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邓宝珊 > 全文图书 > 邓宝珊传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一章 战斗在民主主义革命的旗帜下
王劲
    一 家世和少年时代
  故乡——温馨的摇篮
  在古代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上,在今天横贯祖国东西部的大动脉陇海铁路的西段,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天水。它北仰陇山,南依秦岭,濒滔滔渭水。典型的北温带气候,造化了这一带“山水灵秀、树木密茂”的自然景象。在今天的天水市境内,有连片的耕地和林地,还有许多山地草场。难怪近代大诗人于右任在1922年由陕西途经这里去南方时,一登上陇山峰巅就为这一片山峦沃野所激动,口占道:“振臂一呼此启疆,河山耕牧势犹强”;“万户蒸腾风又雨,一川填咽海还桑”。
  1894年11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十月十三日),邓宝珊诞生在天水城区内一个弃儒从商的家庭。他父亲给他取名为“瑜”,意思是:愿他在今后的人生中处世像美玉一样亮洁!成年后,邓瑜给自己取字“宝珊”,一段时间里,名、字并行。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他声名的提高,人们都惯称其字,邓瑜这个本名反而逐渐不为多数人所知了。
  故乡天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十分遥远的上古之世。传说中中华民族的远祖伏羲氏就出生在这里。今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发现,大大提前了天水历史的年代。按照我国最早的地理专著《禹贡》所载,夏代天水属古雍州,其实是少数民族地区。西周时,天水城区称邽戎邑。天水以北是秦人的发祥地,周孝王时嬴非子为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即今天水张家川和清水县地。其后代继续在这里经营、生息,并向东西发展,逐渐强大了起来。可以说,天水是秦人走向统一中国事业的出发点。公元前688年,秦武公灭邽戎,置邽县,这是我国历史上设县之始。之后,天水在历代曾有天水、汉阳、秦州、成纪等郡县名。清雍正元年(1723年)以后,秦州为相当于府一级的直隶州,辖境略同于今天的天水市。当时,这里是连接陕、甘、川、青藏交通的“四塞之区”,人们称誉它为“关西一大都会”。①陇右人民辛勤劳动,促成了这里经济、文化的渐次发达。
  历史留给了天水值得夸耀的文化遗产。丰富的出土文物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往往是人们了解过去的方便教材。这里曾经人文荟萃,出现过较有影响的文人杰士,也留下过许多古代文豪的足迹,使后人产生无穷的思古之悠情。由于地处中原通向西北、西南的咽喉通道,历史上的天水在和平时期是商旅必行之区,在战争年代则是兵家必夺之地。战争环境使这里军事人才辈出,名字光耀于史册的古代名将有李广、赵充国、姜维、纪信等。所谓“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的说法,当然与天水不无关系。从幼年起,邓宝珊就受着家乡历史和人文的熏陶:文物古迹启蒙了他的文化情趣,历代名将的事迹在他心灵里播下了憧憬建功立业的种子。这些,后来一直影响着他的精神情操,把他引向了不同于一般民国军人的道路。他贵信义,重然诺,好学深思,见解高明,被认为是有“排难解纷”之能的“儒将”。邓宝珊崇仰乡贤的感情,从下述一例可以看到:20世纪30年代,天水重修纪信祀祠,他请于右任写了匾额,自己也摹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楚逼荥阳时凭烈志激昂四百年基开赤帝
  神生成纪地作故乡保障千万载祜笃黎民
  邓宝珊祖居天水东乡二十里铺的邓家庄,是一个小康的“耕读人家”。左宗棠振兴甘肃学政后,陇南学风一度高涨。同治进士、晚清学者任其昌和他的好友王权讲学于当地书院,培养了不少人才。民国时期这里的风尚也颇以让孩子读书为荣。邓宝珊的曾祖和祖父均习儒为业,也都曾进城教书,落居在关公巷(又名忠义巷)。邓宝珊之父邓尚贤,字友斋,系家中次子。其兄早丧。邓尚贤从小读书,长大亦通文墨,原打算走求取功名的道路,终因家境渐趋清寒而不得不弃儒经商。但父亲还是希望邓宝珊能走求学的道路,从幼年起就教他识字诵诗。通过耳濡目染,他学得了浅显的文史知识。十岁左右,邓宝珊被送往私塾学习了两三年。这些启蒙性的文化教育,对邓宝珊后来一生的事业,是至关重要的。他到伊犁后,因不满足于仅能“识文断字”,而开始坚持不懈地自学,依靠的就是从小读书的基础。
  邓宝珊对幼年时的几位老师,怀着很深的感情,成年后常常向人提起。他特别讲到一位周先生,也是天水人,富有爱国心和民族气节。教书中,周先生除了照例为学生讲《诗经》、《左传》等课外,还讲鸦片战争、庚子赔款等事件,讲为抗议清王朝错误处理林则徐愤而自杀的王鼎的故事,还有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甘军的事迹。这些都在邓宝珊幼小的心灵上,打上了难忘的烙印。成名之后的邓宝珊,念念不忘幼年时的老师,常常打听和关怀他们的生活。在新一军任内时,周老先生已逝,邓宝珊把一位姓万的老师接到兰州,在自己家中住了一段时间,并陪他游览兰州名胜古迹。邓宝珊厌烦虚假的官场应酬,而对一位潦倒窘困的小学教师,却给予了真诚的礼遇,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很难得的。
  邓宝珊的家庭,在他诞生时是一个不景气的小商家庭。父亲以一介书生骤然习商,不善经营,并不奇怪。他年幼时,依靠父母含辛茹苦的操持,家中的生活还过得去。善良、诚实的父母承受了家庭生活的一切重担,抚养着子女。邓宝珊步入少年时,家境衰落成一户贫民。13岁时,父母相继去世,邓宝珊依年轻的兄嫂生活。
  关于邓宝珊的家世,在于右任后来为邓友斋写的墓表中有如下记载:
  天水邓友斋先生既殁之三十有八年,其哲嗣宝珊自榆林述职来渝,请为文表其先德之墓。宝珊苦志孝思,又与余为数十年患难交,曷可辞?按状:邓氏明初自江南风阳石桥镇西徙秦州,始迁祖三传至禧祖者,族浸繁衍,占籍州治,及邓家门隶青石、柔远、向化三里,科第蝉联,一州称盛,谱谍在焉。翁之曾祖考讳炳,字文远,妣氏阎。祖考擢,字拔庵,妣氏张氏陈。历世教授,庠序有声。拔庵翁生翁昆弟二,长礼贤早逝。翁讳尚贤,友斋其字。自髫年岐嶷异常,沉默寡言笑。奉亲纯孝,好读书,晓经史大义,菲薄举子业。奉讳后家渐中落,遂弃儒而商,屈抑廛市中,以诚信孚众。每遇急难,翁折冲其间,悉得其平。同光之际,军谣(疑应作“徭”—笔者注)岁饥并至,翁仗义助饷救荒,岌岌(疑应作“汲汲”—笔者注)若不及,与从兄成斋、从侄松岩雍雍相依,敬宗收族,殚力以赴。无少长,皆敬畏之,里中称邓氏三贤焉。配氏何,生女一,适左。继配昝,生子三,长子盘,次宝珊,次镜吾;女二,适王,适孙。翁晚年督教诸子綦严,常谓吾以家累,不能竟所学,汝等宁无一人继吾志事者?言辄泣下。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疾终于家,年六十有四。明年二月二十二日葬城北天靖山武家滩祖兆之次,庚山甲向。时子盘方弱冠,宝珊才十四龄,四壁萧然,儋石屡空,夫人昝抚育酸辛,且失明,次年亦逝世。弥留时谓宝珊曰:汝自为之,今后吾不能管汝矣。宝珊凛(疑应作“禀”—笔者注)夫人遗命并耳熟翁所谕古豪杰事,思有以自立,遂奋志出阳关。辛亥革命用能树帜西域,民十以来转战秦豫燕赵,赞翊中兴,其根荄忠孝有自来矣。为人子者承志广孝之意,庶其无憾。而翁之畸行潜德,洵有足风末俗而式来兹者在。因伐石而表诸其阡。②
  家道中落,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结束了,邓宝珊被过早地推入了谋衣求食的大人们的“世界”。然而,故乡依然留给了他美好的印象:在它温暖的空气里,飘荡着百卉的花香,也飘荡着诱人的文化气息。
  在艰辛中生活的少年
  邓宝珊兄弟姊妹共五人,他排行居中,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妹一弟。父亲逝世后生活的担子落在了哥哥一人肩上,年幼的邓宝珊不得不辍学谋生,打短工以贴家用。主要是给修房、盖屋的泥瓦匠当下手,干些递砖、和泥的累活。不谙世事的少年还很愉快,干活时挺认真,闲下来就和小伙伴们打闹、玩笑,有时还骑在墙上唱几句“口外歌”——当时从新疆流传到甘肃的民歌。然而人们渐渐听出,少年的歌声里带上了忧郁。
  原来,邓宝珊小时候聪颖内秀而个性耿直,自尊心很强,受不得一点委屈。这和他成年后养成的忍辱负重、外绵内刚的性格异趣而同质。当时嫂嫂夏氏料理家务。“穷家难当”,因而性情急躁、艰于家计的夏氏往往把弟妹们当出气的对象,呵斥责骂。邓宝珊对此十分反感,几次与嫂嫂理论。谁知“家务事,搅不清”,嫂嫂的态度并无好转,哥哥为此却没有少生气。年少的他迷惘了,在苦闷中他考虑着自己怎样去闯出一条路。
  在街衢上邓宝珊听到兰州陆军小学堂招生的事③,萌生了前往投考的念头。1908年春天,他瞒着兄嫂,带了一些干粮,跟一伙客商、脚户西去兰州。到兰州,他投奔了下东关(今庆阳路)“义顺店”的店主马尊义。马尊义是天水人,年轻时在故乡一家丝线铺当学徒,与邓宝珊之父相识。邓父年长,对马尊义时有照顾,两人成了好朋友。马尊义当了走乡串户的货郎,积攒了一些本钱,进而半驮半骑地奔波于西宁府的碾伯(今青海乐都县)、丹噶尔厅(今青海湟源县)一带,经销针头线脑、丝线、头绳之类。由于他做生意信誉好,“件头上赚得少,整头上卖货多”,很受汉、回、藏群众欢迎,生意越做越宽。四五年后积蓄了千把两银子,在兰州开了这爿招待客商、并代客买卖货物的义顺店。
  马尊义阻挡了邓宝珊投考陆军小学堂的打算,认为他年龄尚小,实仅13岁,文化条件也不够④。继又说服他放弃了上口外(新疆)去的想法,并把他安排在自己刚开办的水烟厂“骏川成”当学徒。
  因为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邓宝珊少年时代就极富同情心。为此导致了几个月以后他和主妇的一场冲突。原来,水烟厂每天都雇一些女工撕烟叶,撕去叶梗便于制成烟丝。撕烟叶的都是穷家妇女,往往带着孩子来做活。到了吃午饭时,有的妇女未给孩子带饭,有的带得很少,挨饿的孩子又啼哭又伸手。看到这种情况,邓宝珊自作主张把东家的馍馍拿给孩子们吃。每被女主人看到,辄遭训斥。邓宝珊不服气,常常与之争辩。
  之后,邓宝珊决计离开。他心里还是那个老想法:闯口外!马尊义留不住他,便请了一个去天水的脚户带他回老家去,交给邓宝珊的哥哥,认为这样才对得起逝去的老友。不料刚出兰州东岗坡,邓宝珊就要求脚户放他自由行动,保证一切后果自负。并提出马尊义交给脚户的盘缠银两,只退给他一半就行了。脚户经不起他的执拗,最后只好任其自便。
  离开了马尊义,邓宝珊心里怏怏不快,这位厚道的父执对自己的确很关怀爱护。20世纪30年代他回到兰州,没有忘记立即去拜望马尊义老先生。在马尊义的水烟厂里,他和许多回汉兄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懂得了回族的许多风俗和习惯。邓宝珊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绝少民族畛域和偏见,是和这一时期的生活感受分不开的。
  邓宝珊从东岗坡折回兰州城内,悄悄住在一家僻静处的车马店里,打听怎样去新疆。时值伊犁新军混成协在兰州招募新军,他遂即应募。清末新军募兵年龄要求在20至25岁(虚龄)之间,但执行并不严,而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却很严格。邓宝珊当时虚龄15岁,报为20。由于他身材魁梧,艰苦生活的磨练又使他脸上略带老成之气,检验者便将他收编入列。
  1908年的夏末⑤,行军开始了。从兰州到伊犁的几千里路要一步步从脚下走过,艰苦不难想见。在沙漠中行军,鞋有时陷进了沙窝,精疲力竭的新兵们连拾鞋的力气都没有。白天的酷热,夜晚的寒冷,突起的风沙,骤来的雨雪,折磨着邓宝珊和他的同伴。有的人丧生了,也有人开了小差。然而,身无后顾之忧的邓宝珊却颇能“以苦为乐”,坚持行军。他年纪最小,却常常鼓励和帮助别人。与人结交,礼貌之外还有一种少年人特有的豪爽,赢得了大家的喜爱。邓宝珊也遇到过死亡的威胁:有一次他不幸得了伤寒病,几乎无可挽救,带队官把他交给了一个道士看护。想不到几剂草药,他就康复了,毅然向前追赶,又回归到了西行的队伍中。
  关于这段生活,邓宝珊后来回忆写成了许多首诗。可惜多数没有保存下来,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有这样两首:
  玉门西望星斗稀,不是沙飞便雪飞。
  戴月披星千里外,凭谁检点寄征衣。
  髫龄失怙走天涯,荆花憔悴惨无家。
  马蹄踏遍天山雪,饥肠饱啖玉门沙。⑥
  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在当年冬天到达了伊犁。转眼之间,大地复苏,冰开雪化,美丽的边疆春色越来越浓。春色揩去了邓宝珊心头隐隐的思乡之愁,也撩开了这淳朴少年的进取心。
  人无志不立。历史总是给有志向的年轻人提供发展自己抱负的机会。但是他们必须具备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知识的毅力。邓宝珊一生的成就,和他从这时开始的长期不懈的努力自学是分不开的。在熟悉他的人们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到伊犁新军后不久,邓宝珊因为粗通文字在军队中当了一名司书。除了例行的一些抄写事务外,他还要为不会写信的士兵代写家书。为了把信写得更好,邓宝珊买了一套骈四骊六的《秋水轩尺牍》,请一位老先生教他。这位老先生开始教得很不认真,敷衍了事。邓宝珊求知心切,为此苦闷。当他注意到师娘年迈体弱,挑水有困难时,就主动给师娘挑水劈柴,天天坚持不懈,终于感动了师娘,师娘背后把丈夫好一顿数说,从此师傅教他就认真了。在老先生的讲解和指点下,只半个月,邓宝珊就背会了15篇范文,写字也大有长进。此后他学得更勤,师傅教得也更认真了。
  在自学道路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后,邓宝珊又陆续选读了唐诗、宋词、元曲、八大家古文的优秀篇章,继读《史记》、《汉书》……眼界大开,学识日进,心胸也越来越开阔。戎马之间不废读书,这是邓宝珊后来长期军旅生活中的一个特点。
  ① 乾隆二十九年修《秦州新志》。
  ② 三原于右任撰并书《天水邓太翁友斋墓表》,1945年。
  ③ 甘肃陆军小学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始招生。见陕甘总督升允次年三月二十七日奏,载《军机处录副档》。
  ④ 《陆军小学堂章规》规定:“陆军小学堂学生,以身家清白,体质强壮,聪明训谨,无废疾嗜好,曾读经书,能作浅近论说,年在十五以上、十八以下者为合格。”载《陆军部·军学档》。
  ⑤ 赴新疆年代,邓宝珊的回忆文章有1908年、1909年两种记载,现据长庚光绪三十年奏章中计划1908年在甘肃招募士兵事及家属有关回忆,确定为是年夏末。
  ⑥ 《爱国老人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7—78页。
  

邓宝珊传/王劲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