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大事记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53、难民纺织工厂的建立和发展

雷云峰 张宏志


  (1938年—1941年)
  边区难民纺织工厂,原名陕甘宁边区难民毛织工厂。1938年8月,由边区民政厅筹备,创立于安塞县2区高桥镇,因交通不便而迁至延安西区川口。11月底,与陕甘宁边区难民棉织工厂合并而更名陕甘宁边区难民纺织工厂。1939年中旬,河防吃紧,为安全计,改迁志丹县永宁山。1941年7月,由永宁山复迁至安塞县2区段庄。
  难民纺织工厂的隶属关系,初创时归边区民政厅,后归边区建设厅。1939年12月底,隶属于中财部工业处。1940年lO月,又归属于边区建设厅工业局。
  难民纺织厂的创始人吴生秀(厂长)、袁光华(工务科长)、朱次复(技师),热心工业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工厂职工,群策群力,堪称创建难民纺织工厂的带头人,为抗战救国作出了贡献。
  难民纺织工厂有一套适合发展纺织工业生产的指挥、领导机构。设厂长、秘书、技师,辖棉织科、毛织科、弹纺科、制造部、延安办事处,总务科、人事处、会计科,保管科等生产机构和办事机构。科、处之下设股或组,组长由不脱产工人兼任。这个组织机构,一方面领导全厂职工进行生产;一方面尽力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建设、巩固和发展工厂。该厂1938年共有45人,1939年149人,1940年204人,1941年509人……。资金1938年不过万元,1939年7万元,1940年25万元,1941年70万元……。机器及其设备:1938年铁机4台,1941年铁机27台、木机18台,1943年铁机52台、木机15台。生产机器有织布机、织毯机、纺毛机、弹花机、毛巾机,袜子机、整经机、络纱机和缝纫机等。当时可以生产粗洋布、里子布、细洋布、土布、纱布、帆布、毛呢、冷布、色条布、斜纹布和毛毯等27种产品。
  难民纺织厂把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发展生产的重要环节,该工厂的建立和发展,对边区发展纺织工业起了倡导作用。它虽然只是边区纺织业的一部分,但却对保障边区军民衣着供给、实现丰衣足食、增强抗战实力、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李俊良)
  

陕甘宁边区大事记述/主编:雷云峰;副主编:张宏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