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人尽其材 材尽其用 (延安《解放日报》一九四三年一月七日社论)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编


  陕甘宁边区快要实行第三次简政了。许多干部将要离开原来职务,调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去。党政领导机关正在慎重计划,务使这些干部都能各得其所。这种精神,将要贯彻到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中去。
  按照党政领导机关的计划,整编以后,离开原有职务的干部,大部分是去加强下级工作,或者转入生产战线。为什么要把他们调去做这些工作?这些工作,对于目前整个边区工作来说,占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是首先要弄清楚的。
  为什么要派干部去加强下级工作呢?因为在边区整个工作中,区乡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过去党政领导机关有些政策未能得到正确的贯彻,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下级机关的力量还不够。现在边区正在根据整顿三风的精神,对于全部工作,进行彻底的改造。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加强下级机关。在路线规定之后,干部是决定一切的。边区在党中央和西北局的领导之下,改造工作的正确路线和政策,已经规定了。余下的事情,就是加强下级机关的干部,以保证这个正确路线和政策的彻底执行,并使其深入到民众中间去。由此可见,派干部去加强下级工作,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了。
  为什么要转入生产战线呢?因为生产是今天陕甘宁边区一切工作的中心。边区本来是经济落后的地方。日寇的经济封锁,更增加了我们的困难。抗战是处在接近胜利的严重困难时期。要保证军民的供给,必须增加生产。要加强教育,必须增加生产。要支持抗战,准备反攻,更必须增加生产。只有生产工作做得好,一切事业才有顺利进行的条件。由此可见,派干部转入生产战线,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任务了。
  懂得了加强下级工作和转入生产战线的意义,就决不会有什么“吃不开”的感觉。因为新的岗位,对革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因此,对个人来说,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每个党员,除了党的事业外,无所谓个人的事业,除了党的利益外,无所谓个人的利益。党按照革命的需要,把一个同志派到一定的岗位上去,只要他自己能对革命尽最大的努力,那就是个人最大的愉快和安慰。
  党政领导机关对于干部慎重处理的计划,是从我们的党和政府对于干部一贯的爱护和培养的精神而来的。干部是党最宝贵的资本。无论他在什么岗位上,党和政府都是器重他、培植他的。在精简过程中,各级党政机关必然要根据领导机关的计划,使每个干部各得其所。分配工作时,要细心考虑,使新的职务,适合于干部的才能和志趣。同时,要耐心的说明工作的情况,和进行工作的办法。对于干部的各种困难,则要尽一切可能,设法解决。需要休养的,帮助他解决医药问题。缺乏农具种籽的,则帮助他解决农具种籽。有些干部的家庭因劳动力缺乏,因此有特殊的困难,则要按具体情形,予以适当的帮助。有些干部回家务农的,乡村党的组织要和他经常发生联系,并且分配他适当的工作,使他能够不断进步。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简政中,在干部处理的问题上,我们已有许多好的经验和模范的例子。拿延安县来说吧。有一位同志是“南梁时代”的老战士,当过团委组织科长,第二次简政时,决定回家生产,现在担任乡的支书。他对党的调动很满意。他说:“以前在区上工作搞不大好,现在就搞得不坏。家里的生活,也比以前好了。”别的被派去加强下级工作的干部也说:“现在工作要做得更好,党和政府的工作,不能象从前一把抓了。老一套的办法是不够了。我们需要更好的学习。”这些模范的例子,在全边区,可以举出很多。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干部自己对于工作有正确的了解;另一方面,党政机关对于他们的处理,是慎重的、恰当的。这些经验和模范,在第三次简政中将传播到每个部门的工作中去。边区党政领导机关慎重处理干部的计划,必能得到正确的执行。每个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必能作到人尽其材,材尽其用。
  

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编.-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