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柯仲平 > 史料文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甘宁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宣言*
柯仲平
    (一九三八年五月)
  同志们!兄弟姐妹们!
  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欢闹秧歌、跳舞、看戏、耍龙灯……
  在比赛春耕、开荒下种的时候,我们口上也离不了山歌小调……
  在赶着毛驴子一天走八九十里的时候,差不多要把自己肚子里的什么调子都搬出来了。
  在工厂、在作坊,在行军时,都有这样的需要。
  我们爱我们的歌谣、小调、大鼓、莲花落、花鼓、戏曲等,差不多象爱吃、爱喝、爱抽香烟、爱自己要爱的人一样。
  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它把我们的心事唱出来,讲出来。它配合着我们的劳动,象音乐配合着我们的演戏。它不但能使我们工作不易疲乏,还能鼓舞我们的工作热情和我们的战斗勇气(自然,也有败坏战斗勇气的)。
  这些民间文学艺术,大众叫它做“娱乐”。 
  我们需要娱乐,这是我们的权利。
  只有在日寇爪牙下的我们的同胞,这种娱乐权利是被剥夺了!那好比在监狱里一样!
  但是今天,我们总觉得不太满足。在春耕运动中,在印刷厂和机器厂的加紧国防生产比赛中,在自卫军捉汉奸土匪的斗争中,在游击队——在前线的一切抗战中,我们已经产生了无数的劳动英雄、抗战英雄了。我们为什么不要唱新的歌谣小调和新的戏曲呢?我们的祖先创造这样美、这样丰富,能流传在民间的文学艺术,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创造呢?
  一句话,我们应该在这从古未有的大抗战中,改进我们的歌子和戏曲——使我们的一切娱乐能够帮助、能够配合我们的抗战才是。
  这也就是我们要成立这个民众娱乐改进会的宗旨。
  说“改进”,说“创造”新的娱乐,当然不是说我们要把过去的歌谣、旧戏不要了,恰恰相反,我们是热烈爱护这些娱乐的。不过,这些好东西只是我们“民族大众的”,还不是“抗战民族大众的”。
  创造抗战民族大众的文学艺术,正是我们今天应该努力的方向!
  旧有的民间文学艺术,也正是我们创造抗战民族大众文艺的一个最中心的基础——同时也就是改进民众娱乐的工作对象。
  我们相信,我们这民族曾有最悠久的历史,最光辉的文化和伟大的创造力。我们应将我们民族的优点发扬起来。我们祖先发明的罗盘、磁石、丝织品,曾经帮助过、启发过欧洲的近代文明。那打算灭亡我们的日寇,谁也知道它的成长差不多是我们祖先一手培植起来的。
  我们全民族一致团结抗战了。我们不但相信,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并且还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发扬我们民族的光辉的文化和伟大的创造力,我们将会帮助全世界文明的进步。
  在我们民族大众中,已经发生了不可征服的力量,有了丰富强大的内容。这种丰富的强大的内容,能够利用一切过去的文化遗产,利用一切新的旧的形式,使一切优良的民族遗产,变成我们今天的一部分血和肉,帮助我们的生长。有些文人是厌恶旧形式的,他们只崇拜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其实是他们离开我们中国大众太远了。他们也没有好好研究一下在我们大众里生长着的艺术。又有一部分文人是只一味崇拜中国旧东西的,他们简直不愿往前进一步。但是我们相信,抗战的需要已经在把他们改变着。我们相信,正在新生着的中国民族的力量、强大的内容,是可以利用可以征服一切旧的新的各种形式的。我们还相信,我们不但能学会利用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并且也能学会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学会吸收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不过,在利用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今天,我们第一必须利用的主要是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要利用在大众中有根源的活的文化遗产。在艺术上,利用旧形式就是利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相信,抗战发展的强大内容,一定能因我们利用这些过去的形式,而产生出大众的文化、大众的诗歌艺术来。
  我们动员什么人去抗战呢?主要的是大众。我们的歌,我们的戏,主要的也就是要交给大众,并且要在大众中培养起新的大众歌手,新的艺术家来。
  我们应该知道两件事:第一,我们民族大众的习惯势力,是非常顽强的大众的劳苦作风,大众的歌唱韵调,大众的明朗格式。这一些优点,都存在大众的生活习惯里,也具体的表现在大众所爱好的歌谣、戏曲等等艺术上。我们利用这些大众的作风、韵调和格式,不但能使我们新生的文艺充分地收到抗战动员的效果,而且也会因此而使我们的文艺走到真正大众化的道路,并且会变成真正的大众文艺。
  第二,抗战以来,中国社会已起了激烈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朗。决定中国胜利的当然是中国的大众。在这民族生死关头的时期,中国大众的地位变得更重要了。但大众,尤其是广大的农民,他们心理上的变化,比起他们社会地位的重要性来,显然是落后的,——正如斯大林讲到苏联集体农庄的农民一样,集体农庄的农民的心理变化,比起他们社会地位的变化来,是比较落后的——因此,用强大的内容,运用我们这民族大众中的种种旧形式,从能使大众易于接受这一点看来,是最有效的。从帮助改变大众的落后心理,从促进大众使之赶快认识自己在抗战中是如何重要这一点说来,也是最有效最必要的了。在苏联,是以社会主义的强大内容来充实,运用发展联邦各民族之民族特质、民族形式的。经过实践,现在已经收到很优异的成果了。在中国,无疑的就是要以抗战这一发展的强大内容,来利用我们民族大众中的旧的及比较新的各种的民族大众的形式。这并非是模仿公式,这实在是一个具体的真理,我们是信仰真理的。我们相信,只有经过这样的阶段,才能够创造出新的民族大众的文艺来。
  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孙中山诸先哲的著作中,关于这问题,都有着很丰富的指示。恩格斯曾把丹麦的进步的民谣,选译成德文。现在,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就是最爱好中国歌谣的一人。欧洲的大作品,如荷马的,但丁的,弥尔顿的,莎士比亚的,歌德的……都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出接受文化遗产的态度和利用旧形式的显明的痕迹。我们中国的孔子,正因为爱民间歌谣,才集成《诗经》;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的孟子,又是善于利用古诗到政治论说中的能手;《离骚》中所用的丰富的典故,也多来自民间传说——而大诗人屈原死后也就成为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受民众爱戴的半神人物了。说到我们民族中的大众歌谣、戏曲(包括土戏、小戏)简直就是自己耕种出来的一种粮食,由旧粮食又能再生新的粮食。民众甚至把某些歌谣当作指导生产的口头经典,作为社会道德的标准,作为习惯上的法律,不凭文字也就能保存、发展下去。——民间文艺在民间潜伏着如此伟大的支配势力呵!
  但是,这些歌谣和戏曲里有多少内容,显然是会妨害抗战的,我们必须注意到。
  日本强盗也早已看中歌谣在中国民间的势力了。它使用一部分无耻文人、汉奸道士等,把我们歌谣这一旧形式利用,并且利用原来保存在我们民间的一部分反动封建的旧内容,伪造了什么谶语,什么碑文,来动摇我们的落后民众,加强大众中残留着的那种“听天由命”的心理。
  因此,我们为抗战来研究、整理民间文艺,吸收民间文艺的作风。利用民间流行的旧形式,创造抗战的民族大众的文学艺术。这工作决不是和平的工作,更不是什么投降旧艺术形式,而是一种有改进意义的战斗的工作。
  为实现这工作——第一,要和盗用我们民族旧文化的日寇汉奸斗争(连周作人这流人物在内)。第二,还要和日本法西斯的新走狗汉奸托派斗争,因为托派汉奸的历史传统,是惯于用什么“左倾”的形式来遮掩他们那反动内容的。第三,还要对我们统一战线内的在文学艺术上犯左倾空谈主义病的人们,做善意的说服工作。
  实在的,关于利用旧艺术、利用旧形式这问题,早已有人提起,并且已有过部分的实践了。但在抗战已经展开了十个月的今天来提起这问题,却有点特殊的意义。第一,事实告诉我们,许多的救亡歌曲和话剧,虽然收到了部分的抗战宣传的效果,但多数却是不能深入民众中去的。主要的缺陷,正是未能充分利用我们民族大众中流传着的旧艺术旧形式的优点(也许其中的一部分优点,在某一小部分表皮欧化的艺术家看来,正是他们所谓的“肉麻”也未可知)。现在要充分的来补救这些重大缺点。必须把处理这问题,当作抗战实践中的一个实际问题,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来追求这问题的实际解决。第二,我们既决定抗战民族大众文艺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不通过利用文化遗产,文艺旧形式,不进行实际的改进工作,就不能充分发展并完成我们这一代的抗战民族大众文艺。
  “娱乐”两个字,把它来指文学艺术讲,有的人听来也许觉得不大庄严。但民众确把它看做“娱乐”,讲做“娱乐”。因此,我们就用民众口头上的这名词了。 
  但是,我们知道这一工作是非常艰苦的。我们现有的技术条件也很不充分。目前,我们集拢来开始这工作的同志,力量也确实薄弱(干部正待养成)。我们预料,开始的这一段,一定有很多“不艺术”、非常幼稚可笑的“成绩”出现——尤其民间戏剧方面。在我们当中,对于话剧有研究的不能说没有,对于旧歌剧 (包括旧剧的音乐等)稍有研究的,除了目前所演《升官图》、《武家坡》的那几位旧剧人而外,虽然也还有别的试验过改良旧戏的同志,但都还不曾取得较多而较可靠的经验。在目前,虽则急需用训练班的形式来帮助训练新干部,但也不是立刻就能实现的。因此——我们万分希望关心我们这运动的同志们多多给我们帮助,批评指示!同时希望各地做民族文化工作的朋友,把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赐给我们!我们的也将献给你们做参考。我们开始工作了——我们要改进大众的娱乐,要使它能配合抗战!
  向创造抗战的民放大众艺术文学这方向努力!我们是大众中的一部分,我们互相学习,互相教育,共同发展我们的工作!
  * 本文原载于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延安《新中华报》。 
  

柯仲平诗文集四:文论/王琳,刘锦满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10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