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世泰回忆录——林锦庙会师
王世泰
    1931年7月,志丹在认真总结兵运工作多次失败的教训后,毅然来到桥山山脉中段的子午岭地区,联络旧部于9月正式成立起南梁游击队。经过一段艰苦的努力,南梁游击队很快发展到三四百人,共辖三个营:一营营长赵二娃;二营营长杨培胜;三营营长贾生财。正式成立了中共队委会,刘志丹任书记。这支部队成立后,志丹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坚持以南梁为中心,依托桥山山脉开展游击活动,开辟南梁游击区;重视对部队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提高士兵的阶级觉悟;严肃军纪,积极开展群众工作;组织小股部队到南梁周围打土豪、分粮食,解决部队的给养,减轻群众的负担。南梁游击队首战二将川,旗开得胜,消灭张廷芝一个骑兵连,缴获战马40多匹,枪20余支。接着又击溃了合水县民团的进攻,一时南梁游击队名声大震,敌人惊恐不安,人民群众扬眉吐气,革命斗争形势迅速发展。当地群众编歌颂扬志丹:“正月里来过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真勇敢,他带上队伍上横山①,一心要共产。”
  1931年9月初,阎红彦、杨重远、吴岱峰等人领导的晋西游击队,为了摆脱强敌“围剿”,西渡黄河,寻找谢子长、刘志丹。他们西渡后,先后与陕北特委和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开展游击活动,并使部队迅速发展到百十人,后又联合杨琪、杨鼎、师储杰等二三百人。10月下旬,这支游击队由陕北转移到华池林锦庙一带,终于找到了志丹,于是两支游击队正式会师。10月底,陕西省委派谢子长来到南梁,与志丹等一起领导这支人民武装。1932年1月,这支部队改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
  按理说,南梁游击队和晋西游击队胜利会师,使这支人民的武装如虎添翼,不仅队伍扩大到700余人,而且武器装备也有了改善,是轰轰烈烈大干一番事业的有利时机。但事与愿违,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三嘉塬缴枪事件”。队委会以贯彻省委反右倾主义、反调和倾向的指示,清洗部队内部不纯分子为由,缴了包括刘志丹在内的整个二支队三个大队的枪,解散了部队,开枪打死了二支队一大队队长和三大队副队长,并吓跑了一支队队长及100多名战士,投向杨虎城部。这个事件的发生,使刚刚发展起来的人民武装受到严重的损失。现在看来,这件事“不论是谁的决定,都是不对的”②。但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判断是非,亦无需责怪某个组织和个人,这是因为,一是当时我们党还不够成熟,“左”倾机会主义还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二是我们的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还缺乏革命斗争经验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难以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和抉择。“好在这支部队中许多以大局为重,始终坚持革命,为西北革命和红军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③。特别是刘志丹,为避免革命队伍的分裂,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三嘉塬事件之后,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李杰夫任政委,杨重远任参谋长,下设四个大队,正式打出工农革命旗帜,公开了陕甘游击队的身份,使陕甘边地区武装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① 横山,系指桥山山脉,因此山脉为南北走向,不同于一般山脉的东西走向,所以当地群众称为横山,也称斜斜梁。
  ② 引自中共中央办公厅[1986]103号文件。
  ③ 引自中共中央办公厅[1986]103号文件。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