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 马海德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5异国的爱情
田森

  1980年2月27日,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步行到马海德家里去做客。走进客厅,室内的陈设依然照旧,只是在他那中国式的红木长条桌上多了几束美丽的鲜花。
  聪明的苏菲一眼便发现我已经注意到那些夺目的花朵,于是便解释说:
  “今天是我们结婚四十周年,那些鲜花是几位朋友送来的。”
  我起身向马海德夫妇祝贺了这个有纪念意义的佳日,接着大家便坐下来聊天。
  “好些日子不见了,我们都很惦念你。近来你在忙些什么呢?”马海德问我。
  “我正在写你经历的抢救运动的那一章。”
  一提到这点,话题顿时活跃起来。苏菲不无激动地说:
  “其实,我们最初的结合也经历了一场不亚于抢救运动的考验哩!”她呷了一口咖啡,给我讲了下面的故事。
  那是1940年旧历的除夕,马海德约我出去散步,这时我们已经认识有些日子了。不过对于他这次邀请,开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可就在我犹豫的那一刹那,我蓦然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今天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佳节,大家都在高高兴兴地过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马海德,此时该是怎样一种心情呢?不!我没有理由拒绝这样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的邀请。想到这里,我便满口答应了他。
  我俩漫步在延河之畔,北风袭来,颇有些寒意,然而他依然欢跃地说个不停。从他的身世到他献身中国革命的抱负,谈得热烈而又真挚,我被他深深地感动了。听着听着,我的思绪跟着他的谈话走向黎巴嫩,走向美国,走向上海,又走向从上海到陕北的征途。此刻我才仿佛感到第一次真正认识了他,觉得同他靠得那么近,他也愈来愈激动,终于控制不住自己,向我倾诉了潜藏在心底已久的爱慕之情。
  那天夜晚,我几乎通宵未眠。他那感人的直盯在我脸上的目光,他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在我面前展示的美丽的精神世界,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相信,他会给我带来幸福的,因为我们有着伟大的共同的生活目的。可这毕竟是终身大事啊!草率不得。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去找朋友和亲戚商量,我原以为一定会赢得人们的支持,哪料到我听到的大都是些不同意的声音:
  “你嫁给谁不行,为什么偏偏要嫁给一个外国人呢?”一位朋友好心地劝我。
  “嫁给一个外国人很不可靠哩!说不定他随时都会抛弃你。”这是另一个朋友的声音。
  “千万不能嫁给一个外国人。你就不怕别人议论你吗?”我的一个亲戚严肃地警告我。
  我到底该怎么办?一面是马海德可爱的形象,一面是可怕的舆论压力。
  我思想上矛盾极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晚。我想,他早已同边区人民结为一体,平时人们称他为马大夫,看病时谁也没有去想他是一个外国人,而是把他当做一个革命战士,为什么当他求爱时就碰到这么多阻力呢?他背井离乡,怀着伟大的理想来到异国,难道他连在这里求爱的权利也没有吗?不!这是一种偏见。民族和血统的不同,没有理由阻碍我们的结合。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苏菲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事过四十年,苏菲谈起这件往事来依然显得很激动。她的一席谈话也勾起了我很多联想。正当我陷入沉思的时候,马海德打断了我的思路,说:
  “苏菲是一个勇士,她没有向偏见屈服……就在我们除夕谈心之后不久,她终于答应了我。我高兴地去找当时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同志,要求他批准我们的结合。很快我们就得到了同意。当我和苏菲从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到结婚证书时,我立即写信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战斗在白区的我的密友路易·艾黎,好让他分享我的喜悦。”
  四十年前的今天,这个外国血统的中国人终于在神州大地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美满的爱情生活使马海德变得更加愉快,更加朝气蓬勃。但是,他并没有陶醉在爱情里。婚后他工作得更加勤奋了。不管是风里雨里,白天黑夜,也不管是在他珍视的同苏菲周末团聚的时刻,只要有病员让他出诊,他便立刻骑马出发。在他的心目中病员的需要就是他至高无上的命令。仅仅在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七年间他为陕北军民诊治疾病就达四万余人次。他在履行医生职责的同时,还担负着对外宣传中国抗日的主张的任务。除此之外,在中国革命的困难时期,他还经常在群众大会上做热情洋溢的讲话,鼓舞陕北军民的革命斗志。令人感动的是,做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卫生顾问,他没有半点架子,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他都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兵。他从来谢绝特殊照顾,外出看病时总是同战士和老乡睡在一起。由于他的出色工作,党和政府多次嘉奖他。陕甘宁边区政府奖给他的一个记录册,一直到今天还保留在他的身边。
  马海德不仅是一个优秀的革命战士,一个好医生,而且是一个模范丈夫。他对待妻子非常体贴,每当他们之间发生些矛盾时,他总是勇于做自我批评。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工余之暇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政治、历史、文艺,虽然在有些具体问题上,他们各有各的见解,但是所有大的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总是一致的。
  苏菲是个好强的人。尽管她今年已经六十岁了,仍然孜孜不倦地过着紧张的导演的生活,眼下她正在同另一位同志合作,共同导演故事影片《孔雀公主》。
  在他们结婚四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在一起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时光。正当我们谈得热烈的时候,从隔壁房子里传来一阵笑声,那是一个孩子发出的。不一会儿他来到了客厅,原来他就是小骏,马海德的第三代。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当年马海德希望他的后代在外形上也成为一个中国人的愿望,完全地实现了。小骏是马海德的爱子幼马的儿子,他现在已经戴上了红领巾。此刻他正在红木长条桌前摆弄着那几束鲜花。苏菲凝视着自己的孙子,不无感慨地说:
  “在这些鲜花中,还有几束是当年反对我们结合的同志们送来的哩!”
  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目光又投到那几束鲜花上,这时我忽然发现,那些花朵变得更加艳丽、更加夺目了。
  

马海德/田森著.—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2.10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