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卫立煌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回忆卫立煌先生——序
丁玲
    丁玲
  抗日战争开始那年十月间,西北战地服务团驻在太原国民师范大院内的营房里。这天,太阳暖融融地照在我们临时布置的救亡室里。室外传来空袭警报和高射炮的响声,我们在室内练习合唱《年轻的航空队员》。这时,几个穿着长袍的男女学生推开房门,拥进门来,带着兴奋、羡慕的眼光望着我们。我们练唱结束,休息的时候,我迎上前去,会见了他们。
  过了几天,这几个人又来了,而且脱下了长袍或旗袍,穿上了军装,佩戴胸章袖章,他们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了。他们当中有个原名赵荣声的任天马同志和靳明同志,我以前就认识,他们是北平燕京大学的学生,一二九学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西安事变之后,党中央于一九三七年一月由保安进驻延安,四月初,任天马等十个燕京大学的学生就按照埃德加·斯诺告诉他们的路线和方法冒险由北平到延安访问了。他们到达延安的第一天晚上黄华同志就领着他们来到我的住处。他们热情,活泼,爱好文艺,对于红军,对于延安一切都感到新鲜,惊奇,我们谈至深夜始散。他们在延安停留时间不久,仍然接二连三找我。多年以来,国民党在其南北统治区内严密封锁红军的消息,故意把红军说成青面獠牙的样子来吓唬人,广大人民不信那一套又苦于无从获悉红军的真情实况。任天马同志回到北平以后即连续写通讯报道延安,他乘着上海洪深、沈起予编辑的《光明》杂志出戏剧专号的机会,发表《肤施(延安)的话剧与活报》一文,继斯诺在国外报刊上的延安报道,第一次用中文把延安人的生活公之于世,通过延安的文化活动烘托出延安人生活的丰富多彩,使读者们看到在中国最有希望的一块土地上多么富有朝气。斯诺驰名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一九三七年十月在伦敦出版,一九三八年上海才有译本;任天马同志所写的《活跃的肤施》虽然是薄薄一本通俗浅显的报告文学,但在抗战开始不久,就在大后方公开出版,以热情的笔触将延安概况告诉读者,其中录有毛主席所作“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长征》诗,在社会上影响很大;那时各地进步青年纷纷投奔延安,这本书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任天马同志参加西战团后,分配在通讯股当记者;陈克寒同志调走后,他继任通讯股长,当时八路军在山西打胜仗,山西出现的新鲜事物很多,他又写了不少通讯。
  一九三八年阴历元旦,在山西前线和八路军并肩作战的抗日将领卫立煌将军到洪洞县马牧村的八路军总司令部拜访,总司令部聚会欢迎,并由西战团表演文艺节目表示慰劳。在这次会上我们表演了许多新编的以抗日事迹为内容的戏曲、歌咏、大鼓等等,卫立煌将军感到耳目一新,非常欣赏。当时他就在会场频频询问有关西战团的情况,表示他也要在他们的军队中成立一个类似西战团的单位,作为他学习八路军政治工作经验的第一步。卫立煌回到他自己的驻地数日之后,看见《群众》杂志上登有一篇记载卫立煌将军访问八路军总司令部的通讯:《西线上的盛会》。他的秘书对他说,这篇通讯的作者任天马,原名赵荣声,是我们安徽同乡,我和他认识。卫立煌即命这位刘秘书把任天马聘请到他们司令部去当秘书,好把西战团的经验带去。
  抗战初期,新华社尚未成立,西战团的记者在八路军和战地活动,有条件写出精采的稿件,及时表现华北军民在神圣的抗日战争中不朽的业绩。任天马同志在写作上原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将来可以慢慢积累材料从事文学著述,现在突然叫他放弃这个志愿去做他完全陌生的统战工作,实在出乎他的意外,但是他服从党的指示,放弃了自己的文学爱好,离开了西战团,前往卫立煌司令部。
  从此,因为工作地区不同,又由于严格的工作纪律,我们断了联系;即使偶然见面,也不便打听他们的工作情况。
  一九七九年我回到北京,和赵荣声同志等又重新见面。大家都是劫后余生,彼此都为对方感到庆幸。他曾是我们党派出去给国民党高级将领当秘书的,因此遭到四人帮的折磨,是不消说的。幸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所在的单位的党组织已经为他恢复了政治声誉和组织生活。他告诉我,在抗日战争中卫立煌氏作为我们党的一个团结对象,在思想上的进步和变化,在战争中的功绩以及在处理和我党我军关系中的种种表现,有许多都值得记叙,值得怀念;他准备写一本回忆卫立煌的书;我赞成他的这个想法,希望能早日读到这本书。
  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这本书已经写完了,而且由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即将与读者见面了。我看过书的原稿,内容丰富,虽然迁就文史资料的体例,在许多地方不能不罗列材料,没有发挥作者的文艺才能,但是我以为这本书不只帮助人们了解卫立煌先生个人的生平,而且也是一部研究抗战历史的重要资料。人们从这里更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和党的领导人一贯以国家民族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真诚团结和帮助卫氏进行工作的实况。当前祖国统一大业亟待实现,台湾某些人士对我们统一战线的政策尚不能完全理解,这本书也许能帮助这些人扫除疑虑,从卫立煌先生的一生中得到启示,得到激励,从而为台湾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我愿借此机会,向卫立煌先生的亲朋故旧,致以亲切的问候。
  1984.6.1
  

回忆卫立煌先生/赵荣声.—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