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 傅连暲 > 全文图书 > 傅连暲传略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人们想念傅医生
穆靜
    傅连暲同志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已经整整十年了。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反而更加想念他,敬重他。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在中华医学会恢复活动的第一次会议上,当提到原会长傅连暲同志名字的时候,许多医务界的老专家、老教授都声音哽咽,泪水满眶。
  人们难忘他那质朴而热情的形象。
  傅连暲同志,身材清瘦修长,两只深邃的眼睛总闪烁着坚定、安详的光芒。他衣着朴素整洁,一直到老年,胡子总是刮得干干净净。从事医生的职业和有规律的生活,使他养成了特有的生活习惯。
  有些人往往说他没什么特殊的个性。他不喜欢高声说话,不爱发脾气,甚至激动的时候表情也是比较平静的。的确,从表面上看来,他未免有些古板,缺少变化。但是,在他心中却常常激起感情的浪花,掀起炽烈的波涛。因此,有人形容他胸中有一条“地下河”。这种深深蕴藏在内心的激情,使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同志关心体贴,照顾周到。事情没办完就去休息,他是不肯的。对于身边工作人员工作上的疏忽和懒惰,他绝不能原谅,总是给予严肃而又热情的批评。
  毛主席从在闽西长汀县认识他起,一直亲密地称呼他为“傅医生”。周总理、朱委员长也这样称呼他。“我是傅医生”,他以这个称呼为荣。
  他在病床前是医生,在办公桌前也是医生,甚至在家庭里他也用医生的眼光来待人处事。他有胃病,因而多年来吃饭有严格的定量,一餐吃多少,就是多少,再好吃的也不多吃一口,在接待外宾的宴会上也总是这样。
  总之,他习惯于在生活上严守医学的原则,甚至使人感到有点过于拘泥。
  也正因为他有这样的个性,有时不免失之孤僻一些,似乎给人一种简单生硬,不好接近的印象。他自己也承认不够平易近人,“有点官僚主义作风”。但是,了解他的人,都说他容易接近。很长一段时间,全国各地许多不认识他的人给他写信,向他请教问题,寻求某种疾病治疗法,或索要一本他写的书,等等,他都认真地用毛笔写回信,一一作答。有人把文章或书稿交给他,他都仔细阅读,甚至动笔为之修改。比如北京急救站的李宗浩同志曾经写过《实用急救学》一书,他利用晚上的时间,在灯下边看边修改,并负责地推荐给出版社,使这本书很快出版。直到现在,提到这件事时,李宗浩同志仍然感动不已。
  他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受到人们的赞扬。但是,却正是由于这种态度,于一九五三年竟得罪了林彪,而他自己在以后的十多年中并没有发觉。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林彪一伙就给他扣上了“三反分子”、“走资派”和“里通外国的大特务”等罪名,一九六八年三月十四日,他们把他投进监狱,严刑拷打,残酷折磨,再加之冻饿虐待,这样,半月之后——三月二十九日,他便含寃死于狱中。他虽身死,林彪一伙仍不解恨,竟釆用了焚尸扬灰的极端残暴的办法来对待他。
  现在,党中央已宣布为他平反昭雪。我们面对苍松翠柏来表达对他的悼念之情。
  傅连暲同志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他经历了欢乐和幸福,也经历了坎坷和磨难。
  

傅连暲传略/穆靜著.—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0.7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