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徐特立 > 个人著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徐特立教育文集 1958年 劳力与劳心并进,手和脑并用*
徐特立
    
  勤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勤工俭学的事例在历史上就有不少。根据《汉书》上记载,古时候的人,读书要兼种田,一面读书,一面种田,没有一年一季一日专读书不劳动的。《幼学琼林》上的“学足三余”一句话,就是说日中作工,晚上读书;天晴作工,落雨读书;春夏秋三季作工,冬季读书。我们都知道传说很广的神农种田,轩辕造车,舜帝烧窑,嫘祖养蚕的故事,人们都说他们是好人,足见人民是尊重手脑并用的人,而瞧不起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劳力和劳心,手和脑,本来是密切结合不可分割的。大家都听过手脑争功的笑话,手说手的作用大,脑说脑的作用大,争论不休,两方赌气不合作,差一点把人饿死了,最后,它们都认识到谁离谁也不行。从日常生活现象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熟练工人,他在掌握技术、开动机器的时候,也要用脑,也要劳心,如果不用脑不劳心,手就不能熟练,技术也无法掌握。我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进五金工厂学开机器,有一次我不小心,差一点丧了命。同样,劳心就更离不开劳力,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只靠劳心,而不要劳力所能完成的,人造卫星也要靠人工来制造。把劳力和劳心分开,把劳心看得比劳力高一等,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剥削阶级的思想。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劳动才能创造世界,劳心者只是学习前人的实践经验,把实际理论化。光劳心不劳力,把心吊在半空中,光用脑不用手,瞧不起用手的人,在我们的社会里是行不通的;光劳力不劳心也会变成狭窄的经验主义者,所以劳心必须和劳力并进,手和脑应该并用,这就是我们提倡勤工俭学的实质。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心不光是解决劳力的问题,用脑也不单是为了手,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的政治觉悟,使我们的人民不糊涂,有正确的舆论,来管理国家的事务。所以我们的劳心用脑不光是学技术,也要学政治。
  勤工俭学又是为“学以致用,从用中去学”打下基础,我们一定要使青年明白:学问是没有止境的,决不能满足在学校得到的一点点知识。要边做边学,做到老学到老。我小时候只读过几年私塾,我的一点知识都是从半工半读、边教边学中得来的。一般人都说年老者不能求学,年老的人多半在社会上有些权柄,倘若全不求学,社会上受害就不小,所以我不怕人家笑话我是“扶拐棍的老学生”,四十三岁还决心到法国去勤工俭学。和我同去的都是青年,有不少是我的学生,其中有位熊信吾,应喊我做太老师。我与他同学,等于降了两级,还要向他们学法文,变太老师做学生,这不难为情吗?但我当时想,从前学问很少的时候,当了老师和太老师,教人家,还要得人家的学费,这本是可耻!到了法国,法文一字不识,如果因怕失了旧资格而不学习,岂不更加可耻吗?只要学生不嫌我年纪大,肯教我法文,我就算年老,也是个进步的老人。我如今八十一岁了,现在的知识比起一个人应有的知识来,还差得很远,拿起自然科学的书籍有些地方还看不懂。真正的知识还得从用中学。毛主席没有进过军事学院,他的军事才能和知识,都是从打仗中学来的。陈云同志也只念过六年书。我们党的高级干部没有几个是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他们的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科学等专长知识,主要是从实践中学来的。生活、实践是最好的课堂。
  勤工俭学的意义还在于它能够培养和发挥青年的创造性和才能,如果我们给青年安排一条轻便的道路,他们只需饭来张嘴,上课就念书,什么也不管,这样我们就会害了青年,会使聪明的人也变成傻瓜。记得从前有个傻子的故事,人人都说他傻,什么事都不让他干。有一次,他父亲拿了一根棍子,把他双手绑在棍子上成“一字”形,打着他看他怎样出去,因双手摆成“一字”,门窄了走不出去,打得痛起来了,他也知道侧着身子出去。可见在困难的时候,傻子也会想办法。俗语说:“人是逼出来的”。无产阶级所以特别聪明,就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低,生活条件差,他们为了生存,为了自由,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就产生了智慧。现在我们的青年再不必去为国家存亡担忧,也没有生活的逼迫,客观环境很好,这是好的一面,但也有可能因此使我们的青年变成“大小姐”、“大少爷”,所以我们提倡勤工俭学,可以锻炼青年,为青年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勤俭两字是永远永远需要的,现在需要,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需要。有了勤俭,社会才能前进。在教育制度上有了勤俭,也可以使教育事业大大前进。最后我送给青年两句话:
  “劳力与劳心并进,手和脑并用。”
  * 原载1958年3月《中国青年》第5期。
  

徐特立教育文集(修订版)/徐特立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