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论文专辑>“西安事变实证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

  


西安事变张学良于12月25日释蒋的原因

张天社


  西安事变于1936年12月12日爆发,在经历了十几天的风风雨雨之后,张学良为何于12月25日匆忙释放了蒋介石?据回忆材料显示,原定释蒋日期为28日。①从许多资料看来,西安各方并没有于12月25日释蒋的迹象。12月24日晚,中央书记处致电周恩来,指出过早释蒋是危险的,“挟蒋在手还有文章做”。②但是,第二天下午,张学良却“未同任何人商量,秘密地独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了。”③张学良的突然行动,使周恩来、杨虎城及东北军、十七路军部属均感意外和不解,著名民主人士杜斌丞当时即愤然斥责张学良“竖子不足与谋。”④然而,张学良为什么不顾众人反对,要于25日匆忙释蒋,究其原因,大约有四个方面:
  一、12月25日西安谈判最终取得一定成果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在于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张学良原以为,他一旦扣蒋,定会四方响应,没想到“扣留蒋介石后,国内出现了拥蒋浪潮,拥护中央、谴责张杨的电报如雪片纷纷。”⑤这些电报,均不顾张、杨的政治主张如何,一味谴责张、杨扣蒋的罪行和后果,要求张、杨立即释放蒋介石。就连东北人士沈鸿烈也致电张学良,要求他“悬崖勒马,卫护介公出险,束身待罪。”⑥
  全国几乎一边倒的舆论和人们的不理解,在张学良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迫使他不得不一再解释事变的纯洁性,表示:“如蒋委员长能放弃过去主张,毅然主持抗日工作,我们马上绝对拥护他,服从他。”⑦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张学良虽对蒋介石曾有让步,但他始终坚持原有立场,力求取得一个积极结果的初衷并未改变。12月16日,他专门致电南京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说:“介公果能积极实行抗日,则良等束身归罪,亦所乐为”。同时指出:“至先送介公回京一节,抗日主张及行动未能实现以前,势难遵办。”⑧
  西安事变爆发后,南京政府采取“刚柔并用”的策略,“政府申讨和家庭谈判……同时进行,总以营救委座出险为最高原则。”⑨所以,在端纳、宋子文先后进入西安打探联络后,12月22日,宋子文与宋美龄再入西安,23日,开始与西安三方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谈判,最终达成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十项口头协议,实现了周恩来与蒋介石的直接会面。
  现在所有史书,都认为西安谈判在12月24日上午结束,24日,晚上,周恩来见到蒋介石⑩。但当我们分析史料,便对这一时间提出质疑。记载西安谈判最终结果和周见蒋的原始资料,乃是《周恩来、博古关于与宋子文、宋美龄谈判结果给中央书记处电》,这一电报的原署日期为“二十五日十九时”(11),几种公布这一电报的书籍,包括《周恩来选集》在内,均注明为“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字样。这封电文,没有一字提到谈判结果和周见蒋是前一天的事。自周到西安后,每天都有几封电报向中央报告情况。如果谈判结果和周见蒋是24日发生的,周怎能把这么重要的情况拖到第二天晚7点才报告中央;况且24日晚7点半,周恩来还向中央发出了一封蒋介石对张学良答复的电文,为什么不通报谈判结果呢?所以,根据25日电报的逻辑分析,西安谈判应于25日上午最终达成协议。此后,周恩来在张学良、宋氏兄妹的陪同下见到蒋介石。周恩来说:“蒋已病,我见蒋,他表示:子、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他指挥。丑、由宋、宋、张全权代表他与我解决一切(所谈如前)。寅、他回京后,我可直接去谈判。”(12)至此,谈判结束。
  12月25日上午,在达成了十项口头协议和蒋对周亲口许诺后,西安事变可谓取得了积极成果。张学良以为他发动事变的目的已达,再也没有继续扣蒋的必要,为了证明自己的纯洁无他,回击外界的舆论谴责,当天下午,他即匆忙释放了蒋介石。
  二、12月25日为南京停战释蒋的最后期限
  西安事变爆发后,使原来国共在西北的对立一变而成为西北三方与南京政府的对立,西安事变的主观目的,在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客观上,却使内战的危险更加严重。
  12月12日事变当晚,南京国民党中央决定对张学良撤职严办。16日,南京政府正式颁布了讨伐令,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中央军从陇海线进入潼关,向华阴、华县进攻,飞机也轰炸渭南、富平、三原县城和赤水车站,西安因降大雨,未能轰炸。双方军队在渭南对峙,大规模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
  由于客观形势的存在,致使苏联认为:“张学良……高揭抗日旗帜,实际上则助日本使中国分裂,使中国更加骚乱,成为外国侵略之牺牲品。”(13)中共中央在分析事变的意义时,也认为:西安事变“把南京置于西安的敌对地位,而造成了对于中华民族极端危险的新的大规模内战的可能。”(14)
  因西安事变而骤然引起的国内大规模内战的危险,完全与张、杨发动事变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如何缓解内战危险,成为张学良急切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时,张学良曾找被扣的南京军政大员和特工人员,商议对策,有人建议请蒋介石写信给何应钦停止进攻。12月16日晚,张学良通过蒋百里要求蒋介石下令制止南京进攻,此前端纳也向蒋转述了宋美龄反对进攻的口信,但蒋还想以军事进攻要挟张学良,拒绝张停战7天的要求,只同意停战3天,到12月19日为止。
  12月19日,3天停战期满,事变尚无解决的可能,南京方面进行讨伐的呼声又趋高涨,双方军队在渭南前线也发生冲突。当晚,张学良对蒋介石说:“现在此事亟待速了,前所要求之条件,最好请委员长加以考虑,择其可行者先允实行几条,俾易于解决。”(15)张说原提的八项主张,现在只要求承认前四条,但亦为蒋所拒绝。
  在南京,宋美龄惟恐轰炸危及蒋介石的安全,力争再展期停战3天。19日午后,何应钦与宋美龄、孔祥熙会商决定:“一、准宋委员子文以私人资格即日飞赴西安,营救蒋公;二、准许至十二月二十二日(养日)暂行停止轰炸。”同时又电告前方将领:“我军之集中侦察与攻击准备,仍须积极进行,不容延误。”(16)这是南京政府的第二次展期。
  12月22日,又一次停战期到,蒋介石说他“终日盼望飞机声与炮声能早入余耳。”(17)下午,宋氏兄妹到达西安。第二天,西安谈判开始。何应钦为配合宋氏兄妹的西安之行,又将轰炸令再行展延4天,到12月26日为止,这是南京政府最后的停战释蒋期限。但这一最后期限,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所有史书均未提及。
  22日,蒋鼎文随同宋氏兄妹到西安后,即致电孔祥熙、何应钦说:两宋“将部长(何应钦)手书停战条件交张、杨两位,转告前线知照。”(18)可见,张、杨是十分清楚这一停战日期的。
  12月26日为南京政府最后的停战期限,还可以从国民党驻洛阳办事处的密电中得到佐证。12月22日晚,驻洛阳办事处致电国民党中央,其中说:“军何本限张逆三日内护送委座回京,本日满限。但以宋等再往西安斡旋,已将期展至廿六午。闻廿五前当有结果,此三日内我军不施攻击。”(19)“军何”指军政部长何应钦。此前密电中,还有“是祸是福,廿五日当有结果”等语。由此可见,26日为南京令西安解决事变的最后期限,当无疑义。
  还在12月22日宋氏兄妹到西安时,孔祥熙曾致张函说:“如于圣诞节前后,护送蒋公安旋,则实为圣诞老人最大之赐惠。”(20)孔祥熙的这一说法,也正是与何应钦的停战期限相配合。
  所以,在西安,宋美龄就利用这一最后期限威胁张学良早日放蒋。这一点,宋美龄说得十分明白:“余告张学良圣诞日为停战期限之最后一日,如今不能释委员长回京,则中央军必开始进攻……张闻言,状甚踌躇,唯允当勉力达我期望。”宋又说:“余频频警告彼等停战之期限已届,余深知南京掌军权者之感情与心理,过此期限后,大规模之进攻,即行开始,无人能免此浩劫,尔等亦不能幸免此巨祸之临身……时张已躁急不能自持。”(21)
  许多参加西安事变的人,都回忆说张当时显得十分焦急和紧张。在放蒋的前一天,张召集东北军高级部属开会,说:“假如我们拖延不决,不把蒋尽快送回南京,中国将出现比今天更大的内乱,假如因我而造成国家内乱,那我张学良真是万世不赦的罪人,如果是这样,我一定自杀,以谢国人。”(22)张学良当时急躁紧张,匆忙于25日下午送蒋走,其原因就在于最后的停战期限已到,不容再有拖延的时间。所以,南京政府最后的停战期限,对张学良释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12月25日西安内部发生严重分歧
  自从12月23日西安谈判开始后,释蒋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但是西安三方即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共产党),尤其是东北军、十七路军部属在释蒋问题上,明显存在很大分歧。
  12月23日,由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幕僚组成的设计委员会开会讨论释蒋问题,共提出三个条件:(一)中央军先撤出潼关,解除对西安的威胁;(二)释放七君子,取信于民;(三)商定的协议,必须签字。会议一致的决定是“没有保证,蒋不能走。”(23)
  张学良并不同意这些条件,他于24日下午召集设计委员会开会,说:你们逼着蒋这样做,“他回到南京,开出潼关的中央军又开回潼关以西来了,释放的爱国领袖又被逮捕起来,改组的政府又改组回来了,……你们怎么办?所以,我说你们那些意见都是行不通的。我们提出的条件,只要他在原则上承认了,就让他走,签字不签字都没有什么关系,签了字要撕毁,还不是一样地撕毁。”(24)但是,张学良并没有说服众人。
  而杨虎城,也是主张有条件释蒋的。兵谏以后,杨与幕僚商议,曾设想让蒋在西安发号施令,或秘密签署协议而不外泄,至少让蒋在西安对全国作一次广播讲话,表示与民更始。“照杨的意见,放蒋这样重大的问题,必须三方面取得一致的意见,………对部队干部解释清楚。”(25)
  在放蒋问题上,张学良与杨虎城发生了严重分歧。张在回忆录中说:“到最后,因蒋公离陕问题,良与虎城发生歧见,……在此争论上,良言语急躁,几乎同杨决裂,乃系由周恩来在座解围。”张同杨的分歧,在张晚年的谈话中,曾多次反映出来。
  23日,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说:“宋(子文)提议由蒋下令撤兵,蒋即回京,到后再释爱国七领袖。我们坚持中央军先撤走,爱国领袖先释放。”同时,周问中央:“你们决心在何种条件下.许蒋回京,请即复。”(26)
  24日晚,周恩来在致中央关于蒋对张学良答复的电报中说,为了使蒋不动摇,西安方面“现正从撤兵、组府、与我方秘密协商及公开宣传上找保证。”(27)24日半夜,周恩来收到中央关于放蒋条件的电服:(一)全部中央军向豫、绥两省撤退;(二)南京宣布国内和平与民更始,蒋也发表同样内容的宣言;(三)部分的释放爱国犯与共产党。并指出:“依目前情势,没有这些条件而释放蒋是危险的。张、杨即使战败,挟蒋在手还有文章做。”(28)
  可以看出,在释蒋问题上,杨虎城及两军部属与共产党的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西安方面,只有张学良主张无条件释蒋。”(29)
  25日早晨,张学良收到设计委员会主任高崇民的信,宋子文也收到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部属的联名信,信中提到“商定的问题必须有人签字,并且首先必须将中央军撤出潼关以东,才能让蒋走,否则虽然张杨两将军答应,我们也誓死反对。”(30)这两封信反映出西安内部在释蒋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使张、宋均大吃一惊。张学良惟恐发生什么意外,想让蒋早点走,并设想让蒋“化装潜行”,但宋美龄表示反对。(31)
  25日下午,张学良请来杨虎城说:“现在不走不行啦!夜长梦多,不知道会出什么大乱子。我今天决心亲自送蒋走。”(32)这句话,真实反映出张学良当时的沉重心情,因而他在西安各方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没有通知周恩来的情况下,就匆忙送蒋回南京。对此,周恩来和杨虎城都是反对的。周于当天致电中央说:“我们只认为在走前还必须有一政治文件表态,并不同意蒋今天走、张去。”(33)所以,西安内部在放蒋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无疑是促使张学良于25日释蒋的重要原因。 
  四、12月25日蒋介石下令停战撤兵
  现在一般史书,均认为12月25日,张学良无条件释放了蒋介石。实际上,释放蒋介石是有条件的,即建立在“中央军先撤走”的基础上。
  在23日的谈判中,宋子文提议“由蒋下令撤兵,蒋即回京”。不论是设计委员会的释蒋条件,还是杨虎城的释蒋考虑,还是中共的三个条件,其中均有中央军撤退一条。而中央军撤出,避免大规模内战的发生,也始终是张学良关心的重要问题。这一点,可以说是西安各方上下一致的共识。所以,在西安各方的压力下,蒋介石最终答应了下令撤军这一条件,这也是双方妥协的结果。 
  在蒋离开西安之前,蒋鼎文已携带蒋介石手令赴潼关,命令中央军撤退,这一点在许多材料中均有反映,并被西安方面视为西安事变获胜的重要象征,但这一重要事实却没有人被人们重视。 
  12月25日下午,周恩来致电中央张已送蒋走时说:“蒋鼎文已携手令停战撤兵,现前线已退。”(34)第二天,周再电毛泽东说:“蒋、张昨经前线赴洛,……中央军退潼关以东,西安已派人去监视。”(35)
  12月25日上午,国民党驻洛阳办事处致电国民党中央党部说:“委座似有手谕,令饬我军立刻停止进攻,鼎文赴洛想系传达委座意旨。”下午,又说:“铭三(蒋鼎文)午前抵华阴,我军已有撤退消息。”(36) 
  12月27日,杨虎城在复李宗仁电文中也说:“现中央入陕部队已陆续撤至潼关以东,时局虽略现曙光而吾人责任反愈重大”。(37) 
  以上材料表明,12月25日张学良释放蒋介石,是建立在蒋下令撤兵的基础上。中央军进入潼关,目的在于讨伐张、杨,威逼西安早日释蒋。当张学良决定释蒋,中央军队入关讨伐的行动已失去借口,蒋介石为应付西安各方的情绪,表示时局已经缓和,遂下令撤兵,也是顺水推舟的事。如果说中央军队继续驻扎在潼关以西,对西安构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也决不会释放蒋介石的。撤退中央军这一条,虽与西安的释蒋条件有很大差距,但它与西安各方停止内战、争取和平的愿望相一致。
  1937年新年刚过,在蒋介石“严加管束”张学良的同时,中央军又重新开进潼关,向西安施加压力。1月5日,杨虎城通电说:“中央军队非惟遵令东还,而反大量西进”(38)。第二天,杨致戴笠函,也说:“委座临时谕弟谓决不任再起内战,并调中央各军东开,一致对外。”(39)1月9日,杨虎城致龙云密电,其中再次强调:“自蒋委员长容纳请求,由张副司令护送返京后,所有中央军队业奉委员长命令撤出潼关。乃近日中央有人肆行把持,扣留张副司令在京,复调大军西进,挑拨内战。”(40)事变以后杨虎城的这些函电,同样说明蒋离陕时曾下令撤兵。我们不能因为后来中央军重入潼关,就否认释蒋时蒋曾下令停战撤兵的事实。蒋自信在西安并无签字与下令的举动,完全是自欺欺人之谈;也正是12月25日蒋满足了西安各方停战撤兵的条件,张学良才敢于决然送蒋走。 
  所以,在西安谈判取得一定成果,在南京停战期限的最后一天,在西安内部严重分歧的时刻,在蒋介石下令撤兵的条件下,张学良当机立断,于12月25日送蒋回京,从而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并促使蒋介石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的善后问题。毛泽东指出:“如果没有张汉卿12月25日送蒋回南京一举,如果不依照蒋先生处置西安事变的善后办法,则和平解决就不可能。兵连祸结,不知要弄到何种地步,必然给日本一个最好的侵略机会,中国也许因此亡国,至少也要受到极大损害。”(41)毛泽东的评论,充分肯定了12月25日张学良释蒋的重大作用。
  (作者单位:西安联合大学历史系;邮编:710065) 
  ①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西安事变资料》第2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270页。
  ③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西安事变资料》第2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0页。
  ④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编:《西安事变资料》第2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 
  ⑤张魁堂:《张学良传》,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206页。
  ⑥中国社科院现代史室编:《西安事变资料》第1辑,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8页。
  ⑦中国社科院现代史室编:《西安事变资料》第1辑,第118页。
  ⑧杨天石:《海外访史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21页。 
  ⑨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历史档案》1980年第2期,第49页。 
  ⑩《西安事变简史》,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87—88页。
  (11)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273页。
  (12)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273页。
  (13)中国社科院现代史室编:《西安事变资料》第1辑,第220页。
  (14)中国社科院现代史室编:《西安事变资料》第1辑,第164页。
  (15)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235页。
  (16)朱文原编:《西安事变史料》第6册,[台]国史馆印行1997年版,第568页。
  (17)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236页。
  (18)杨天石:《海外访史录》,446页。
  (19)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历史档案》1980年第2期,第58页。
  (20)朱文原编:《西安事变史料》第6册,第589页。
  (21)西北大学历史系等编:《西安事变资料选辑》1979年版,第532—533页。
  (22)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23)申伯纯:《西安事变纪实》,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8页。
  (24)申伯纯:《西安事变纪实》,第159—160页。 
  (25)米暂沉:《杨虎城将军传》,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页。
  (26)《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263页。
  (27)《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269页。
  (28)《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270页。
  (29)张魁堂:《张学良传》,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217页。
  (30)申伯纯:《西安事变纪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9—160页。
  (31)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239页。
  (32)申伯纯:《西安事变纪实》,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1页。
  (33)《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263页。
  (34)《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269页。
  (35)《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270页。
  (36)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历史档案》1980年第2期,第49、58、61页。
  (37)刘永瑞、丁雍年主编:《杨虎城将军言论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38)刘永端、丁雍年主编:《杨虎城将军言论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39)刘永端、丁雍年主编:《杨虎城将军言论选集》,第140页。
  (40)刘永端、丁雍年主编:《杨虎城将军言论选集》,第140页。
  (41)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88页。 

西安事变实证研究/李云峰,杜小平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