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著>论文专辑>“西安事变实证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

  


冯钦哉叛杨考实

刘东社


  西安事变期间,东北军和17路军均有部分将领背叛张、杨而投向了南京中央。其中,若论及对宁、陕势力消长及双方军事攻守部署影响之大者,恐无出冯钦哉叛杨之右矣。然则冯氏何以会叛杨?其叛杨始末究竟如何?对宁、陕双方军政决策又发生过何种作用?此类问题,以往研究者甚少注意,迄今尚无专文论及。为此,笔者拟以爬梳排比史料为主,兼作细节考订,以求对此事之前后脉络能获得较为准确清晰的认识。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一、事变前之冯杨关系
  冯钦哉之所以会叛杨附蒋,自非旦夕间的灵机一动,而是各种因素经长期积累所使然。
  冯钦哉(1890—1963),原名敬桂,又名精一,后改名敬业,字钦哉,生于山西万泉县(今万荣县)薛朝村一普通农家。他早年接受过新式教育,青年时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民初“二次革命”时,在续西峰、弓富魁等人赞助密示下①,在绥远组织江北元帅府,以起兵讨袁。旋因军事失利,冯返回晋北,却遭袁世凯与阎锡山通缉,遂渡河入陕。大约在此时或稍晚,冯钦哉结识了杨虎城,二人结为知己。
  此后,冯追随续西峰、史宗法、李岐山等起义讨袁,又奔走京、津、沪、济南等地,联络革命。陕西靖国军崛起后,冯积极参与其事。1918年于右任回陕后,将靖国军统一编制为六路,冯时隶属于第三路曹世英部第二支队司令石象仪麾下,与刘文伯、孙蔚如、石象坤俱为本支队主要将官②。此时杨虎城已担任该路第一支队司令,冯、杨二人自属并肩之战友。不久,冯改任杨部第三营营长,自此随杨虎城东征西讨,屡立战功,由营长而升至旅长、师长。西安事变爆发前,冯已担任了17路军第7军军长兼第42师师长,驻防于陕东地区,掌握着17路军近一半的武力,成为该军杨虎城之下资历最老的一位高级将领。
  从历史渊源看,17路军这一团体,有着“很浓厚的地方色彩,绝大部分官兵为西北人”③,尤以陕籍官兵居多。其内部“长时期内是一种合伙的弟兄关系”④,即主要依赖于地缘关系及“朋友义气相结合”而维系着⑤,并非纯粹出之于相同政治志向的结合。因此,该军“内部非常复杂,各自成一系,每一小部分中,地域观念很盛”⑥。各级军官政治面貌参差不齐,个人品行操守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一旦面临政治大风浪时,该军难免发生分化的必然命运。至于杨、冯二人之间,固属20多年的旧友,其交情之深有非外人所能想象者。但自20年代末期始,两人关系已有较明显的疏远迹象,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冯氏性情粗暴且贪财好货⑦,与杨之为人处世作风颇有扞格之故;另一方面,恐与杨大胆起用新人以至涵养大批共产党人,又不断追求民主、进步,而冯氏却甚为守旧不无关系。及至17路军入陕获得固定地盘后,杨虎城对孙蔚如日见器重,“杨不在军中时,孙总是代为留守。一般人都称孙部是杨的嫡系部队,而将冯钦哉部视为杂牌”⑧。而孙、冯两师在装备、补充等方面,又确有差异,以至于冯竟产生了杨歧视自己的感觉,为此曾在蒋介石面前涕泗横流地予以哭诉⑨。 
  与此同时,也是从20年代末开始,蒋介石便着手收买冯钦哉。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大了分化杨部“工作”的力度。在冯钦哉逐渐疏杨亲蒋的总趋势下,一旦外界压力增大或有机可乘,冯之离杨而去,想来也并非什么难解之事。
  二、冯、蒋关系及冯之离杨异志
  冯之叛杨,除与杨日渐疏远的因素之外,蒋介石及南京方面的极力收买笼络以及冯氏之早蓄异志,也许所起的作用更大。
  自冯钦哉加入杨部后,随着地位的上升,其寻求独立发展的个人野心也逐渐孕生和膨胀起来。早在1928年杨离部赴日本前,曾将“外事托给冯钦哉,内事托给孙蔚如,嘱其共同代理军长”⑩,以图保全第10军。当此之际,孙蔚如艰难周旋于蒋、冯各大集团之间,苦心孤诣地保全了第10军。后该军开赴山东单县,奉南京军政部令改为暂编第21师,处境略有好转,“冯钦哉首先暴露了个人野心,他凭借着自己资格老,派人四处活动,想当改编后的师长。”他与姬汇伯均跃跃欲试,“想取杨将军而代之”(11)。为此,冯曾“在南京多方活动,马青苑也为之奔走”,终因“对内威望不足”而未果(12)。及至杨虎城归国后,一度曾重用过马青苑,姚丹峰即于酒酣时谓杨:“你一个冯钦哉就够受了,还要弄来一个马青苑,如果马将来不叛变你,你给我脸上唾”(13)。可见,冯此时已有离杨之势,且为杨部主要负责人所俱知。
  1929年冬,唐生智、石友三在河南反蒋时,杨与冯率军于雪夜奇袭驻马店,一举击溃唐部。蒋介石闻讯大喜过望,对杨军褒奖有加。随后专门召见冯钦哉,既当面夸奖,又赏冯两万元。正是经此一役,“蒋认识了冯钦哉,从此逐步提拔,成为限制杨部发展的环节之一”(14)。次年,杨乘中原大战之机,率部打回故乡,迅速控制了陕西军政。此后,蒋介石与杨虎城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蒋为限制杨部实力与地盘的扩充,曾施展了种种分化瓦解17路军的伎俩。1932年夏,陈立夫等到三原看望杨虎城时,即企图以冯钦哉作桥梁,拉拢南汉宸去南京(15),于此可见冯与南京关系之密切。同年9年,陕西警备师驻防天水时,蒋系特务又策动师长马青苑公开叛杨。马于失败后只身东逃,途经冯钦哉防地时,冯不但未加扣留,且“礼送出境”(16),已明显露出了叛杨的苗头。1933年,冯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当抗日同盟军崛起于察省后,冯曾电邀南汉宸由日本回国。其缘故即是冯率部“开到北平后,想脱离杨虎城”,请南替他谋划决断。经南的多方劝说,冯方勉强率部返回陕西,总算未公开叛杨(17)。但这一切,又岂能瞒过他人耳目? 
  1934—1936年间,蒋介石曾多次召见冯氏或令其随侍出游,借机挑唆怂恿冯氏叛杨。据蒋之侍卫长张镇供称,至少在1935年9月和次年春,蒋便两次召见冯钦哉,当面给冯15万元军费开支和特支费及部分枪械,又许给冯以中央委员等高官,并答允时机成熟后冯即可脱离杨部(18)。正由于冯氏叛杨趋向日益显露,1935年12月5日毛泽东致函杨虎城时即明言:“冯钦哉已为蒋介石拉去”(19)。而次年春,杨虎城在与王世英谈判时,表现得异常谨慎,生怕泄露半点风声,主要也是因冯蒋勾结甚紧,惟恐冯向南京告密而已(20)。1936年的下半年,张、杨屡派代表与阎锡山洽商联红抗日等问题,陕北“剿共”前线也早已无形停战,冯对此自然也大体知晓。冯既一心拥蒋,在“自认为看清了张、杨的反蒋意图后,也暗中作了些准备……以便随时应付事变发生”(21)。
  临扣蒋的前夕,杨虎城等“当时也想到冯钦哉会不会跟上来”的问题,一度曾想派车去大荔接冯回西安。但又考虑到,几小时后还须令冯部袭占潼关,而第42师又“非冯亲自指挥不可,遂又作罢”(22)。后来,冯对杨未预先通知自己大为不满,一再声称:“扣留蒋介石这么大的事,杨主任为什么不事先通知我,杨主任不相信我冯钦哉”,“杨一味就不把我当人看”(23)。这固然是冯氏叛杨的一种借口,却也多少反映了一些实情。由于冯早已蓄有脱离17路军之心,又与南京勾搭甚紧,其离杨附蒋当属早晚间事。在此背景下,又有谁敢将扣蒋密谋预先告知冯氏而能保证其不向蒋通风报信?如此说来,冯氏其又谁怨?
  三、潼关失机与通电反张
  张、杨扣蒋后,预料到南京必然会对西安用兵,故对抢占潼关要隘以阻拒中央军入陕异常重视。12月12日拂晓,杨虎城即打电话要求冯挥军“迅速集结进驻潼关,防堵中央军进犯西安”(24)。然而,冯却在电话中企图劝杨接受自己“拥蒋打张的主张”(25)。此后,杨于12日晨、未时、申时、酉时迭次电令冯钦哉:“潼关刻无中央军”,亦“无我军驻防,该地险要,关系全局”,请速调精锐兵力一二团,“不分星夜,袭击潼关为确实占领之”,并以少数兵力留守大荔、朝邑,而以“主力部队悉开潼关,阻止中央军西进”。杨并要求冯亲驻潼关指挥,赴潼关部队“愈速愈妙”(26)。西安这边三令五申急如星火,大荔那边冯却左顾右盼迟迟其行。在接到杨虎城电话后,冯即令42师向大荔集中,又召开旅团长军事会议,一面诬蔑张杨“背叛党国”、“背叛领袖”、“勾结共产党作乱造反,破坏抗战”,一面任命团长李子清为大荔警备司令,指挥该团及4个独立营担任城防;同时将42师其余数团布置于大荔城外,由副师长郭仰汾指挥,随时准备配合中央军进攻西安以救蒋(27)。
  12日当天,巩洛警备司令祝绍周接获东北军炮6旅旅长黄永安的密报后,已得知西安发生兵变,遂令樊崧甫军的第28师董钊部及第79师陈安宝部由洛阳西进。结果,洛阳国民党军抢先进占了潼关,陕东门户大开,张、杨军队“在渭河北岸、洛河西岸,已无险可守”(28),军事形势颇为危急。不过,在潼关失机一事中,笔者尚有若干不解之处,特提出来以就教于史学界大方之家。据樊崧甫致孔祥熙元亥电可知,当时华阴驻有东北军两连,而“潼关奉军人枪千余,炮十余门,弹二百万发,已由董师收缴”(29)。王菊人亦提及华县有东北军一个营(30)。既然潼关本有东北军驻防,张、杨可曾通知该军预作准备?若预先有准备何以会竟被轻易缴械?杨致冯钦哉电令中又为何一再称“潼关刻无我军驻防”?张学良又曾否电令华县、华阴等处东北军零散部队赴守潼关?因资料不足,上述疑问殊难确解,只好俟诸将来。但不管怎样,潼关之失守,从东面对西安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威胁。国民党中央军遂沿陇海线络绎不绝地输送入陕,从而在整个事变期间,南京对西安之军事压力便一直以东线为主,而张、杨防御部署之重心也明显地放在了陕东地区。
  中央军入陕后,樊崧甫迅速用电话同冯钦哉联络,“劝其顾念国家艰难,固守原防,静待解决”,冯对此表示“同情”(31)。13日,孔祥熙致冯元秘电,既探询西安之变“究竟如何原因”,又下问“有如何解决善法”(32),以示借重之意。14日,冯派其副师长郭仰汾和少校参谋徐思贤由大荔到潼关与樊崧甫接洽,郭等当面表示:“本师追随委座多年,决不盲从作乱,现集结朝邑、大荔一带,巩固防务。如东北军、共匪南犯,决予痛剿,对陕军当设法收容,乞转呈层峰,毋以该军为念。”樊乃建议孔祥熙、何应钦,对冯、郭二人应“宠赐较优名器,以示怀柔”(33)。当天,孔祥熙在致冯钦哉密电中,除赞其“拒受乱命”外,更鼓励冯氏设法早日消弭事变,以建“旋乾转坤”之功。电末称:“吾晋人士忠义素敦,知吾兄必不任昔贤专美于前也”(34),极尽笼络、推重与拉拢之能事。
  在南京极力拉冯的同时,杨虎城也于12月13日派第42师参谋长王荣灿和该师驻西安办事处处长许海仙返回大荔(35)。后又派续范亭、续式甫、冉寅谷、赵子余、鱼存之等赴大荔,力劝冯氏继续与杨合作,希望冯看在与杨数十年交情的份上,无论如何不要分裂(36)。然而,“冯的思想始终未通”,对西安来人的解释与奉劝,一概加以拒绝(37)。相反,冯对南京方面却积极靠拢、主动投怀。在樊崧甫等人的施压督促下,加之从西安逃出的陕西省党部委员郭紫峻的暗中策动(38),冯终于在12月14日与樊崧甫领衔发出寒亥通电,请求南京中央明令由何应钦“大统六军,明令挞伐”西安(39)。不过,颇堪玩味的是,冯、樊在通电中对张学良极尽丑诋之能事,却只字未涉及杨虎城与17路军方面。这大约是考虑到冯、杨交情及冯部官兵心理的缘故,也与当时南京之“拉杨打张”图谋不无关系。
  四、南京“拉杨打张”与冯氏两面取巧
  事变初期,南京当局除以大军威迫西安外,又极力挑拨张、杨关系,企图引起西安之内乱或火并,以达到救蒋出险与敉平变局之目的。12月14日,毛泽东致电彭、任称:“张杨内部有许多不稳成分,南京政策又拉杨打张”(40)。确实,在扣蒋后的最初一周时间里,南京方面对17路军曾下了很大功夫。早在12日深夜,17路军参谋长李兴中便收到了让其救蒋建“千载一时之功”的匿名信(41)。14日,孔祥熙更异想天开,竟令樊崧甫与孙蔚如“密加联络”(42),以求尽最大可能分化瓦解17路军。陇海铁路局局长钱宗泽也曾设法去拉拢王宗山(43)。冯钦哉亦献计要陈子坚赴西安活动,设法劝杨反张并送蒋至三原再转大荔,另让杨渠统携百万元现款去西安,以金钱收买之法来瓦解17路军(44)。凡此种种,均反映了南京的一种图谋,即希望从西安内部打开缺口,策动引诱17路军不坚定分子背叛张、杨,以建立救蒋出险的“不世奇功”。即便是在低层次目标上,也起码要尽可能地分化张、杨两军,从而达到“孤其势”的目的。而在更高层次的目标上,则寄希望于有大批17路军骨干人物倒向南京并影响到杨之态度,以完成“拉杨”之图谋。若杨能对张反戈一击,则更属南京求之不得的理想结局。
  正是出于“拉杨”的险恶用心,孔祥熙于15日电嘱樊崧甫,要充分利用冯钦哉的关系,运动杨虎城救蒋出险。内称:“杨虎城身在陕垣,是否被迫,真意不明,而冯系其旧部,当知底蕴。如能嘱冯密劝杨就近营救介公脱险,事机极为顺易。此层最为要着,即盼图之”(45)。孔还托冯转致杨虎城一电,说什么“群以为吾兄追随介公有年,关系最切。得吾兄保卫,当不虞有他。惟时已数日,迄无表示……意以环境所关,不得不稍有所待”。然后便别有用心地暗示道:“在他人别有作为,甘为虎伥,固无论矣。惟念吾兄革命历史素极光明,忖以私心,绝不甘与之玉石俱焚,实在意料之中。是以为今之计,吾兄果能力劝汉卿悬崖勒马,导入正轨,护送介公安然回京,则满天阴霾,自可立即消弭。倘汉卿仍旧执迷不悟,而吾兄为自身革命光荣计,亦宜另寻自处之道。苟能密运机宜,尽其最大之努力,俾介公安全归来,此尤为不世之功勋……盖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46)。在多方拉杨的行动中,12月16日,国民党统治区之无线电中便传出了“杨虎城反正,委座出险”之类的假消息。同一天,祝绍周依据自己观察所得,亦宣称:“杨在政治上亦系趁火打劫者,现态度虽强硬,仍可随时反张”(47)。17日,冯钦哉密电孔祥熙转述许海仙之看法,即“杨虎城以国家民族为前提,毫无私意,除拥护委座外,绝对负责保护,即至万不得已时,宁牺牲个人,对委座安全绝不能有丝毫危险”。冯于电末请孔氏“速筹善策,营救委座及虎城”(48)。特别是“营救虎城”数字,颇令孔氏疑惑一阵,也心喜了半天。似乎杨亦陷在西安身不由己,倘真如此,其拉杨救蒋谋略岂非又增添了几分把握?当然,这终不过是冯、孔等人的一厢梦想而已。
  当南京实施拉杨谋略之际,冯钦哉之作用便意外地凸现出来。所以,孔祥熙、何应钦、刘峙、于右任等相继派张云卿(前陕西烟酒印花税局局长)、姚大海、胡逸民、杨渠统、薛岫东等赴大荔见冯,磋商实施该谋略之方法,而冯亦确实颇为卖力。由于冯在通电反张后,顾念私人交情尚须维持,又须与杨保持函电联系以“拉杨”,故与杨之上下级关系的外壳尚未打碎,也自然尚谈不到与杨彻底决裂。而在冯思想的深层,尚有另一种企图,即“既不反蒋,又不叛杨,周旋双方作一举足轻重之中间派”(49),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西安三方对此似乎也有相当了解,毛泽东、周恩来在14日致张学良寒子电中,也只是提醒张注意“冯不可靠”,因而不宜以冯师集中西安,而应将孙蔚如师“集中西安、潼关间”(50)。16日,杨虎城在致冯钦哉函中,还邀冯数日后或在西安、或在大荔一晤,以便“共策大计’(51)。17日晚,周恩来从西安电告中共中央时,仍仅称“冯动摇”(52),而未明言其叛杨。此时,“西北宣慰使”于右任已离宁西上,即将入陕。18日,冯致杨虎城巧午电,流露出欲赴潼关见于的念头,杨当即复电令冯“不必去潼”(53)。当日晚,周恩来致电中央时便明确指出,“冯亦企图利用此事变”(54)。19日,杨虎城以皓密电请冯派人来西安会商军事问题(55)。而在当天拟定的军事防御计划中,仍决定以孙蔚如、冯钦哉两师协同东北军之一军防守华县,直至21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团仍表示“同意此计划”(56)。可见,直到此时,张、杨与中共三方不仅未将冯部视作敌对力量,而且亦未将其排除于联军之外。不少史书及回忆文章所声称的,事变一爆发冯即公开叛杨,与西安敌对,似乎有欠准确恰当。 
  也是在19日,樊崧甫电告孔祥熙,“冯钦哉决服从中央,先做营救委座工作,万不得已再与张杨敌对”(57)。而此时,南京军委会已任命冯为渭北剿匪司令,于右任西上时即携有拨给冯部之现款(58)。于氏在19日晨抵潼关后,即与徐庭瑶、樊崧甫、郭仰汾等会商,然后由秘密入陕之张天枢见冯洽谈救蒋之策。冯见张时“极为热诚”,表示自己也“曾迭电杨力争”,且已派陈子坚去西安活动(59)。可与此同时,冯却在电话中对杨虎城称:“今日中央军又渡河迫我,万望即定挽回良策”,充分暴露了其两面投机的心态。
  冯钦哉既已通电拥护中央,却既未对西安采取军事行动,又与杨虎城函电往来甚密,这不免引起了中央军入陕将领对其“忠心”的怀疑,便一再逼压冯氏向西推进。但从事救蒋谋略活动之张天枢,对军方此种举动颇不以为然。他认为,冯“拥护中央,营救介公,颇费苦心”,留冯保持灰色面目“以敷衍杨部”,自可相机运用,“堪收事半功倍之效”,这远比逼冯公开攻杨要好得多。为此,张曾电请孔祥熙商告何应钦,令前线中央各军与冯部“暂勿冲突”(60)。可南京军方仍坚持认为,冯之所作所为,恐有两面讨好、从中渔利之嫌。其实,这种看法并非南京军界所独有。当南京任命冯为渭北剿匪总司令的第二天,国民党驻洛阳办事处负责人赖琏便在第29号密电中报告:“冯钦哉分布大荔、朝邑、故市一带,尚未正式就总指挥职”。21日,赖琏再报:“冯钦哉仍未就总指挥职,自防地至西安间无军事行动;与于已有接洽,索款甚多”。22日晚10时,赖琏于电中径称:“冯钦哉仍存观望,闻此人性本奸滑异常”。23日晚9时,赖琏仍谓:“冯态度暗昧,仍无西开准备”(61)。延至24日,赖琏依然认为,“冯钦哉颇思两方取巧”,但也承认,军方“正令其退出大荔等处防地,陆续派队接防,并用力量压迫冯部向西前进”(62)。可见,自冯氏通电后,南京党务、军、政各界,不少人对冯之“救蒋”与“拥护中央”,并非持完全信任的态度,指责其两面取巧的言辞,倒比比皆是。这也许可从另一侧面反证出,冯确曾有过一段骑墙观望、两面讨好的时期。
  五、张依中事件与冯氏彻底叛杨
  当冯钦哉两面投机了一段时间后,随着南京拉杨打张图谋的破产与中央军对其压力的增大,冯终于与杨虎城公开决裂了。据陈诚1937年1月11日致蒋介石电所述,这一变化的时间界标似乎应是12月23日。那么,这一天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诚电称:“廿三日,杨派其军法处长密带刺客十余人,至大荔图谋刺冯,并运动冯部叛变,被冯发觉,将军法处长枪毙,冯杨近日已不通言信矣”(63)。此事冯回忆为:杨派军法处长张依中到大荔策动部下弃暗投明,“他们选中的对象是行海亭和王钦轩,打算从这两个团长入手”(64)。但张离西安前,在“绥署”办公厅当众讲了此事,窦荫三、李百明马上到冯在西安的家中向许海仙作了通报,“绥署”汽车队队长蔡成章也设法提前给大荔送了信。故张一到羌白见邢海亭时即被扣住,随后由李子清遵照冯命令处决了张依中(65)。不过,冯文中只字未提张此行负有刺杀自己的任务。另据张遁野、林泉(李润重)、李希珍、刘威诚等人的回忆,事变发生时,张依中正在南京受训(另谓在上海看病),闻讯潜乘火车返陕。入潼关后,见“空城无备,即知冯心怀异志”(66)。张由三河口取朝邑、大荔西行,至朝邑时见其老友第247团团长邢海亭,彼此谈到冯之叛变,均“认为大不应该”。张便劝邢“勿盲从冯,并要邢暗中联络将来归杨”(67),邢当时应之,但张走后却又报告了冯钦哉。
  由于冯部占据着东府渭北要地,对西安方面之防御部署影响甚大,事变后张、杨急调17路军特警二团赴渭南,又调东北军骑10师和骑6师进驻蒲城一带,已暗含有防范冯部之意。当冯部受中央军压逼逐渐西进时,更令西安方面难以措置。12月25日晨3时,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博古,便提出建议:“立即派人秘密解决冯钦哉,巩固大荔于我手中”(68)。而据12月22日杨虎城致韩寅生转张依中电可知,是日张依中尚在蒲城(69)。若照冯钦哉回忆所说,即使张依中当天由蒲城返回西安,再受命前往大荔,恐怕也很难于23日抵达大荔;更何况冯氏明言,张受命后过了两三天方至羌白。如此看来,张依中到羌白的时间只能在24—25日之间或更晚。另据贝特兰所述,他与苗剑秋于25日由山西渡河入陕后,次日在韩城境内遇到了杨虎城派去与冯钦哉交涉之特使,并坐特使之军用卡车于27日午前赶到了大荔(70)。该特使曾说明,他们是24日离开西安的(71)。这位特使显然不是张依中,但是不是张的同行者,笔者无从判断。倘若该特使及其卡车(载有武装士兵)与张依中大荔之行有关,则张到大荔时间肯定要晚于23日。大体可以肯定,陈诚电中所说的23日这一时间界标,显然是不准确的(偏早)。至于张氏此行与前引毛致周、博电中之提议,究竟有无因果关系?因资料不足,尚难遽下断语。 
  张依中与冯钦哉虽同为杨虎城部下,但二人关系素来不睦。据张遁野、林泉回忆,张冯两家住书院门街东头,宅基相连,曾挖出窖藏文物,两家互争以至对簿公堂,从而结下宿怨(72)。张早年加入过中共,后又参与杨虎城的联共活动,思想较为进步,对冯之蓄谋离杨颇为痛恨,遂自告奋勇去策动冯部下归杨。杨虎城给其两部卡车,载武装士兵40余人东行(73),结果却在羌白被执,后送至大荔被杀(有枪决、活埋、烧死数说)。杀张后,冯曾电告杨虎城,“只当本人已死,自廿三日起此生永断关系”(74)。冯并宣称,“杨不向其寻衅,亦不攻杨”,否则便要率部直捣三原云云(75)。故陈诚认为,冯氏“态度光明,其部下尚能团结一致反逆,不至为杨利用”(76)。虽说因杀张导致冯、杨关系破裂,但杨虎城似乎仍对笼络冯氏抱有最后一线希望。故在25日宣告蒋氏离陕之通电中,杨仍将冯氏姓名列在其中(77)。此前,杨已多次提议与冯在西潼间晤面一谈,后又托冯之结义兄弟孙蔚如从中疏通,但却被冯氏一口拒绝(78)。
  自蒋介石离陕后,西北善后处理一波三折。在此过程中,冯钦哉一直听命于南京中央,不论是大军威逼还是政治解决,均能与宁方默契配合,并一度企图勾结西安之右派对杨虎城“兵谏”(79),因而深得蒋之赏识。1937年1月5日,南京公布之“陕甘军事善后方案”中,已任命冯为第27路总指挥,率部“仍驻防大荔、蒲城、白水、澄城、合阳、韩城、宜川等县原地。”1月10日,陈诚派其参谋长刘耀扬赴大荔慰问视察冯部,对冯之倾心中央印象颇佳。为此,陈诚电蒋介石请将第42师扩编为两个丙种师,由冯之两个旅长柳彦彪、武士敏升充师长,并确定其经费数额,另委冯兼任陕西全省保安司令。至1月13日,蒋即电令朱培德、何应钦发给冯氏特别费5万元,并酌发冯师官兵奖金,“以资鼓励而坚其心。”对陈诚之提议,蒋概予允准,惟全省保安司令之任命,因处军事调动期内,“可暂缓发表”(80)。这样,冯以叛杨投蒋的方式获得了南京的奖赏,其部队实力亦略有扩充。
  至于在善后处理过程中,冯固然主张以政治方式解决,但也曾献计南京:“蒲城为杨老巢,颇有潜势力,须用力攻占,且必占领三原等要地后,杨等方肯俯首”。这却似乎在二人政见不同之外,竟连几十年的私人交情也抛至九霄云外了。自此以后,杨、冯彻底分道扬镳,各自走上了人生后半段的不同道路。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史地系,西安;邮编:710061) 
  ①《陕西靖国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7页。 
  ② 《陕西靖国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8页。 
  ③《丹心素裹》: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页。
  ④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69、184页。
  ⑤《回忆杨虎城将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页。
  ⑥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第十七路军的活动》(文献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⑦《回忆杨虎城将军》,第72页。
  ⑧ 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69页。 
  ⑨ 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第184页。
  ⑩《回忆杨虎城将军》,第71页。
  (11)《回忆杨虎城将军》,第78—79页。
  (12)《回忆杨虎城将军》,第84页。
  (13)《回忆杨虎城将军》,第110页。 
  (14)《回忆杨虎城将军》,第223页。
  (15)《丹心素裹》,第51页。 
  (16)《陕西文史资料》第15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9页。
  (17)《丹心素裹》,第52页。
  (18)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第184页。
  (19)《丹心素裹》,第1页。
  (20)《丹心素裹》,第304页。
  (21)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第556页。
  (22)《陕西文史资料》第15辑,第172页。
  (23)《陕西文史资料》第15辑,第203页。
  (24)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第556页。
  (25)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第556页。
  (26)刘永端、丁雍年编:《杨虎城将军言论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页。
  (27)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第557页。
  (28)《回忆杨虎城将军》,第223页。
  (29)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94辑《西安事变史料》上册,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第68页。
  (30)《回忆杨虎城将军》,第223页。
  (31)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94辑《西安事变史料》上册,第75—76页。
  (32)姚立夫等编著:《西安事变珍史》,台北跃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119页。
  (33)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94辑《西安事变史料》上册,第75—76页。 
  (34)姚立夫等编者:《西安事变珍史》,第132页。 
  (35)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94辑《西安事变史料》上册,第78页。
  (36)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第557页。
  (37)《陕西文史资料》第15辑,第203页。
  (38)王新民:《有关西安事变的点滴实况》,未刊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存稿,政治陆·三一,82—009。 
  (39)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第141页。
  (40)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页。
  (41)《丹心素裹》,第346页。 
  (42)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第138页。
  (43)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第558页。 
  (44)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第176页。
  (45)姚立夫等编著:《西安事变珍史》,第130页。
  (46)姚立夫等编著:《西安事变珍史》,第131页。 
  (47)《西安事变时国民党驻洛阳办事处密电》,《历史档案》1986年第2期。
  (48)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94辑《西安事变史料》上册,第137页。
  (49) 张遁野:《冯钦哉背叛杨虎城之经过》,未刊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存稿,政治陆·三一,66—0526。
  (50)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187页。
  (51)刘永端、丁雍年编:《杨虎城将军言论选集》,第84页。
  (52)《关于西安事变的三十四份文电》,《文献和研究》1986年第6期。
  (53) 刘永端、丁雍年编:《杨虎城将军言论选集》,第89页。
  (54)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249页。 
  (55)刘永端、丁雍年编:《杨虎城将军言论选集》,第3页。
  (56)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304页。
  (57)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第218页。
  (58)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第218—219页。
  (59)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94辑《西安事变史料》上册,第138—139页。
  (60)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94辑《西安事变资料》上册,第138—139页。
  (61)《西安事变时国民党驻洛阳办事处密电》,《历史档案》1986年第2期。
  (62)《西安事变时国民党驻洛阳办事处密电》,《历史档案》1986年第2期。
  (63)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第372页。
  (64)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第559页。
  (65)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第559页。
  (66)吴福章编:《西安事变亲历记》,第559页。
  (67)张遁野:《张依中之惨死》,未刊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存稿,政治陆·三一,65—154/66—0527。
  (68)《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88页。
  (69)刘永端、丁雍年编:《杨虎城将军言论选集》,第102页。
  (70)詹姆斯·门罗·贝特兰:《中国的第一幕——西安事变秘闻》,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6—99页。 
  (71)詹姆斯·门罗·贝特兰:《中国的第一幕——西安事变秘闻》,第96—99页。 
  (72)林泉:《冯钦哉反革命罪恶之一》,未刊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存稿,政治陆·三一,66—0488。
  (73)林泉:《冯钦哉反革命罪恶之一》,未刊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存稿,政治陆·三一,66—0488。
  (74)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第372、305页
  (75)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第372、305页
  (76)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第372、305页
  (77)《西北各将领通电报告送蒋赴洛经过》,西安《解放日报》,1936年12月26日第1版。 
  (78)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第372、305页
  (79)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304页。
  (80)刘东社编:《西安事变资料丛编》第1辑,第391、372页。 

西安事变实证研究/李云峰,杜小平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12