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论文专辑>中外学者论张学良杨虎城和阎锡山

  


国民革命时期的杨虎城将军

徐乃杰


  一、拥护孙中山,参加反袁护国军与靖国军的“护法”斗争
  杨虎城原名矔(音忠),陕西蒲城县孙镇甘北村人,1893年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因家乡多年大旱,父亲又为仇家陷害被官府处死。杨在孝义会帮助下葬埋了他的父亲,在这基础上他组织了中秋会,以打富济贫为号召,发展到百余人。辛亥革命爆发后杨率领中秋会人员参加了陕西反满的革命队伍秦陇复汉军向枝山的向字营与清军作战于乾州、永寿一带,1913年退伍还乡。
  1914年,杨依靠原中秋会人员打死了县东南乡一个大恶霸李桢,受官府通缉,被迫流亡到同州(大荔)、回阳(合阳)一带活动,成了“刀客”①集团首领,年仅20岁的杨虎城,已成为数百余人的自发的农民抗暴斗争组织领导人。1915年袁世凯称帝,陕西一些同盟会会员在井勿幕策动下,组织义军开展了反对袁世凯在陕西的爪牙陆建章的反袁护国斗争,杨率部参加护国军,战于陕东朝邑、华县、华阴一带,1916年讨袁军事胜利后,杨部被编为陕西陆军第三混成团第一营,杨任营长。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树立“护法”旗帜,与北洋军阀开展斗争。陕西中华革命党人于右任、井勿幕为首建立靖国军参加“护法”,设总司令部于三原渭南地区,开展了反对段祺瑞政府在陕西督军陈树藩的斗争。杨部于1918年2月在临潼栎阳镇誓师参加靖国军为左翼军第五游击支队司令,后编为第三路军第一支队,杨为支队司令,陕西靖国军曾坚持4年多,靖国军成立之初曾以左右翼两军进攻省城西安,杨部所在的左翼军曾战于西安东北部灞桥、光台庙等地,由于陈树藩求告豫西刘镇华,委任刘为陕西省长,刘率镇嵩军五千来援而告结束。随后陈军又从渭南渡河进攻三原、高陵、富平、关山,靖国军杨虎城及王祥生部奉命抗击,激战一周,伤亡过半,陈军兵败关山,以三原为中心的靖国军渭北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当时杨部在关中地区东挡西杀,作战最多,也最活跃。1918年11月北洋军阀组织“八省援陕”除豫西镇嵩军外有奉军、直军、晋军、甘军、川军、绥远军、鄂军等约20余万人,陕西靖国军在极其不利的形势下进行了近半年的顽强的激烈战斗。1919年1月杨虎城部与第三、四路军在省西与奉军战于扶风、武功,是为大王村之役。3月直军与陈军向靖国军中路相桥、交口两处进攻,杨部奉命布防,固守月余,进攻之敌均被击退,是为清河守御。1920年2月杨部以临潼栎阳镇西进先攻克武功县城,继攻占扶风、麟游等县。
  1920年7月直皖战争中皖系失败,1921年6月直军师长阎相文率吴新田第七师、冯玉样第十六混成旅长驱入陕逐陈树藩至汉南。1921年8月冯任陕西督军。经历多年激烈战斗,加之关中大旱,军饷困难,陈树藩既倒,特别在直军威逼利诱分化瓦解下,靖国军大部被直军及其他军阀所收编。唯独三路军一支队司令杨虎城部反对受编,表示要把靖国军旗帜坚持到底。当时孙中山曾致函邓宝珊表示反对陕西靖国军各路接受直系改编,指出比举“不特败坏纪纲,为西南各省所不容,即于其个人节操,亦有大亏”②。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及杨虎城部坚持革命旗帜,1922年3月于右任进驻杨部驻地武功,恢复靖国军总司令部于凤翔,并设行营于武功,于右任升杨为第三路军司令。4月22日杨部曾一举攻占马嵬,歼敌2个营,后直军3万余人大举进攻,杨部与十倍之敌苦战半月,5月5日被迫放弃武功,11日于凤翔之田家庄与于右任会合,经于右任提出“为了保存一点西北的革命种子”,决定取道甘南、四川赴沪向孙中山请示办法,杨部则撤退至陕北,依托陕北镇守使井岳秀部,保存实力,以待后命。杨部5月29日由田家庄出发,经麟游、礼泉、乾县、三原、富平、耀县,转战2千余里,进入陕北井岳秀防地延安,从事整休。至此陕西靖国军完全结束。靖国军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响应与拥护孙中山革命主张,开展了对国内外反动派及北洋军阀的斗争,在陕西的国民革命运动中有其积极作用及重大影响。
  二、屯兵陕北整训部队,接受进步思想,拥护国民党一大
  1922年冬,杨部到达陕北后,依托于陕北镇守使井岳秀处,把部队改编为陕北镇守使署暂编步兵团三个营,分驻三边及延安、延川地区,杨本人则暂离部队住榆林,休养生息,以待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在这期间,杨一面积极整训部队,培养骨干,在安边地区办了一个教导队,招收了一批青年学生,又聘请了军事专家任教官,还选派少数人前往广东黄埔军校学习,以后这批教官与学生均成为杨部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他探索靖国军失败原因,在榆林中学结识了校长杜斌丞与陕西共产党创始人魏野畴,从他们那里得悉了很多革命理论,接受了进步思想,了解到过去失败的原因。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杨拥护国民党一大主张,派姚丹峰为代表参加了会议,孙中山接见了姚丹峰,并为杨虎城正式办理了参加国民党手续。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杨为陕西唯一送挽联的代表,5月还为孙中山开了追悼会。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了驱逐曹锟、吴佩孚的北京政变,与胡景翼、孙岳共组国民军,表示倾向革命。委井岳秀为陕北国民军总司令,杨虎城为国民军前敌总指挥。1925年7月,杨率部由陕北南下,回师关中,积极支持了陕西青年开展“驱吴(新田)运动”,在宝鸡、岐山击败直系军阀吴新田,吴部退向关中,杨升为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长。杨在耀县设立“三民军官学校”,招收革命青年,培训军队干部,为了贯彻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加强政治教育及军事训练,聘请魏野畴为学校政治部主任,聘请一些黄埔军校毕业生中的中共党员任军官。
  三、坚守西安,抗击北洋军阀刘镇华的围攻
  1926年1月直奉军阀联合向国民军发动进攻,冯王祥部被迫从天津、北京向南口撤退,在河南的国民军二军也失利败退豫西,吴佩孚派河南军阀刘镇华率镇嵩军7万人进攻陕西。当时二军陕西督办李云龙(虎臣)新自豫西败回,潼关门户洞开,镇嵩军随即长驱直入,兵临西安城下。国民军三军三师的杨虎城部在岐山大败吴新田部后得知豫东吃紧,3月中旬即回师三原巩固渭北阵地。李云龙败退西安后,当即参加杨部在三原召开的军事会议,决定保境安民,反对刘镇华的进攻。当时杨都三师为唯一建制完整具有较强战斗力的万余人部队,还得到进步力量的支持与合作,李云龙部兵力单薄,士气受挫,信心不足。在这关键时刻,杨虎城决定立即率领一部分部队进驻西安,4月18日杨本人由三原到达西安与李云龙部及卫定一部共计万余人坚守西安城。从5月15日刘镇华镇嵩军占领三桥镇开始,西安即陷入四面包围之中。在围城期间作为保卫西安的核心力量的杨虎城部,首先主动团结友军取消各支部队编号,统一称为陕军。推李云龙为陕军总司令。杨自任副司令。其次组织了多次激烈的保卫战。城内不足1万部队抗击了敌7万部队的进攻。此外吴佩孚还派他的空军轰炸西安,散发传单,悬赏10万元要二虎的首级以此来扰乱西安军民守城信心。杨在各革命团体的支持和帮助下,表示了抗敌决心,宜称“虽留我一人,亦非死守不可,有倡言和者,即以军法从事”③。并坚决打击了那些动摇、妥协分子组成的“和平期成会”,镇压了主张“和平”最力的西安大绅褚小毖,制止了投降阴谋。
  1926年7月广州革命政府开始北伐,9月上旬北伐军进迫武汉。另一方面,冯玉祥、于右任接受苏联援助,自苏联归来后于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组成国民联军策应北伐。联军接受中共北方局李大钊建议:联军“出长安会师郑州、我们加以研究及决定采用李先生的计划。当定方针为固甘援陕、联晋图豫八个字”④。
  被围西安军民得到了遥远的喜讯,极大鼓舞了军民坚守西安的信心。国民联军经宁夏、甘肃,于10月初以孙良诚为援陕总指挥的前锋到达陕西兴平。于右任12日到达三原,组织国民军第二、第三总司令部,15日向咸阳进攻,刘镇华部到11月27日才开始对西安撤围,全军向潼关溃退。28日西安军民取得坚守西安8个月的胜利,它保卫了国民军西北根据地,使甘肃、陕西、绥远连成一片。打击和牵制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势力,直接支持与配合了北伐战争,为联军出师潼关会师中原准备了条件。
  杨虎城在西安解围后,看到城市破坏、军民冻饿致死数万人,所谓“怨满三秦”,深感内疚,12月决心解甲归田,离西安避居三原友人家中。冯玉祥、于右任进西安后,多次去函,派代表劝说杨应以大局为重,完成革命事业。于右任多次信函中曾写有“三原何乐,竟卧一虎,真是怪事”⑤。当时杨夫人罗培兰病逝,于右任送有挽联云:“有灵为我促杨虎,多难思君吊木兰”⑥。在多方敦促下,杨以国事为重,而于1927年2月9日回到西安,第一次与冯玉祥见面。经冯玉祥,于右任、邓宝珊多次敦劝,杨就任国民联军第十路军总司令职,着手整顿部队,准备参加北伐战争。
  四、东出潼关,参加北伐与国民革命军会师中原
  在武汉北伐军进入河南之际,冯玉祥于5月1日在西安红城(即皇城)召开军民大会,宣誓就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职,国民联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杨虎城部改为第二集团军第十军,杨任军长。5月5日发布命令,率师东征,实行东出潼关、会师中原计划。部队出潼关后在灵宝首先打击了刘镇华镇嵩军,8日占陕州向渑池推进,15日击败了奉军万福林和刘镇华部,攻占洛阳。与此同时,武汉国民革命军在河南临颍击溃了奉系主力,一、二集团军相互配合,30日克复了郑州,又乘胜于6月1日占领开封,至此会师中原计划已经实现,第二期北伐取得了一定胜利。郑州占领后,杨部受东路军总司令鹿钟麟节制,任前敌总指挥,除指挥第十军外,还指挥庞炳勋、王鸿厚、吕秀文等3个军,6月在陇海路东段归德(商丘)徐州间和直鲁联军徐源泉、褚玉璞、孙殿英、张敬尧等8个军作战。6月19日蒋价石、冯玉祥在徐州会战后,冯部决定清共,冯部一些共产党人已不能在陕西立脚,共产党人魏野畴、南汉宸(东路军总部代表)、蒋听松(革命军人,朝报总编)都来到归德(商丘)马牧集杨虎城军中。杨部在归德一线与直鲁联军作战近半年,终以敌我军力悬殊,伤亡过重,加以新由冯玉祥改编的刘镇华的第十一军姜明玉部在后方柳河叛变,投降张宗昌,退路断绝,遂由归德经柘城转至皖北太和县休整。当时杨部共产党员已发展到200余人,受到南京蒋介石政府的注意,要杨部逮捕这些党员,并向南京政府靠拢。杨不得不离开部队,临行时曾给参谋长孙蔚如交待“这些朋友都是我们请来的,纵一时不能合作,也要对得起朋友,要有道义,要留有他日见面的余地”⑦,以后孙依据杨的交待,为共产党人发了路费,押送出境,没有伤害1人。1928年春,魏野畴等人组织皖北暴动失败后被害。杨虎城得知朋友被害,加之对蒋、冯之不满,感前途之黯淡及健康等原因,决心暂离部队与政界,1928年4月赴日本考察,冷观中国革命前途的发展。
  总观国民革命时期的杨虎城将军,自幼具有劫富济贫、抗暴安良自发的农民革命意识,自成年以来一直拥护孙中山先生革命主张,参加了反袁、护国、护法等斗争。靖国军失败后,他坚持革命旗帜,拥护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坚守西安孤城8个月,西安解围后随即出兵潼关参加北伐,会师中原。国共合作破裂后,他努力掩护进步、民主人士。总之他在国民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了民主主义立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注释
  ① “刀客”即陕西关中地区的江湖人物,崇尚侠义,劫富济贫。
  ② 《陕西靖国军》第500页。
  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大事记述》第109页。
  ④ 冯玉祥:《我的生活》。
  ⑤ 《杨虎城传》第28、32--33、38页。
  ⑥ 《杨虎城传》第28、32--33、38页。
  ⑦ 《杨虎城传》第28、32--33、38页。
  

中外学者论张学良杨虎城和阎锡山 /相从智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