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 柯棣华 > 全文图书 > 柯棣华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纪念柯棣华 学习柯棣华
江一真
    
  柯棣华同志,27岁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来中国帮助我们抗日,32岁就牺牲在我们的国土上。他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时间无声地流逝,但他高大的形象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柯棣华同志于1938年9月来华后,自广州到重庆,从重庆至延安,又转战千里于1940年8月和巴苏华同志一起来到河北省唐县葛公村的晋察冀卫生学校。那时我正担任该校校长,并兼管卫校附属医院。9月,在百团大战时他们各率一个医疗队奔赴前线,10月返校。之后巴苏华同志去延安,而柯棣华同志就留在卫校和医院工作。1940年年底,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柯棣华同志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他和我工作、生活在一起近两年半的时间,感情深厚亲如手足。我又是他的婚姻介绍人和入党介绍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1941年和1942年,是我们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时候。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实行蚕食、“扫荡”、分割、封锁,进行“铁壁合围”、“梳篦式清剿”等一系列残酷战术,“扫荡”频繁,破坏严重,物资掳掠一空,生活困难,老百姓有时以树皮、野菜充饥。柯棣华同志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局面下同我们一起战斗的。
  如果他仍活在人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但在我的记忆里,他永远是那么年轻,如同永不凋谢的青松。他为之奋斗的事业,正是为了我们今天和未来的幸福。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不是无益的哀伤,而是向他学习,使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高尚的品德代代流传下去。
  一 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柯棣华同志在10岁时就目睹印度的反英运动遭受英殖民政府的残酷镇压,这启发了他的革命思想。在大学读书时,他参加了印度国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运动,在学生中负责宣传和领导罢课。他受到过警察的逮捕,继而被校长勒令退学。他痛恨奴役印度人民的英帝国主义,对世界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寄予深切同情。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反对英帝国主义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以及世界上争取自由与和平的一切反帝斗争视为一体。他参加了印度人民为援助中国而成立的援华医疗队,离开了父母兄妹,抛弃了舒适的生活,放弃了取得更高学位和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资格的考试,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的抗日前线。他在重庆启程赴延安的前几天,得悉他父亲不幸去世的消息,而在3个月前他的父亲还是很健康的。他了解到,慈祥的父亲去世的原因包含着为他的来华而作出的牺牲,柯棣华感到自己在父亲困难的时候却没有能为他分忧,他在痛苦的泪水中思绪万千。他想到印度人民对他的委托和期望,父亲对他援华抗日的支持。柯棣华没有听从同伴们劝他回去的建议,带着内心的悲痛继续就道到达延安。之后又转战于晋东南、冀西、冀中、冀南、冀鲁边界和平西,来到晋察冀抗日前线,在那里过着最艰苦的生活。他积劳成疾,却不顾自己的疾病,而一心为他人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并为我们培养了一批批八路军医护工作者。他舍己为人的英雄事迹感人肺腑,可歌可泣。这种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我们要学习,要发扬。
  二 与战士同甘共苦的艰苦朴素作风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柯棣华同志自小就受着父母的宠爱,享受着优裕的家庭生活,从来没有经历过饥寒之苦。这样一位外国人,在我们那样艰苦的战斗生活中,却处处以八路军普通一兵的身份要求自己,与我军战士同甘共苦,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对于他,在我们有条件的时候总是想照顾得好一点,可是他拒绝接受照顾。他对我说:“既然我已参加了八路军,就不能把我当作客人。”住在老乡家时,还挤些时间帮助老百姓打水、推磨。在大生产开荒种地时,还抢着跟我们一起劳动。有一次,学校缺粮,要到40多里外的马庄运粮,他执意要同大家一起去。那时他身体已经有病了,但不听劝阻,这使我十分为难。他一点也不爱惜身体的做法使我难受。但他认为,在为同一事业奋斗的一群人中,他不应过着比别人优裕的生活。别人劳动他也应当劳动,只要不躺倒就应当工作。作为负有印度人民重托的他,考虑的是如何全心全意支援我们。
  在一次日寇“大扫荡”时,他竟以小麦充饥,甚至连盐也吃不上,但他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还以此鼓励别人。他看到我们根据地的军民同心同德,形成了一座抗击敌人的“大山”,筑起了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新的长城”,很有感触地说:“这种人,即使他们在战斗中失利,也不会被打败!”他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使人深受鼓舞,也振奋了大家的斗志。在卫校时,他喜欢和学员们在一起打篮球、唱歌。每次开大会我们总得拉他唱几首歌。他很活泼,说话又幽默,会体贴人,跟他在一起非常愉快。在我们抗日敌后,虽然每隔几个月都有日军的残酷“扫荡”,生活很苦,工作又累,但他却非常乐观。一个胸怀大志、目光远大的人,从不因暂时的艰苦而却步,认为艰苦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柯棣华同志就是这样的人。
  三 刻苦学习的精神
  柯棣华同志来到中国后,有机会见到国民党统治区和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情况,并作了比较。他勤奋好学,八路军的一切新鲜事物:革命理论、游击战术、在敌人四面包围中还能有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等,都是吸引着他去研究的新课题。在他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他思索着在印度用什么方法来驱逐殖民主义者,努力吸取他所需要的一切。他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最后使自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努力学习做复杂的手术,从不熟练到熟练,继而精益求精,先后拯救了许多濒于死亡的伤员和老百姓;他为了学习打游击而练习爬山、走山路;他为了学习作战而来到前线;他为了解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情况,深夜访问老红军……
  特别要提出的是,关于他学习语言的情况。他在印度时除本民族语言马拉地语、印地语外,还精通英语,掌握德语。来华时,他为了同中国人民打成一片,了解我们的革命情况以及方便工作,就非常勤奋地学习汉语。他从来华的客轮上学起,来华第一年时只会讲些不熟练的中国话,第二年就在我们卫校的欢迎会上用简单的中文致词,第三年已能用汉语同当地百姓随意交谈,第四年可不用词典阅读报纸和看一般的中文书籍,并写《外科总论》的讲义了。在医疗队员中,他的中文学得最快最好,我亲眼看到他的飞速进步。这一成果,是下了不少苦工夫得来的。他所以能够坚持不懈,主要是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在推动着他。他学好汉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除了能同我们的军民打成一片,能直接阅读书报,能听懂分析时事和介绍情况的报告外,在用中文讲课和为伤病员诊断时可不需翻译从而节约大量时间。在百团大战前线抢救伤员的日日夜夜,因为他能直接同伤员交谈,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方面的贡献是无法用数字统计的。
  他那种为追求真理而坚韧不拔的刻苦学习的精神,是我们,特别是青少年学习的好榜样。
  四 对工作极端负责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柯棣华同志来到卫校跟我们一起工作时,我们一个人要兼几门课,还要管临床,所以他一来任务就很重。每项工作他都极其认真地完成,并且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在我们医院设备简陋的条件下,做胃肠吻合术是很困难的,但不做就无法解除病员的痛苦,还可能引起死亡。他决心要跨出这一步,我鼓励他,并答应做他的助手。他经过仔细的准备,终于完成了晋察冀军区第一例胃肠吻合术,之后又做了人工肛门术等复杂的大手术。在他来后不久,很快就代替了我的手术工作,技术也愈来愈高。
  他还能以主观的努力改变和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比如,把十来个人睡在一起的大炕病床改成单炕病床,解决治疗、护理的不便,免除伤员们互相感染或碰撞之弊。
  他对病人有火一样的热情,处处为病人着想,他不原谅对病人的失职和马虎行为,不愿看到对病人护理、包扎、换药时漫不经心的动作。他指出:“我们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应该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消除病人的痛苦。”
  他认为自己是个外国人,迟早总是要走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训练、培养好中国医生,这个看法同白求恩大夫一样。
  他训练学员一丝不苟,观察学员动手术一直看到终了,即使包扎伤口也从头至尾看完。他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员的榜样。
  他认真负责的精神还体现在他自己做的手术一定要亲自检查,亲自换药,对病员的化脓伤口总是取脓闻嗅,以辨别是什么性质的化脓。同时他又教学生一些简捷的工作方法,如鉴别糖尿病,印度有一个“土办法”:可以看病人的尿是否能吸引蚂蚁,并说这个办法虽不十分灵验,也比医生用口尝尿的“土办法”要卫生。他讲求科学,讲求实效。
  他严于律己,待人宽厚和蔼。马海德大夫曾说,柯棣华像一个性情温和、心地善良、又有一双巧手的女同志。这比喻不错,他对病人真如同慈母一样贴心。他用自己的钱买水果给眼部刚动手术的患者;用自己的褥子换下从前线抬来的一个伤员的浸血褥子;把他的大房间改作病房,自己住到一间小屋里;把我们照顾他的一点奶粉、罐头等营养品都作为病号伙食,给了急需要的重伤员。他告诉拒绝他赠品的炊事员说,把这些让给伤员可以使他们尽早痊愈,重返前线。可他自己身患难治之症却不肯休息和认真治疗。他真是一心扑在伤病员身上。有一次他到司令部去,往返走了一百多里,回来已经天黑,也不吃饭,刚打个照面就不见人影了。我怕他累了犯病,到处找,越找不着越着急,我几乎要发动群众去寻找了。正在发愁时,他自己回来了。原来他急着给伤员换药,事情完了才想到吃晚饭。
  1941年日寇“大扫荡”,他在执行任务匆匆赶回医院的路上,经过一个老百姓已撤离的村庄,忽然听到一个病人的呻吟声。那时他又饿又累,而且如果停留下来就有遇到日本鬼子的危险,但他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安危,找到了一个自认为已经无救不肯转移、在家等死的难产妇,并远道为她从山里找来担架抬到医院,从而救了母子两条命。
  一个已经决定马上要锯掉大腿的重伤员遇到了他,经过他仔细检查,认为这条腿可以保全下来,他为这名伤员精心治疗,亲自护理,一个月就把他的伤腿治好了,而且连一个伤疤也没留下。
  在他任院长的两年时间里,大约亲自做了2000次手术,其中有数十次是救治濒临死亡患者的大手术。他不仅为战士治病,而且还为学生、机关干部、老乡们检查过身体,治过病。他在八路军中声誉卓著,而且远近地区的老百姓都知道他。很多受惠于他的老乡送他鸡蛋、红枣等礼品时,他都以八路军不受礼而婉言谢绝了。
  葛公村的一位老大娘说:“柯大夫为老百姓做的好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难数清。”他在去世的前一两天,为照顾一个开刀的重病号,自己抱病一夜数次探望病人。去世前一天又做了手术,还带病为学员讲课。那天下午又从冀中送来了一批重伤员,抢救工作结束时天已不早,他没有回家却到办公室想再干点什么,但癫痫病犯了。等他醒来时嘴角挂着血还挣扎着去查看病房。同志们发现他刚犯过病劝他赶紧休息,他却郑重地说:“医务人员只要还活着,就要想到伤病员的痛苦!”这句话,就是他对医务人员的最后遗言。他查完病房又回到办公室写讲义,后来军区有人要用他的办公室,他才回家,到家便卧床不起直至停止呼吸。他那种一心一意为敌后抗日军民服务和舍己为人的工作精神,是医务工作者的最高尚的品德,是柯棣华同志代表的印度人民、印度援华医疗队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中印友谊的典范。
  关于他的癫痫,可能是绦虫病引起的。在他来卫校半年后我才发现,我跟他住在一起时总要准备一条毛巾,以便在他犯病时塞在他嘴里防止咬破舌头。他在服用偏方煎石榴根汤无效后,我几次劝他到北平去治疗,在那里有我们的地下党可照顾他,但他不愿去。实际上他是不愿在我们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离开我们,却用别的理由来推托。1940年10月,印度来电催他和巴苏华回去,他们也想回去为自己的祖国出力,但又都因希望为我们多做点工作而留了下来,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共渡难关。他深深地爱上了我们的事业,在1942年他给印度亲友写的信中说:“当前,我们每一个印度人的责任,正像每一个中国人和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人的责任一样,就是抗击日寇,反对法西斯”。他为这一伟大的事业牺牲了。如果他再活两年,就可以见到他盼望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令人痛心的是他没有见到,而由我们代他来领受胜利的喜悦了。
  他不朽的国际主义精神,在热爱他的活着的人们心中永存,他的光辉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柯棣华/任鸣皋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