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北革命根据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回忆录——忆红一支队和红二支队

张毅忱

 
  (一)
  1931年8月至1932年6月,我受中共陕北特委(以下简称特委)的委派,到国民党八十六师(井岳秀)二五八旅(刘润民)五一五团(姜梅生)第二营(万启才)七连(阎平义)做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8月初,二营部和五、七两个连,由绥德县城调驻横山县城,我随军进了横山县城。敌军调动,名义上是加强横山防务,维护地方治安,实际上是堵击、“围剿”我晋西游击队由山西进入陕北,和防范大惯匪杨候小部窜犯定边、靖边、横山等县扰乱社会治安。
  那时,做党的秘密工作,组织纪律要求是很严的,特别是对在敌人军队中工作的党员要求更加严格,只许单线联系。我在横山县城的秘密联络人是旧城南关中药铺的鲁鸿业(是鲁学曾又名鲁贲的叔父),通过他与横山党组织和特委联系。
  1932年春节后不久,特委书记赵伯平(代号老康)、组织部长毕维周来横山县检查工作。鸿业当即通知我到鲁贲(鲁贲是共青团特委负责人之一)家里去向赵伯平、毕维周等汇报工作。根据封建军阀、地主豪绅任意派粮摊款,人民重负层层苛捐杂税,生活极为贫困,到处怨声载道的情况,经特委研究,决定在横山县响水堡、波罗等地发动和领导一次规模较大的群众抗捐税斗争和交农具的斗争(主要是种大烟税和田赋),并指示我配合行动,报告敌人的动态。会后赵、毕、鲁都离开了横山县。
  农历四五月间,鲁贲回来了。在特委部署和鲁贲的直接指导下,很快发动波罗、响水等地的两三千群众,参加了反对军阀官僚、反对土豪劣绅、反对苛捐杂税的斗争。愤怒的群众高呼口号,手持各种农具从四面八方涌来,包围了响水堡城,国民党县长裘洁忱等也被包围在城里的区公所内。在群众斗争的威慑下,敌人非常恐惧,害怕群众把敌县长打死。即派敌二营七连前往响水堡,镇压群众斗争,解救敌县长出围。我随敌军到了响水堡之后,立即秘密的见了响水堡完小校长曹某某(共产党员,名字已忘),同他谈了敌军来响水堡的任务是解围救出裘县长等回横山县城。敌军一到响水堡城外,立即准备架设云梯强攻,数千群众面对全副武装的敌人,英勇无畏,利用城上的砖头、石头打,顿时,喊声震天。同时,义正词严地提出三项要求作为撤离的条件:
  一、要求县政府立即减免田赋粮款。
  二、要求立即释放被关押的几名欠田赋税款的群众。
  三、要求军队立即撤离响水堡。
  上述正义要求,在群众坚持斗争的威力下,经过谈判,敌县长都一一答应。结果占领响水堡城和包围区公所的群众和敌军都先后撤离了。至此,这次震憾横山县的大规模的群众抗捐税和交农具的斗争胜利结束了。这次斗争的情况,可能在国民党榆林《上郡日报》上刊登过消息。
  嗣后,听说伪县政府违反诺言,抓了几名组织这次斗争的带头人。
  农历六月下旬,鲁贲和我同一天在横山县因共产党嫌疑被拘留,在看守所关押了5天。由于无人证、物证,我们俩都坚决拒绝承认是共产党员,加之鲁贲家是地主,是横山著名的“鲁半道街”,鲁的姑夫李植轩是横山县教育局长(共产党员),舅舅曹雨山是响水堡绅士(民主人士),在他们的营救下,鲁贲先一天释放。翌日晚,七连连部派人把我要出来。离开横山县,走了两天一晚到达米脂县城,见了特委书记赵伯平,将上述经过情况如实地向特委作了汇报。
  (二)
  到米脂后,陕北特委派我和贾仰青、樊文德到安定县(今子长)陕北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简称一支队)工作。当时,全支队60余人,各种枪30余支。支队分为4个分队(也有人回忆是3个或5个分队):一分队长白德胜,二分队长李盛堂,三分队长王孝增,四分队长谢绍安。支队长强世清,政治委员李成荣,副支队长马佩勋,经济员王大宏(即张毅忱)。8月间,一支队除白德胜、贾仰青等同志带一分队仍在安定、延川等县进行游击活动外,其余二、三、四分队在强、李、马率领下,由安定县西区出发,第二次南下找红二十六军。
  10月下旬(或11月初,记不确切),一支队回到安定县后,在没有搞清楚驻枣树坪(即谢子长老家所在地)敌军1个连严密防守的情况下,支队长强世清就草率决定坚决消灭该敌。结果,强世清和李盛堂等负重伤,惠泽仁英勇牺牲,另外还伤亡干部、战士数名,旺盛的士气受了挫折。特别是强世清在王家庄群众中养伤,不幸被敌人捕去,在瓦窑堡英勇就义,这对地下党的工作是一大损失,对处在艰险情况下坚持对敌斗争的一支队的军心也是一次沉重打击。
  11月间,一支队在安定北区温家坡与反动民团折可达部战斗失利,政治委员魏武牺牲,伤亡战士数名。此次战斗后,由于支队主要领导干部先后牺牲,有的干部负伤,有的养病,有的被俘,严重地影响了干部、战士的思想情绪。同时,暂时又失去了陕北特委领导的指示。在此情况下,为了保存力量,便于隐蔽活动,商定将武器隐藏,人员化整为零,分散活动,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1933年12月至1934年1月,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来西北军事特派员谢子长和贺晋年先后回到安定县。这时才又同陕北特委取得了联系。在特委和谢子长领导下,取出了隐藏的枪支,收拢了分散的人员,开展了更加活跃的武装斗争。
  (三)
  1934年4月,陕北特委派我到清涧陕北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任政委,原政委马万里(即惠世温)调任五支队政委。
  二支队在陕北特委领导下,在清涧县委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主要是宣传、组织、武装群众。即向广大劳动群众宣传党的穷苦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地主阶级土豪绅,求得解放的政治主张;帮助建立工会、贫农会、赤卫队等群众组织;组织群众站岗放哨,盘查坏人,捕捉敌探,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配合游击队袭击小股敌人,除暴安民,保护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生产。二支队在群众工作、游击斗争中以严明的纪律、英勇善战的斗争精神和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在群众中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短时间内就在清涧东区创建了一小块革命根据地。
  7月间,陕北工农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谢子长兼任总指挥,郭洪涛兼任政委,贺晋年任参谋长。由谢、郭率领一、二、五支队和赤卫队200余人,南下陕甘边南梁与红二十六军会师。8月间,红四十二师三团(团长王世泰、政委黄罗斌)和陕北一、二、五支队、赤卫队返回陕北。首战安定县景武塌消灭敌军1个连。接着在绥德县南区张家圪台击溃敌人1个连,消灭其两个排。随后在清涧东区河口击溃敌人1个连,攻克河口镇。我军3战3捷,缴枪100余支,俘敌数10名。
  9月间,驻清涧县城敌军1个连和县民团数十人,分3路妄图包围、夹击、消灭二支队。鉴于敌众我寡,死守阵地对我不利,二支队就主动转移到土黄梁山上与来犯之敌展开激战。不幸,支队长白雪山英勇牺牲。雪山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了一生,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雪山牺牲后不久,我被调到绥德五支队工作。
  

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