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张国焘 > 缅怀纪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1926年 29岁
路海江

  1月初,鲍罗廷约集张国焘和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等召开会议。张国焘认为:中共没有人参加国民政府,也无执政的经验,更没有掌握军事实力,在军队中多任政治工作。所以,即使我们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中多占一些席位,除了会引起国民党人士的反感以外,不会增强中共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地位,他并提出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消除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对立的状态,同时取消或合并为一;(二)主动谋求省港罢工结束,如果一时不能,也应在国民政府法律范围内活动;(三)要求国民政府更明确支持农民运动的发展,满足农民减租减息的经济要求。
  1月1日至19日 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的身份在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大。在选举前,汪精卫曾约其谈话,张国焘提出自己和瞿秋白等没有在国民党内担任职务,不必再当选中央委员。
  1月7日 在国民党二大上被推选为提案审查委员会委员。
  1月下旬 回上海,向中央汇报广州之行及国民党二大的情况。
  2月7日 在中共广东区委机关刊物《人民周刊》上发表《悼死难的战士们》。
  2月10日 在《向导》第145期发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大会的教训》一文。指出:“只需所有国民党左派——中山先生的忠实继承者,都准备在第二次大会决议之下,牺牲一切,矢志奋斗的自能化险为夷。”
  3月20日 中山舰事件发生。中共中央认为这是由广东的同志“左”倾错误引起的,或是国民党内部领导权的争夺,或是由于蒋介石受了右派和反赤势力的影响。因此,中共应采取让步的妥协态度,来稳定广州的局面。决定派张国焘赴广州,查明事实真相,并执行妥协政策。
  4月6日 抵达广州,在中共广东区委紧急会议上作了报告,要求全党一致遵行中央既定政策。
  4月10日 代表中共中央同蒋介石会谈,表示中共要与蒋介石“精诚无间的合作”。
  4月29日 鲍罗廷从莫斯科回到广州,张国焘前去看望。
  4月30日 在《人民周刊》发表3篇文章:《国民政府下的“五一”节》、《军队中内部统一问题》、《“阶级”与“斗争”的误用》。
  5月1日 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和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同时开幕,张国焘出席并发表演说。
  5月14日 与谭平山一道访问蒋介石,向蒋表示中共对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所采取的态度,蒋表示高兴。
  5月15日 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整理党务案》,张国焘按照他同陈独秀商定的方针,要中共党团接受。广州的同志万分激愤,有的说鲍罗廷被绑票了,张国焘、谭平山做了投降代表。
  5月中旬 向鲍罗廷建议,苏俄政府应直接供应一些军火给中国工农。
  5月26日 在《人民周刊》上发表《五卅运动的一周年》。
  5月中下旬 对于中山舰事件发生以后近两个月的形势,他认为这是“国民党削弱苏俄控制,打击中共气焰,强化资产阶级的领导的一种过程。”“中共似应改弦更张,另谋出路。”并向鲍罗廷建议,中共党员应逐渐退出国民党,转而注重工农群众工作的独立发展,不介入国民党内部纠纷。
  5月下旬 离开广州,月底回到上海。
  6月初 国民党要求组织两党联席会议,张静江口头通知中共广东区委,邀请中共代表前往出席联席会议。中共中央派张国焘、瞿秋白、谭平山作为将来出席联席会议的代表。同时决定,张国焘先行赴广州,与国民党中央商谈联席会议举行的程序问题。
  6月5日 国民党中央通过了出师北伐案,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6月上旬 赴广州。
  6月19日 国民党中央致信中共中央,正式提出根据“整理党务案”规定,成立两党联席会议,派定张静江、谭延闿、蒋中正、吴稚辉、顾孟余为国方代表。随后,中共中央派瞿秋白、谭平山、张国焘为中共代表。
  6月中旬 曾到叶挺独立团召集中共党员举行会议,指示他们与各地党组织联络,解决兵源及补给等问题。
  6月30日 在《向导》第160期发表《民众心目中的广东》一文。认为“目前高唱入云的北伐问题,目的固然在于完成国民革命和建立统一全国的国民政府,同时却也是抵御反动势力的南侵。无论是完成北伐事业,或是抵御反动势力的南侵,都必须先巩固广东内部。”我“不是不赞成北伐,而且我主张急于要北伐。”“要是有一个有充分政治训练和彻底革命化的群众党,北伐成功,其意义便是解放全国民众,革命政权必然异常稳定。”如何才能养成一个有充分政治训练和彻底革命化的群众党?他指出:“第一,革命党人必须认定党是比什么都重要的,没有党什么事情都办不到;第二,革命党人要认定什么都可牺牲,但是民众利益决不可牺牲;第三,一个党员要负担真正解放全国民众的责任,必须日趋革命化,一切不革命的分子决不能混进党中;第四,一切革命分子必须有合作到底的决心;第五,革命势力的真实联合比什么还重要。”
  本月 访问北伐军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商讨北伐进军途中的民众工作等问题。
  7月上旬 返回上海。
  7月12日 出席中共中央第二次扩大会议,并向会议报告了广州之行情况。陈独秀、彭述之等对北伐估计过低,引起张国焘、谭平山、瞿秋白的公开不满。直到8月22日北伐军攻克岳州,直指武汉时,中央才改变政策。
  8月初 辞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职务,由李立三接任。他专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负责动员中共组织及工农民众团体参加战争。军事部建立之初,只两个人,负责从报纸上搜集军事情报。不久,派一个以余洒渡为队长的由8人组成的暴动队去武昌,会同湖北方面的同志,扰乱敌人后方,发动兵变和暴动,夺取敌军武器武装自己。
  8月中旬 与瞿秋白一道离开上海赴广州出席国共两党联席会议。8月18日抵广州。
  8月20日 与瞿秋白一起前住廖仲恺墓地致祭,参加广州各界纪念廖仲恺、陈秋霖殉国周年大会。连日来造访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各中央委员等,广泛接触各方面人士。由于国共双方都认为条件尚不成熟,经磋商决定联席会议暂不举行。
  9月上旬 汉阳、汉口攻克的消息传到上海后,在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提议中共中央应即准备,以便从速迁往武汉。但陈独秀等仍以为上海是中枢,武汉局势尚未稳定为理由,搁置了这个建议。决定派张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赶往武汉,独当前线指挥的重任。
  9月11日 抵汉口。
  9月12日 视察叶挺独立团。当晚住独立团,与团部的中共党员举行会议和分别谈话。
  9月中旬 同叶挺独立团参谋长周士第谈话,嘱咐周在叶挺回来之前暂行代理团长职务。
  10月10日 武昌被攻下。张国焘当天跟着部队进到武昌城内,会见了陈潭秋等湖北区委同志及余洒度等人。
  这个时期到12月前,张国焘的大部分时间是从军事方面的接洽,邓演达、唐生智等都是接触对象。
  10月中旬 加仑来武汉与张国焘会面。
  10月25日 在汉口给中央写信,汇报武汉方面的军事、政治、党务工作情况,说“弟现以大部分精力进行对同志的训练及办一周刊。因组织松懈,大小事均须照顾,忙得不堪。”
  10月 致信加仑,谈与铁洛里晤面及对孙传芳的策略的问题。
  同月 接待过驻扎在武汉周围投靠革命的部队的代表。介绍朱德、刘伯承到四川做杨森、邓锡侯等部队的统战工作。
  11月3日 致信中共中央,报告国民革命军第四、八军东下作战的消息。
  11月23日 英帝国主义在天津租界封闭国民党天津市党部,并逮捕国民党员27人,引渡给军阀张作霖。①26日,英国亚细亚煤油公司大轮光复号,在湖北团风的江面上撞沉我“神电”号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和反抗。②
  12月1日 武汉国民政府正筹设一个有总工会参加的专门机关来节制罢工工人的要求,不准工人进行“无政府主义的骚乱”。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机关不隶属于总工会,而受政府直接管辖。中共中央代表张国焘对此表示同意。③
  12月9日 被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聘为特别讲演人员。④
  12月上旬 为鲍罗廷推荐一名懂英文的青年共产党员,当他的办事员。
  12月13日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陈独秀、张国焘、李维汉、毛泽东、项英、李立三、任弼时等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及鲍罗廷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议决案》、《关于国民党左派问题议决案》、《关于湘鄂赣三省农运议决案》、《关于职工运动议决案》等。会议错误地分析了形势,制定了错误的即以压制工农运动,放弃共产党的独立性,去换取蒋介石等由右向左,并帮助汪精卫等取得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以至政治运动中的领导地位,以制约蒋介石的军事势力的策略。
  12月中旬 鲍罗廷向张国焘表示:现在看来,国共分家之事将大为提早,第一,蒋介石占领江西以后,正锐意经营东南、将与帝国主义和江浙买办妥协;第二,蒋一直要建立他个人的军事独裁;第三,蒋如果取得了南京、上海,很可能就要发动个反共运动。今后,中共政策将趋于反蒋。
  随后,张国焘将此情况向中央作了报告,并要求中央速迁武汉。
  12月26日 汉口各界20余万人,在济生三马路召开反英大会,提出了反对和取消英帝国主义的种种不平等条约,强烈要求政府立即收回妨害革命工作的租界。⑤
  12月 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决定重组湖北区委,张国焘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⑥汪泽楷、项英主管组织工作,陈潭秋、蔡以忱主管宣传工作,李立三主管职工运动,董必武主管国民运动,聂荣臻主管军事工作,均为委员。在湖北区委时期,区委各工作机构日益健全,“各方面工作均极紧张”而“有秩序”。⑦另外,张国焘还兼任两湖党校校长、《群众周刊》主编、汉口地委书记等职。⑧
  同月 在武汉与毛泽东谈农民运动问题,他称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一些说法,代表了湖南同志一般的“左”倾情绪。
  注释:
  ①《湖北农民》第11期,1926年12月27日。
  ②《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1月6日。
  ③ ﹝苏﹞A·B·巴库林:《中国大革命武汉时期见闻录》第14页,中国社科出版社 1985年9月版。
  ④《革命军日报》,1926年12月13日。
  ⑤《广州民国日报》1927年1月8日、10日。
  ⑥ 张国焘回忆说是11月兼任湖北区委书记。
  ⑦《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第311页,中共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
  ⑧《中共湖北省组织史资料》,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张国焘传记和年谱/路海江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