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李鼎铭 > 全文图书 > 李鼎铭研究文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深切缅怀党的忠实朋友李鼎铭先生①
王侠
    
  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鼎铭先生离开我们已经64年了,他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至今仍深深感染、激励、教育着我们。今年是李鼎铭先生诞辰130周年、就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70周年,作为他曾经生活、工作和为中国革命事业倾注极大心血的这片热土上生活的后辈们,我们更加怀念李鼎铭先生对陕甘宁边区各项事业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出的重要贡献。
  李鼎铭先生1881年生于米脂县桃花峁村,少时因家贫,寄住其舅父杜良奎(杜聿明之父)家,学习经史文集和数学、天文及近代科学知识。1903年赴绥德应考,取得廪生,次年回乡兴办私塾义学;1910年在绥德中学堂任教。
  辛亥革命后,他极力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在当地发动群众集资建桥,创办集贸市场,发展城乡贸易事业,繁荣地方经济;引导群众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组织民团,防匪防盗。1913年,先生任米脂县米东区区长,创办米脂农村第一所国民小学——临水寺觉民学校并兼校长;1917年,受杜斌丞先生之邀到榆林中学任教,担任国文、数学教员;1918年回乡继续担任米东区长,创办区立柳花峁初高级小学,自任校长兼教师。1923年,担任榆林道尹公署民政科长等职。先生敢于为民请命,同反动政府中的腐败行为做斗争。他发动乡民,抵制反动政府向米脂县征收额外杂税,废除县政府以个人承包方式加重群众税赋的办法;提议各区抽调人员,清查县财政官员巨额贪污7000余元大洋;明察暗访搜集证据,不畏强权,设法为群众追回一些贪官敲诈勒索、贪污受贿赃款。由于目睹官场太多乱相,他借病辞职回乡,潜心钻研中医,成为一代名医。1925年,当地百姓为他送上了“造福桑梓”的巨匾,之后又送来“济世神医”之匾。
  1935年10月,党中央率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扩张,引起了他对时局和共产党的关注。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李鼎铭先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而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违背民心的,更加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其学生、中共党员艾楚南、张汉武、曹力如等人的争取下,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公开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1939年10月,他的次子李力果(时任山西新军十纵队政治部主任)利用去延安之机回家探亲,动员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我党办事。1939年,国民党米脂县长刘东海逮捕我党员和无辜群众200余人,他受我党之托,同国民党二十二军军长高双成交涉,将在押人员全部释放。
  1941年,根据中共中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陕甘宁边区为了加强民主建设,建立了“三三制”政权,李鼎铭先生作为开明绅士被选为米脂县参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议员。同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二届一次参议会上,当选为边区参议会副议长;11月15日,经毛泽东主席提名,李鼎铭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从此一直与共产党精诚合作,团结抗战。
  1947年3月,国民党出动25万兵力进攻延安,李鼎铭随西北局和边区政府辗转迁移陕北和晋西北临县等地。由于年高体弱,积劳成疾,12月11日,突发脑溢血不幸与世长辞,享年66岁。
  1948年2月25日,陕甘宁边区各界在绥德为李鼎铭先生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主席盛赞李鼎铭先生:“在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斗争的困难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者进攻中国的时期,在美帝国主义者援助蒋介石匪帮举行反革命内战时期,抱着正义感,毅然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人民民主事业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社会各界同赞李鼎铭先生为“爱国典范”。边区政府根据李鼎铭家乡群众的要求,决定将米脂桃镇小学更名为“鼎铭学校”,以资纪念。
  李鼎铭先生的一生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殚精竭虑,不懈奋斗,充分展现了老一辈民主人士爱祖国、爱党、爱人民的深厚情怀和人格魅力,他为党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事业作出的光辉业绩和杰出贡献,深深铭记在我们心中。
  我们纪念李鼎铭先生,就是要学习他一心救国强国、深明大义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在李鼎铭先生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大肆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危险,党中央及时提出团结全国一切抗日的党派、阶级和民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当时,社会上各阶级、各党派人士对这一主张并不十分了解,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在那样的危急关头,李鼎铭先生以巨大的爱国热诚,义无反顾,毅然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向各界人士宣传党的主张,为调动各党派、各阶级、各民族的积极性,孤立和打击敌人,壮大革命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李鼎铭先生一生中,不仅为民族解放战争奉献出了全部财产,还将四个儿子送往革命军队,被毛主席亲切地称为“开明绅士”。在当代,我们学习李鼎铭先生的伟大爱国情怀,就是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顺应时代要求,勇担历史责任,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化作励志图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不断谱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我们纪念李鼎铭先生,就是要学习他与党坦诚相见、亲密合作、善于协商的民主精神。李鼎铭先生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在参政议政中,能够积极提出各种重要建议、主张和意见,真正做到与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使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当时抗日民主政权的模范。1941年至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李鼎铭先生着眼于陕甘宁边区面临的实际困难,总结历史经验,大胆向党中央提出“精兵简政”的建议。这一建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随后中央决定将这一政策推行到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达到了精简、统一、效能、节约与反官僚主义五个方面的目的。精兵简政作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十大政策之一,为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走向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今天,我们纪念李鼎铭先生,就是要像他那样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把老一辈民主爱国人士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真诚合作、不断进步的优良传统继承并发扬光大,多建真言,多献良策,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合力。
  我们纪念李鼎铭先生,就是要学习他情系民生、造福桑梓、亲民爱民的优良品格。李鼎铭先生早年从事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任边区政府副主席期间,对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建议,号召小学教育贯彻民办公助原则,与林伯渠主席联名签发《关于提倡研究范例及试行民办小学的指示信》,极大推动了边区文教事业的发展。他积极动员群众开展卫生、教育运动,提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封建文化残余进军”,发动群众同封建、迷信和不卫生习惯作斗争,边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是陕甘宁边区的中医专家,大力提倡和推广中西医结合,对祖国传统医学进行广泛宣传和运用,热心治病救人,不仅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伯渠、谢觉哉、王稼祥等中央领导同志看病,还为广大边区普通百姓解除病痛,使“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推进了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在新形势下,我们纪念李鼎铭先生,就应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日子越过越好。
  我们纪念李鼎铭先生,就是要学习他刻苦钻研、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可贵品质。李鼎铭先生一生十分重视理论学习,涉猎广泛,对中国古代哲学、数学、医学、历史等都颇有研究。到延安后,他认真钻研马列主义,悉心研读《资本论》、《列宁选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过深入研究和思考。他曾编写过《蒙古历史教科书》,赞扬蒙古族的历史贡献,倡导民族平等思想;担任边区政府副主席期间,还致力于中国哲学研究,撰写了《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与民族传统概论》一书,以解决社会问题作为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提出了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价值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用马列主义科学历史观探讨民族兴旺发达的正确途径。在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更要像李鼎铭先生那样,刻苦学习钻研,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以李鼎铭先生为代表的一代代爱国民主人士,为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广泛团结和联合一切革命阶级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我们更要继续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进一步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把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上来,加快建设西部强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我们深受教育;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我们信心满怀。现在,可以告慰革命先辈的是,陕西这片曾经洒满先烈热血的土地上,已发生了沧桑巨变,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关中创新发展、陕北持续发展、陕南循环发展的科学发展势头强劲,绿色向北推移400多公里,陕北山川大地由黄变绿,城乡居民生活幸福安康,三秦儿女正在谱写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承和弘扬李鼎铭先生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伟大的延安精神继承好、发扬好,把陕西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①本文摘自2011年9月15日《陕西日报》。作者时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本文系她在陕西省纪念李鼎铭先生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鼎铭研究文集/李鼎铭研究专业委员会编写.—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