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徐特立 > 全文图书 > 徐特立在延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二部分 回忆徐特立 徐老从延安到西柏坡
张腾霄

  徐特立同志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我长期工作在教育战线上,读过他不少教育方面的文章,特别是听到许多老同志,例如成仿吾同志讲徐老的为人、治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我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很早就从内心发出一种仰慕之情,但一直没有机会亲身聆诲他的教益,深为遗憾!
  1948年,解放战争将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党中央由陕甘宁边区搬到晋察冀边区,驻在晋察冀平山县西柏坡村。徐老同中央一同来到晋察冀,在中央宣传部领导下,成立了中小学教材编写室,由徐老主持编写工作,先是驻在阜平县的温塘村,后来迁到西柏坡附近的一个村。我是1948年四、五月间调来编写室工作的,听说是徐老主持编写工作,当时,我兴奋的心情,简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徐老向我们讲,少奇同志指示,全国就要解放了,国民党区的学校可以逐步的改造,但不能没有革命的教材,你们的任务,是全国解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徐老和大家一样,把编写中小学教材工作,看成是革命的重要任务,日以继夜的工作。特别是徐老70岁的高龄,终日来往于各组之间,从编写方针到具体编写工作他都提出意见;不是一般泛泛而论,而是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只要徐老一来,大家都自动围拢起来,每次讲话,从不同的方面提高了大家政治和知识的水平,许多真知灼见不是书本上所能学到的。
  徐老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教过封建时代的蒙馆,教过近代的学校,教过自然科学,教过社会科学,他学识渊博,近代很多教育家是不能比拟的。孔子讲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徐老真正实践了这个有益的古训。徐老教人与自学是统一的,早年为了学习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小学教育的经验和理论,办好自己的学校,曾经到江苏一带教育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后来又到日本学习小学教育的经验,他说,日本全国上下都十分重视教育,他们认为小学教育是基础,小学学习不好,就要影响学生后来的成长。在日本实验小学取得的经验,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训导方面,都要向一般学校推广。他在日本期间,无论是同教育、行政部门交谈,还是到学校里去实地参观,给他的印象是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很高,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任,对学生高度负责任,精心钻研业务。徐老40岁以后,到法国勤工俭学,主要是探索革命理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徐老说,他利用学习和工作的间隙,还注意考察小学教育,不仅在法国,还到比利时、德国等地考察小学教育,认为他们的小学教育各有长短,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把小学教育看成立国之本,国民文化和素质不提高,大中学教育不可能办好,国家不可能发展起来。正因为如此,徐老回国以后,为如何办好湖南教育,不仅介绍了各国的经验,还结合本国的情况,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意见。从徐老思想发展来看,他关心教育的改革,是和关心国家的振兴联系在一起的。
  徐老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是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分不开的。徐老是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发展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并运用这个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和批判了他过去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徐老认为封建教育是以教师为本位,学生的学习不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而是根据教师的知识与爱好,这就必然抹煞学生的个性。资本主义教育提出儿童本位,这是有进步性,但没有正确解决教师与学生,感性与理性知识的辩证关系。徐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正确地解决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讲授与自学、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基本知识与实践活动诸方面的关系。在组织学生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偏重那一个方面,例如,强调学生从做中学习,或者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不善于和学生的亲身经验结合起来,不善于有效地组织学生从事必要的实践活动等都不可能得到好的教学效果。
  徐老的教育实践活动,相当长的时间是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的。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都是战斗在革命教育的岗位上,大部分时间是领导教育工作,有时候也直接担任讲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徐老在革命根据地从事教育工作,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正确地解决了教育如何为革命战争服务,教育如何从革命战争的环境出发,教育如何解决批判与继承问题等等。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能否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决定于群众政治觉悟程度的提高,积极性的提高。因此,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与文化程度。在土地革命时期,关于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何者为重的问题,毛泽东提出成人教育应为教育的重点,因为成人是革命战争直接承担者。博古持相反意见,认为儿童教育应为教育的重点,博古之所以提出这种意见,他没有摆脱传统教育和平时教育的影响,脱离了革命战争的环境。徐老在这种争论面前,不是盲目地附和那一种意见,而是从实际出发,曾经亲自到兴国县作了调查,认为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在他主持教育工作中,坚决贯彻了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的方针。
  革命根据地大都在山区,文化教育是很落后的,尤其是成人,几乎大多数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提高群众的识字能力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徐老认为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有勇气和决心,而且要有正确的方法。1931年,全国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提出教育计划,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徐老提出:“老公教老婆,儿子教父亲,秘书教主席,识字的教不识字的……。”在这个口号推动之下,许多成年人认识了字,有的还能看路条,看上级的文件,写简单的信,简单的报告。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水平也提高了。极大地推动了革命战争的工作。
  从徐老整个革命活动来看,无论在党的路线正确时期,还是左倾路线占统治地位时期,他尽可能做到在自己所领导的部门,沿着正确路线前进,尊重和爱护知识分子。徐老说,土地革命时期,在左倾路线统治下,一个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在他的保护下,才免遭左倾路线的迫害。1948年,在土改中,对左的思想和行为,常常是深恶痛绝的。
  徐老常谈革命教育同改良主义教育是有原则性的区别的。改良主义的教育虽然能给人们某些文化知识与技术知识,但是,它不主张推倒旧的上层建筑,并为旧的上层建筑继续存在起了鸣锣开道的作用。革命教育提高群众的文化程度与觉悟程度是要推倒落后的上层建筑,只有推倒旧的上层建筑,群众才有可能真正取得享受文化的权利。
  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徐老经常把经验区分为个人的经验与集体的经验。没有个人的经验,就不能取得真知,就无法鉴别集体经验正确与错误的程度。没有集体的经验,就不能扩大知识面,就不能把别人的经验作为自己的养料,往往陷入小天地里自吹自擂。因此,徐老在教学活动中,十分注意这两方面经验的正确结合。
  我们在编写中小学教材工作中,许多同志注重普通的知识,徐老认为教材不仅是普通的知识,而是基本的知识。
  在教材中如何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针。徐老讲,民族的既不是排外,又不是无原则的吸收,而是从国情出发,有分析的取各国之长,包括资本主义对我有用的东西。科学的就是把革命和生产的经验和常识转化为科学,把一般和外来的科学和文化教育转化为自己的血和肉。大众的就是反对把大众化理解为庸俗化,反对群众不能接受科学降低为普遍的常识。当然,群众科学知识的提高,不能离开现有的基础。
  徐老认为知识不是生产劳动力的源泉,生产劳动是知识的源泉,但从劳动中取得的知识,往往是常识,教育是要把常识转化为科学。
  在徐老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在我们和徐老的谈话中,无论是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甚至敌对阶级的某些学说和理论,他都是取分析的态度。他曾经讲过,没有分析就没有科学,要在分析中发展自己的思想。在如何正确对待旧教育时,他说:“着重记忆,不着重理解,着重知识,不着重思考,着重书本,不着重事实,着重仿效,不着重创造,着重信仰,不着重批判,着重劳心,不着重劳力,着重理论,不着重实践,着重吸收贩卖,不着重生产,着重装备,不着重应用。财富虽多,是商店作用,仓库作用。”徐老这一光辉的思想,不仅文章写过,还多次向我们讲过。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对许多同志的学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徐老十分注意研究教学方法,不同一般教育家的是:徐老不是就教学方法论教学方法,而是和所处的环境结合起来。徐老曾经讲过,任何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在土地革命时期,徐老提出:“上课军事化,下课儿童化。”上课军事化是从当时的紧张斗争环境出发的,下课儿童化是从儿童特点出发的。徐老认为好的教师要善于把两者辩证的结合起来。
  在革命根据地的学校,课程内容要“少而精”,几乎是普遍适用的原则。徐老认为要正确贯彻这一原则,决不能从教师的知识水平出发,而要从学生的需要与可能出发。
  在教学过程中,徐老认为掌握科学与掌握技巧是统一的。教师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深刻理解教学的内容,单凭讲课的技巧,甚至变成说大鼓书,学生不可能获取新的知识。讲课是一种艺术,即使满腹经论,如果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知识,不可能把教师的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徐老更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不仅是他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广博的知识,而是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徐老处理大小问题,不是首先考虑到自己,而是首先考虑到别人。这种例子是举不胜举的。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较为艰苦的年代,生活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但究竟还是战争的环境,同志们困难还是不少的,徐老经常到同志那里去,关心大家的生活,凡是能解决的,总是催促有关同志解决。革命快胜利了,各方面需要干部,不少同志思想活跃起来,想这想那,凡是提出调动工作的,不管编写工作如何需要,徐老总是考虑别人的发展,积极推荐他做别的工作。有一次我向徐老说,我是不是换个工作岗位,他亲自写信,向中央组织部推荐,使我深受感动。特别不易做到的是徐老真正实践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格言。在生活上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一丝不苟,而对别人则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徐老直到晚年弥留之际,还是和结发妻子生活在一起,无论是东到日本,西到法国,也无论是长期革命生涯,从没有忘记自己的老伴,而对于别人这方面的问题,则总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例如有些年轻同志偶而发生了错误,一经改正,总是既往不咎,继续采取谅解的态度。有这么一件事,男女双方都没有爱人,有人说发生了关系,大家嚷嚷,徐老听到后说,他没有老婆,她没有老公,发生关系没有,你们也弄不清楚,嚷嚷什么的,经徐老一说,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总之,徐老熟练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毕生效力于革命的教育事业,对教育科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高尚的道德品质,真正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无愧为教育界的一代宗师!
  

徐特立在延安/王云风主编.—陕西人民敎育出版社,1991.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