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世泰回忆录——1934年春节
王世泰
    1934年春节快要到了,按我国传统,春节群众大都阖家团圆,摆上丰盛的佳肴,辞旧迎新。但是,南梁地区的群众本来生活就十分艰苦,加之红军后方机关、伤病员驻在这里,无疑又增加了群众的困难。为了减轻根据地群众的负担,让红军战士过个好年,志丹决定,趁春节期间,南下到耀县、铜川一带活动,打土豪,为红军搞经费。
  腊月二十几,部队到达照金集结,并派侦察员去耀县城附近侦察。途中,我们在石底子顺便收编了由黄龙山窜逃过来的土匪杨谋子部五六十人,并令其跟随我军活动。志丹根据侦察员报告,了解到耀县驻敌不多,且忙于过年,戒备松弛,遂决定偷袭耀县附近的寺沟南堡。
  寺沟南堡,距耀县城约三四里路,是耀县大地主比较集中的地方。堡子有少数地主武装据守,比较坚固。因此,只能偷袭,不能强攻。
  腊月三十,天下着鹅毛大雪,满山遍野成了银色的世界。凛冽的寒风,不时怒嚎,似乎想荡尽天空中的阴霾。傍晚,部队由照金出发,经过一夜的行军,于拂晓时分到达寺沟南堡。按预定计划,部队埋伏在城门附近和北山半坡的雪地里,准备待天大亮后,趁敌人开城门时冲进城里。结果,我军行动被城上哨兵发现,偷袭未成,志丹当即命令部队撤出,向距耀县50余里的北塬前进,准备攻占生义堡。
  生义堡位于北塬沟畔的一个山嘴上,三面临沟,一面靠塬,靠塬的一面上架吊桥,抽去吊桥,人就无法进寨。寨子里住着一户大地主和几家群众。
  下午三四点钟,部队到达北塬。志丹决定大部队在距生义堡一里处隐蔽待命,让三团抽调几名少年先锋连的战士化装巧夺生义堡。
  我接到志丹命令后,即令芮四带两名战士化装成拜年的老百姓,伺机混进堡内,约定进城占领城门,控制吊桥后,鸣枪为号,大部队再行跟进。
  芮四等机敏过人,装扮得很像,不到半个小时,便顺利地混进堡子,控制吊桥,发出信号。听到枪响,志丹令骑兵进攻,迅速占领了堡子。随后,师部和三团跟着进去,骑兵部队则撤到附近村子宿营。
  这户大地主家有30多口人,掌柜的不在家,其他人我们没有伤害,只没收了财产。地主家的东西真不少,仅准备的年饭,就让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足足吃了一个礼拜,过了个肥年。少年先锋连的战士还把地主家的花衣服穿上,组织秧歌队,又唱又跳,热闹得很。
  正月初十,部队离开生义堡,在耀县、铜川一带活动了一些日子后,向南梁地区北上。部队行进至合水县蒿须堡时,发现所收编的杨谋子部企图逃跑。如果让这股土匪逃窜,将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危害。志丹决定消灭这股土匪。杨谋子曾在黄龙山地区为匪多年,四处流窜,祸害人民,杀人抢劫,无恶不作。后慑于我红军的威力,为保全其实力,不得已才接受改编的。他不是诚心赞同革命,也不是我军的同路人。对此我们早有防备。
  鉴于这股土匪大部分是亡命之徒,特别是杨匪的七名贴身保镖,号称“提枪不落空”。为了避免我军不必要的伤亡,志丹召集我们几个负责同志,研究了消灭的办法,并命令我负责指挥,执行任务。我接到志丹的命令,迅速作了战斗部署,令一个排占领村后高山,叫骑兵团集结作好临战准备,以防不测,同时命令部队作出发的准备。让一连战士在村内街道上架起大火,佯装烤火,吸引杨匪,然后听我号令,分别擒获。
  二月的清晨,天气格外冷,熊熊大火确实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杨匪果真三五成群地与一连战士夹杂在一起烤火,等待出发。为了稳住杨谋子,我带了几个警卫员,在街头与杨谋子闲谝。由于我们的计划缜密,杨谋子丝毫没有觉察,两人谈得很热火。
  不久,志丹令人前来传我和杨谋子到师部开会,说研究下步军事行动。此刻,我心里明白,杨匪糊涂。当我们走进师部大门后,早已埋伏在门后的我军战士,便突然擒住杨谋子和他的两个护兵,缴了他们的枪。
  擒住杨谋子后,我返身出门,发出“集合”的暗号。听见暗语,一连战士立即动手,一会功夫,全擒了杨谋子所属匪部。经师部研究决定,当场枪决了杨谋子以下几名罪大恶极的匪徒,其余经教育,发放路费,打发回家。
  随后,部队返回南梁根据地。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