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徐特立 > 全文图书 > 徐特立教育思想讲座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七讲 徐特立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孟湘砥,曹国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党在领导无产阶级教育事业中所制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徐特立在他“以教书为职业,教育为事业”的长达七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也始终把它作为办学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它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劳力与劳心并进,手和脑并用”的、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徐特立在《教育讲座》、《劳力与劳心并进,手和脑并用》、《解答关于教育方针的几个问题》等教育论文中,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明了教育是受着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的,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论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然性。他对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1.“教育与生产劳动”最初是“完全统一”的
  教育产生于劳动。徐特立在阐述生产劳动对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时指出:在原始共产社会,改造物质的程度不高,那时,“劳心与劳力、生产与教育完全统一起来”(588页)。这种“完全统一”性具有两个基本条件;劳动和语言。他说:“人为万物之灵”,人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能制造工具,能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手脑并用的生产劳动。生产常是共同进行的,不能不交换意见,以相互招呼联系,这就使语言发生和发展起来。于是,“有了改造物质的知识,有了传达知识的语言文字,才使教育发生和发展起来”(588页)。他在这里深刻地阐明了教育是与劳动俱生的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但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都得共同参加劳动,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因此,那时,没有专门的学校,也没有专门的教师和学生,人类原始简单的生产劳动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完全是在劳动过程中,由年长的一辈传递给下一代的。他还用我国古籍上记载的“神农种田”等传说,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
  徐特立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人类社会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于是教育就能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的学校。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进行精神生产,以总结和传授人类生产知识、社会生活经验和伦理道德,使人类的社会文明得以总结、继承和发展,这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然而,也正是由于“生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了人剥削人的可能,产生了阶级,也就产生了劳心与劳力的对立,生产与教育的分离”(588页)。缘于这种“对立”和“分离”,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也就出现了徐特立所揭示的“两种半残废”的现象:一方面使得学生和教员,只是念书作文,心里想和口里念,而手不做,不知百工农商。“所以读书人就成了书呆子……成了一个半残废的人。”“另一方面,穷苦的工农整天整月整年都是做活,没有时间念书。结果就成了一个不能读书、不能看报和不能用新式的机器生产的土包子,也就是一个有手无脑的半残废。”(364页)从上所述,可见劳心与劳力的分离,教育与生产的割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的。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和现代生产的本质联系所规定的 
  马克思主义总是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及其与教育的相互作用来论述教育问题的。同样,经典作家也从来没有离开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来谈论教育。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是与近代工业生产相联系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带来了大工业生产过程中分工的细密,从而决定生产不仅仅是体力的消耗,而且必须同时进行脑力劳动。这就给了人们以新的启示,即可能而且必须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教育必须提供给社会以既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满足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徐特立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联系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的论述,阐明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然性。他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主张教育与生产联系起来,却不是把生产当作糊口的手段;而是把生产当作教育的手段”(244页)。由此说明,马恩提出的“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的未来社会的教育蓝图,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徐特立又指出:那时人类社会“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能够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时候,那就会开始使劳心和劳力逐步统一起来,使生产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588页)。他还深刻地阐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最重要的事情,已是发展生产”。我们应该顺应这一历史的伟大转折,坚定勇敢地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而这一宏伟的“历史任务”,只有靠“在生产上做出奇迹”来实现。而这正如列宁所说: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的。同时,“只靠少数工程师的智慧是不成的,只靠很多人身体强、力气大来硬干也是不成的,这就必须使科学文化和广大劳动人民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广大群众无穷的创造性,才能使生产力很快提高”(589页)。徐特立的这一深刻见解明确地告诉我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劳动能力包括着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但人的体力发展是有限的,而人的脑力即智力的发展却是无限的。因此,要实现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就要靠人的智力开发,而这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才能实现。因此,他说:“无论从社会主义要提高劳动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目的来讲,从现在生产需要来讲,都必须开始把劳心和劳力逐步统一起来,生产与学习逐步统一起来。”(589页)只有使劳动者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提高文化,掌握现代生产原理和技术,才能担当起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他还指出:“要加强教育为生产服务,应在科学教育中注意到与技术方面的联系。”并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重视学校的综合技术教育的事例予以说明。在资产阶级国家的普通学校教育中,也有工艺一科,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通教育,列宁早就倡导进行综合技术教育。这些直接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关联的工艺和技术教育“不仅是工程师、技术人员,而且是工人普遍需要的东西”(579页)。而大批有熟练技术的工人和懂得现代科学原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造就,离开学校教育是不成的。
  综上所述,徐特立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和教育学说,正确地分析了教育的产生、发展及其未来趋向,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合一到分离进到和谐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现象,也是一个历史进程,由此,充分证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这是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588页)。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徐特立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贯彻用手与用脑、学习与劳动、生产与教育、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原则”的根本途径(593页)。他在总结延安中央机关干部参加业余生产的经验时,对此作了具体明白的说明。他说:“人类的发育包含着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由于劳心和劳力的绝对分工,而人类的发育因此偏枯成半身不遂。”(295页)他明确地指出劳心与劳力并进,教育与劳动结合,是人的体力与智力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年轻一代不仅要学习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同时也要了解生产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并获得劳动的技能,才能“医治人类的偏枯病”,求得德、智、体三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新人。
  1.劳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首先,劳动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劳动观点和“养成勤劳习惯”。传统教育遗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徐特立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剥削阶级思想,在我国毒害几千年,其恶果是“把劳力和劳心分开,把劳心看得比劳力高一等”(585页)。由此,多数“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历史上没有劳动的习惯”(295页),故我们培养的青少年儿童,应该“是热心求知识的,同时又是好劳动的”(536页)。所以,他提倡要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观点的教育,而劳动教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直接手段。一个人只有在亲身参加劳动的实践中,才能“把劳动看成为无上的光荣”,培养主人翁的劳动态度,真正具有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建立无产阶级的新的劳动观点。他还认为劳动的习惯必须从小开始训练养成。他在中央苏区领导教育工作时,便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例如在中央人民教育委员部颁发的《列宁小学校学生组织大纲》中,就明确规定设置“劳作委员”,除组织学生轮流扫地做好环境卫生外,要组织和领导学生做礼拜六义务劳动及儿童菜园的生产实习等工作,以“养成勤劳习惯”。*他还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青少年儿童从小热爱劳动,他说:我出身于一个农家,“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几十年来,只要定居下来,扫地抹房,挖土种菜,从来没有闲过”。**他认为:这些“简单细小的劳动工作,并不妨碍学习,并且是一个经带性的群众性的工作,可以集小成大”,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他还特别强调劳动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是一辈子的事情。他认为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工余假日开展工余劳动意义十分重大,它使知识分子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去掉“养尊处优,坐着享福”的不良习气。
  其次劳动教育可以锻炼青少年,培养不怕艰苦困难的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他常教导青年说,我们说一个人本领是大是小,实际上也就是看他能不能处理复杂的事物,能不能克服各种困难。人之所以能高出于其他动物,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劳动,“能够创造条件,改变环境,改造世界”。那种逃避困难,坐享其成的思想,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得到消除。他对边区军民与师生在全民族抗战的极其艰苦简陋的环境与条件下,用黄土造粉笔,用沙盘代替纸来写字,甚至“一面上课,一面作战”的艰苦办学的精神,极为赞佩。他指出“艰苦创造的作风是革命的本色”,教导我们要“在学习人类历史知识遗产的口号之下,还应该发扬我们自己的优良传统,即创造性、斗争性、科学性,这是我们学习的作风”(274页)。他还谈到勤工俭学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培养和发挥青年的创造性和才能”(587页),还语重心长地指出,现在我们的青年再不必为国家的存亡担忧,也没有生活的逼迫,客观环境很好,这是好的一面,但“如果我们给青年安排一条轻便的道路,他们只需饭来张嘴,上课就念书,什么也不管,这样我们就会害了青年,会使聪明的人也变成傻瓜”(587页),使他们因此变成“大小姐”、“大少爷”。各级学校都应该重视劳动教育,让青少年从艰苦奋斗中锻炼出来,为建设“新社会打下幸福的基础”(590页)。
  再次,劳动教育能培养青少年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方向。徐特立十分注重在劳动和实际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青少年能够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去观察和处理他们对政治、学习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他在谈到勤工俭学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作用时指出:“在学习普通知识当中,要特别注意培养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方向。”(594页)徐特立是把共产主义既看成一门科学,又看作是活生生的革命斗争实践与运动。它有严密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指出,如果不树立这种世界观,不懂得必要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理论基础,“就不能得到以简驭繁的基本知识,不能真正形成系统知识,也不能发挥政治是统帅的作用”(594页)。因此强调要把共产主义作为对学生的一种“普及教育”,要“用共产主义和文化教育,做斗争的工具,同时用斗争做文化教育的工具,斗争和教育,绝对不可分离”。*显然这里把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方向,看作是一种政治上的革命理想和行动的准则。他还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不问学习目的,不针对培养目标的学习,是应该反对的。道理十分明显,因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斗争的唯一武器,我们如果没有把这样教育来武装群众头脑,那么斗争就是一种盲目的,不独社会主义的前途不能得到,而民主革命也不会完全胜利,所以只有在阶级斗争和生产劳动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我们无产阶级的新型教育,才能成为一种“有力的教育”,否则只能“把共产主义抽象化”。**
  徐特立认为劳动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建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最好形式。在生产劳动中,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在克服各种各样困难中,即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彼此要发扬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的精神,纪律性组织性得到增强,集体主义思想不断形成,这些都是一个人政治觉悟的表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将在劳动锻炼中形成起来。他认为我们社会主义的学校教育实行生产劳动的制度,不只是为了解决劳心劳力,脑和手的合一和谐发展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的政治觉悟,使我们的人民不糊涂,有正确的舆论,来管理国家事务。所以我们的劳心用脑不光是学技术,也要学政治”(586页)。而只有参加劳动,才能真正建立工农的感情,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合一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而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徐特立正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论述了生产劳动在教育、教学和人的认识过程中对智力发展的重大意义的。
  其一,劳动是知识的源泉。徐特立认为“认识过程的开始,不是脑,而是手;不是个别的人的手,而是人类社会的手、社会的实践、历史的实践”(412页)。他从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予以论证:整个原始社会没有文字和科学,却创造了人类的文化基础,而进到文明社会。生活的活动,或者是盲目的做,或者是半自觉的做,无论它是如何原始的行动,在胜利和失败的一切经验教训中,都有它深刻的印象存在。由此,进而得出结论,人类的“一切劳动,只要是生产的,社会斗争的,都是认识的源泉”(412页)。即使是最高的文明社会,其基础仍不能离开劳动,但已是复杂的劳动,不独需要文字记录,而且需要简单的符号和公式去代替文字的叙述。他还从生产劳动对于现代科学发展的认识作用作了精辟的分析:“产业与科学是成正比例的,知识分子只是工业的产物;知识本身被工业决定和被工业革命及社会革命决定。知识不是劳动的源泉,劳动却是知识的源泉。”(412页)这就清楚地说明,近代科学技术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机器大生产成了现代文明的物质标志。为此,他主张“劳动科目(即术科和行动)是基本的科目。如果没有手的话,脑就要停止它的发展了。没有行动上的发展和改造,从外面吸收来的知识就停止在脑中,成为原封未动的混合物,而不是经过化分和化合产生的新物质”(412页)。这里用“化分”、“化合”的物质分解与化合的比喻,十分形象地说明了劳动对于手脑并用和在人的认识上的重大作用和深刻意义。他所说的“新物质”,是指手脑并用所学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完全的知识。他在谈到勤工俭学对于智力的关系与积极作用时,对于“物质”这一知识概念作了具体的说明。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能够制造工具,能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手脑并用的生产劳动。由于“手脑并用地从事生产劳动,即动手改造物质、利用物质、分析物质、综合物质,才能得出关于物质的知识,才能使智力发展起来”(588页)。
  其次,新知识“只有从改造事物的劳动中去发现”。办教育无疑是为着人民群众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这是徐特立一贯的思想,所以办教育是他一生的“职业和事业”。但是,他认为求知识,只从书本上是学不成的。“书上的知识,必须经过自己劳动实践去体验,那才能够接受和消化,才能够成为我自己有血有肉的知识。”(590页)否则只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教条,无益于群众生产生活,无益于革命斗争。并且,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者,只会接受书本子上的现成知识还不够,还需要能够发现新知识。那就更需要从手脑并用的劳动中,改造事物、分析事物、综合事物,才能得出关于事物的一些新知识”(590页)。他勉励我们时代的青年应该有志气向科学进军,为繁荣祖国的科学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做发明家、科学家,这就需要发现许多前人没有发现的新方法新道理,而这只从书斋里学是不行的,“只有从改造事物的劳动中去发现”,“更要着重从生产建设的实践中发现关于生产建设的许多新办法新道理”(591页)。他在江西苏区办农业学校时,同师生一道成功地进行种棉的科学试验,便是这种生动的例证。他后来回忆说:“那时江西苏区被敌人封锁,穿衣成问题。办农业学校,首先要解决植棉问题。可是我们既没有内行的教师,当地农民也没有植棉经验,甚至没有植棉的书,没有同样品种的棉子。我们就试验着种,经过大半年的摸索,关于植棉的旱涝问题、品种问题、施肥问题、整枝打权问题、播种期成熟期问题,我们取得很多经验。”(592页)他还广泛收集当地农业生产的经验,编写出了《农业常识》(上下册)教材,这便是他常说的真正的知识还得“学以致用,从用中去学”的最好说明。
  徐特立认为学校的生产劳动一定要从教育与教学的意义出发,有长远的规划,要做到手与脑的协同动作,体力与脑力的和谐结合,要注意克服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两种倾向。指出参加生产劳动并不是不要学习理论,经验不变成原则是不行的。因为“纯从劳动中所得的知识,只是常识。所谓教与学,就是要把常识转化为初步的科学”,如果只“停止在原始的常识,就没有教学的意义了”(412页)。因此,只有经常把经验综合提高到理论才能学到完全知识,否则只是两个“半残废”,他在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时,批评有的同志讲学科学用带徒弟的办法学一二年比初中学生还好的错误观念,指出这种盲目的实践,是对科学与理论的无知,是“否定原则的作用,否定学校教育的作用”。他还认为,有许多东西此时此地用不上,彼时彼地可能用着,还有些知识只有认识意义,没有实用意义,如鸭嘴兽对生物进化分类的意义即是。但它是科学体系不可少的,且是必须学习和懂得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3.“生产劳动与体育有天然的联系”
  徐特立认为一个人身体的锻炼应当是多方面的,体力劳动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健身手段。一般来说,工人农民的身体比单纯脑力劳动者要强些,就是很好的说明。他指出“生产劳动与体育和人的健康是有天然联系的”,并用现代生理科学予以解释。人在生产劳动中,肌肉处在运动之中,筋骨和各个器官都在活动着,血液循环加速,从而促进了人的肌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同时,生产劳动也改善了单纯智力活动的单调性,给人精神上以愉快。这是“生命在于运动”的最好注脚。他还说到“生产的成果直接改善了物质生活”,“增加了营养品”,这就从锻炼与保健上提供了增进健康的物质基础,这自然会要减少疾病,延年益寿就“是必然的”了。(295页)
  徐特立还认为劳动能培养人具有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正是体育的内容。人不管是在改造社会还是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都“需要战胜一切困难,战胜任何艰难环境、恶劣条件的体质。”“健康就是能吃大苦、耐大劳”。*他举例说农民生产在野外,不管刮风下雨,都得下地劳动,长年累月就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总之,生产劳动能促进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不仅使人出智慧,而且使人身强体壮。
  4.劳动能培养美和爱美心理
  徐特立认为劳动直接培养了人们的爱美观念,促使人的体态美和心灵美的和谐发展。他在《参观中直军直生产展览会的意见》中指出:延安的机关工作人员“自从参加了工余的生产,增加了许多新的技能,而且不知不觉养成了爱美的习惯性和新的创造性”(294页)。他说工作人员中的女同志编织出“花样百出”的毛绳衣服,便是劳动创造的美。在劳动中把身体锻炼得健壮结实,体型匀称,这是劳动使人的体态变得健美。亲手生产的劳动成果,格外爱惜,懂得一丝一缕来之不易。这是劳动培养了人的情操美。上述种种,正如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美”的论述一样,说明劳动创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创造美和审美观念的源泉之一。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
  用何种形式把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这实际上是解决办学的方法问题,当然它也涉及到教育体制。徐特立认为办学的方法是由革命和建设的任务所决定,也是依教育目的而定的。要实现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就不但要解决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普及义务教育问题,而且要解决“工农群众及妇女受教育”的问题。他在谈到新民主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对象”时,对各种办学形式作了具体的说明。他认为:在普通教育方面,尤其是小学,要有全日的、半日的、以及二部的、三部的(后二种主要是设在工厂附近);在失学的青少年和成人方面,要有各种的学习形式,如补习的、函授的、业余的、分散的、集中的等等;至于专门学校,吸收工农分子,应该特为之设预备学校和预备科、预备班,以预备专门技术方面必要的科学知识。他还特别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办学还必须注意到民族形式。因之徐特立提倡的办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多层次的结构方式,做到了学校与劳动、学校与社会、政府、家庭相结合。下面从全日制的中小学办学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1.全日制小学的办学形式 
  徐特立认为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都要开展学余劳动和勤工俭学活动,至于采用何种办学形式适宜,要视学生年龄、学校、地域各自不同的特点而择定。
  一是开设劳动课和进行社会公益劳动。这是从中央苏区时期起长期实行的中小学开展生产劳动和进行综合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苏区,生产劳动教育贯穿于教学大纲和教材之中,并对学生的劳动态度、技能进行考评,计入总成绩。小学和中学设有“劳作实习”课(包括工艺课),规定“儿童工场或儿童园地”为学校必备的劳动设施。初级小学每周8小时,高级小学每周6—8小时。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从“简单的动作进到复杂的动作,从单纯的个人生产进到复杂的分工的互相配合生产”*。并“使儿童脑力的发展同劳动生产的技能密切的联系起来”,以使其初步了解大生产的优点。还指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的意义:“在于使儿童品德、知识、身体全面成长,并获得技术的基础。”在陕甘宁边区,徐特立参与制定的《中等学校新课程》中,设有“边区建设”、“生产知识”和“医药知识”等三门课程,要使学生“养成为边区人民服务的观念”,“掌握为边区人民服务的技术”*。
  公益劳动:是学校劳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苏区时期,徐特立特别称赞列宁的“星期六义务劳动制度”,提倡学生周末这天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把学校的学习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每逢星期六苏区学校的老师带领学生帮红军家属种地,小学生做挑水、拾粪等零活。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战争和生产中心工作需要,学生们给政府和群众运粮,以及收割、抗旱等劳动。它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培养青少年儿童为社会为众人服务的思想。
  二是学余劳动、勤工俭学、半工(耕)半读。这是各级各类学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好形式。徐特立指出,学校开展学余劳动、勤工俭学“是贯彻教育方针的正确道路”(593页)。它的实质是劳心与劳力并进,手和脑并用,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目标的劳动者。
  勤工俭学:它要求在不妨碍学习、不影响健康的原则下,组织学生在校内设立的课外生产小组、小农场、小工厂、或学校附近的工厂、农场,有计划地进行一定的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它一方面学习生产知识和技能,一方面创造出财富,改善办学条件和解决学生部分学膳和日用品费用。
  学余劳动:它是利用一天的课后或星期天的一定时间,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适当的生产劳动。如: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延安有的完小建有校内小农场,每日课后,学生分组进行种棉、种树、养蚕等农业生产活动。由教师授以实际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公费的延安中学,利用课余时间(一周用三个晚饭后,两周用一个星期天),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分成轻重劳动两组,男生参加建校劳动和锄地等农业劳动,女生纺线、织毛衣等手工轻细活。劳动所得解决衬衣、单鞋和生活日用品费用,以减轻人民负担。
  半工(耕)半读:此种办学形式须依当地生产特点和学生年龄而定。在我国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的国情下,它是很有生命力的一种办学形式。如抗战期间延安市完小实行教学与生产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体力分成三个小组,有木工组(十四岁以下的男生),纺纱组(主要女生),农业牧畜组。每天教学五小时,劳动两小时。延安市南区教育合作社创办合作纺织学校,实行工厂和学校合并。一面学文化,一面学生产。学生所得“工资”,解决了自己的吃、穿和学校费用。
  巡回教学也属这类形式。徐特立特别称赞边区顺宁县农村的巡回学校,这种小学校依儿童要分担家庭放牧等生产特点,实行“一日分上下午,教育巡回两村”。工厂附近的小学,有上、下午及夜间三种时间上学,名为二部或三部制。这种办学形式是由群众的生产生活特点决定的。
  2.职业教育
  老解放区的职业教育,是适应工农业生产和群众学习文化技术的迫切需要而举办的。它在修业年限、科目和课程设置上,有“极大的伸缩性,惟不违背实际环境,逐渐进到统一的目标”为原则,重在办好初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如初等的有短期职业学校、劳动专门学校。其目的是“提高青年和成年群众一般生活知识和技术。在城市以工业为主在乡村以农业为主”。如短期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是:“以完成青年的义务教育,使能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低限度常识,及实际的生产劳动之一种为任务。”这类学校有设在乡村或农场的农业中学,有设在棉区的棉业中学,靠近机织工场的纺织中学。招收13—18岁的青少年,学制1—2年,免收学费,膳费自备,不负责分配。另一种是劳动专门学校,它是专为小学毕业生以及失学青少年而办的。亦据城乡地域差异而办学形式各异。如城镇工厂学校,使学生得到工业的理论,同时在工厂实习,成为有技术的工人。农场学校则训练农村青少年,学习农业理论和在农场实习,培养农业技术人材。学习年限视学生能力和需要而定。
  中级职业学校有农业学校、师范学校、卫生学校等。这类学校都紧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徐特立亲任校长的苏区中央农业学校,实行半天学习,半天劳动的制度,招收16—32岁、有志于农业建设的农民和农业工人,培养成懂得一定农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技术的农业建设中下级干部。学制有本科(一年半)、预科(二个月)和教员研究班三种。这种学校实际上是一种干部专门学校。
  3.业余教育
  业余教育是一种成人教育制度。它包括工农业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两个方面。实现两个教育目的,一是彻底扫除文盲,二是提高广大工农群众和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以适应革命战争、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它主要有夜校、冬学、民校、识字班、补习班、干训班和函授教育,其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偏重于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学习。
  冬学、民校、夜学、识字班是农民业余教育的主要形式。利用农事较闲的冬天或生产之余的夜晚组织他们学习文化。在老解放区,这种教学形式是由两方面的情由而定的。一是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二是教育的对象是百分之八十的文盲或半文盲的青壮年农民。因此,冬学和夜学成了农民业余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或“经常的学制之一”,是普及教育、消除文盲的重要办法。
  民校是在冬学基础上建立的常年学习组织形式。徐特立亲自到边区的多所民校视察,总结推广了边区米脂县东关民办小学组织在家纺纱的青年妇女,办起了半纺半读的青年女校;淳化县的冬学教员,分村组织栏羊娃分组教学。识字班、识字组是冬学和民校的主要办学形式。
  夜校、半日学校、俱乐部、业余补习学校,是城镇、工矿和政府机关组织职工、干部及其失学待业的子女学习文化、政治和技术的主要办学形式。如中央苏区时期颁布的“夜学校及半日学校办法”中明文规定:“凡是政府机关、群众团体、俱乐部、工厂等皆得出资创办夜学校或半日学校。”解放后有职工学校等形式,更加技术化了。
  函授教育、工农速成中学、业余大学。这是职工人员(干部、教师、技术人员)和知识青年,在工作和生产中提高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主要形式。
  徐特立特别重视在职人员的业余进修和自学。建国初期他倡导创办《小学教师》专刊,以便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和学识水平。指出:“你们还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没有比较充足的学识”,勉励广大教师要一面工作,一面学习,并用他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地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工作实践中,坚持业余自学的经验,说明“学习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他“一生是在工作中学习”,一面教课,一面自学,这样教学并进,从教小学、中学,一直教到高等师范。对于广大青年来说,业余自学是一条最广泛的成才之路,徐特立为我们做出了实际的榜样。
  本章所述徐特立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是依据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和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诚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徐特立的教育实践主要是在民主革命时期,那时我国正处于革命战争的年代,旧中国经济文化都极落后,生产力低下,并且主要在农村办学,因此生产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劳动,是比较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是与当时教育的实际相适应的。解放后,徐特立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进行大工业生产的情况,强调学校的生产劳动要有长远规划,要逐步提高水平,要进行综合技术教育,克服简单化的机械劳动,防止狭隘的实用主义的倾向,贯彻用手与用脑、学习与劳动、生产与教育、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原则,在参加生产劳动中学习这些生产上的技术和道理。今天,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日益急切需要有懂得生产技术的劳动者,它也为学校提供了生产劳动的物质条件。同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在已成为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一九八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八届国际教育大会,把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互作用,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并通过了一项建议书,要求各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的劳动技术教育,以便教育适应现代生产上技术发达的要求。当前,我们一方面要坚决肃清“四人帮”以劳动代替学习,割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左”的流毒;一方面要注意克服学生中出现的某种轻视劳动的倾向,正确地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我们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光荣传统与正反两方面经验,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新经验,把我国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 《资本论》第一卷第13章第8节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70页。
  * 《苏区教育资料选编》第132页。
  ** 《徐特立教育文集》第308页。
  * 《苏区教育资料选编》第95页
  ** 《苏区教育资料选编》第96页
  * 《徐特立教育文集》第307页。
  * 《苏区教育资料选编》第119-120页。
  * 《陕甘宁边区教育革命资料选编》第225页。
  

徐特立教育思想讲座/孟湘砥,曹国智主编.—湖南敎育出版社,1983.8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