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周文 > 全文图书 > 周文文集第四卷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附录一:
周文
    蒋胜眉致周文信①
  (一)
  1937年冬月初九日
  先生台鉴:前所寄之款,收到,随复一函,想因移居,未接着,于亦为经济所困。依乡下亲戚住了数月,小孩②均失了学,我自己教。近因乡下匪风又起,天气又冷,冬衣薄弱,只得仍返城市。但因生活紧迫,借代无门,接奉华函,又郑君③一信。炊慰之至以去函向伊告助。又将君与冰④之信,亦寄冰之所。前天接她信,从山西沁源第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丁玲)然而不知可迁移否。赶快或许接得着,承厚爱,感谢感谢。小孩等好。
  敬祝
  先生文安!
  退闲老人蒋胜眉 古冬月初九日书
  1938年1月7日《新民报·妇女园地》
  (二)
  1938年2月3日
  先生大鉴:
  承关照,函款均已收到。谢谢。前因家中困乏,麟孙随舍侄后防训练民众去了。昨接华函,已去信喊伊回来进学校念书,大约一星期会回。伊等虽未进学校,然也不敢荒费时间;所幸者他俩体力还好,予亦强健。至于常德,还算平安,惟物资较贵耳。有人满之息。若我等小民生活尚乏,有甚办法。前已向老冯去信,要伊接小孩去,或来常德同居,或寄点钱来。昨回函,均行不动。一层,广东不及常德安全;再者,他亦不能来,平常日用全靠伊铺中支取,此乃各房之祖产,如他走了,则钱无着,而反累我;况且又是个病人。伊的弟弟死时,还亏了万把帐。家里他一切不管。至冰之(丁玲)于远隔北方,月内喜来一函,寥寥数语。他只知有国,有大众,顾不了我们老小,任我怎样。当然他此时替群众努力,我只有欣悦勉励,岂肯将细小之事告他,使伊窒仓。只有安慰,惟自己痛苦受急耳。今承厚爱关切询及,不得不烦叙。前寄伊函,早已寄去。不过现伊来信云,有点小病,亦未得其详。我也顾不了许多,他呢,是群的;我呢,是这两个小孩⑤的,哈——敬祝
  文安!
  退伍老人蒋胜眉 二月三日鞠躬
  编者按:丁玲的母亲这封信,读了令人非常感动,中国有着这样的女性,这样的母亲,表明我们这民族已经走上怎样的发展阶段。我们敢说,有了这样的母亲,中国是不会亡的。据编者所知,这样的母亲就有好几个,在上海的反日示威中,曾出现过这样的母亲;当鲁迅先生逝世停在万国殡仪馆时,也曾有过一位不知名的母亲老巴巴地从大门外就一直哭到床前,说是鲁迅先生曾用笔为她死去的儿子呐喊过的;而鲁迅先生的母亲,也就是一位典型的新的母亲。
  这封信,我以为很有发表的价值,所以也就把他发表在这里了。
  编者应该在这里注明一点:信中所说的麟孙就是丁玲女士的爱子,现在大约有十岁光景,因为生活困难,有一个长时期完全由他祖母教育,从前编者只知道他能写信,现在居然到“后防训练民众去了”。这可见这位老人家自称为“退伍老人”,是自谦,其实她还在不断战斗着的。
  此外,应该声明这信是完全照全文登出的,即使有错字,也不加改正,以存其真;至于标点,为了便于看起见,是编者僭加的。
  1938年3月20日《四川日报·谈锋》第13期
  署名:编者按
  ①蒋胜眉:即丁玲的母亲。1933年5月丁玲在上海被捕,周文在良友图书出版公司拿到一封丁玲的的家信,经组织同意,周文拆开了这封家信,知道老人与孙子生活非常困难,于是东拼西凑寄给老人一点钱,以解老人燃眉之急,从此周文经常给老人寄点钱,也与老人保持联系。三年后丁玲获救,不久就到了陕甘宁边区。周文仍然坚持接济老人,这信是老人收到寄款后从湖南常德给周文的复信。周文为了答复读者对丁玲的关心,还以蒋胜眉老人为榜样激励抗战大后方人们的抗战热情。将老人的两封信刊登在成都的两个报纸上。
  ②小孩;即蒋胜眉的孙子,胡也频丁玲夫妇的儿子蒋祖麟。
  ③郑君:即周文夫人郑育之(原名郑玉墀)。
  ④冰:即丁玲,字:冰之。
  ⑤两个小孩,即丁玲的一对儿女蒋祖麟和蒋祖慧。
  

周文文集第四卷/周文.—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2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