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南区合作社史料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南区沟门小学的教学经验


  —薛民锋教师的一封信
  乔木同志转来薛民锋同志的信。薛同志是延县南区政府与南区合作社今年新办的沟门小学的教师。薛同志在信中说到自己的经验,特为发表如下。
  我这一周的工作:第一,把已到校的14个学生(沟门村7个,二十里铺两个,三十里铺两个,孔家沟1个,其中在校吃饭的4个,念过书的3个,10岁以上的7个。)分为三班开始上课。一班是念过书的3个,准备每天给他们教字八九个(三四个生字加些熟字),练习写条子和简单的信,学珠算、笔算等。二班是10岁以上的比较聪明的4个,准备每天只教4个生字,先学的会写。第三班是10岁以下的,每天教3个字,教的字准备先从家里的事物教起,再教乡、区、县的常识。生活上则把学生分为两个组,叫一班的学生当组长帮助教字,并且要他们起模范,学领导。
  为了把和学生的关系搞亲密,我给每一学生订了一个本子,所以每个学生都遵章到校,有些原来没有计划收的学生(七八岁的小孩)也自动找来了。有的学生不洗手脸,我帮助洗了。第二,我帮助群众修理了3架纺车,有个姓李的说:“先生真有办法。”我初来时就修纺车一架,纺了3两线,有人对他女儿说:“先生都纺棉花,你还不纺棉花干什么事?”我又带上学生打扫了全村的院子,再把学校打扫干净,建立了厕所。群众说:“先生爱清洁,把院子扫得光溜溜的。”卢家老太婆看见我扫院子,给他的儿子说:“快不要让先生扫!”我还是扫完了。我和三十里铺的学生家长贺士明拉话,他说;“我的娃说先生真是好人,我很喜欢。”第三,按户调查了沟门村的人家,待整理研究后,有问题再请你帮助解决。
  我下周的工作计划:在教学中再创造新的办法;帮助全村老百姓建立厕所,到附近村庄调查,宣传旧学生入学(听说一乡过去有20几个学生念过书,家庭都很好,年龄都是十四五岁,这次都还没有来)。现在学生伙食由合作社供给,学校另开一灶。合作社正宣传群众入股办教育,生下利明年儿童再入学就不出钱或少出钱,学生家长可以一举两得。
  (原载1944年4月7日《解放日报》)
  *本文标题是编者加的。原标题为《南区沟门小学教员薛民锋来信叙述教学经验》。
  

南区合作社史料选/延安地区供销合作社,延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