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二、《八一宣言》和《为目前反日讨蒋的秘密指示信》的发表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在共产国际七大召开前夕,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华北事变以来的民族危机加深的形势和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于1935年7月中旬由王明执笔起草了《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以下称《八一宣言》)。①9月1O日,共产国际执委书记处会议对《八一宣言》草案进行审议并表决通过,9月24日正式批准。1O月1日,《八一宣言》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报》第10期全文刊登,同时发表于《共产国际》中文版第11—12期合刊。主要内容有:
    第一,分析了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政治形势。由东三省而热河,由热河而长城要塞,由长城而“滦东非战区”,由非战区而实际占领冀、察、绥和北方各省,不到4年,差不多半壁山河,已经被日寇占领和侵袭了。田中奏折所预定的完全灭亡我国的毒计,正着着实行;长此下去,眼看长江和珠江流域及其他各地,均将逐渐被日寇所吞蚀。我五千年古国即将完全变成被征服地,四万万同胞将都变成亡国奴。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痛斥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第二,号召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在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团结一致,共同抗日。今当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特再一次郑重宣言:只要国民党军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不管过去和现在他们与红军之间任何旧仇宿怨,不管他们与红军之间在对内问题上有何分歧,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第三,提出中国共产党当前的政治主张是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大家起来!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与红军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及各种反日义勇军一块,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愿意作成立这种国防政府的发起人,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愿意立刻与中国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各党派,各团体(工会,农会,学生会,商会,教育会,新闻记者联合会,教职员联合会,同乡会,致公堂,民族武装自卫会,反日会,救国会等等),各名流学者,政治家,以及一切地方军政机关,进行谈判共同成立国防政府问题;谈判结果所成立的国防政府,应该作为救亡图存的临时领导机关,这种国防政府,应当设法召集真正代表全体同胞(由工农军政商学各界,一切愿意抗日救国的党派和团体,以及国外侨胞和中国境内各民族,在民主条件下选出的代表)的代表机关,以便更具体地讨论关于抗日救国的各种问题。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绝对尽力赞助这一全民代表机关的召集,并绝对执行这一机关的决议,因为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是绝对尊重人民公意的政府和政党。宣言最后提出十条方针作为国防政府的施政纲领。②
    《八一宣言》发表后,中共中央还于10月在瓦窑堡发表了《为目前反日讨蒋的秘密指示信》,对华北事变后国内的政治形势、阶级关系的变化、中共面临的主要任务、策略方针以及统一战线的具体对象、工作方法和领导权,都做了论述和规定。指示信最后指出:“为要彻底的转变自己的工作,就是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一方面是反对‘左’倾的关门主义,因为他们恐怕困难,不愿深入反日反蒋的广大群众中去,把党与群众的关系闭塞起来;另一方面反对一切只看见敌人力量大,受了武断宣传所麻醉,看不见反日反蒋的广大群众力量,而悲观失望,失掉了革命前途的分子。”指示信还提出要坚决反对过去那种“假着两条路线斗争的美名,而对于下级同志卖弄政治礼貌,谩骂泄愤”,“甚至于乱组织制裁等”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做法,“因为他们这样,更加造成同志间糊涂不清,使他们感到无办法悲观失望”。强调指出:“今后各级党部,在两条路线斗争上,应该着重说服与教育工作,采用各种方法,向犯错误的同志解释,使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并指示他们今后具体工作方法来教育他,要使他感到党的工作有兴趣而自警惕。”③由此可见,这个指示信比《八一宣言》前进了一步,为后来瓦窑堡会议的新决策提出了基本思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形成的重要文献。
    ①由于8月1日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建军节和国际反战日,中共出席国际七大代表团同意把这个文件发表日期签为8月1日,后来在中国称其为“八一宣言”。见郭德宏编《王明年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91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62—268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36—437页。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