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号召一切工业技术人员回到工业战线上来

解放日报


  〔本报讯〕西北局,边区政府及留司于上月二十六日,借交际处举行技术人员座谈会,到会的有各厂工程师、技师沈鸿、陈振夏、钱志道、林华、尹希圣、朱次复、华寿俊等,及工业机关人员五十余人,李副主席、陈云、邓发、贺龙、贾拓夫、甘泗淇、高自立、李强、霍副厅长等亦出席。这一个很有意义的集会,是在热烈、融洽及对边区工业建设充满无限信心的气氛中进行的,会议上这一群创造边区工业有很大功绩的工程师、技师们,互相交换了经验,提出了克服困难改进技术的办法,而概括起来,其内容有三。
  第一,号召边区一切有工业技术和学习过工业的同志,回到工业部门中来,发起工业战线上的归队运动。沈鸿同志首先提出这个意见,他说他很早就感觉到,在边区有一批有工业技术知识的同志,他们的岗位不在工业部门,这种现象在目前提出工业品全面自给的时候,应该改过来,把这一批专门家吸收进来,我们的全面自给就有了更大的保证。屈伯传同志提出,请西北局做出决定,号召所有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参加到工业部门中来。刘向三同志也提出,在他们艰苦创办炼铁厂的过程当中,深感到技术人员的缺乏。这些意见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赞同,陈云、贺龙、贾拓夫、甘泗淇等同志,均认为应迅速集中专门技术人材分发到各部工厂中。陈云同志说:整风以后,绝大部分同志,轻视经济轻视生产的观点,已大大地减弱和消除了,因此现在我们有条件发出一切技术人员回到工业战线上来的号召。贺龙同志并主张马上调集一批专家,进行矿产研究工作。贾拓夫同志说:今后的工业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的问题,这是扩大我们工业阵容的基本条件,他提出了三个意见:一、登报号召所有技术人员参加工业生产;二、各个支部进行技术人员的调查工作;三、到会的工程师、技师把自己知道的技术人材登记起来。贾拓夫同志的意见提出后,全场上就纷纷地进行了登记工作。
  第二,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技术,增强效率,以保证两年边区工业品的全面自给。这个问题,大家发表的意见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项:一、抓紧现有生产工具加以改造,如朱次复、陈振夏等同志提出改造七七纺纱机,利用水力为动力。二、有计划的组织一批研究地质的同志,成立一开采队,规定一定任务,在边区境内进行铜矿银矿等考察工作。三、江泽民同志提出关于技术研究工作,应设专人负责,其方针为分散经营,集中讨论。
  第三,规定机器化学等工业部门主管机关,与纺织火柴等工业部门主管机关,在原料、技术的供给与配备上,要实行互助,尤其在原料上,要互相提出保证,确定时间,准时交货。会议上规定机器化学等工业部门主管机关,要供给出一定数量的氯酸钾、磷、胶、灰生铁、土熟铁、焦炭、蜡等原料。而纺织火柴等工业部门主管机关,则须帮助采购大批木炭,组织烘炉工人打铁,收集破铜,收买土硝等。这个办法实行以后,在原料的供给和配备上就可得到保证。
  除了上述而外,贺龙同志并提出每一类工业,都要创造出一个模范工厂,大家跟着他走,它是这类工业中的领袖厂。并说:我们现在对于工业产品的要求应该高一些,我们要求的纸,已不仅仅是印刷用的马兰草纸,那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还要出一些办公写字用的,象油光纸、晋恒纸那样的纸。我们要求的布,也不仅仅是大光厂和安寨枣湾织的好布,而要象民国五年出的那种爱国布,能够穿上个三、五年。我们要求的火柴,要超过外来的昆仑牌。甘泗淇同志说,在我们边区的工业建设中,原料的运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他提议运输合作社要与工业部门取得密切联系。其次他提出各机关应节省木炭,借给工业部门(记者按:最近有个别工厂因木炭缺乏而暂时停工)。李强同志说:今后的技术工作研究的重心,应放在自然科学院。最后沈鸿同志提议:对工业技术有兴趣的同志如果条件允许,也欢迎他们到工业部门中来,对于在技术发明和创造过程中,感到经济困难的,贷予互助金。
  会议自上午十时开始,到下午四时始毕,全体到会人员,均因会议的充实与成功感到兴奋,并坚信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及这次座谈会,边区的工业的面貌又将有一个新的改变。
  (《解放日报》1944年6月4日)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选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