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南区合作社史料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南区合作职业学校怎样办成功的—(三)

薛民锋


         
  (三)将要解决学生穿衣的纺织工厂
  纺织工厂是以前的新合工厂(南区总社领导的)合并过来的,由南区总社帮助了500万资本(也作教育股金),若不够时由沟门信用社补充。它在这半年中间,实际开工4个多月,一共挣了440万元,准备年底按成绩解决学生穿衣。全校有36名学生参加生产,其中有l6名学生会织布,织布最多的杜鸿章每天平均能织2丈5尺。许多学生已开始认识到:过去怕生产,怕劳动,是完全不对的。
  4个多月的生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起初因为学生对织布毫无经验,所以依靠工人织布,学生只学倒线;6月进到学生学习织布阶段,其办法是工人半工半教(上午做工下午教学生),学生以3个年级为基础分为三组,每天轮流一个小组,平均每人3天做工半天;到秋季进入织布倒线完全依靠学生的阶段。工人变成技师,领导学生做工,享受合作社干部待遇(每月伙食除外预支10万),由学校开支;学生上课是统一的,做工则与自习相配合,即轮流自习,轮流做工,现分4个小组,每人平均两天做工半天。(请看表4)学生织布是劳资合作,到年底按成绩拿红利解决他们穿衣。
  前两个阶段是春季,不仅没有挣钱,而且赔了60万。赔钱的原因:主要是开始时修理工厂停工一月,出修理费用49万,工人伙食243万。其次是工人少,工作不能固定,杂工较多,组织不严,作息不一,产量降低。第三是学生初学,质量不佳。后一阶段到了秋季,改换了方法,学生不另开费用,也不要工厂出伙食,积极性又高,共安机4架,每天可出1匹多布,所以在秋季两个多月挣钱500多万。
  学校和工厂结合的意义有三:1、教学生一方面学文化,一方面学生产,使他们学成文武双全的知识分子;2、有些记忆力差的学生,可以偏重做工,使他们成为有技术的工人,或领导生产的干部;3、学生得的工资,设法给他们解决衣服问题。
  我们的经验:纺织工厂是要建筑在学生学习和自己动手的基础之上。因为这种小型工厂和农村的妇纺工作是一样的,不能依靠雇工挣钱,而要依靠学生的自力劳动。它的长亏,要算总帐,不能把学生的吃食工资计算在内。因为学生和工人不同,他们主要是学习,挣工资是辅助的。所以纺织的目的,主要的是为了锻炼学生劳动观念和生产技术,其次才是拿股本除过的长余,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将来工厂的发展方向:为了把合作社的股金转向生产,准备学会纺织,再学毛织(工业与本地土产相结合),招收女生,学习缝纫。明年计划,招收年龄大的学生,为的是能够织布做工。这样的向前发展,慢慢走到职业中学的道路上去。
  

南区合作社史料选/延安地区供销合作社,延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