人,不为个人打算的共产主义精神却始终如一。比如,当新闻记者访问赵占魁同志的时候,他说:“你不要写我一个人的成绩,你要先写我们股长(他那时是副股长)”;一批新学徒来了,他总要耐心的把他们教会,安置他们吃饭,睡觉,凡是新来的工人他都是这样周到的照护,当他在中央医院养病的时候,别人送他的慰劳品、钱,他都送给他同房的人了。我们劳动英雄和每个职工,不仅要在技术上,生产上学习赵占魁,而且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学习赵占魁同志革命的品质。否则就不算一个好的劳动英雄。
  第三,要坚持赵占魁运动,我们的厂长必须和群众打成一片,经常照顾群众的生活。过去一些厂长对于劳动英雄及工人的生活健康都照顾得不够。当然厂长感到没有问题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在赵占魁运动中,经过整风学习,抢救运动和保卫边区的动员,工人的情绪都非常的高涨,先进的工人虽然有些困难,但不好意思讲出来,某些落后分子害怕群众批评也不愿讲。因此我们厂长方面听到的也就是“没有问题”,不懂得从反面去替他们着想,从反面去发现问题。要知道,只有真正的去照顾他们,解决困难,并和群众生活打成一片,运动才能坚持下去。
  最后,必须把我们现有的劳动英雄提高一步,使之成为坚持运动的有力骨干,首先要注意使他们的先锋不要脱离群众,劳动英雄要做火车头,后面就一定要有一大串车厢,倘若火车头和车厢脱离,那就很危险。因此我们对劳动英雄有两种要求:第一,你们应成为厂长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厂长就经过你们去联系群众;第二,你们在群众中间要成为团结群众的中间骨干,生产中的模范。努力做到这两点,我们的运动才能成为全面的,才能继续坚持下去。
  三、关于质量与技术问题
  关于质量问题,大家讨论了很久,昨天贺龙同志也指出生产品质量很差。这个问题对公营工厂全体职工,应当立即发出警号。
  我们的质量差,固然与原料的好坏有关,但我们不可把质量不好的原因全部推到客观原因上,或者推到计件工资制度本身,而应当以自我批评的精神来检讨我们工作中的弱点。比如,难民工人每次生产突击,浆纱的总是要出毛病,浆纱不好,就影响上机子,但是如果纱纺的不好,就是浆纱怎样好也不行。还有因为过分强调节省。也会影响质量,比如浆纱的过分节省面粉,那浆出来的纱就没有劲了。一寸长的纱头也织进去,结果布面上的纱头就很多。其他造纸,被服等生产过程也有同样的毛病。至于计件工资制本身是好的,但在执行中领导上只注意到数量标准,于是,工人在生产上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还有我们的熟练工人太少,三个月的学徒就称师傅。比如鞋子,现在做的是“礼拜鞋”,过去做的是“抗战鞋”,过去的厂长是他,现在的厂长还是他,为什么越做越坏呢?这就是上述的原因。最后还有上级机关常常给予超过工厂力所能及的任务,限定在一定的时期完成,于是他们就只好一个月两个月,白天黑夜的赶,这样突击出来的东西,质量一定不好。
  那末,今后应该怎样把质量搞好呢?
  首先对于原料的收购应加以选择,比如买羊油要把他的包打开来看,看洋油中包了水和砂子没有?买棉花看看是否受过潮湿和纤维的长短如何?羊毛也应该看它淋过盐水和掺杂过砂土没有,买马兰草也要看看是否掺有杂草。又如做鞋也不应把坏布选出做鞋面用。若是坏的原料就不要购买和采用。同时原料收购进来要注意负责保管,比如供销站中的棉花,就不应该让它在露天被雨淋。
  第二,要严格地规定各个生产过程的标准,比如纺织厂要从纺纱,倒纱,浆纱……一直到织布;如造纸的煮料,碾浆,捞纸,晒纸各个生产过程都要规定出严格的标准,如果不合标准的产品我们就不收,或者放在一起叫做劣等产品,对于我们公家是一笔极大的浪费,各厂应依照各个制造过程所规定的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查。
  第三,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工厂,要防止单纯追逐数量,不管质量的偏向,但要提高质量就可能影响到原来产量,因而就会影响到工人的工资收入,因此各厂必须根据工人一定质量下的产量情况,根据现行工资标准,重新估计工资,以免影响工人的工资收入。
  第四,要反对质量不负责任的态度,在职工中要进行思想斗争和政治教育,要使全体职工懂得,提高质量本身就是严重的政治斗争。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故意把坏布卖给我们,但是我们的布还抵不上人家的坏布,老百姓宁愿要人家的,而不要我们的,就无法抵制人家的坏货倾销,而我们的现金就要外流。因此只有提高质量,才可以反对别人的劣货倾销政策,争取出入口的平衡,稳定金融和物价,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工业上的自给自足。
  第五,改进质量就必须提高技术,首先要号召技术工人教会学徒,号召学徒迅速掌握技术。比如中央印刷厂,过去捡字一千字中错七、八个字,现在减少了,只有三个到四个。又如难民工厂这次在陈列室中的布比别人差,他们不服气,工务科长袁广发同志就亲自上机子织了一匹好布送来,这样的布起码能穿二年。这就说明掌握技术对于改进质量的重大作用。
  那末如何使我们在技术上提高一步呢?我想第一要求我们的工程师及全体职工发扬最大的积极性和最高的创造精神。比如我们的工程师沈鸿,钱志道,林华等及许多职工都抱有这种精神,例如铁厂许兴同志及那里的工人为了完成炼铁任务,他们曾抱着这样的决心:“铁炼不出来,我死也死在这里!”这种精神是令人钦佩的。此外还有很多这样的同志,他们成为发展边区工业的标杆和核心。只要我们大家努力,今后象这样的创造与发明一定会更多的。
  第二,要求我们一切技术人员面向实际。过去一些人脱离实际,单靠在书本上想出许多计划,结果闹了不少的笑话。但我们也有许多从实际出发的例子,比如沈鸿同志对机器的制造,林华同志利用边区代用原料制玻璃和华寿俊同志所造的那种纸——种叫它做道林纸吧。如果根据书本上所讲的,我们边区就没有那就原料,但是他利用了边区可能找到的原料,结果就把这种纸造出来了。以后又感到没有压纸机,但经过我们的沈鸿同志、钱志道同志、李强同志大家研究,也就把压纸机造出来了。这说明我们的主观愿望必须建筑在现实的基础上,技术才能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第三,要把科学家的技术知识和工人群众的创造性结合起来,一切科学理论知识,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出的规律,一切有技术知识的,切不可轻视工人群众的创造力量。我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是华北化学厂有一次熬肥皂,不知怎的,一锅肥皂都起了很大的油花,不能凝固,大家都没有办法,技师也瞪眼,但听说此时有一个学徒看见了,马上决定加×于锅中,肥皂就立刻变成糊状了,这一位学徒在这一点上就要比我们的技师高明。再如皮革厂的柳云贵同志,他们用树丸子代替丹宁,最初技师说他是“乱弹琴”,以后他终于试验成功了。但我并不是说每一个工人都比工程师科学家高明,只是说工人必须认识自己的经验,还只是经验,没有加以科学的整理,还没有条理化,因此,工人对于工程师一定要采取学习的态度,使自己的经验通过工程师而变成理论,更提高一步;同时要工程师重视工人的实际经验。因此,工人与工程师的知识和经验,要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第四,要打破技术上的保守观念。现在我们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之间或多或少还存在着这种现象。你是那一门技术,我是这一门技术,你不懂我这一门技术我就看不起你。工厂中有个别的师傅,他的技术就不肯教人,自己本领怕别人看见学去了。因为他们原来生长在资产阶级的社会里,要靠技术吃饭,他们有多大的本领,就可以拿多大的工资,他们如果把本领让别人学去了,自己的饭碗就不保险了。所以这种保守技术的行会思想和宗派观念是在资产阶级的剥削制度下造成的。不仅如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当科学满足资本家的私人欲望之后,他们还毁灭文明,垄断科学。比如维也纳的一位博士叫宾高,他发明了一种“永用火柴”,一根火柴可以用一百次,但是被瑞士一个叫克鲁格的火柴资本家把他发明的计划全部收买去毁灭了,因为克鲁格知道,有了这种火柴,他的火柴公司就要关门。但在我们边区对于任何一种发明或创造,绝不会产生毁灭的现象,而且我们需要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时一样的群众创造和发明。他们为熄灭迈得普“五十四号”油井的大火,为了建设人造橡皮工业,曾把全国科学家及人民的创造力量都动员起来,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和全体职工的热情、智慧,都动员起来,大家把本领全部贡献给新民主主义建设,政府就会给予奖励,并保证你的生活,以至你子女的生活和出路。但是,对于某些不从实际出发的人,我们就须要请他改变一下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
  一切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都要把你们的本领拿出来——技术公开,熟练工人要把技术教会学徒,做厂长的一定要学习本厂的生产技术。让我们的科学知识与工人群众的创造性结合起来。让我们依靠广大群众自觉的创造精神,来提高和改进我们的技术。只有把我们的技术提高,我们产品的质量才能有保证得到改进!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选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